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音頻,賬戶。書籍,主頁。
與無數強大的英雄一起踏上艾澤拉斯的冒險之旅,投身充滿無盡魔法與挑戰的廣袤世界。
曲名 | 背景 | 作者 | 備注 |
---|---|---|---|
Main Title: Legends of Azeroth/艾澤拉斯的傳說 | 游戲登陸界面 | Jason HayesTracy W. BushDerek DukeGlenn Stafford | 主題音樂 |
Exclusive Track: The Shaping of the World | 早期官網 | 背景音樂 | |
Exclusive Track: Legacy | 影牙城堡 | ||
Exclusive Track: Song of Elune/艾露恩之歌 | 灰谷中艾露恩神殿 | ||
Exclusive Track: Echoes of the Past | 新手教程 | ||
A Call to Arms/戰爭的召喚 | 西部荒野 | ||
Intro Movie: Seasons of War/戰爭的季節 | 開場動畫 | ||
Stormwind | 暴風城 | 主城音樂 | |
Orgrimmar | 奧格瑞瑪 | ||
Thunder Bluff | 雷霆崖 | ||
The Undercity | 幽暗城 | ||
Darnassus | 達納蘇斯 | ||
Ironforge | 鐵爐堡 | ||
Elwynn Forest | 艾爾文森林 | 環境音樂 | |
Teldrassil | 泰達希爾 | ||
Stranglethorn Vale | 荊棘谷 | ||
Shimmering Flats | 閃光平原 | ||
Tavern | 旅館音樂 | 片段音樂 | |
War | 熔火之心 |
專輯《World Of Warcraft: Taverns Of Azeroth》
曲名 | 背景 | 作者 | 備注 |
---|---|---|---|
Lion s Pride/獅王之傲 | 獅王之傲旅店 | David Arkenstone | 旅店音樂 |
Stonefire/石火 | 鐵爐堡石火旅店 | ||
Pig and Whistle/豬和哨聲 | 暴風城的豬和哨聲旅店 | ||
Salty Sailor/水手之家 | 米奈希爾港的深水旅店 | ||
Deepwater/深水 |
專輯《World of Warcraft: Mosaic Soundtrack》
曲名 | 背景 | 作者 | 備注 |
---|---|---|---|
Black Temple | 黑暗神殿 | Russell Brower;Matt Uelmen;Derek Duke;Glenn Stafford;David Arkenstone; Edo Guidotti | TBC |
Honor Hold/捍衛榮耀 | 地獄火半島 | TBC | |
Karazhan | 卡拉贊 | TBC | |
Call of the Crusade | 十字軍的呼喚 | David Arkenstone | 巫妖王之怒 |
資料片《燃燒的遠征》原聲
曲名 | 背景 | 作者 | 備注 |
---|---|---|---|
The Burning Legion | 菜單登陸界面 | Russell BrowerDerek DukeMatt UelmenNeal AcreeBrian David FarrDavid Arkenstone演奏樂團:NorthwestSinfonia Orchestraand Chorus | 曲子分三段,開端表現燃燒軍團的可怕,中段表現艾澤拉斯大陸即將遭遇的苦難,較后表現海加爾山之戰的悲壯。 |
Main Title: Legends of Azeroth | |||
The Battle of Mount Hyjal | |||
The Dark Portal | 資料片的開場動畫 | 動畫配樂 | |
Outland Suite | 納格蘭 | 外域地域組曲 | |
Illidan | 影月谷 | ||
Hellfire | 地域火半島 | ||
Netherstorm | 虛空風暴 | ||
Lament of the Highborne | 上層精靈的挽歌 | 任務曲名 | |
