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紅豆的故鄉,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南寧,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廣西*大城市,古稱邕州。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位于廣西中部偏南。
南寧政府,南寧門戶。南寧,南寧旅游,市委。
青秀山:青秀山在南寧市區往東南約五公里處的邕江江畔,有一處秀麗的青山,青山頂上有一座高高的寶塔,這就是被譽為“南寧市的巨肺”——青秀山風景區所在。青秀山,又名青山,泰青嶺,因林木青翠,山勢秀拔而得名。它海拔207米,占地近八百公頃,山上林木茂盛,遮天蔽日,清風吹過時,發出海濤般的聲浪,形成青山著名一景——青山松濤。青秀山頂上矗立的寶塔叫龍象塔,俗稱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共有九層,后被雷電擊塌了兩層,抗日戰爭期間政府認為此塔是日機轟炸南寧的“航標”,就把它炸掉了。到八十年代中期才重新修建。它還是保留了明代建筑風格,青磚碧瓦,八角疊檐,塔有九層,高60米,塔基直徑12米,有207級旋梯,為廣西**塔。登上塔頂,可眺望遠近一二十里的風光,南寧城景色更是一覽無遺。 與滿山青翠的樹木相映襯的是山腰上天池和瑤池這兩個巨大的人工湖。天池面積達到一萬五千平方米,水深2-3米,池水波光粼粼,青松翠柏、藍天白云倒影水中。池中小島建有宜棲亭和盼鵲亭,微風輕拂,正是上得山來的游人歇息的好去處,幊匚挥诠┯袎炎迮衤寮、聰明女神布劣陀和勇敢之神布伯三尊石神像的佛堂“三寶堂”東邊,面積有五千平方米,池中立有王母娘娘塑像兩座,東沿岸的花崗巖青石上刻有八仙聚會瑤池的浮雕圖,形態栩栩如生。天池周圍種有一片桃林,游人若是春天到此游玩,便可觀賞桃花盛開的美景。天池和瑤池,加上滿山翠木,使青秀山成為一個巨大的天然空氣調節器,成為南寧市區呼吸新鮮空氣的“巨肺”。 青秀山是南寧市重點開發的風景區,除保護和修復原有的古跡如董泉、擷青巖崖刻,石香灶等外,還新建了不少景點。如泰國園就是南寧市與泰國孔敬市政府文化交流項目中互建的園林旅游景點,它由泰國建筑師設計,園內完全是泰國風貌,游人可到此親身體驗到異國風情。青秀山新修建的大門氣勢不凡,風格獨特,為風景區增添了不少亮色。青秀山正以日新月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龍虎山:龍虎山自然保護區位于廣西隆安縣境內,離縣城36公里,在南寧市以西83公里處,總面積21平方公里。南寧至大新、靖西、憑祥、云南的公路貫通景區,交通十分方便。該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巖溶地區的珍貴藥用植物和巖溶景觀。植物種類1145種,其中藥用植物713種。*保護植物有毛瓣金花茶、金絲李、蜆木、芝肥牛樹等,*保護動物有黑葉猴、獼猴、冠軍犀鳥、蟒、穿山甲等。龍虎山一大景觀是猴群,現有半人工飼養的獼猴2500多只,集散在路邊、橋頭及沿江,活潑可愛,能與游客嬉戲玩耍,園內現已開放的景點有深山逗猴、溶洞奇觀、石林盆景、綠水江泛舟、壯家小竹樓等。另有誘人的陰陽洞、靈芝洞、水龍洞等有待開發。
南湖公園:位于南寧市區東南隅,在這個公園中,湖的面積占總面積的四分之三, 湖水澄碧,湖岸上芳草綠樹相依。蕩舟湖中,臨湖垂釣,都會令人心曠神怡。園內有具有南國特色的棕櫚、蒲葵、檳榔等熱帶樹木林,還有三個“園中園”,即種有200多種名貴中草藥的中草藥園圃,種著夏惠、劍蘭、墨蘭及火焰蘭等名貴蘭花的蘭花圃和一個盆景園。交通:可乘6路、11路、12路、16路公交車前往。
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南寧市南郊,距市中心14.5公里。園內有清澈的良鳳江緩緩流過,江畔林木繁茂,亭閣錯落,芳草萋萋,野花點點。園中有亞熱帶樹種及廣西瀕臨滅絕的樹種共122科1294個品種,屬國家保護植物的85種。 公園最有名的景點就是菩提佛光,在菩提山莊內,有一株全國*陰陽合株的菩提樹,據說它會發出佛光,只要摸一摸它就可以消除百病。在這里不僅可以游覽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巧奪天工的人文景觀、盡享21世紀的綠色食品,還可以觀看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表演。
植物王國:建于l964 年,擁有珍貴樹木123科l700多種,為華南地區*樹木標本園,景色迷人,是植物學家、生物學專業師生學習研究的理想去處,也是游人向往的地方。其中建有高爾夫球練習場、逗鹿園等游樂項目。穿行其中,如置身一個大型的“森林浴場”得盡康樂養生的快意。同時,這里還是茶族皇后、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金花茶的故鄉。
菩提大觀園:良鳳江天生福地,幸得陰陽合一的菩提樹一株,其根部酷似一對金童玉女相倚而立,為 國內外所罕見。該樹因動人而美麗的傳說,加上佛祖釋迎牟尼與菩提有緣,因而遠近聞名,游人如織。據說,釋迦牟尼在菩提下沉思了整整48天,才證悟了順逆觀十二因緣,創立了佛教。菩提樹因此成為佛教圣樹。良鳳江天生福地,幸得菩提樹一株。此株菩提樹,何年何月何人栽種己不可考。細心的人很容易發現,其根部酷似一對金童玉女相倚而立蘊藉靈氣。這是國內*陰陽合一的菩提樹。它兼具陰柔、陽剛之美,實為完美的天然佳配,相傳曾有佛光閃耀。
菩提山莊:菩提山莊依山 而傍,建筑風格清新引人。因有一株遠近聞名的菩提樹而得名,現有客房62間,116張床位,餐廳經營面積500平方米,可容納200多人同時就餐;會議樓一座,可同時容納300余人開會。此外,還擁有網球場、健身房、游泳池等配套服務設施。 山莊經批準已成為旅游涉外飯店,所經營的齋菜、野生菌類、森林綠色蔬菜等深得中外客人的贊賞。
廣西民族文物苑:廣西民族文物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民族民俗文物室內陳列的延伸和擴展,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苑內有銅鼓巨雕、鎮邊大炮,建有壯族“干欄”、瑤家竹樓、苗家吊腳樓、侗族鼓樓、侗鄉風雨橋、毛南族民居等,還建有榨油、碾米、造紙等民間手工作坊,均極富有民族鄉土氣息。
此外,苑內竹樓上設有民族餐廳,為游客提供風味獨特的多種民族小吃和菜肴。踏進民族文物苑,民族風情撲面而來,壯鄉瑤村苗寨可游可居;民族歷史文化有聲有色。民族文物苑能讓人們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集中了解廣西的民族風情,領略到無限的民族風光和情趣,得到美的享受。
地王云頂:276米的*高度,不僅單指純粹的建筑高度,更揭示著地王云頂觀光對傳統旅游方式高度的挑戰。五月一日,地王云頂觀光的盛大開放在旅游市場硝煙正濃時另辟蹊徑,為南寧旅游市場添加了一股清新的動力,在整個西南片區首創了*城市高空景觀旅游項目。是時候讓整個世界重新審視這座城市,一個現代化的南寧,一座正在快速崛起的城市。五一長假,經過前幾年旅游市場的大起大落,如今的人們對待扎堆旅游的方式已逐漸理性,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自駕游、徒步旅游或是干脆徹徹底底的放松一把,在圖書館充充電或是重新布置一下生活環境,如果實在想出去走走,也會選擇市區附近的景區作為游覽*。
五一黃金周為人們帶來了便利,也給了人們體驗生活新樂趣的機會。 地王云頂旅游觀光五月一日盛大開業酬賓,屆時將在地王廣場舉辦大型開幕剪彩儀式,正式啟動54F“南寧?城市客廳”和58F“地王?云頂”兩個主題展區。地王觀光曾在2006年10月1-2日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地王云頂首度全城開放”城市觀光試營業活動,短短兩日內共接待了超過2.5萬人次的游客。可見,城市高空景觀旅游逐漸成為游客的新寵。 世界只有一個南寧,廣西風情民俗文化是宗先留給我們的瑰寶,東盟十國給南寧的發展推波助瀾。南寧只有一個地王,地王作為土生土長的邕城巨人,當然不能忘本,為了將我們的精髓發揚光大,在海拔200多米的54F“南寧?城市客廳”,廣西風情的民俗文化精髓將會完整的展現在熱愛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面前。壯族風情服飾訴說著淳樸的民風,土色土香的民族舞蹈更是流韻十足,東盟十國的美好情意,地王當然也不會忘記,十國饋贈的珍貴禮物也將在“南寧?城市客廳”展示給世人。這座“客廳”可不是一般的客廳,先進的科技將展示內容通過三維立體的形式進行呈現,熱情的笑臉,周到的服務,讓您在“自家客廳”里擁有賓至如歸的親切感覺。 58F“地王?云頂”,在云頂之上似乎可以感受到藍天的發出的喘息。在這個面積1270平方米的高空停機坪上,我們可以盡情舒展心情。這里,可以俯瞰整個邕城大地,極目遠眺,美麗的邕江,翠綠的南湖,風景優美的青秀山風景區,雄偉的南湖大橋、白沙大橋盡收眼底,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真實,原來南寧是這樣美,一股強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除了美景,在這里你還可以挑戰自己的極限,中空透明的玻璃下突然呈現出萬丈深淵的景象,膽小的人們可以在這里重新找回自信,膽大的人們則可真正體會到“萬人之上”的真實感受,當一把真正的王者。
水果
南寧的水果主要有荔枝、菠蘿、龍眼、芒果、香蕉、西瓜、柑、橙、板栗、黃皮、雞皮果、扁桃、人面子、沙梨、火龍果、楊梅等。
壯錦
