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首頁:
www.sxxh.org
學校追求應用型與學術性融合、致力于專業與產業鏈對接,以實施本科教育為主,培養應用復合型人才。同時舉辦專科教育。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普通本科高校。
本科,就業,高校,?,就業創業。
建設成果/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學院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方針,始終以“專家治校,名師執教”為立校之本。院長由全國民辦高教委常委、山西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研究生宋興航同志擔任,黨委書記由音樂教育家劉冠娥同志擔任,現有在職教師190人,具有副教授職稱的占到38%。同時還組成了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百名專家教授團,陣容領先,師資雄厚,為確保教學質量和提高專業教學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靠著得天獨厚的機制,選擇一流的師資,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永遠是學院向社會的莊嚴承諾。學院十分注重畢業生就業工作,確保畢業生全部安置就業。十余年來學院先后為社會輸送兩萬余名各類人才,為山西及沿海城市的經濟、文化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學院以科學規范的管理、高效靈活的機制、全新的教育模式、高質量的特色教堂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多次受到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的嘉獎。經國家教育部核準,2007年,該院面向全國20個。ㄊ小⒆灾螀^)招生,招生計劃為1300名。學院在國際大都市上海設有校區,為有志向、有條件考生進入上海升學就業提供了最捷徑、最有利的條件和平臺。蓬勃發展中的興華職業學院熱忱歡迎省內外立志成才的學子報考。
歷史沿革/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山西文化藝術專修學校(1991—1994)1991年3月29日,根據并教委序號91,并社教字第69號許可證精神,原“山西省書畫藝術學!奔啊疤袝x陽輔導中心”兩校合并,正式組建為“山西文化藝術專修學校”同時發布*號文件,正式啟用新印鑒,開始運作教學工作。
山西文化藝術專修學校是山西省*所面向高考落榜生招生的助學性質的全日制自考助學班,填補了我省多年來在自考助學方面的空白。當年招生二百余名學生,為學校規模的壯大邁出了堅實的*步。
1992年元月初,為了歸口管理,學校特向省文聯提出了掛靠管理的申請,元月20日得到省文聯正式批準同意省藝專劃歸省文聯領導。
10月,學校在省教育學院南黃陵村西購買34畝作為教學場地,標志著我校辦學場地由租用向自有的實質性轉變,我們開始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描繪事業的藍圖。
當年學校秋季招生工作打了一個漂亮仗,招生人數達1200余人,在市區開辟了八個教學工作站,成為當時我省規模*民辦高校。
同年經省教委批準并正式備案,成為省教委業務管理的直屬學校,標志著學校的健康發展更進一步。
山西文化藝術專修學院(1995—1998)
1995年4月14日,根據晉教函字【1995】第四號文件批準,“山西省文化藝術專修學!备麨椤吧轿魑幕囆g專修學院”,由省教委社管辦直屬管理。
1997年7月18日,山西興航藝術學校職業中專部成立。
1997年11月14日,山西文化藝術專修學院理事會成立,并頒布了理事會章程。
1998年11月24日,太原成杰學校由興航藝術學校接管辦學。
山西興華學院(1999—2000)1999年4月28日,山西文化藝術專修學院正式更名為“山西興華學院”。同時,興華中學掛牌成立。
2000年5月25日,山西省教育委員會以晉教計【2000】4號文件批準,該院與華北工學院聯合舉辦華北工學院興華學院。
2000年6月16日,經山西省教委晉教職【2000】12號文件批準,山西興航藝術職業中專正式成立。
根據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各種方式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的精神,山西省發展計劃委員會、省教育廳以晉科字第576號文件批準山西興華學院從2000年納入計劃內專科高職招生計劃,由此該院成為山西省*所進入計劃內招生的民辦高校。
山西興華職業學院(2001—2014.5.16)2001年5月1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晉政函【2001】171號下發《關于同意成立山西興華職業學院的批復》,正式批準該院成為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綜合民辦高校,并于6月28日舉行掛牌儀式。
2001年5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以教發函【2001】146號下發《教育部關于公布備案的第三批高等職業學院名單的函》,該院名列其中。
2001年11月23日,該院山東威海市藝術教學基地掛牌成立。
2002年1月17日,山西興華職業學院藝術學院成立。
2002年1月30日,山西興華職業學院函授分院成立。
2002年12月5日,山西興華職業學院長治教學基地掛牌成立。
2002年2月15日,山西興華職業學院蘭州校區掛牌成立。
2002年12月1日,山西興華職業學院內蒙古校區掛牌成立。
2005年3月31日,山西興華職業學院晉城校區掛牌成立。山西興華職業學院臨汾校區掛牌成立。
2005年9月27日,山西興華職業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
2006年3月18日,該院與上海電氣李斌技師學院合作辦學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
2008年9月19日,山西興華職業學院太谷校區成立。
2010年,學院新校區選址在太原市北格鎮張花村榆古路東1號。新校區建設工程被列為山西省重點工程項目。
新校區占地840余畝,分三期建設。新校區建成后,將是一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生態宜學、環境優雅、學術氛圍濃厚的學生求知強能的理想應用型本科大學。
2012年1月7日,山西興華教育集團成立。
2012年4月,山西汾河書畫院成立。