Silvermoon City | 銀月城 | 主城音樂 | |
Shards of the Exodar | 埃索達 | ||
Caverns of Time - The Battle of Mount Hyjal | 海加爾山圣戰 | 時光之穴配樂 |
資料片《巫妖王之怒》原聲
曲名 | 背景 | 作者 | 備注 |
---|---|---|---|
Wrath of the Lich King 【Main Title】 | 登錄界面 | Russell BrowerDerek DukeGlenn StaffordNeal Acree | 主題曲 |
Arthas, My Son 【Cinematic Intro】 | 開場動畫 | 動畫配樂 | |
The Wrath Gate | "天譴之門"過場動畫 | ||
Dalaran | 空中都市達拉然 | 中立城市音樂 | |
Howling Fjord | 嚎風峽灣 | 諾森德區域音樂 | |
Garden of Life | 索拉查盆地 | ||
Totems of the Grizzlemaw | 灰熊丘陵 | ||
The Culling | 舊斯坦索姆 | 時光之穴音樂 | |
Assault on New Avalon | 死亡騎士 | 新手任務的背景音樂 | |
Citadel & Ice Fortress | 冰冠城塞 | 特別音樂 | |
Invincible | 阿爾塞斯 |
資料片《大地的裂變》原聲
曲名 | 背景 | 作者 | 備注 |
---|---|---|---|
The Shattering/大災變 | 登錄界面 | Russell BrowerDerek DukeGlenn StaffordDavid ArkenstoneNeal Acree | 主題曲 |
Xaxas/死亡之翼 | 開場動畫 | 動畫配樂 | |
Castaways/漂流者 | 地精種族 | 主城科贊島 | |
Curse of the Worgen/狼人的詛咒 | 狼人種族 | 主城吉爾尼斯 | |
Restoring the Balance/恢復平衡 | 舊大陸地圖 | 地區音樂 | |
Defenders of Azeroth/艾澤拉斯的防御者 | 舊時代聯盟主要區域 | ||
Guardians of Nordrassil/諾達希爾的守護者 | 諾達希爾相關區域 | ||
Nightsong/夜歌 | 灰谷與菲拉斯等地 |
資料片《熊獵人之謎》原聲
曲目列表 | 制作人員詳情 | ||
---|---|---|---|
Heart Of Pandaria | Why Do We Fight? | The Wandering Isle | |
Temple Of The Fife Dawns | The Traveler s Path | Way Of The Monk | |
Sha(Spirits Of Hatred) | The August Celestials | Shado-Pan | |
Thunder King | The Path Of The Huojin | Going Hozen | |
Valley Of The Four Winds | The Path Of Tushui | Go Ask The River | |
Townlong Steppes | The Golden Lotus | Wisdom Of Yu lon | |
Stormstout Brew | Serpent Riders |
*配置 | 推薦配置 |
---|---|
CPU:Intel奔騰4 1.3G或AMD速龍XP 1500+ 內存:xp512MB,Vista1GB 顯卡:帶硬件T&L的32MB顯存3D圖形處理器 聲卡:DirectX兼容聲卡或主板內置聲卡 硬盤:30GB可用硬盤空間 | CPU: 雙核,例如Intel奔騰D或AMD速龍64X2 內存:xp1GB,Vista2GB 顯卡:具有頂點像素渲染的128MB顯存3D圖形處理器。 聲卡:DirectX兼容聲卡或主板內置聲卡 硬盤:30GB可用硬盤空間 |
操作系統:Windows XP SP 3 /Windows Vista SP1 /Windows 7 |
*配置 | 推薦配置 |
---|---|