壯錦是壯族的一種瑰麗工藝品,它與湘繡、蜀錦齊名,馳名中外。
繡球
繡球本是南寧市壯族地區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繡球以彩綢制成,直徑約6厘米,內裝豆類或沙子,重約150克,底部綴有 十多條穗帶,球頂連著一根長約60厘米的飄帶。在歌圩,如發現情意合者,女方便用繡球向男方拋去, 借此表達愛情。拋繡球現已發展成為一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小吃老友面(粉):這是有著百年歷史的面食。主要以精制面條,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老友粉已成為去南寧旅游的客人的一道必吃的小吃。
八仙粉:相傳是清宮食譜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時鮮八味以上,味道相異相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鮮滑清爽為特點。
干撈粉:把米漿蒸熟后切成條形,拌以調制好的叉燒、肉末、蔥花、炸花生、醬料、香油等即可食用。特點是香、酸、脆、甜、咸適度,食而不膩。
卷筒粉:用磨成的米漿放進托盤攤成一張薄餅,撒一些肉末、蔥花在上面,蒸熟后卷成卷即可上碟,佐以醬料、香油等拌以食用。特點是軟滑爽口。
八寶飯:將糯米泡濕,拌以食用油、綠豆、百合、蓮子、白果、蜜棗、山黃皮、冬瓜糖等近十種清補原料,蒸熟即成。以其香溢軟滑,甜而不膩著稱。粥:南寧人早餐除了粉還愛吃粥,粥也有十幾個品種之多,有瘦肉粥、豬紅粥、魚片粥、紅豆粥、皮蛋粥、田雞粥等。特點是現做現吃。
檸檬鴨:是武鳴縣一帶的特色菜肴。其味酸辣適宜,鮮香可口,極其開胃。
酸品:南寧方言叫“酸嘢”。南寧有句俗話稱“英雄難過美人關,好女難過酸嘢攤”,即將“酸嘢”描述得惟妙惟肖。制作是采用當地物產馬蹄,木瓜、蘿卜、黃瓜、蓮藕、椰菜、菠蘿等時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吃起來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開胃。
王府牛雜:吳圩王府牛雜口味出眾,響譽區內外,曾榮獲國家貿易局評為*名菜,牛雜都是采用新鮮的原材料,而紫蘇等也是本地盛產的材料,很適合南寧人的口味。
生榨米粉:發源地是南寧老城——邕寧。
劉定逌(1720年-1806年),字敘臣、叔達,號靈溪。廣西武緣(今武鳴)人。壯族。
陸榮廷(1856年—1927年),字干卿,廣西南寧武鳴人,是*清朝末年及民國初年的政治人物及軍閥。
清雍正二十年(1734)時于縣試中案首,進入學宮。乾隆六年(1741)考取貢生,九年參加廣西鄉試考取舉人*名(解元)。十三年上京參加殿試,賜進士出身,授翰林院編修。但因故觸怒了和珅,被誣以“大考論事不如式”被劾而歸。二十二年“載書五車”歸鄉,寫下“千年成此恨,耿耿不能磨”的詩句。著有《論語講義》、《四書講義》、《讀書六字訣》、《劉氏族譜》、《劉靈溪詩稿》、《靈溪文集》等。
陸榮廷出身于廣西的綠林,后投奔政府,成為廣西巡撫岑春煊的部下,至清末成為廣西提督,辛亥革命時,他鼓動巡撫沈秉堃響應革命獨立,任副都督,后利用桂人治桂風潮排擠沈,成為廣西都督。1916年3月支持蔡鍔的反對袁世凱的護國運動而獨立,并趁機擴張勢力于廣東,取得廣東督軍之位,1917年成為兩廣巡閱使,實際控制兩廣。后支持孫文推行護法運動于廣州成立軍政府,與唐繼堯并列元帥,孫為大元帥。1918年陸榮廷支持岑春煊成為軍政府政務總裁,排擠孫中山,此為陸榮廷勢力最頂峰之時。1920年,陳炯明從陸手中奪回廣東,1921年再次被孫文、陳烔明擊敗,失去了廣西的基地,逃往越南。1922年欲趁陳炯明孫文反目的機會,回到廣西想恢復其勢力,但卻被新興的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擊敗,此后他退出軍政界退隱天津,1927年逝世于上海。
雷經天(1904年-1959年8月11日),廣西南寧人。原名雷榮璞。*共產黨黨員,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右江根據地創建人之一。解放軍高級將領。
1919年,在南寧參加“五四”運動。1925年初,加入共青團。5月,經惲代英、賀昌介紹加入共產黨。曾參加“五卅”運動、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廣州起義。1928年初,雷經天被派回廣西,參加重建廣西黨組織的工作。6月,任中共廣西特委常委。1929年1月,任中共廣西省委代理書記。2月,與鄧小平、張云逸等領導百色起義。1947年8月,任華東野戰軍兩廣縱隊政委和黨委書記。廣西解放后,雷經天任廣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年6月,雷經天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長。1956年,調到上海,任華東政法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后又調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1959年8月,在上海病逝。
雷沛鴻,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字賓南。廣西南寧人。早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1919年赴美國留學,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后回國,到桂林任廣西同盟會機關報《南風報》編輯。辛亥革命爆發后回南寧,爭取陸榮廷響應,宣布廣西獨立。后歷任廣西省公署教育科長、廣東甲種工業學校校長、上海法政大學經濟系主任、廣西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蔣介石叛變革命后出國考察教育。此后四任廣西省教育廳長,創辦廣西普及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和西江學院,又曾出掌廣西大學和廣西教育科學研究所。在教育廳長任上,大力推行國民基礎教育運動,創設國民中學制度,開展成人教育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歷任*致公黨中央常委、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主任委員、自治區人民政府委員、自治區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自治區僑聯主席、全國僑委委員等職。著作有《英憲精義》、《英國成人教育》、《丹麥成人教育》、《國民基礎教育論叢》、《廣西地方文化研究一得》等著作。
莫文驊(1910-2000),原名莫萬,字六琴。廣西省南寧市人。*共產黨黨員,*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參加了長征?谷諔馉帟r期,任*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四十一軍政治委員,第十四、十三兵團政治委員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廣西省軍區副政治委員兼南寧市市長,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副院長、院長,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共產黨第七、八、十一、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程思遠(1908年-2005年),廣西賓陽人。政治活動家。羅馬大學研究生畢業,政治學博士。
青年時代投筆從戎。逐步成為桂系的核心人物。參與籌劃了反蔣、助李宗仁競選“副總統”、逼蔣下野、與共產黨和談等重大歷史事件,在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的10年間,李宗仁先后五次派程思遠到北京,晉謁周恩來總理。程思遠兩赴歐洲牽線搭橋,為李宗仁回歸大陸作了充分的準備。較后又與李宗仁一起,從海外歸來。 回國后,任*和平
統一促進會會長、全國政協祖國統一聯誼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海外聯誼會*屆名譽會長、*國際科技促進會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等職務。程思遠是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兼提案委員會主任。
鄧穎超(1904年2月4日-1992年7月11日),曾用名鄧玉愛、鄧文淑,河南省光山縣人,出生于廣西南寧;*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政治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前總理周恩來的妻子。1925年加入*共產黨;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至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全國婦聯副主席、名譽主席,中紀委第二書記,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六屆全國政協主席等職。國家園林城市 | *地方政府創新獎 | 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