2012年6月,山西興華職業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成立。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2014.5.16— )2014年5月16日,國家教育部以教發函【2014】117號文件《關于同意在山西興華職業學院基礎上建立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的函》正式宣布山西興華職業學院晉升為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2014年6月19日,關于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成立的新聞發布會在省城迎澤賓館隆重召開,山西日報等二十余家媒體齊力發聲、共同見證。這標志著山西省首所應用型本科大學正式成立。學院升本后首批本科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
2016年,經山西省教育廳晉教高【2016】8號文件批準,學校成為我省向應用型轉變的6所試點本科高校之一,也是*一所獲批的民辦高校。
升本實況經國家教育部發布教發函【2014】117號文件 ,正式批準在原山西興華職業學院的基礎上成立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并將全國33所升該院校納入首批應用型本科大學。這標志著一場涉及中國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改革已風生水起。
相關資料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對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多既注重理論知識又具備動手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做出了明確部署,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并將此作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的重點任務之一。轉型發展已成為我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體系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是目前我國6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發展的先行者,這既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社會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據悉,全國首批納入應用技術型本科的院校有33所,其中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的誕生,標志著我省高等教育轉型發展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前身為山西興華職業學院,始建于1991年。
經過十年的勵精圖治,于2001年經山西省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為山西省第二所國家承認學歷的民辦高校。該校作為一所民辦高等職業院校,一直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方針,遵循“追求職業性與學術融合,致力于課程與市場接軌”的核心理念,踐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用結合”的育人之路,并組建了“雙百雙軌”的山西興華教育集團,為學生就業升學開辟了綠色通道,連續多年畢業生就業率名列前茅。據統計,該校多年來為社會輸送各類人才三萬余名,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產業升級、城鎮建設和社會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務實的辦學態度,出色的育才成績,使山西興華職業學院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并多次受到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的嘉獎。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已規劃建起一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管理高效的現代化、數字化、生態化的新校區,位于太原市小店區北格鎮榆古路1號,占地面積達840余畝。該校在原有29個專科專業的基礎上,新開設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工程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土木工程五個本科專業,已于2014列入山西省本年度普通高校招生指南并將面向全國招生,本、?普猩媱潪3300余人。
面對未來,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將立足于山西科創園區,以“立足山西、面向全國、走向世界、開拓未來”為宏觀發展目標,實施“五三戰略規劃”,即創建五個基地:應用技術型本科教育基地、青年創業勵志教育基地、社區文化發展教育基地、晉商文化教育和傳播基地、三晉人文歷史基地;打造三個園區:科技發明園區、唐風晉韻特色文化園區、民辦教育示范園區。
校方表示,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在向著實現“千畝校園、萬人大學”的國家一流民***院校的目標邁進的征途上,將堅持奉行以往優良的辦學方針和思想,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理念,加強完善“雙百雙軌”的辦學機制,在大力發展學院內涵建設的同時,緊抓國家教育轉型發展的契機,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制貫通為突破,以課程銜接為保障,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促進就業為目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機制,為廣大有志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門,為推動我省產業轉型升級、城鎮化科學發展貢獻*力量。
2014年9月29日,原山西興華職業學院2012級學生入駐新校區,成為首批入駐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的學生。
升學就業/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1、專科生在校學滿兩年可參加專升本考試實行中期選拔,向本科院落校對接;本科生可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也可選擇與學院簽訂校際合作協議的國外院校留學深造,學生可結合自己的經濟狀況,選擇留學的國家,具體事宜與學院外事辦聯系。
2、五年制大專班學生在第四年可參加成人高考及自學考試,也可在畢業當年參加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或學院本科班學習。
