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機構,翻譯,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協會概況。
行業信息。
*翻譯協會(原名“*翻譯工作者協會”,簡稱“*譯協”)成立于1982年,是由全國與翻譯工作相關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個人自愿結成的學術性、行業性非營利組織,是翻譯領域*全國性社會團體,由分布在*內地各省、市、區的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組成。下設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科學技術、軍事科學、民族語文、外事、對外傳播、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翻譯服務、本地化服務10個專業委員會。業務主管部門為*外文局。協會常設工作機構為秘書處、行業管理辦公室,均設在*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
*譯協積極進行行業指導,參與行業管理,致力于推動*翻譯行業國家標準的制定與實施。
2006年*譯協受國家人事部和*外文局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辦公室委托,負責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證書登記與繼續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
*譯協積極開展與國外翻譯界的交流與合作,于1987年正式加入國際翻譯家聯盟,其代表一直當選該聯盟理事。2005年8月在芬蘭舉行的第17屆世界翻譯大會上,*譯協副會長黃友義當選國際譯聯副主席。在2008年8月的第18屆世界翻譯大會上,他又被選為國際譯聯*副主席。*譯協于1995年發起組織的“國際譯聯亞洲翻譯家論壇”已成功舉辦五屆,*譯協主辦了1995年*屆和2004年第四屆。
*譯協自成立以來,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經常舉辦翻譯學術和行業交流活動,積極開展翻譯人才培訓、翻譯咨詢服務和與翻譯工作相關的社會公益活動。如:1986年創辦,每年一屆的“韓素音青年翻譯獎”競賽是目前*翻譯界組織時間最長、規模*、影響最廣的翻譯大賽;1997創辦,平均每兩年舉辦一期的“暑期全國英漢翻譯高級研討班”已成為*翻譯界高端翻譯人才和翻譯師資培訓的有影響力的品牌;2001年以來開展的資深翻譯家表彰活動,對畢生從事外事外交、對外傳播、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科學技術、軍事科學、民族語文翻譯和翻譯服務、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領域的1000多位翻譯家進行了表彰,受到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2004年舉辦的首屆“*翻譯成就展”、2006年舉辦的“*國際翻譯文化周”等活動,均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2008年8月4~7日,*譯協與國際翻譯家聯盟(簡稱“國際譯聯”)在上海共同主辦第18屆世界翻譯大會,獲得巨大成功,贏得國內外翻譯界廣泛贊譽,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是團結和組織全國各行各業翻譯工作者和為翻譯事業做出貢獻的社會各界人士,開展翻譯研究和學術交流;促進翻譯人才培養和翻譯隊伍建設;進行行業指導,參與行業管理;維護翻譯工作者的合法權益;開展與國內外相關組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翻譯事業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經濟發展。
《*翻譯》(雙月刊)雜志是*譯協會刊,1980年創刊,屬翻譯專業學術期刊,是國內外譯界同行進行學術交流的園地,在國內翻譯界發揮了重要的學術導向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翻譯》雜志多年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雙效期刊并列入*期刊方陣。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