CPU:PowerPC G5 1.6 G或Intel Core Duo處理器 內存:1GB內存 顯卡:帶硬件T&L的64MB顯存3D圖形處理器。 硬盤:15GB可用硬盤空間。 | CPU:Intel 1.8G處理器以上 內存:2GB內存 顯卡:具有頂點像素渲染的128MB顯存3D圖形處理器。 硬盤:15GB可用硬盤空間。 |
操作系統:Mac OSX 10.4.11以上 |
職務分工 | 名單 | 職務分工 | 名單 |
---|---|---|---|
游戲設計 | 暴雪娛樂 | 執行制作人 | 邁克·莫漢(Mike Morhaime) |
團隊負責人 | 馬克·柯恩(Mark Kern) | 藝術總監 | 威廉·佩特拉(William Petras) |
創意總監 | 克里斯·梅森(Chris Metzen) | 動畫組長 | 凱文·比爾茲利(Kevin Beardslee) |
首席美術設計師 | Justin Thavirat | 首席角色設計師 | Brandon Idol |
首席設計師 | 羅勃·帕爾多(Rob Pardo)、阿倫·亞德翰(Allen Adham) | ||
首席游戲程序設計 | John Cash | 技術美工主管 | Kyle Harrison |
首席制作人 | Shane Dabiri、Carlos Guerrero | 制作助理 | 克里斯·西加提(Chris Sigaty) |
燃燒的遠征
職務分工 | 名單 | 職務分工 | 名單 |
---|---|---|---|
執行制作人 | 弗蘭克·皮爾斯(Frank Pearce) | 藝術總監 | Justin Thavirat |
創意總監 | 克里斯·梅森(Chris Metzen) | 首席游戲程序設計 | John Cash |
服務器主程 | Joe Rumsey | 首席設計師 | Tom Chilton、Jeffrey Kaplan、Rob Pardo |
首席制作人 | Shane Dabiri | 角色設計 | Chris Robinson |
首席環境美術設計師 | Gary Platner | 首席室內美術設計師 | Brian Morrisroe |
首席關卡設計師 | Cory Stockton | 首席任務設計師 | 艾力克斯·艾法希比(Alex Afrasiabi) |
巫妖王之怒
職務分工 | 名單 | 職務分工 | 名單 |
---|---|---|---|
執行制作人 | 弗蘭克·皮爾斯(Frank Pearce) | 藝術總監 | Chris Robinson |
創意總監 | 克里斯·梅森(Chris Metzen) | 原游戲總監 | Jeffrey Kaplan |
首席設計師 | 湯姆·奇爾頓(Tom Chilton) | 技術指導 | 麥克·艾略特(Mike Elliott) |
制作總監 | J.Allen Brack | 動畫組長 | Steve Aguilar |
城填、地下城美工主管 | Wendy Vetter | 場景美術主管 | Cary Platner |
技術美工主管 | Thomas Blue | 首席世界設計師 | Alex Afrasiabi |
首席系統工程師 | 格里格·斯特里特(Greg Street) | 環景關卡設計師 | Aaron keller、 Jesse McCree |
大地的裂變
職務分工 | 名單 | 職務分工 | 名單 |
---|---|---|---|
執行制作人 | 弗蘭克·皮爾斯(Frank Pearce) | 游戲總監 | 湯姆·奇爾頓(Tom Chilton) |
制作總監 | J.Allen Brack | 藝術總監 | Chris Robinson |
技術指導 | 麥克·艾略特(Mike Elliott) | 創意總監 | 克里斯·梅森(Chris Metzen) |
首席視覺動畫設計 | Steve Aguilar | 城填、地下城美工主管 | Wendy Vetter |
場景美術主管 | Cary Platner | 美術支持 | Eric Browning、Jason Morris |
首席內容設計師 | Cory Stockton | 首席系統工程師 | 格里格·斯特里特(Greg Street) |
首席世界設計師 | Ales Afrasiabi | 首席戰斗設計師 | Scott Mercer |
關卡設計主管 | 關卡設計主管 | 首席環境景美術師 | Ely Cannon |