聯合國人居獎 | 全國綠化模范城市 | *優秀旅游城市 |
國家森林城市 | 全國文明城市 | 全國"青年文明社區"示范城市 |
全國文明城市 | 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市 | *關注未來先鋒模范城市 |
國家衛生城市 | 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四次榮獲) | 全國人民防空先進城市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 全國再就業工作先進城市 | 全國婦女兒童工作先進市 |
全國法制宣傳先進城市 |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 全國殘疾人就業先進城市 |
首屆*人居環境獎 | 2012*特色魅力城市 | 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良好范例 |
全國發展散裝水泥示范市 | *優秀會展城市 | 全國城市標準地名標志設置工作先進城市 |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 |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城市 | 2007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 |
*國際友好城市工作貢獻獎 | 全國廠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 | 武鳴縣大皇后村榮獲全國"民主法制示范村"稱號 |
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 | 第六屆中華寶鋼環境獎 | 望州南社區獲得"全國和諧鄰里建設示范社區" |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獎"長安杯" | **競爭力會展新銳城市 | 2012年*特色休閑城市-養生休閑之都 |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駐南寧總領事館、泰國駐南寧總領事館、老撾人民社會主義共和國駐南寧總領事館、*聯邦共和國駐南寧總領事館、柬埔寨王國駐南寧總領事館、馬來西亞駐南寧總領事館。
澳大利亞班達伯格、美國普若佛、日本熊本市、英國開夏郡、奧地利克拉根福、泰國孔敬、韓國果川、英國諾斯利、意大利安科納、越南海防、新西蘭奧克蘭、菲律賓達沃、柬埔寨西哈努克市、智利伊基克、法國瓦勒德馬恩省、印度尼西亞茂物、*仰光、加拿大維多利亞、老撾占巴塞省
南寧是*-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城市。2003年12月17日,*商務部副部長安民在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由*商務部和東盟國家經貿主管部門共同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的*-東盟博覽會,自2004年起,每年11月在廣西南寧市舉辦。第十屆*—東盟博覽會于2013年9月3日至6日在廣西南寧舉辦,并舉行10周年系列活動。更好地發揮平臺作用,促進*—東盟友好合作。
廣西與東南亞國家接壤,往來十分便利。廣西是*第3大僑鄉,華人華僑將成為加強廣西與東盟經貿關系的紐帶。歷史上廣西就與東盟國家有著傳統的經濟、文化交流關系,這種人文優勢將為今后更加緊密的合作提供便利。在東盟成員國中。有華人4000多萬。這些華人與廣西人習俗相近,語言相通,且大多數是工商界人士,有利于商貿往來。
南寧市水資源較為豐富。南寧市地處亞熱帶,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41毫米~1753毫米之間,其中南寧市區為1310毫米,上林縣為1753.2毫米。南寧市轄區河系發達,河流眾多,流域集水面積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郁江、右江、左江、武鳴河、八尺江、清水河、良鳳江、香山河、東班江、沙江、鎮龍江等39條。*河流是郁江,流過邕寧區,也流經橫縣。右江的下游經過隆安縣,在南寧市宋村附近與左江匯合形成郁江。郁江(南寧水文站)平均天然徑流量397億立方米,其中入境水量382.5億立方米。熔巖地區地下伏流發育,地下水資源豐富,根據地下水調查和分析,南寧市轄區多年平均地下水量模數為每平方公里11.1萬立方米,多年平均淺層地下水資源補給量為25億立方米。地表徑流為156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556億立方米左右。各江河的多年平均含沙量較少,絕大多數測站均為每立方米0.1公斤~0.5公斤。
礦產資源截至2012年,南寧市已勘查發現礦產資源63種,主要有:能源礦產褐煤、無煙煤、石煤,地熱(熱礦水)黑色金屬礦產鐵、錳、釩、鈦;有色金屬礦產銅、鉛、鋅、鋁土礦、鎳、鈷、鎢、鉍、鉬、銻;貴金屬礦產有金、銀;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有磷、硫鐵礦、芒硝、砷、泥炭、重晶石;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螢石、耐火黏土;建材和其他非金屬礦產壓電水晶、熔煉水晶、滑石、葉臘石、石膏、水泥用石灰巖、建筑石材用灰巖、高嶺土、膨潤土、陶粒用粘土、磚瓦用黏土、玻璃用砂、玻璃用砂巖、水泥配料用砂巖、粉石英、水泥配料用黏土、磚瓦用頁巖、水泥配料用頁巖、飾面用花崗巖、建筑用花崗巖、方解石、硅灰巖、建筑用砂(河沙);水汽礦產礦泉水等。優勢礦產有鎢、銀、釩、銅、金、石灰巖、花崗巖、芒硝、耐火粘土、滑石、水晶、砂巖。平勢礦產有煤、錳、鋁、鉛、鋅、硫、鐵礦、膨潤土、高嶺土、石膏。探明礦床590處,其中大型礦床9處,中型礦床9處,小型礦床28處;有礦山564個,已開發利用的大型礦床4處,中型礦床9處,小型礦床557處,年產礦石2000萬噸。
動物資源截至2012年,南寧市自然分布的野生脊椎動物有31目90科208屬272種,其中兩棲類19種,主要有大鯢、棘胸蛙、虎紋蛙、澤蛙、大綠蛙、斑腿樹蛙等;爬行類42種,主要有蟒蛇、山瑞鱉、大壁虎、大頭平胸龜、烏龜、百花錦蛇、金環蛇、銀環蛇、眼鏡王蛇、五步蛇、滑鼠蛇等;鳥類151種,主要有原雞、林三趾鶉、風頭鵑隼、雀雕、猛隼、小鴉鵑、草鴞、長尾闊嘴鳥等;哺乳類60種,主要有黑葉猴、獼猴、小靈貓、大靈貓、林麝、蘇門羚、黑熊、穿山甲等。國家公布保護的一、二級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廣西大明山*自然保護區、廣西龍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廣西龍虎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廣西三十六弄—隴均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廣西弄拉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西津湖水庫。
植物資源南寧市地處亞熱帶南緣,北回歸線從北部武鳴縣、上林縣、馬山縣及大明山穿過,地形多樣,有平原、盆地、丘陵、山地,以平原和丘陵為主。良好的水、熱條件孕育著豐富的植物資源。2011年,全市有維管束植物209科、764屬、3000余種。其中:蕨類植物42科、84屬、250種;裸子植物7科、9屬、18種;被子植物160科、671屬、1755種。喬木樹有600種以上,以殼斗科、茶科、杜鵑花科、樟科、胡桃科、木蘭科、大戟科為優勢。國家公布保護的一、二級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廣西大明山*自然保護區、廣西龍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廣西龍虎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廣西三十六弄-隴均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廣西弄拉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7年,在龍虎山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特有植物,被《*物種紅皮名錄》收錄的極危樹種——龍州錐。
2012年,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83萬人。2012年,全市共組織實施*火炬項目51項,*星火項目2項,重點成果推廣項目20項,自治區和市創新項目320項,年內安排市級科技項目309項,市級科技項目總投資13.60億元,全年重點技術創新項目89項,重點新產品試產項目98項。2012全年獲得自治區級科技進步獎16項,市級科技進步獎58項,通過市級以上鑒定的科技成果78項,其中,國內領先水平31項,國內先進水平38項,區內領先水平3項。全年簽訂各類技術合同285項,合同金額15883萬元。全年專利申請37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784件,獲得授權專利1682件,其中發明專利339件。