3、學院設有畢業生就業安置辦公室,安排專人與用人單位聯系,每年召開三次畢業生供需見面洽談會,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確保學生全部安置。學院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為方便學生留在省城,學院與人才交流中心聯系辦理戶口和工作關系掛靠手續。
辦學理念/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一、宏觀目標
立足山西、面向全國、走向世界、開拓未來
二、校訓
求知、修德、強能、報國
新校區學生公寓
新校區學生公寓
三、核心理念
追求應用型與學術融合,致力于課程與市場接軌
四、辦學宗旨
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方針;奉行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服務于學生的辦學思想;恪守自立自強,艱苦奮斗,從嚴治校的辦學精神;開創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課堂與市場接軌,國內與國外聯系的立體交叉式辦學格局;培養品學兼憂的高素質的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性復合型高等專業人才。
六、四個規范化
領導體制規范化思政工作規范化教學管理規范化人事管理規范化
七、“十二五”發展目標
千畝校園萬人大學本科學歷領先發展
八、“五三”戰略規劃
創建五個基地:應用技術型教育基地、大學生勵志創業基地、社區文化教育基地、晉商傳播教育基地、三晉人文歷史傳承基地。
打造三個園區:科技發明創新園區、企業人才孵化園區、民辦教育示范園區。
九、學院精神與使命
丹心向家國興華精神之靈魂(辦學抱負)
逆境亦登攀興華精神之品格(創業精神)
傾力育英才興華精神之本質(培育人才)
全力惠民生興華精神之追求(服務社會)
專業介紹/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電子商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較扎實的從事電子商務活動和市場營銷能力的實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法律基礎、大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修養、形勢政策、體育、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現代企業管理、國際貿易、會計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學、計算機網絡與通訊、電子商務、網絡營銷、互聯網技術與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數學基礎、中文信息處理、消費者心理、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集成與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結算支付、JAV編程與網站設計、國際商務法制、國際營銷學、汽車駕駛31門。
學術帶頭人:山西財經大學劉惠生教授
計算機應用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和造就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從事生產或崗位工作需要的計算機應用、維護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法學基礎、大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修養、形勢政策、體育、高等數學、線形代數、計算方法、計算機導論、電路與電子學、計算機操作系統、C語言、數學邏輯、離散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與接口技術、Pascal語言、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故障與維護、Windows、數據庫結構、Internet網、多媒體技術、辦公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藝術選修30門。
學術帶頭人:太原理工大學袁愛玲教授
會計電算化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和造就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從事企事業基層部門或工商管理部門的會計事務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法學基礎、形勢政策、體育、英語、大學語文、經濟數學基礎、經濟法概論、財政與金融、中外合資會計、審計學、財務軟件、財務會計、公司理財學、政治經濟學、經濟數學基礎、計算機基礎、會計學基礎、經濟法概論、市場營銷、財政與金融、中外合資會計、審計學、C語言程序設計、統計學、財務軟件、金融軟件、財務管理、電算化會計、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經濟應用文寫作、國際會計、局域網操作與管理、公司理財學、藝術選修29門。
學術帶頭人:山西財經大學劉惠生教授
英語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和造就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從事外事、商貿、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部門的翻譯及教學的英語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法學基礎、大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修養、形勢政策、體育、計算機基礎、英語語法、詞匯學、英美概況、英語視聽說、英語應用文寫作、科技英語閱讀翻譯、外貿函電、語言學概論、精讀、旅游學、計算機操作及網絡旅游英語、科技發展簡史、科技文章語體分析、商務英語、英語閱讀翻譯、英語報刊文章選讀、中國旅游文化、文體與修辭、綜合文化、藝術選修28門。
學術帶頭人:山西大學外語學院王正仁教授
旅游賓館管理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造就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旅游與賓館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法學基礎、大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修養、形勢政策、體育、中國旅游地理、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旅游法學、旅游心理學、導游業務、十微秒年斤毫基礎、公共關系學、酒店餐飲管理、酒店前廳與客房管理、中國立場、旅游文化、旅游政策與法規、旅行社經營管理、導游基礎知識、山西導游、現代酒店管理、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酒店財務管理、旅游美學26門。