熊貓人之謎
職務分工 | 名單 | 職務分工 | 名單 |
---|---|---|---|
執行制作人 | 弗蘭克·皮爾斯(Frank Pearce) | 游戲總監 | 湯姆·奇爾頓(Tom Chilton) |
制作總監 | J.Allen Brack | 藝術總監 | Chris Robinson |
技術指導 | 麥克·艾略特(Mike Elliott) | 創意總監 | 克里斯·梅森(Chris Metzen) |
首席視覺動畫設計 | Steve Aguilar | 地下城美工主管 | Wendy Vetter |
場景美術主管 | Cary Platner | 首席系統工程師 | 格里格·斯特里特(Greg Street) |
首席戰斗設計師 | Scott Mercer | 關卡設計主管 | Jonathan Dumont |
首席任務設計師 | 戴夫·科薩克(Dave Kosak) | 首席游戲引擎程序員(技術總監) | Marco Koegler |
首席Gameplay設計師 | Patrick Magruder | 首席服務器程序設計師 | Alec Dun |
故事背景(黑石之禍)
2005年6月,魔獸世界正式登陸中國。《魔獸世界》在公測階段封頂為45級,初時的設定,比如法師的變羊對玩家施放持續45秒,可以吃喝;牛頭人沒有坐騎但是有一個草原狂奔的技能;獵人用能量,寶寶用藍;中間有個GM島等等。
后正式開放了60級別版本,同時增加了很多新的副本,比如血色修道院、沉落的神廟等。然后熔火之心(60+級別40人raid副本)的開放,以及斯坦索姆、通靈學院、黑石塔等其他副本的逐步開放。
在1.09版本時,魔獸世界開放了*服務器級史詩任務—安其拉開門任務,由于任務難度之高,規模之大,需要一整個服務器聯盟和部落玩家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在CTM版本此任務已移除。
在1.11版本時,魔獸世界開放了新40人團隊副本—納克薩瑪斯,這也是經典舊世年代較后的團隊副本,由于極其受歡迎(包括玩家認為已絕版的T3套裝),在WLK時候重新登場。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
潘達利亞的迷霧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
在美國評論專門站Metacritic上,來自各個媒體的57位知名評論家的評價。只有1家打出了60分(滿分100),4家80分以上,9家滿分,其他普遍盛贊達90分以上。
2009年《龍騰世紀:起源》的首席設計師Mike Laidlaw認為,網游制作必須要考慮魔獸世界對玩家的影響,忽視魔獸世界在網游市場上的份額和影響力都是不明智的。就像《雷神之錘》為FPS游戲定下了基本構架一樣,魔獸世界也為MMO游戲設定了最通行的用戶界面。
中國國內對于網絡游戲以批評、質疑多于贊賞,央視作為主流官方媒體更是如此。但在2011年CCTV-13頻道的視頻中,主持人首次對《魔獸世界》這款網游進行了肯定,并且稱贊其有創意有創新,與國內產品對比鮮明。
2012年美國在線游戲開發者大會評委會稱贊:《魔獸世界》不僅極大推動了網游產業的發展,同時在運營近八年的時間內依然廣受歡迎,至今仍有來自全球各地的用戶在積極加入。即將推出的新資料片有望創造游戲的新紀錄,使得這一品牌越發顯著的成為當代流行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負面評價
2009年陶宏開在中央電視臺節目中公開表示魔獸世界是“毒品”,批評魔獸使青少年網絡成癮。而后2012年,陶宏開成為了《亮劍2》首席游戲品鑒師。并在與電視欄目游戲風云連線中陶宏開稱:“從內容上來說,這個(亮劍2)要比《魔獸》《傳奇》這類游戲好很多倍。”
2007年加拿大蒙特利爾游戲展上,IGF設計創新獎獲得者喬納森·布羅稱《魔獸世界》就像毒品一樣,其規則就是愚人生活的意義。
2013年英雄聯盟的設計師Morello曾發表感言,稱魔獸世界一味迎合玩家,卻始終沒有發覺玩家在論壇上的抱怨并非其真正想要改變的東西。
2014年10月17日,暴雪神作《魔獸世界》新資料片德拉諾之王前夕開啟,在維護了12個小時之后,網易官方聲明說沒準備好,服務器將延期于17:30逐步開放。然而時間到了之后,廣大玩家登錄的時候紛紛遇到同一個問題——卡藍條。