2012年末,全市各類衛生機構2404個(含個體),其中,醫院、衛生院200個,門診部(所)2060個(含個體),婦幼衛生機構9個。醫院、衛生院病床位2.97萬張,比上年增加0.28萬張。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49萬人(含個體),比上年增加0.45萬人,其中執業醫師1.41萬人。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83個,全市有農村衛生室2469個,全市各行政村全部建立了衛生室。
2012年,南寧市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共奪金牌10枚、銀牌3枚;參加全國性比賽中奪金牌28枚、銀牌7枚、銅牌9枚;參加自治區比賽中奪金牌177枚、銀牌164枚、銅牌113枚。
2014年南寧世界體操錦標賽暨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將于2014年10月3日至12日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行,廣西體育中心體育館將成為體操世錦賽的主比賽館。
南寧市是*—東盟博覽會、*—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長久舉辦地,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對廣西沿海城市發揮著中心城市的依托作用,對華南、西南經濟圈發揮著樞紐城市的連接作用,對東南亞各國發揮著*前沿城市的開放作用,是*面向東盟各國的區域性國際城市。
1986年12月,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確定朱槿為市花。朱槿,又稱扶桑、假牡丹、大紅花,花繁葉茂,
四季有花,花大色艷;花色有深紅、紫紅、宮粉、澄黃和白色,很有特色;其根、葉、花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功能,易繁殖、粗生快長,在南寧廣為種植,既可地栽、盆栽,又可作為花籬之用。2002年,全市朱槿有17萬多株、16個品種,其中常見的品種有:大紅花、粉喇叭、泰國黃、假牡丹、大紅朱槿、黑牡丹、黃朱槿、吊鐘、拱手花等。
1986年6月,南寧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確定扁桃樹為市樹。扁桃樹為常綠闊葉喬木,樹干通直,*達 30米,胸徑達1米以上,樹冠圓整呈廣卵狀,冠大濃蔭,四季常青,樹型紋理美觀,果子甜美,香味濃郁,營養豐富,為亞熱帶名果。南寧廣為種植扁桃樹,多見于街道綠化帶、公園、風景區、大專院校、黨政機關單位、宿舍區等,既能乘涼又能觀賞。目前全市有扁桃樹4.83萬株。
南寧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樞紐,鐵路有南昆、湘桂、黔桂等,公路有210、322、324、325等國道及廣昆、南北、南桂等高速公路。
截至2012年末全市境內公路總里程11817公里。其中等級公路總里程10665公里。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總里程527公里;一級公路里程66公里;二級公路里程999公里;三級公路里程913公里;四級公路里程8160公里。等級外公路里程1152公里。至2012年末實有城市道路長度1356.16公里,增加17.71公里;道路面積3334.38萬平方米,增加40.88萬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積13.44平方米;橋梁234座,增加8座;其中立交橋39座,增加2座。
普通公路
南寧距北海、欽州、防城港市分別只有204公里、104公里、172公里,距中越邊境僅180多公里。境內有209國道(呼北線)、210國道(包南線)、322國道(衡友線)、324國道(福昆線)、325國道(廣南線)以及渝湛線(重慶——貴陽——南寧——湛江)和衡昆線(衡陽——南寧——昆明)等8條國道在此匯集,可通達廣西各市、縣和全國各主要城市、地區。
高速公路
南寧繞城高速公路,全長約82公里,南寧市核心區圍成一個圈,設有8個主要出口。
南寧新繞城高速公路(東外環),全長約80公里,與南寧原繞城高速公路拼接,于2014年(具體月份尚未知道)完工通車 。
南友高速公路,全長180公里,連接南寧到中越邊境友誼關的高速公路,與越南國家1號高速公路對接。
桂海高速公路,全長652公里,是泉南高速(泉州至南寧)、蘭海高速(蘭州至?冢┮欢危迸c湖南連接,貫穿桂林、柳州、南寧并連接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個港口城市的高速公路。
南百高速公路,全長257公里,是廣昆高速(廣州至昆明)一段,連接百色通往昆明的高速道路。
都南高速公路,全長141公里,是蘭海高速(蘭州至海口)一段,連接都安通往貴陽、重慶的高速道路。
廣昆高速公路,全長1511公里。是廣昆高速(廣州至昆明)一段,連接南寧通往廣州的高速道路。
南寧市擁有埌東客運站、江南客運站、安吉客運站、金橋客運站、西鄉塘客運站,另外三塘客運站、五象客運站在規劃中。
南寧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市內有湘桂、黎湛、南防、南昆等干線,北與全國各干線相連接,向東可達湛江、廣州,向南可達欽州、防城、北海,西南可至越南河內。根據廣西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2020年),南寧將有6條高鐵,即南廣高鐵(南寧至廣州)、柳南城際鐵路(南寧至柳州)、南欽高鐵(南寧至欽州)、云桂高鐵(南寧至昆明)、金南鐵路(金城江至南寧)、南憑高鐵(南寧至憑祥)。
2014年12月26日投入使用的南寧東站為樞紐主要客運高鐵站,位于在建的鳳嶺北路北側,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南寧東站總規模為到發線22條(不含正線)、站臺13座。西距南寧站10.4公里,東距屯里站2公里。南廣、湘桂、廣西沿海、云桂等多條高速鐵路將在此交會。同時還擁有廣西的高鐵之家——屯里動車所(高鐵的維護和保養)。
航空
南寧吳圩國際機場(ICAO:ZGNN;IATA:NNG)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西南32公里的吳圩鎮,機場占地259.73公頃,為4E級軍民合用機場。1958年由南寧機場遷建,1962年11月投入使用,軍民合用,產權屬地方。南寧機場候機樓25888平米,設有6個登機廊橋,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50萬人次需求。停機坪22.26萬平方米 ,可同時停放26架大中型客貨機。實際早在2006年中旬南寧機場旅客吞吐量就已飽和。2012年南寧機場旅客吞吐量更是超過800萬人次,機場候機設施遠超設計負荷運行。
南寧機場目前有四家基地航空公司駐場運營,分別是:*南方航空、深圳航空、天津航空,廈門航空。國內主要直達航線北京、哈爾濱、沈陽、大連、天津、石家莊、濟南、青島、鄭州、太原、上海(虹橋、浦東)、南京、杭州、南昌、贛州、武漢、合肥、福州、廈門、溫州、晉江(泉州)、長沙、烏魯木齊、西安、銀川、包頭、成都、綿陽、重慶、昆明、貴陽、廣州、深圳、珠海、揭陽、海口、三亞、蘭州、長春、呼和浩特、西寧、常州、淮安、桂林、梧州等城市。航線直達國內主要城市及香港、澳門、臺北、高雄、新加坡、吉隆坡、胡志明、仰光、普吉、萬象、濟州、首爾、曼谷、雅加達、普吉島等境外城市。南寧的新機場新航站樓于2014年9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設計旅客年吞吐量1600萬人次,建筑面積18.9萬平方米,屆時將會是國家面向東盟的又一個區域性國際機場。
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3000噸級內河船舶可以從南寧直達港澳。水路上溯左江、右江可至貴州、云南兩省和中越邊境,沿邕江順流而下千噸級輪船可直達港澳。
南寧軌道交通,也稱南寧地鐵,遠景規劃中,南寧的軌道交通線路由8條線路組成,線路全長252.1千米,總投資約1500億元。
2011年12月29日,南寧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6年底建成通車。2012年12月26日,《南寧市軌道交通2號線工程(玉洞—西津)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獲批,預計全線于2013年底開工建設,2017年底建成通車。
南寧地鐵一號線(石埠站—南寧火車東站)全線已于2011年12月29日正式開工,預計2016年建成通車。一號線全線總長32.7km ,全線采用地下線方式敷設,共設車站25座,其中六座為換乘車站,總投資約198億元,全部為地下車站。
南寧地鐵二號線施工總體預計比一號線略難,地鐵軌道下穿邕江、良鳳江,要求施工精密、復雜,質量高,已于2014年1月1日開工,預計2017年建成。另有6條規劃中的地鐵線路。
南寧地鐵三號線將于2014年開工建設,與一號線、二號線同期建設。
公共交通
南寧市現有6家公交公司:南寧公共交通總公司、南寧白馬公共交通公司、南寧市誠運鑫客運有限公司、南寧中巴公交有限責任公司、廣西運德集團邕寧公交有限責任公司、廣西超大公交公司,經營143條公交線路,數千臺公交車輛。
出租車
南寧市的出租汽車公司主要包括:海博、康福、三運、紅木棉、北方、中鹿、九州、銀建、安途,在主要街道均設有出租車上下客站,車上的明顯位置都印有投訴電話。
