南工新聞。南工概況,南昌工程學院。
教育網站,江西高校。高校大學。
學校擁有*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高!笆濉敝攸c學科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軟科學研究基地、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省級高校重點人文社科基地、省級優勢科技創新團隊和省高?蒲袆撔聢F隊各1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個。擁有國家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教學團隊5個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近年來,學校取得一批水平較高的教學科研成果,先后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省級以上教學和科技獎勵10余項,獲批國家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規劃項目等省級以上各類科研項目1000余項。學校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被評為全國“AA級優秀調查站點”。
學校連續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2012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項。
2013年06月18日,教育部社科司公布了2013年度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結果,該校獲得2項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經濟貿易學院賴永劍老師申報的《特質性資本扭曲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獲得經濟學學科青年基金項目資助;信息工程學院王暉老師申報的《基于GPU的大規模生產調度的優化方法研究》獲得交叉學科青年基金項目資助。
江西工學院
1965年江西水利水電學院改建為江西水利水電學校 , 1978年恢復?茖哟无k學,江西水利水電學校(大專部)創建(合署) 。后1980年學校(大專部)更名為江西工學院(水利分院)。
江西水利水電學校
1985年江西工學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水電學校升格為江西水利專科學校。1985年學校(部分資源)改建為江西水利水電學校,與江西水利技工學校合署。
南昌水利水電高等?茖W校
1987年江西水利?茖W校更名為南昌水利水電專科學校,成為水利電力部直屬院校。1992年學校更名為南昌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 ,是國家教育部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浦攸c建設院校。1998年開始與南昌航空工業學院(現南昌航空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
南昌工程學院
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南昌水利水電高等?茖W校更名升格為南昌工程學院。2005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與水利部簽署協議實現省部共建。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同年9月被教育部批準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同年10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同年12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3年5月被總參謀部、教育部批準為定向培養直招士官試點院校。2014年9月通過科技部、教育部聯合認定*大學科技園,成為江西省繼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之后第三家擁有*大學科技園的高校。2014年10月被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批準為*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自強不息 格物致知
自強不息
語出《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白詮姴幌ⅰ斌w現了幾代南工人為學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频奖究频陌l展而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
格物致知
語出《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鄭玄注校訓【26】:“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
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边@是朱子對“格物致知”的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對于朱熹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絕不糊涂。
“格物致知”反映了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期望南工學子努力追求真理、獲取真知、腳踏實地、學以致用。
校徽該標識以漢字“工”為主體設計元素,表明學校的工程特征,由六條造型類似水的曲線構成,代表學校以工為主,經、管、文、農、藝六個學科協調發展。而水的造型,寓意學校是一所擁有五十多年辦學歷史的、水利特色鮮明的大學,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主體造型頂部圓形象征初升的太陽,結合主體造型,猶如一個向前奔跑的南昌工程學院的學子,熱情、活潑、充滿朝氣,體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象征學校與時俱進、奮發向上、蓬勃發展和致力于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美好前景。
校風
開拓 勤奮 求實 文明
立足江西,面向全國,兼顧水利行業;以本科教育為主,以專科教育為輔,開展繼續教育和國際教育,拓展研究生教育;以工科教育為主,
多學科協調發展;大力開展科學研究,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發展服務,把學校建成水利特色鮮明、省內有優勢、國內有影響的高水平應用型工程大學。
學,F有教職工13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966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300人,占31%;具有博、碩士學位745人,占77%。擁有國家跨世紀一、二層次人才1人,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及省級政府特殊津貼6人,省“贛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選6人,省高校學科帶頭人1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26人,省教學名師6人,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7人,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3人,省二級教授 7人,特聘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6人。
金志農
金志農,男,1963年2月生,江西浮梁人,漢族,中共黨員,研究員,農學碩士和公共政策碩士,F任南昌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兼任江西省鄱陽湖流域農業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是國際生態學會會員、中國生態學學會理事、江西省生態學會理事長、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南昌市科技進步獎和發明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批次人選。
李水弟
李水弟,男,1954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江西南昌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江西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任南昌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兼任江西省統一戰線研究會副會長、江西省高校兩課指導委員會副會長、江西省政治學會副會長、江西省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研究會副會長。
劉謨炎
劉謨炎,男,1956年11月出生,管理學博士,研究員(教授),南昌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通訊評審專家、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研究,連續多年主持起草中共江西省委1號文件,撰寫調研報告和理論研究文章500多萬字,主要著作有《傳統農村經濟的現代轉變》(獲江西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農村政策指南》、《農民長久合作》(獲第五屆"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并代表全國獲獎作者發表感言)、《農業現代化》等。