決斗 | 友方玩家之間的挑戰,這種比試不會帶來實際的獎勵。 | |||||
利益爭奪 | 斡耳朵斯 | 四大天神 | 納拉克 | 烏達斯塔 | 薩萊斯的兵團 | 怒之煞 |
機遇目標 | 神盾守備軍(卡桑瑯叢林) | 統御先鋒軍(卡桑瑯叢林) | 肯瑞托遠征軍(雷神島) | 尋晨者海角(雷神島) |
戰場
玩家為了完成種種的目標而與敵隊陣營的成員廝殺,獲得勝利才能得到更多榮譽點數。贏得PvP貨幣來購買各種專屬的武器與護甲裝備。
搶奪資源競賽 | 阿拉希盆地(10級) | 風暴之眼(35級) | 吉爾尼斯之戰(75級) | 深風峽谷(90級) | 碎銀礦脈(90級) | 寇魔古寺(90級) |
搶旗 | 戰歌峽谷 (10級) | 雙子峰 (75級) | ||||
普通攻防戰 | 奧特蘭克山谷(45級) | 遠古海灘(65級) | 征服之島(75級) | 冬擁湖(75級) | 托爾巴拉德(85級) |
競技場
競技場的對抗由兩位、三位或五位玩家所組成的隊伍,競技場隊伍的關鍵在于配合,做到這一點便能旗開得勝,否則全軍覆沒;比賽的形式類金字塔頂排列。在戰斗中獲勝,可以提升個人與團隊排名。同時會獲得征服點數這種高級貨幣,來購買史詩級護甲、武器與配件以面對之后的戰斗。但最強大的裝備需要的相應競技場積分才能購買。競技場戰斗場景分刀鋒山競技場、達拉然下水道、納格蘭競技場、洛丹倫廢墟、虎踞峰、托維爾隆競技場。
人物的聲望影響怪物或生物與人物的互動,聲望分為數個等級。
崇拜:所能達到的*等級的聲望
崇敬:為特殊的英雄保留的特殊陣營
尊敬:購買商人物品有一定的折扣
友好:屬于玩家所在陣營的標準聲望
中立:不屬于玩家所在陣營的非KOS的標準聲望
冷淡:無法購買、出售和交互。
敵對:一見即殺
仇恨:一見即殺。
《魔獸世界》的道具商城于2013年12月11日正式運營,該商店也被稱為“戰網商店”。與其他網游戲不同,里面主要集中出售的道具有坐騎和寵物,而并不是能提升角色能力、實際性裝備等內容。商店可以通過網頁和游戲內界面兩種方式開啟,而玩家在購買結束后,道具會被直接發往玩家的道具欄中。另外,道具還能以禮物的方式送給其他玩家。
聯盟方 | |||
---|---|---|---|
暴風城 | 瓦里安·烏瑞恩(國王) | 安度因·烏瑞恩(王子) | 伯瓦爾·弗塔根(原攝政王,后任新的巫妖王) |
本尼迪塔斯(大主教,已死) | 卡特拉娜·普瑞斯托/奧妮克希亞(已成副本BOSS) | ||
吉恩·格雷邁恩(狼人領袖) | |||
鐵爐堡 | 穆拉丁·銅須 | 茉艾拉·索瑞森(黑鐵氏族) | 麥格尼·銅須(已石化) |
弗斯塔德·蠻錘(蠻錘氏族) | 格爾賓·梅卡托克(大工匠) | ||
達納蘇斯 | 瑪法里奧·怒風 | 泰蘭德·語風 | 范達爾·鹿盔(墮落成副本BOSS) |
埃索達 | 先知維綸 | 預言者努波頓 | |
塞拉摩 | 吉安娜·普羅德摩爾(熊貓人之謎,塞拉摩被毀滅后接任肯瑞托領袖) | ||
部落方 | |||
奧格瑞瑪 | 薩爾(長期大酋長,后卸任) | 加爾魯什·地獄咆哮(已成副本BOSS) | |
沃金(熊貓人之謎繼任酋長) | |||
幽暗城 | 希爾瓦娜斯·風行者 | 瓦瑞瑪薩斯(叛變后,被殺) | 普特雷斯大藥劑師(叛變后,被殺) |
雷霆崖 | 凱恩·血蹄(已死) | 貝恩·血蹄(凱恩·血蹄之子) | |
銀月城 | 洛瑟瑪·塞隆(攝政王) | ||
不明 | 加里維克斯(地精領袖,基本不出現,偶爾會在劇情中) | ||
其他勢力 | |||
舊世五人 | 埃德溫·范克里夫 | 祈求者耶戈什 | 狗男女 |
熔火之心 | 迦頓男爵 | 加爾 | 拉格納羅斯 |
阿爾薩斯 | 耐奧祖 | 基爾加丹 | 阿克蒙德 | 克爾蘇加德 | 克蘇恩 | ||
伊利丹·怒風 | 凱爾薩斯·逐日者 | 瓦斯琪 | 阿卡瑪 | 瑪維·影歌 | 麥迪文 | 艾露恩 | |
提里奧·弗丁 | 泰蘭·弗丁 | 伊崔格 | 亞歷山德羅斯·莫格萊尼 | 達里安·莫格萊尼 | 雷諾·莫格萊尼 | ||
尤格薩隆 | 阿努巴拉克 | 米米爾隆 | 觀察者奧爾加隆 | 洛肯 | 瑪里茍斯 | ||
耐薩里奧 | 希奈絲特拉 | 奈法利安 | 奧拉基爾 | 諾茲多姆 | 克羅米 | 阿萊克斯塔薩 | 伊瑟拉 |
陳·風暴烈酒 | 拉希奧 | 雷神(雷電之王) | 皇帝少昊 | 懼之煞 | 大女皇夏柯希爾 |
職業名稱 | 職業介紹 | 職業圖片 |