南寧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偏西,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及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毗鄰,,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穿域而過,介于東經107°45′~108°51′,北緯22°13′~23°32′之間,地理坐標東經108°22′,北緯22°48′。南寧處于*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鄰粵港澳瓊、西接印度半島,是華南沿海和西南腹地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以及東南亞經濟圈的連接點,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樞紐城市。
地貌南寧市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臺地5種類型。平地是南寧市面積*地貌類型,面積為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57.78%,分布于左、右江下游匯合處和邕江兩岸。低山總面積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4.6%,分布于市區西部邊緣的鳳凰山,為一穹窿山地,一般海拔300米―600米,坡度25度―40度;位于市北部的高峰嶺,為一列褶皺低山,呈東北東――西南西走向,一般海拔250米―450米,坡度20度―40度。石山面積46.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2.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邊緣和壇洛鎮一帶,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兩大類,峰林石山海拔300米―400米,谷地海拔120米―160米;孤峰石山一般海拔200米―250米,平地海拔80米―100米。丘陵總面積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15.59%。臺地多為第三系的侵蝕面,微切割,起伏和緩,海拔在120米以下,是低平的古剝蝕面,一般呈緩坡起伏而頂面齊平的地貌。
南寧市地形是以邕江廣大河谷為中心的盆地形態。這個盆地向東開口,南、北、西三面均為山地圍繞,北為高峰嶺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鳳凰山(西大明山東部山地)。形成了西起鳳凰山,東至青秀山的長形河谷盆地。盆地中央成為各河流集中地點,右江從西北來,左江從西南來,良鳳江從南來,心圩江從北來,組成向心水系。盆地的中部,即左、右江匯口處,南北兩邊丘陵靠近河岸,形成一天然的界線,把長形河谷、盆地分割成兩個小盆地,一是以南寧市區為中心的邕江河谷盆地;二是以壇洛鎮為中心的侵蝕――溶蝕盆地。
南寧位于北回歸線南側,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氣候溫和,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在21.6度左右,極端*氣溫40.4度,極端*氣溫-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攝氏度,夏季較熱的7、8月平均28.2攝氏度。年均降雨量達1304.2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9%,氣候特點是炎熱潮濕。
相對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濕,而冬季稍顯干燥,干濕季節分明。夏天比冬天長得多,炎熱時間較長。春秋兩季氣候溫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南寧一年四季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物產豐富!安萁浂豢,花非春而常放”之說也是名副其實。
南寧市主要河流均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較大的河流有邕江、右江、左江、紅水河、武鳴河、八尺江等。郁江在南寧及邕寧區境內稱邕江,河道全長116.4Km,上游從距南寧水文站38Km的永新區江西鄉同江村開始(俗稱三江口),下游至邕寧區伶俐鎮那車村止,為南寧市重要飲用水水源河流,流域面積73728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18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290 立方米/秒,*流量2060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為95.6 立方米/秒 ,多年平均含沙量0.24Kg/立方米,平均侵蝕模數95.6t/平方公里。邕江南寧市河段河床寬約485m,深約21m,平均水面寬307m,枯水水深8m~9m。邕江的上游分別為右江和左江。右江發源于云南省廣南縣云龍山,流經西林縣、田林縣、百色市、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隆安縣進入南寧市,河長707Km,流域面積38612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7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36Kg/立方米,平均侵蝕模數252t/平方公里。
1997年,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29億元,比上年增長14.64%,其中基本建設投資33.36億元,增長25.33,更新改造投資12.02億元,增長10.40,房地產開發投資13.69億元,下降3.34%。在第三產業投資中,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性建設投資進一步加強,全市交通、郵電通信業共完成投資7.77億元,比上年增長54.47%;用于城市道路、橋梁的建設投資9.79億元;用于文教、衛生和社會福利事業的投資4.16億元,增長88.24。全年投資結構的變化特點是:基本建設投資加快,比重上升,房地產業投資降溫。一批重點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步伐加快,清川大橋建成通車,南寧機場擴建工程、江南路排水工程、南站東路、濱湖路北段、新華書店書城等竣工交付使用,廣西賴氨酸廠擴建、廣西高峰人造板廠竣工投產。 新的經濟增長點--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大中院校集中的南寧市西鄉塘片,1988年9月建立,屬國產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區域面積18平方公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總體規劃為:在8.5平方公里范圍內,建設一個中心區,一個高科技工業園,一個別墅區,十個中試產業基地和科技一條街。產業發展以生物工程技術及其本地資源優勢產業為主,形成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精細化工及醫學生物工程技術產品的支柱的產業結構。目前,開發區五通一平及基本建設全面展開,已吸收技工貿一體的科技企業一百多家。
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市區南郊,距市中心約5公里,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一期開發2平方公里。目前已平整土地1000多畝。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南寧至北海二級公路貫穿其間,距邕江水運碼頭一公里,距鐵路貨運站僅4-5公里,距南寧機場17公里,水陸空交通運輸方便。開發區的“五通一平” 工作進展很快,共完成基礎設施投資8000多萬元。開發區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融各類加工業、商貿服務業、金融業、侖儲業和高科技為一體,按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的要求進行規劃和建設。目前已有十多個中外合資項目進入開發區。
