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金院動態。
高校大學,教育網站,浙江高校。
姓名 | 擔任職務 |
李逸凡 | 黨委書記 |
周建松 | 院長 |
蓋曉芬 | 黨委副書記 |
吳勝 | 副院長 |
姜進 | 副院長 |
陳利榮 | 紀委書記 |
王琦 | 副院長 |
姓名擔任職務
周建松黨委書記
盛進 院長
蓋曉芬黨委副書記
吳勝副院長
姜進副院長
陳利榮紀委書記
王琦副院長
1975年4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前身——直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重點中專浙江財政銀行學校成立。
1978年8月,浙江財政銀行學校撤銷,部分成立浙江銀行學校,部分成立浙江財政學校(今浙江財經大學),兩校分設。
1979年,設立舟山、麗水分校。
1988年,浙江省人行寧波銀行干部學校劃歸浙江銀行學校管理,掛牌浙江銀行學校寧波分校。
1993年,與杭州大學聯合舉辦杭州大學金融學院分院。
2000年,劃轉浙江省管理,同年6月在浙江銀行學校的基礎上籌建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2001年,浙江銀行學校升格為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2002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正式成立。
2006年,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2009年,通過教育部、財政部的“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示范驗收。
一、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徽以紅色為主色調,形狀為圓形,內外兩個
同心圓之間是以中英文的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名,中間圖案是一個圓形方孔的古錢幣,象征著金融,叉酷似手握著一支筆,代表著學院濃厚的學習氣氛。
二、外緣部分的上部和下部,分別用中英兩種文字標出校名全稱,完整地表達、界定這一標志確定而專一的使用范圍。中文采用黑體,取其莊重之勢,象征學校穩健發展;用英文標出校名,表達學校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的理念。
三、校徽選用穩重明快的紅色為基準色,表達出學校知識、創新與活力的特征。
校訓披沙揀金、融會貫通
披沙揀金:撥開沙子來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在該校則意指通過大量而艱辛的實踐探索,獲取真知;強調職業院校的動手能力、求索精神。(語出唐·劉知已《史通·直書》“然則歷考前史,征諸直詞,雖古人糟粕,真偽相亂,而披沙揀金,有時獲寶”。)
融會貫通:即融合領會、貫穿前后,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與運用。在該校則強調學生在學好專業基礎上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合理靈活處事的能力,同時意指金融業和金融從業人員本身所需的融通精神。(語出《朱子全書·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
——“披沙揀金,融會貫通”一起使用時,“金”與“融”相連,緊扣該院的校名,又凸顯了追求真理的使命感和學以致用的職業態度,高職特征強烈、鮮明,兩個成語的使用也便于記憶。
校歌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歌是在浙江銀行學校校歌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保留了原校歌明快、奮進的旋律,秉承了其健康向上的精神實質,歌詞既體現出高職大金融教育及學院生氣勃勃的校園文化特色,又反映出廣大學生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求知識、煉能力、強素質而努力的精神風貌,激勵著該院學生在知識經濟中求索,在奮進中成長。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歌
錢江的潮涌動著我們的向往,東海的浪激蕩著我們絢麗的希望。
求知的腳步在知識經濟中奔騰,理想的翅膀在廣袤天空里飛翔。
啦啦啦,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學子成長的地方!
啦啦啦,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百煉成才的地方!
金融的潮揚起了我們的風帆,經濟的浪奏響了我們奮進的樂章。
嚴謹求實奠定人生基石,勤奮創新迸發青春的力量。
啦啦啦,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學子成長的地方!
啦啦啦,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百煉成才的地方!
我們是時代的青年,向著明天飛翔,向著明天飛翔。
我們是時代的青年,向著明天,向著明天,向著明天,飛翔!
截至2015年1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設有浙江地方金融發展研究中心(浙江地方學術組織)、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省級)、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省級)等研究機構。
其中,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下設高等職業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所、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與課程論研究所和高等職業院校發展研究所。
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8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教師共中標5項*課題
、13項省級課題項目和57項廳局級課題。
截至2015年1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兩項社科研究成果獲浙江省社科聯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教師在高等教育類14種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連續8年(2007年13篇、2008年24篇、2009年33篇、2010年31篇、2012年27篇、2013年25篇,2011年、2014年數據缺失)保持高職類院校全國*。
學術資源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9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圖書館共有紙質圖書總量70萬冊,訂閱各類報刊1000多種(不包括各系部、繼續教育學院二級分館的書、刊),電子圖書35萬冊,數字資源30種,并擁有由浙江省財政資助、學院資金配套建設的“貨幣金融博覽館”和“票據博覽館”等特色資源。
學術刊物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報》是由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主辦的,立足于浙江經濟金融發展研究,立足于高職教育研究,立足于科學技術研究與應用,立足于浙商文化與校園文化研究的綜合性應用研究期刊。
學報開設了專家之聲、行業聚焦、金融縱橫、經濟管理、應用技術、文化建設和職業教育等欄目。
易會滿,中國工商銀行行長
樓文龍,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執行董事
徐新橋,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何興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
方合英,中信銀行副行長
俞勝法,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副總裁、原杭州銀行行長
張松財,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長