---|---|---|
獸人戰士 | 天賦專精:武器、狂怒、防護類型:坦克、近戰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怒氣可用的護甲:布甲、皮甲、鎖甲、板甲、盾牌可用的武器:弓、弩、匕首、拳套、槍、單手斧、單手錘、單手劍、長柄武器、法杖、雙手斧、雙手錘、雙手劍可以選擇的種族:所有種族 | 獸人戰士 |
戰士為戰斗細致地裝備好自己,迎面沖向仇敵,攻擊劃過他們沉重的鎧甲。他們以各式戰斗策略和多種武器保護他們易受傷的盟友。戰士必須小心地控制他們的怒氣,是用來施放技能的能量,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戰斗力 | ||
暗夜精靈德魯伊 | 德魯伊天賦專精:平衡、野性、守護者、恢復類型:坦克、治療、遠程魔法傷害輸出;近戰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法力值、怒氣、 能量可用的護甲:布甲、 皮甲可用的武器:匕首、拳套、單手錘、 長柄武器、 法杖、 雙手錘可以選擇的種族:牛頭人、暗夜精靈、巨魔、狼人 | 暗夜精靈德魯伊 |
德魯伊是多才多藝的戰士,因為他們幾乎能滿足每一個角色的治療、肉盾和傷害輸出。德魯伊必須根據情況來決定他們選擇什么形態,因為每一種形態都有著特殊的用途。 | ||
暗夜精靈獵人 | 獵人天賦專精:野獸控制、射擊、生存類型:遠程物理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集中值可用的護甲:布甲、皮甲、鎖甲可用的武器:弓、弩、拳套、槍、單手斧、單手劍、長柄武器、法杖、雙手斧、 雙手劍可以選擇的種族:獸人、牛頭人、巨魔、血精靈、被遺忘者、地精、矮人、暗夜精靈、德萊尼、人類、狼人、熊貓人 | 暗夜精靈獵人 |
獵人在遠距離與敵人作戰,當他們使用弓箭或槍攻擊敵人時,還會指揮寵物進行作戰。雖然他們的遠程武器極為強大,但當敵人企圖包圍時,獵人們還是會處于劣勢。這時,他們會嘗試逃脫或控制敵人,使自己能保持在安全距離進行戰斗。 | ||
人類法師 | 法師天賦專精:奧術、火焰、冰霜類型:遠程魔法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 法力值可用的護甲:布甲可用的武器:魔杖、 匕首、單手劍、 法杖可以選擇的種族:人類 、侏儒、地精、狼人、矮人、德萊尼、被遺忘者、巨魔、血精靈、獸人、熊貓人 | 人類法師 |
法師們用神秘的咒語摧毀他們的敵人。雖然他們使用強大的攻擊性法術,但法師其實護甲單薄防御低,使得他們特別容易受到近距離攻擊。精明的法師會精心使用法術將他們的敵人限制在一定距離或者控制在適當的位置。 | ||
德萊尼圣騎士 | 圣騎士天賦專精:神圣、防護、懲戒類型:坦克、治療、近戰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 法力值可用的護甲:布甲、 鎖甲、皮甲、板甲、盾牌可用的武器:單手斧、單手錘、單手劍、 長柄武器、雙手斧、雙手錘、雙手劍可以選擇的種族:人類、矮人、德萊尼、血精靈、牛頭人 | 德萊尼圣騎士 |
圣騎士徑直站在他們的敵人前方,依靠重甲和治愈術可以所向披靡并毫發無損。不論是使用巨大的盾牌還是揮舞著毀滅性的雙手武器,圣騎士總能夠保護同伴免受敵人傷害,他們也可使用治療術使他們立于不敗之地。 | ||
矮人牧師 | 牧師天賦專精:戒律、神圣、暗影類型:治療、遠程魔法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法力值可用的護甲:布甲可用的武器:匕首、單手錘、法杖、魔杖可以選擇的種族:人類、暗夜精靈、矮人、德萊尼人、侏儒 、狼人、 血精靈、 亡靈、 巨魔、 牛頭人、 地精、 熊貓人 | 矮人牧師 |
牧師們使用著強大的治療魔法來保護他們自己和同伴。他們也能在遠處施放強大的攻擊性法術,但因為其體能上的弱勢與單薄的裝備,會有被擊倒的可能。經驗豐富的牧師在負責保護同盟生命的時候會小心地使用他們的攻擊性法術。 | ||
人類盜賊 | 潛行者天賦專精:刺殺、戰斗、敏銳類型:近戰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能量可用的護甲:布甲, 皮甲可用的武器:弓、 弩、 匕首、拳套、單手斧、 單手錘、單手劍可以選擇的種族:人類、矮人、暗夜精靈、侏儒、狼人、血精靈、獸人、亡靈、巨魔、地精、熊貓人 | 人類盜賊 |