大沙田開發區:地處南寧至北海二級公路進口處,距市中心約5公里,開發區面積約6.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屬自治區級開發區。1988年動工已來,先后投入一億多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平整土地1574.8畝,修通區內道路5000米,開通區內程控電話200門,建成日供水5萬噸水廠一座,并預備20萬噸規模,建成22萬伏和3.5萬伏變電站各一座。開發區一開始就把開發重點放在高科技、高起點、現代化的外向型產業上,工業區規劃面積就達1200畝,目前已引進工業項目29個,總投資額達3.21億元,其中已投產8家,年產值達1.6億元。南寧市華僑投資區:位于武鳴縣境內的武鳴華僑農場,距南寧市區56公里,總面積187平方公里,屬自治區級開發區。投資區內安置有印尼、越南、泰國、*、新加坡等9個國家的歸僑1.2萬人,與世界上28個國家和地區有聯系。投資區內有較好的農業基礎和旅游資源,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有耕地1.8萬公頃,水面266公頃,森林2.7萬公頃。有甘蔗、菠蘿、甘橙、茶葉、龍眼、荔枝、甜玉米、蘑茹、青刀豆等種值基地。投資區重點發展種養業、農產品加工、食品加工、電子工業、輕工業和旅游業,目前投資區已新建標準廠房棟,日供水4萬噸水廠一座,11萬伏變電所一個,程控電話1000門,已有26家中外企業進入區內,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7億元。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設想:根據把南寧市逐步建成西南、華南中南部分地區出海通道及交通樞紐,成為城市功能發達、開放輻射能力強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發展中心,成為具有*南方特色和少數民族的現代化城市的戰略目標。今后十五年發展的基本思路是:科技興市、工業立市、農業穩市、“三產”富市,人才建市、“西南”活市的發展路子,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促進國民經濟的總體水平及綜合效益大幅度提高,產業結構基本實現高級化,形成高效的農業、有特色的工業、發達的商貿、完善的設施以及協調發展的科技教育等其他各項事業,實現工業化、城鄉一體化,使全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接近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而隨著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與東盟博覽會坐落南寧后,南寧的經濟發展更是突飛猛進。
南寧作為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東晉置晉興縣,并為晉興郡郡治時。唐未為嶺南西道治所以來,南寧一直是*南方政治和軍事重鎮,名稱先后有晉興、宣化、邕州、南寧等。
古代南寧南寧古屬百越之地。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統一嶺南地區,設南海、桂林、象郡,南寧屬桂林郡轄地。漢高祖元年至元鼎元年(前206年~前116年)為南越國地,元鼎六年(前111年)屬郁林郡領方縣地。三國時,屬吳國轄地,為廣州郁林郡臨浦縣地,一直延續到西晉。東晉大興元年(318年),從郁林郡析出晉興郡,隸屬廣州,治所晉興縣。晉興縣成為南寧的*地名,為郡治所在地,南寧建制從此開始,至今已有1600多年。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晉興縣為宣化縣,此名一直延續至清未,治所宣化城(今南寧市區)。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宣化縣地設南晉州,領宣化一縣;五年,宣化縣分出宣化、武緣(今武鳴縣)、朗寧、晉興、橫山5縣,隸屬南晉州;貞觀六年(632年),一說貞觀八年(634年),南晉州改稱邕州,為邕州都督府,這是南寧成為桂西南地區行政中心的開始,也是南寧簡稱“邕”之始(“邕”字來自唐《元和郡縣志》“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的記述);天寶元年(742年)改邕州為朗寧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邕州,撤銷朗寧郡建制,由州領縣;咸通三年(862年),析嶺南道為嶺南東、西道兩道,邕州屬嶺南西道,治所宣化縣,這是南寧相當于今省級政權治所開始,從此,南寧成為南方重鎮之一。宋仍為邕州、宣化縣治所。元豐三年(1080年)始,大規模修整城池,城區輪廓大體呈橢圓狀,南北稍長,東西較窄,有“直城三里七,橫城七里三”之說。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邕州為邕州路,轄宣化縣、武緣縣,置邕州路總管府,兼左右兩江溪峒鎮撫,隸屬湖廣行中書;泰定元年(1324年)九月,為慶南疆綏服,邕州路改稱南寧路(取南疆安寧之意),宣化縣隸屬南寧路,南寧得名始于此;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湖廣行中書省分置廣西行中書省,南寧路隸屬廣西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南寧路,置南寧府,宣化縣隸屬南寧府,治所在今南寧城。清朝承襲明朝建置,清朝初年,南寧府隸屬廣西省,宣化縣隸屬南寧府,府、縣治均在今南寧市。
近代南寧民國元年(1912年)7月,廢宣化縣并南寧府,同年10月,廣西軍政府從桂林遷至南寧,南寧成為廣西省會;2年6月,廢府留縣,南寧府改為南寧縣,同時置邕南道,領邕寧、武鳴、扶南(今屬扶綏縣)、那馬(今屬馬山縣)、上思、橫、賓陽、永淳(今屬橫縣)、上林、隆安10個縣,歸德(今屬柳江縣)、果化(今屬平果縣)、土忠(今屬扶綏縣)3個土州,都陽(今屬都安縣)、安定(今屬都安縣)、白山(今屬馬山縣)、古零(今屬馬山縣)、興。ń駥贃|蘭縣)、舊城(今屬平果縣)、定羅(今屬馬山縣)、遷隆峒(今屬寧明縣)4個土司,治所均在今南寧市;3年6月,為避云南省的南寧縣同名而改名邕寧縣。同年置南寧道,領邕寧、永淳、橫、賓陽、上林、武鳴、隆山(今屬馬山縣)、那馬、都安、果德(今屬平果縣)、隆安、扶南、綏淥(今屬扶綏縣)、上思14個縣和定羅土司;15年廢道,由省直接領縣;18年7月設南寧市政府,與邕寧縣合署辦公,同年11月,撤市建制;19年置南寧民團區,23年置南寧行政監督區,24年置第九區,均領邕寧、賓陽、橫、永淳、扶南、綏淥、同正(今屬扶綏縣)、隆安、上思9個縣;25年10月,廣西省會從南寧遷至桂林;29年置南寧行政監督區(又叫第九區);31年4月,將第八區(武鳴)、第九區合并稱第四行政區,治所南寧,領邕寧、永淳、橫、賓陽、上林、武鳴、隆山、都安、那馬、平治(治今平果縣)、果德、隆安、同正、扶南、綏淥、上思16個縣;38年10月,廣西省會再次從桂林遷至南寧。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1950年1月,南寧建市。同年2月8日,廣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南寧市為省會。1952年12月,南寧亦為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改為桂西壯族自治州)駐地。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南寧市為自治區首府。
截至2012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全年文藝演出1284場,觀眾142.2萬人次。全市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16個,圖書總藏量5732.3千冊、件。博物館6個。文化館12個。鄉鎮文化站102個。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98.02%,電視人口覆蓋率99.38%。全市有線電視用戶71.82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65.02萬戶,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備19.54萬座。
語言根據歷史資料和地方志的記載,在清末民初之前,南寧市城區的主要方言和地方文化是平話(一種漢語方言)宋朝派狄青南征儂智高起義。狄青南征后留下大批軍隊屯戍,這是廣西以及南寧平話形成的主要歷史因素。在清末,由于粵商西進,南寧老城區(水街到中山路一帶)迅速轉變為使用南寧白話的粵語方言,與標準廣州粵語有一定的差異。民國初年,南寧城仍以平話為主、到30年代則基本轉變為南寧白話。
南寧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城區(不到4平方公里)主要使用白話,江南一帶以平話為主,市郊壯族鄉鎮,墟場以壯話為主。當時南寧市人口不到10萬。至今,仍然從南寧的語言分布上可以看出這一語言重疊。南寧市區(老城)使用南寧粵語;市郊亭子、心圩、安吉、三塘等地和賓陽縣、橫縣部分地區、上林縣部分地區使用平話;但是當地居民大多數能使用南寧粵語作為第二語言。
方言學家把南寧的語言分布狀況稱之為“方言島”。市區的方言是粵語,即南寧白話,郊區包圍著市區的這一圈講的是平話,再外面是廣西主要少數民族壯族的語言——壯語。其中碼頭上郭街、下郭街一帶因北方客商多,曾流行過一種罕見的混合語,語音官化,詞匯粵化的“南寧官話”,并且在此基礎上誕生了*一種南寧特有的地方戲劇“邕劇”。但是由于南寧官話使用范圍窄,并且迅速衰微。“邕劇”并未在南寧得到廣泛流傳。南寧廣泛流傳的地方戲劇是基于粵語的粵劇。
南寧市在1997年實行推廣普通話運動后,獲得“全國推廣普通話先進城市”稱號,現在市區和郊縣都已經普遍通行普通話。但是這種普通話是夾雜有粵語,壯語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變體。有外地人稱之為“南寧普通話”。