戴達年,廣東省政協常委、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原行長
周麗,中國人民銀行衢州中心支行行長
馬俊,嘉興銀行行長、黨委副書記
楊紹紅,上海浦發銀行杭州分行原行長
知名校友參考資料: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財經學院 |
杭州師范大學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浙江工商大學 | 中國計量學院 |
截至2015年1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下設金融系、投資與保險系、會計系、經營管理系、國際商務系、信息技術系、人文藝術系(社科部)等7個系和體育軍事部、銀領學院;開設23個高職專科專業。
系別 | 開設專業 | |||
---|---|---|---|---|
金融系 | 金融管理與實務 | 農村合作金融 | 國際金融(中澳合作) | |
投資與保險系 | 投資與理財 | 保險實務 | ||
國際商務系 | 國際貿易實務 | 國際商務 | 商務英語 | 會展策劃與管理 |
信息技術系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信息安全技術 |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 |
會計系 | 會計 | 信用管理 | ||
經營管理系 | 工商企業管理 |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 電子商務 | 市場營銷 |
人文藝術系 | 文秘 | |||
參考資料: |
截至2015年1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共有教職員工500余人,其中正高職稱47人,副高職稱130余人,浙江省“151人才”23人,浙江省高職(高專)專業帶頭人19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教壇新秀3人,*優秀教學團隊1個,浙江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
*優秀教學團隊: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郭福春)
浙江省優秀教學團隊:會計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孔德蘭)、工商企業管理教學團隊(趙國忻)
全國優秀教師:郭福春
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孔德蘭、章安平、王靜
浙江省五星級教師:陶永誠
省級教學名師:戴小紅
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周建松、郭福春、孔德蘭
浙江省高職(高專)專業帶頭人:王靜、孔德蘭、章金萍、郭福春、陶再平、何惠珍、章安平、趙國忻、王詩群、章金萍、章安平、陶再平、陶永誠、董瑞麗、樓裕勝、張海燕、殷世波、李華、汪衛芳
教學建設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1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共有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列重點建設專業3個、浙江省優勢專業3個、浙江省高職高專重點建設專業1個;主持金融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國際貿易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擁有省級以上精品課程33門,其中*精品課程8門,*精品資源共享課8門。
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列重點建設專業(3個):金融管理與實務、保險實務、會計
:金融管理與實務、會計、國際貿易實務
浙江省高職高專重點建設專業(1個):保險
:投資與理財
教育部高校“十一五”*規劃教材(3本):《保險理論與實務》、《財產保險》、《保險中介實務》
精品課程(33門):
級別 | 課程名稱 | 主持人 |
---|---|---|
* | 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 | 周建松 |
證券投資實務 | 王靜 | |
現代金融概論 | 郭福春 | |
財務管理實務 | 孔德蘭 | |
營銷策劃技術 | 章金萍 | |
銀行會計實務 | 吳勝 | |
外貿單證操作 | 章安平 | |
個人理財 | 陶永誠 | |
省級 | 網絡金融 | 張勁松 |
保險中介 | 何惠珍 | |
電子商務實務 | 陳月波 | |
財務會計 | 李華 | |
管理信息系統 | 鄭春瑛 | |
保險理論與實務 | 何惠珍 | |
房地產經紀 | 殷世波 | |
高職職業實用體育 | 翁惠根 | |
局域網組建與管理 | 陶再平 |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鄒宏秋 | |
銀行服務禮儀 | 王華 | |
信用管理實務 | 樓裕勝 | |
中小企業融資 | 趙國忻 | |
商務英語翻譯 | 曹深艷 | |
出口業務操作 | 張海燕 | |
大學英語 | 武曉燕 | |
反假貨幣技術 | 方秀麗 | |
商業銀行服務營銷 | 徐海潔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曲士英 | |
參考資料: |
實踐、實訓基地
截至2015年1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共建有8個校內*實驗實訓基地,60余個省級校內實驗實訓基地,20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和100余個校外緊密型產學合作基地。
*高職高專:金融綜合實驗基地
培養機構
截至2015年1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設有明理學院、淑女學院、公民素質教育學院、國際交流學院、浙江農村合作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學院、浙商銀行培訓學院、金融投資學院等12個特色培養機構。
合作交流2005年11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與澳大利亞西澳洲中央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開展了中外合作辦學;截至2006年5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與西南財經大學和其他省內外知名高校合作開展了專升本教育,與各大銀行和大型企業合作組建了浙江省“農村金融學院”、“金通投資學院”等合作辦學機構,長期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浙商銀行等協議設立大批量的“訂單班”。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周建松 |
院長 | 盛健 |
黨委副書記 | 姜進 |
副院長 | 吳勝、王琦、方華 |
紀委書記 | 陳利榮 |
信息據2015年4月學校網站顯示,參考資料: |
學校名稱 |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
浙江財政銀行學校 | 朱文偉 | 副校長(主持) | 1975年9月~1978年9月 |
浙江銀行學校 | 艾兆信 | 副校長(主持) | 1978年10月~1982年8月 |
管彥福 | 副校長(主持) | 1982年8月~1984年10月 | |
校長 | 1984年10月~1989年2月 | ||
王長仁 | 校長 | 1989年2月~1990年4月 | |
柯伯杰 | 校長 | 1990年4月~1992年4月 | |
張耀 | 校長 | 1992年4月~1997年12月 | |
周建松 | 副校長(主持) | 1998年1月~1999年9月 | |
校長 | 1999年9月~2000年6月 | ||
浙江銀行學校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 周建松 | 校長 | 2000年6月~2003年9月 |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 周建松 | 院長 | 2003年9月~2011年5月 |
參考資料: |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