潛行者經常從暗處以偷襲方式發起攻擊,率先進行狠毒的近身格斗。在持久戰中,他們會利用一套經過精心挑選的連續組合攻擊削弱敵人的實力以便施行致命的一擊。潛行者在選擇目標的時候必須特別謹慎,使他們的組合攻擊不至于浪費。如果戰斗對他們不利,則必須清楚何時該隱匿或逃逸。 | ||
德萊尼薩滿祭司 | 薩滿祭司天賦專精:元素、增強、恢復類型:治療、 遠程魔法傷害輸出、近戰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法力值可用的護甲:布甲、 皮甲、鎖甲、盾牌可用的武器:匕首、拳套、單手斧、單手錘、法杖、雙手斧、 雙手錘可以選擇的種族:德萊尼、矮人、獸人、牛頭人、巨魔、地精、熊貓人 | 德萊尼薩滿祭司 |
在戰斗中,薩滿祭司將減益類圖騰或者操縱類圖騰置于地面,牽制敵人的同時*化增益圖騰效果。薩滿祭司是多面手,既能近距離也能遠距離攻擊,但明智的薩滿祭司是根據敵人的優勢和弱勢選擇攻擊位置。 | ||
侏儒術士 | 類型遠程魔法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 法力值可用的護甲:布甲可用的武器:匕首、單手劍、法杖、魔杖可以選擇的種族:人類、侏儒、矮人、狼人、血精靈、獸人、亡靈、地精、巨魔 | 侏儒術士 |
術士用削弱性疾病和黑暗魔法的組合去燒毀和消滅那些變弱的敵人。雖然惡魔寵物保護和加強了他們,但術士依然從遠處攻擊他們的敵人。因為身體太過虛弱而無法穿戴重甲,精明的術士讓他們仆從首當其沖地接受敵人的攻擊,以便保證自己的安全。 | ||
獸人死亡騎士 | 類型:坦克、近戰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符咒可用的護甲:布甲、皮甲、鎖甲、板甲可用的武器:單手斧、單手錘、 單手劍、長柄武器、雙手斧、雙手錘、雙手劍可以選擇的種族:除熊貓人外全部種族 | 獸人死亡騎士 |
死亡騎士與敵人近距離交戰, 用黑暗魔法增強武器, 以邪惡力量來傷害敵人或使之脆弱。 他們把敵人拉入一對一的戰斗之中,強迫他們轉移對較弱同伴的攻擊。 為避免敵人從他們的控制中逃脫,死亡騎士必須小心使用他們召喚符文的力量,并適當的進行攻擊。 | ||
人類武僧 | 武僧天賦專精:酒仙、織霧者、風行者類型:坦克、治療、近戰傷害輸出標準條:生命、真氣、能量、法力值可用的護甲:布甲、皮甲可用的武器:拳套、單手斧、單手錘、 單手劍、 長柄武器、法杖可以選擇的種族:人類、侏儒、矮人、暗夜精靈、德萊尼人、血精靈、牛頭人、獸人、亡靈、巨魔、熊貓人 | 人類武僧 |
不論他們在戰斗中扮演何種角色,武僧用自己的拳腳展現自己的實力,用流淌在自身體內的真氣來強化自己的能力。武僧有些技能能夠在治愈盟友的同時對敵人造成傷害。例如移花接木和真氣波。 |
魔獸世界設計了13個種族可供玩家進行選擇。即暗夜精靈、人類、獸人、牛頭人、矮人、亡靈、巨魔、侏儒(原版);血精靈、德萊尼(燃燒的遠征TBC);狼人、地精(大地的裂變CTM);熊貓人(熊貓人之謎)。每個種族都各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包括各個種族各自的故事背景、城市、能力天賦以及不同的運輸方式和坐騎。玩家可以選擇加入聯盟或是部落兩大陣營。
發行
2007年1月23日,《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已經同時打破了北美和歐洲地區PC游戲當日最快銷售的記錄,自發售起的24小時內全球共計售出客戶端拷貝240萬份。
《魔獸世界》第二部資料片《巫妖王之怒》發布24個小時就再次刷新了PC游戲銷售世界紀錄,當天銷量高達280萬份,打破《魔獸世界》*部資料片《燃燒的遠征》保持了22個月之久的單日銷量記錄。連續三月登上美國月度PC游戲銷售榜首位置。
首日發布即銷售330萬份的成績,《大地的裂變》打破了先前由《巫妖王之怒》第二部資料片創下的最快銷售紀錄。截至2011年1月11日,第三部資料片在上市首月售出超過470萬套,創下PC游戲單月銷量的新紀錄。
年份 | 頒獎方 | 類別 | 接收方 |
---|---|---|---|
2003年E3展會 | The Wargamer | *演出獎 | 魔獸世界 |