南寧市主要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全市教徒約10000多人,宗教教職人員近百人。
賽龍舟:又叫扒龍船。是群眾喜愛的民間體育活動。南寧市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慣。民國23年(1934年)南寧民國日報記載:“扒龍船舊習,行見一年一度,在邕江中游駛競技矣”。解放后,端午節賽龍舟更成為南寧市別具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且規模逐年擴大,賽事越辦越好。1997年,南寧市和壇路鄉舉辦的龍舟賽由于規模大,形式新,被中華全國體育總會、*龍舟協會授予“全國百萬群眾龍舟通訊賽較優賽區”稱號。
搶花炮:每年三月三民歌節時,南寧被陳運和詩稱為“穿彩裙的城市”,最激動人心的活動就是搶花炮了。參加者以各村寨的壯男各組成一隊,互相競賽。所謂花炮,就是一枚直徑約5厘米,用紅布纏繞的鐵環。將花炮放在裝滿火藥的發射器上,點燃后即“轟”的一聲將花炮射上高空。待花炮落下時,各寨的花炮隊蜂擁而上。激烈拼搶,拾得花炮者在隊友的掩護下。沖破對方的搶奪和阻擋,奔向對方的炮臺,將花炮投入花籃中,即為勝利。搶花炮的拼搶非常激烈,其形式有如西方的橄欖球,所以被譽為“東方的欖球”。
板鞋舞: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陣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板鞋舞”。板鞋競技是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全力,誰要是一個不少心,就會令全隊人仰馬翻。相傳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廣西郎兵赴浙江抗擊倭寇,她用三人縛腿賽跑的方法訓練郎兵,使得軍紀嚴明、同心協力,后來便演變成這種有趣的運動了。
踩高蹺踢足球:這是壯族的“高腳球”,玩起來很像足球。不過卻不能用腳來踢,無論奔跑、拼搶和踢球都 能用那對“義肢”。現代足球起源于英國,距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但最初南宋時期踢的可是柚子。原來,早在南宋時,廣西南丹縣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戲;每逢中秋還要舉行踢柚子比賽,近代發展為踩高蹺踢足球。更是別開生面。
獅子上金山:在高架上騰空起舞 在壯族人眼里,獅子是祥瑞之物。壯族的舞獅絕技,有高臺舞獅、雙獅戲球、獅子梅花椿、過天橋、刀尖獅技、獅子上金山等。這一招“獅子上金山”,更是險象環生!敖鹕健笔怯眉s35張長條凳疊成17層,高8.5米;表演者扮成“獅子”登上“金山”,在晃蕩不定的“金山”上跳躍、騰空、起舞,驚險萬狀,令人叫絕。
上刀山下火海:瑤族是民風較為強悍的民族,他們在祭祀、祈福、驅邪的儀式中,往往要進行一系列的絕技神功,以顯示所向無敵的氣概,赤足爬刀梯、過火海就是其中兩項驚險的絕技。 爬刀梯,又叫“上刀山”,是在木梯上安裝鋒利的刀子作為梯級,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腳底的肌膚竟絲毫無損。 過火海有幾種形式:一是將若干個鐵犁頭燒得通紅,赤足一步一犁踏在上面疾行而過;一是走過燃燒木炭的“火海”;一是“走足燈”,即用竹筒做成的燈排成行,一步踏一燈地走過。燈火依然熊熊。真是神乎其技。
搶糍粑:是仫佬族最興高采烈的活動,他們三人為一“冬”(組),共三“冬”人輪番用長筷子去搶放在瓦缸里的三角粽,但是三個人只能共用三只腳著地,全靠手拉手、腳扣腳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搶到的粽子也會掉下地。一時之間滿場喝彩吶喊和擊鼓助威聲不絕,直到缸里的粽粑搶完為止,搶得粽粑最多的一“冬”為勝者。三角粽是仫佬族依飯節的吉祥物,仫佬族人相信,誰搶得多,得“!币苍蕉。
打磨秋:有一個很美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大旱不雨,莊稼無收,人們陷入恐怖和絕望之中。有兩兄弟想出個辦法:用木頭做成磨秋,蕩到天去,求老天爺開恩。他們打了15個晝夜的磨秋,終于感動了蒼天,普降甘霖 ,但兄弟兩因過勞而死去。后人為了紀念他們,便在節日時打磨秋。 打磨秋時,橫桿上兩端各有1人或兩人,交替蹬彈地面使橫桿上下起落旋轉,同時在桿上做出回轉翻滾、以腹貼桿四肢懸空、在旋轉至地面時伸手拾花等許多技巧動作,凌空翻滾如空中飛人一般,既驚險又優美。 這種活動,彝族叫“磋磋”,漢語稱“打磨秋”。
南寧市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首府城市。主要居住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此外,還居住著滿、布依、蒙古、傣、黎、傈僳、拉祜、俄羅斯、土、高山、土家、朝鮮、白、藏、納西、畬、錫伯、維吾爾、哈尼、景頗、普米、阿昌、德昂、柯爾克孜、哈薩克、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布朗、保安、東鄉、裕固、佤、羌、塔塔爾、赫哲、基諾等39個民族成分,其中人口總數超過1000人以上的依次為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仫佬族、侗族、回族、滿族、毛南族、土家族等10個民族。
壯族是世代居住在本地的土著民族;漢族是秦漢以后陸續遷來;回族是元朝以后遷來;瑤族和苗族大多是清代以后遷來;其余的民族多是解放以后陸續從各地遷來。
截至2008年底,南寧市總人口691.69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99.04萬,占全市總人口57.79%;少數民族人口總數居全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城市之首。城區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7.94%,占總人口比重的排序為:邕寧區(94.85%)、良慶區(91.57%)、興寧區(62.83%)、江南區(50.67%)、青秀區(48.23%)、西鄉塘區(41.95%);各縣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57.71%,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排序為:隆安縣(97.03%)、武鳴縣(86.89%)、馬山縣(83.03%)、上林縣(84.95%)、橫縣(38.38%)、賓陽縣(19.77%),其中隆安縣是壯族人口比例*縣。
漢族在各地均有分布,以賓陽縣、橫縣和除邕寧區、良慶區以外的城區較為集中;瑤族主要聚居在馬山縣和上林縣;全市有3個民族鄉,分別為馬山縣古寨瑤族鄉、里當瑤族鄉和上林縣鎮圩瑤族鄉;苗族在各地均有分布,以城區較為集中;回族、滿族、侗族等其他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城區。
截至2012年,中等職業學校66所,全年招生7.44萬人,在校學生20.38萬人,畢業生5.92萬人。技工學校12所,全年招生1.46萬人,在校學生3.96萬人,畢業生0.98萬人。普通中學338所,全年招生12.88萬人,比上年增加0.07萬人,在校學生37.60萬人,下降0.46%。其中普通高中75所,全年招生4.12萬人,比上年增加0.06萬人,在校學生11.66萬人,增長0.13%,畢業生3.63萬人;普通初中257所,全年招生8.76萬人,比上年增加0.01萬人,在校學生25.93萬人,下降0.73%,畢業生8.50萬人。全市初中畢業升學率91%,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市區初中畢業升學率92%。小學1479所,全年招生9.54萬人,比上年增加0.11萬人,在校學生53.44萬人,增長0.74%。全市學齡兒童入學率100%。特殊教育學校10所,在校學生0.24萬人。幼兒園1200所,在園幼兒人數21.68萬人,增長9.59%。
分類 | 學校 | |||
---|---|---|---|---|
知名初中 | 南寧十七中 | 蒲廟二中 | 南寧四中 | 廣西大學附屬中學 |
南寧市三十七中 | 新民中學 | 南寧三美學校 | 南寧市十一中 | |
南寧市十四中 | 沛鴻民族中學 | 邕寧區民族中學 | 南寧市二十六中 | |
南寧市十八中 | 南寧九中 | 南寧四十一中初中部 | 南寧三*際學校 | |
示范高中 | 南寧一中 | 南寧二中 | 南寧三中 | 南寧八中 |
南寧十四中 | 南寧二十六中 | 南寧三十三中 | 南寧三十六中 | |
沛鴻民族中學 | 邕寧高中 | 武鳴高中 | 上林中學 | |
賓陽中學 | 橫縣中學 | 馬山中學 | 隆安中學 |
截至2012年,普通高等院校31所,全年招生10.50萬人,比上年增加0.95萬人,在校學生31.80萬人,比上年增加2.22萬人,畢業生8.08萬人;其中研究生培養單位7個,全年招收研究生4990人,比上年增加248人,在校研究生13955人,增加622人,畢業生4145人。成人高等院校5所,全年招生4.30萬人,在校學生9.97萬人,畢業生2.91萬人。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辦學層次 |
---|---|---|
廣西大學 | 國家教育部與自治區政府共建 | “211工程”、“*計劃”、“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高校、本-碩-博 |