南昌工程學院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普通高校。前身為創建于1958年的江西水利電力學院,此后歷經江西省水利水電學校大專部、江西工學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茖W校、南昌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南昌水利水電高等?茖W校,2004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南昌工程學院。2005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與水利部簽署協議實現省部共建。2011年9月被教育部批準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同年10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同年12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3年,被總參謀部、教育部批準為定向培養直招士官試點院校。2014年9月通過科技部、教育部聯合認定*大學科技園。2014年10月被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批準為*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學校擁有瑤湖和彭家橋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046.9畝,校舍建筑面積60萬余平方米,是全國*批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單位、江西省“園林化單位”和“文明單位”,擁有各類先進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2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20萬冊,電子圖書148萬冊。學,F有教職工13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966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300人,占31%;具有博、碩士學位745人,占77%。擁有國家跨世紀一、二層次人才1人,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及省級政府特殊津貼6人,省“贛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選6人,省高校學科帶頭人1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26人,省教學名師6人,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7人,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3人,省二級教授 7人,特聘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6人。
學校擁有*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高!笆濉敝攸c學科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軟科學研究基地、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省級高校重點人文社科基地、省級優勢科技創新團隊和省高?蒲袆撔聢F隊各1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個。擁有國家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教學團隊5個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
學,F有水利工程和動力工程兩個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開設本科專業48個、?茖I11個。學校設有15個教學院(部)。學,F有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200多人、本?粕18000多人,士官生500余人,國際教育學生1000余人,繼續教育學生6000余人。建校57年來,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地方和水利行業,大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先后輸送各類人才5萬余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水利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擁有瑤湖和彭家橋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046.9畝,校舍建筑面積60萬余平方米。
學校各類教學與生活設施齊備。教學固定資產1.42億元,建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工電子、通訊工程、自動化、材料、音樂、理學、現代傳媒、生物技術、車輛工程、水土保持、設計藝術、控制工程、動力與電氣工程、網絡技術、測繪工程、工商管理、財經、3S工程中心、數字化語言實驗教學中心等一批設備先進的實驗室和實訓中心。 其中物理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測繪工程實驗中心、機械基礎實驗中心和計算機基礎實驗中心為“江西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水文水資源與水環境實驗室、土壤與植物生態實驗室為“江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校內建有基于千兆光纖網基礎上的數字化校園。建有英語教學調頻發射臺,有語音室15個(820座),多媒體教室95個(14801座),用于教學的計算機2500余臺。圖書館藏書126萬冊,電子圖書155萬冊,中外期刊1700余種。建有標準的塑膠田徑場、網球場、體育館等學生活動設施。
大學科技園南昌工程學院大學科技園是繼南昌大學大學科技園,江西師范大學大學科技園之后的江西省第三家*大學科技園,科技園依托南昌工程學院,實行南昌工程學院和南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主園區座落在中國水都、紅色搖籃南昌市的北京東路南昌工程學院風景秀麗的彭橋校區,西臨八一廣場,東伴艾溪湖,南面玉帶河,北靠高能金玉名都。2010年初籌建,占地面積8.6畝,建筑面積13400平方米,在瑤湖校區還有3000平方米大學生創新創業園;2012年經江西省科技廳、教育廳批準成立。2013年初成立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大學科技園運營。
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南昌工程學院大學科技園充分利用南昌工程學院工科類優勢,以現代水利工程技術為特色,以重點實驗室和學科團隊為龍頭,以科研機構、各類中介機構、創業投資機構等為平臺,利用大學的人才、技術、信息、實驗設備、圖書資料、文化氛圍等綜合資源優勢,孵化高新技術成果與企業,打造科技創新與創業實踐基地,形成產、學、研一條龍。科技園“立足水特色、服務大社會”,努力為水利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已形成以現代水利工程、水資源水環境、水土保持、水利經濟、水利信息化等為代表的大水利產業集群,目前園區水利環境類企業14家,占園內企業的19.2%。
圖書館南昌工程學院建于1958年,原稱為江西水利水電學院圖書館,1992年更名為南昌水利水電高等?茖W校圖書館,2004年5月升格為本科院校南昌工程學院圖書館,2007年3月更名為段錫明圖書館。
段錫明圖書館西連教學樓,北連學生宿舍,內裝中央空調,建筑風格與全校建筑群體協調統一南昌工程學院圖書館,并融匯于小溪流水之間,為讀者造就了一個幽雅、清新、明快、舒暢的學習環境。截至2013年6月,圖書館現有面積36000平方米,另各教學(院系部)資料室共13個,閱覽室座位3800個,書架2000多個,6人閱覽桌600多張,磁盤陣列18TB,電子閱覽室等計算機500臺,其它輔助設備基本齊全。 段錫明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其特色鮮明、管理科學、文獻資料齊全、服務優良、環境優美,能較大限度滿足讀者需求,能為教學科研提供切實有效的文獻信息。
校黨委書記、教授:劉謨炎
校黨委副書記、院長:金志農
校黨委副書記、教授:張立青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研究館員:梁鋼
校黨委委員、副院長:張晨曙、吳澤俊、汪勝前、李明、樊后保、汪榮有、胡敏
學校以“特色學科重點發展、優勢學科優先發展”為指導,逐步構建起以省、校兩級重點學科為主體的學科建設體系,學科發展漸趨成熟,尤其是省重點學科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發展變化。目前,我校共有6個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點學科、7個校級“十二五”重點學科。學校重點學科的培育建設呈現出立體式、多層次的發展格局。今后,學校將繼續突出學科建設的重要地位,按照“有穩定的研究方向,有高水平學科團隊,有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有比較齊備的實驗設備,有規范的管理制度”的“五有”建設標準,深入推進學科建設,不斷提高學科建設水平,為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工程大學奠定基礎。