IGN PC | 最穩定的線上游戲獎 | ||
IGN Vault | *圖像獎第二名 | ||
2004年 | GameSpot | 年度*游戲 | 魔獸世界 |
年度*PC 游戲 | |||
*大型多人在線網絡游戲 | |||
編輯選擇獎 | |||
GameSpy | 年度*PC游戲(第二位) | ||
*角色扮演游戲(RPG 或者MMORPG ) | |||
年度10佳游戲(第五位) | |||
PC RPG / MMORPG玩家選擇獎 | |||
藝術設定特別成就獎 | |||
*游戲工具 Cosmos | |||
編輯選擇獎 | |||
IGN | 年度*游戲環境 | ||
編輯選擇獎 | |||
FileFront | *PC角色扮演游戲 | ||
Voodoo Extreme | *大型多人游戲 | ||
*音效 | |||
年度5佳游戲(第二名) | |||
ActionTrip | 年度*游戲 | ||
年度*大型多人在線游戲 | |||
編輯選擇獎 | |||
Punch Jump Games | *角色扮演游戲 | ||
*花費時間游戲 | |||
2005年 | 金普雷杯 | 年度*游戲引擎 | 第九城市運營 |
2007年 | 互動藝術與科學學會 | 年度*大型多人游戲 | 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 |
Apple | 設計大獎:* Mac OSX 游戲 | ||
Pre-RenderedVisualsinaVideoGameVES 網站 | *視覺效果獎 | ||
GameSpot | 年度*資料片 | ||
編輯票選獎 | |||
GameZone | 年度*資料片 | ||
Eurogamer | 年度*50大游戲、讀者票選*50大游戲 | ||
GameSpy | 年度* PC 游戲第5名全平臺年度*游戲第7名年度玩家最喜愛的 PC 角色扮演游戲編輯票選獎 | ||
Game Informer | 當月* PC 游戲 | ||
IGN 讀者票選獎 | *資料片 | ||
2008年 | 第12屆互動藝術成就獎 | 年度*大型多人游戲 | 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 |
GameSpot | *資料片 | ||
編輯票選獎 | |||
GameSpy | 年度*10大PC及全平臺游戲 | ||
編輯票選獎 | |||
Wired(美國雜志) | 年度*5大PC游戲 | ||
美國游戲評論專門站Metacritic | 年度*游戲(得分:91 ) | ||
Eurogamer | 年度*50大游戲 | ||
Game Informer | 年度*50大游戲 | ||
Massively | 年度玩家最喜愛資料片 | ||
VGChartz | *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游戲 | ||
GameStooge Awards | 年度*資料片 | ||
IGN | 編輯票選獎 | ||
PC Gamer | 編輯票選獎 | ||
2008年 | 艾美獎 | 艾美技術工程獎 | 暴雪公司 |
2009年 | 調研機構Nielsen | 十大PC游戲(冠軍) | 魔獸世界 |
2009年 | 吉尼斯世界紀錄 | 世界上*MMORPG游戲 | 暴雪娛樂 |
2010年 | 電子游戲媒體/評論網站(IGN) | *網游 | 魔獸世界:大地的災變 |
最令人沉迷 | |||
2010年 | 美國科技網站Cnet | 2010年度最出色的PC專屬游戲 | 魔獸世界:大災變 |
2010年 | 游戲產業專業網站“Gamasutra | 十年*游戲(第1名) | 魔獸世界 |
2012年 | 游戲媒體GameTrailers | *資料片獎 | 魔獸世界:熊貓人之謎 |
2012年 | 美時代雜志 | 史上百大游戲(共有三款網絡游戲) | 魔獸世界 |
2012年 | 美國在線游戲開發者大會 | 網游行業的*榮譽(進入精選在線獎榮譽殿堂的第三款網游) | 魔獸世界 |
2013年 | 世界游戲網站 | 十大最讓人上癮的游戲(*) | 魔獸世界 |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