廣西醫科大學 | 自治區政府 |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本-碩-博 |
廣西民族大學 | 國家民委與區政府共建 | “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本-碩-博(建)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自治區政府 |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本-碩-博(建) |
廣西藝術學院 | 國家文化部與自治區政府共建 | 省部共建大學、本-碩-博(建) |
廣西師范學院 | 自治區政府 | 本-碩 |
廣西財經學院 | 自治區政府 | 本科 |
廣西外國語學院 | 自治區政府 | 本科(民辦) |
南寧學院 | 自治區政府 | 本科(合辦) |
分類 | 學校 | ||
---|---|---|---|
獨立學院 |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
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 | |||
專科院校 | 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 |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教育學院 |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 |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
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 廣西衛生管理干部學院 |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 |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城市職業學院 | |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演藝職業學院 |
區縣 | 面積(平方千米) | 人口(萬) | 郵政編碼 | 政府駐地 |
---|---|---|---|---|
青秀區 | 872 | 54.83 | 530023 | 仙葫大道 |
興寧區 | 751 | 31 | 530012 | 廂竹大道 |
江南區 | 1154 | 40.2 | 530031 | 壯錦大道 |
西鄉塘區 | 1118 | 66 | 530001 | 衡陽西路 |
良慶區 | 1369 | 29 | 530200 | 德政路 |
邕寧區 | 1295 | 32 | 530299 | 紅星路 |
武鳴區 | 3367 | 65 | 530100 | 興武大道 |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 | 180 | 8 | 530105 | 武華大道 |
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 504 | 11.3 | 530031 | 星光大道 |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43.7 | 13.5 | 530000 | 濱河路 |
橫縣 | 3464 | 115 | 530300 | 江濱西路 |
賓陽縣 | 2314 | 102 | 530400 | 永武街 |
上林縣 | 1876 | 46 | 530500 | 政府路 |
隆安縣 | 2264 | 37 | 532700 | 廣場路 |
馬山縣 | 2345 | 51 | 530600 | 西華路 |
青秀區總面積872平方千米?側丝58.9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05萬人;壯族人口15.56萬人。轄5個街道、4個鎮:新竹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津頭街道、劉圩鎮、南陽鎮、伶俐鎮、長塘鎮。共有58個社區、46個行政村,276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東葛路。
江南區總面積1154平方千米?側丝44.0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4.19萬人;壯族人口21.83萬人。轄4個街道、4個鎮:福建園街道、江南街道、沙井街道、那洪街道、吳圩鎮、蘇圩鎮、延安鎮、江西鎮。共有28個社區、68個行政村,780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壯錦大道19號。其中,那洪街道由南寧經濟開發區托管。
西鄉塘區總面積1298平方千米?側丝77.9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21萬人;壯族人口28.89萬人。轄10個街道、3個鎮:衡陽街道、北湖街道、西鄉塘街道、安吉街道、華強街道、新陽街道、上堯街道、安寧街道、石埠街道、心圩街道、金陵鎮、雙定鎮、壇洛鎮。共有76個社區、69個行政村,372個自然村(坡、屯)。區政府駐衡陽西路11號。其中,心圩街道由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托管。
良慶區總面積1379平方千米?側丝23.1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13萬人;壯族人口20.97萬人。轄1個街道、5個鎮:大沙田街道、良慶鎮、那馬鎮、那陳鎮、大塘鎮、南曉鎮。共有12個社區、57個行政村,436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德政路。
邕寧區總面積1255平方千米。總人口33.1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50萬人;壯族人口30.66萬人。轄3個鎮、2個鄉:蒲廟鎮、那樓鎮、新江鎮、百濟鄉、中和鄉。共有9個社區、65個行政村,455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蒲廟鎮紅星路18號。
武鳴區總面積3378.36平方千米?側丝68.6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6.74萬人;壯族人口59.46萬人。轄13個鎮:城廂鎮、太平鎮、雙橋鎮、寧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陸斡鎮、兩江鎮、羅波鎮、靈馬鎮、甘圩鎮、馬頭鎮。共有20個社區、198個行政村,1796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城廂鎮。
隆安縣總面積2277平方千米。總人口39.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36萬人;壯族人口37.95萬人。轄6個鎮、4個鄉:城廂鎮、南圩鎮、雁江鎮、那桐鎮、喬建鎮、丁當鎮、古潭鄉、都結鄉、布泉鄉、屏山鄉。共有13個社區、118個行政村,1240個自然村(屯)?h政府駐城廂鎮。
馬山縣總面積2345平方千米?側丝53.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9.17萬人;壯族人口40.02萬人。轄7個鎮、4個鄉(其中2個瑤族鄉):白山鎮、百龍灘鎮、林圩鎮、古零鎮、金釵鎮、周鹿鎮、永州鎮、喬利鄉、加方鄉、古寨瑤族鄉、里當瑤族鄉。共有6個社區、145個行政村,3001個自然村(屯)。縣政府駐白山鎮。
上林縣總面積1869.64平方千米?側丝48.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3.01萬人;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的85%。轄7個鎮、4個鄉(其中1個瑤族鄉):大豐鎮、明亮鎮、巷賢鎮、白圩鎮、三里鎮、喬賢鎮、西燕鎮、澄泰鄉、木山鄉、塘紅鄉、鎮圩瑤族鄉。共有16個社區、131個行政村,1355個自然村(屯)?h政府駐大豐鎮。
賓陽縣總面積2308平方千米?側丝103.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8.28萬人;壯族人口20.12萬人。轄15個鎮、1個鄉:賓州鎮、黎塘鎮、甘棠鎮、思隴鎮、新橋鎮、新圩鎮、鄒圩鎮、大橋鎮、武陵鎮、中華鎮、古辣鎮、露圩鎮、王靈鎮、和吉鎮、洋橋鎮、陳平鄉。共有40個社區、193個行政村,1892個自然村(屯)?h政府駐賓州鎮(2009年10月13日蘆圩鎮更名為賓州鎮)。
橫縣總面積3464平方千米?側丝11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4.22萬人;壯族人口44.07萬人。轄14個鎮、3個鄉:橫州鎮、百合鎮、那陽鎮、南鄉鎮、新福鎮、蓮塘鎮、平馬鎮、巒城鎮、六景鎮、石塘鎮、陶圩鎮、校椅鎮、云表鎮、馬嶺鎮、馬山鄉、平朗鄉、鎮龍鄉。共有26個社區、276個行政村,1404個自然村(屯)?h政府駐橫州鎮。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