學校現有水利工程和動力工程兩個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開設本科專業48個、專科專業11個,其中水利水電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三個專業在江西省、河北省等列入一本批次招生,7個專業列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個專業列入“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個國際合作教育本科專業。學校設有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貿易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軍事教學部、瑤湖學院等15個教學院(部)。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以工學為主,文學、經濟學、理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水利特色院校。
教學交流學校積極與國際教育接軌,先后與荷蘭、韓國等國家的大學開展教育合作項目,2014年已有在校生近1000人。學校在全國十多個省、市、自治區設有函授站,函授生5300余人;與浙江大學等高校聯合舉辦了遠程教育。學校形成了包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與?平逃、普通高等教育與成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辦學與遠程教育的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的人才培養格局。
院系 | 本科 | 專科 |
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 | 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園林、測繪工程、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地質工程、風景園林; |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工程測量技術 |
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建筑方向)、城鄉規劃、給排水科學與技術、 工程管理、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建筑學(五年)、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 | 水電站動力設備與管理 |
信息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 應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 |
工商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電子商務; | 物流管理 |
經濟貿易學院 | 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保險學、審計學; | 會計 |
人文與藝術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室內環境設計、公共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動畫、音樂學、 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漢語言文學、廣告設計 | |
理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法語、翻譯(工程翻譯); | 商務英語 |
國際教育學院 | 土木工程(中荷合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韓合作): | 建筑工程技術(中荷合作)、旅游管理(中韓合作)、 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加合作)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體育教學部 | ||
軍事教學部 |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水電站動力設備與管理、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工程測量技術、應用電子技術、 電氣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 | |
瑤湖學院 | ||
繼續教育學院 | 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熱能動力工程、藝術設計、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建筑經濟管理、公路工程管理、建筑裝璜與工程管理、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水利水電工程監理、水利水電工程管理、鄉鎮供水及用水管理、水利水電經營管理、水政水資源管理、農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測繪與地理信息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電力工程管理、應用電子技術、水電站動力設備、供用電技術、水電站運行管理、數控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會計電算化 |
特色專業國家品牌專業:水利水電工程
省部重點專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土木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巖土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市場營銷
江西省高!笆濉敝攸c學科:水土保持與沙漠化防治、計算機應用技術、巖土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校級“十二五”重點學科:企業管理、英語語言文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應用數學、信號與信息處理、設計藝術學、產業經濟學
專業學位研究生
招考信息
院系所名稱 | 專業代碼名稱 | 研究方向 |
(001)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 | (085214)(專業學位)水利工程 | (01)水文學及水資源 |
(001)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 | (085214)(專業學位)水利工程 | (02)水土保持 |
(001)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 | (085214)(專業學位)水利工程 | (03)水利水電工程 |
(002)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 | (085214)(專業學位)水利工程 | (04)巖土工程 |
(003)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 (085206)(專業學位)動力工程 | (01)水電動力工程 |
(003)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 (085206)(專業學位)動力工程 | (02)水利機械及其自動化裝置設計與制造 |
(004)信息工程學院 | (085206)(專業學位)動力工程 | (03)水電站綜合自動化 |
國家大學科技園 | 江西省水文水資源與水環境重點實驗室 |
鄱陽湖研究院 | 江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水文化研究中心 |
巖土工程研究所 | 江西省高等學校土壤與植物生態重點實驗室 |
生態與環境研究所 | 江西省精密驅動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
微納驅動與控制研究所 | 江西省水信息協同感知與智能處理重點實驗室 |
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所 | 南昌市水信息智能感知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
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研究所 | 南昌市微納驅動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
水利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水工程安全與資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水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 | 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研究所(社會發展與水文化研究中心) |
江西省水利土木特種加固與安全監控工程研究中心 |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