學術帶頭人:山西大學旅游系主任李壯偉教授
裝潢工藝設計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和造就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裝潢合適內外裝飾及廣告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概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法律基礎、大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修養、形勢政策、體育、工程制圖、藝術概論、素描、色彩、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字體設計、裝飾材料學、包裝設計、浮雕基礎、室內設計、計算機基礎、色彩構成、使用圖案、中國工藝美術學、裝飾企業管理、材料裝飾、計算機輔助設計、裝飾設計表現技法、裝飾施工預算、室內環境設計、點面設計、展示涉及31門。
學術帶頭人:山西大學美術學院郭玉祥教授
音樂(表演)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一定音樂理論素養和音樂表演能力的、能從事表演、教學及研究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概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法律基礎、大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修養、形勢政策、體育、基本樂理、和聲、民族民間音樂、鋼琴輔修、中國音樂史與欣賞、外國音樂與欣賞、藝術概論、歌曲分析與寫作、音樂表演、合唱、影視表演、合奏、形體訓練、語言表演、小型樂隊編培、正音學、指揮、意大利語講座、復聲音樂講座、音樂名家名作欣賞、美術欣賞、樂器選修32門。
學術帶頭人:太原師范學院藝術系主任劉延澤教授
舞蹈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在團體、學校、科研單位、演藝機構等單位從事中國舞、芭蕾舞、現代舞等表演與編導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概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法律基礎、大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修養、形勢政策、體育、舞蹈基本功、中外舞蹈史、基本樂理、藝術概論、視唱練習、中國舞蹈作品排練、古典舞、民間舞、芭蕾舞基礎、舞蹈編創基礎、合唱、中國音樂史與欣賞、外國音樂與欣賞、化妝23門。
學術帶頭人:太原師范學院藝術系副主任張琳仙教授
校園文化/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
學院院名標識為手寫簡體,該書體以毛體字為主,融合懷素體,調配合理,融為一體。該標識簡潔明快、美觀大方,直觀完美的詮釋了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的文化內涵。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以啟迪民智、提高國民素質、振興民族教育為己任,從而完成教育興國的光榮使命。該標志以此為設計內涵,旨在體現這種教育為本的精神。本標志總體輪廓為圓形,象征學院的凝聚力和規范化;內部由“山”字形組成,寓意全院師生堅韌不拔、勇攀高峰的育人求知精神;外部則由山西應用科技學院之中英文名稱組成,展示了學院立足山西、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宏圖壯志。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院徽設計方案體現以下特色:一是寓意特色。山西應用科技學院院徽采用甲骨文“鼎”與“人”為主要元素:“鼎”在古代象征科技水平,意寓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具有科學技術基礎和歷史文化傳統,肩負著促進科技發展和傳承三晉文化的重任;“人”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本思想,體現“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標志中“鼎”“人”合一,寓意著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立足山西,面向全國,走向世界,開拓未來,緊跟現代教育發展的潮流。二是文化特色。突出“應用”與“科技”,以建設中國特色的應用技術型大學為辦學方向,整體煥發科技之光,內含創新創造、先進文明寓意;同時,也表達了現代高等教育上善若水之品格、潛心育才之職責和滋養萬物之胸懷。三是設計特色。標志體現了學院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預示著大學生如新發的幼苗沐浴在學院的教育之中,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下成為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棟梁之才。標識整體顏色由深藍、淺藍和白色組成,深藍象征嚴謹、務實、進取、希望,白色象征莘莘學子純潔肅靜、努力向上的精神風貌,寓意山西應用科技學院以教書育人、振興中華為己任,展示了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團結進取、蓬勃發展的獨特魅力。
校歌
《托起明天的希望》
詞:興航
曲:井崗
歌詞:
和煦地暖風 吹醒了大地萌生的春意
東海的巨浪 鼓起了海燕騰飛的翅膀
捧著一個心愿 揣著一個理想
要讓誠摯的青年 走進知識的殿堂
啊~啊~啊~
我們團結進取忠誠奉獻
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 托起明天的希望
文娛活動9月下旬,新生軍訓大會;
10月下旬,籃球賽;
12月左右,拔河比賽;
5月下旬,校運會。
辦學宗旨以堅定的愛國主義思想引導人 以遠大的未來理想目標激勵人
以鮮明的教育理念校訓啟發人 以濃厚的學術環境氛圍影響人
以豐富的知識職業技能傳授人 以勤奮的誨人不倦教學哺育人
以良好的校規校風校紀教育人 以頑強的創業拼搏精神鼓舞人
院系概況/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財經學院財經學院下設經濟系與會計系,旨在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理論扎實、實際操作能力強、擅長計算機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分析、設計、維護和評價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經濟系
經濟系成立于2005年,當初的學生人數只有400余人。專業有:會計電算化、工商企業管理、經濟管理、電子商務、物業管理和國際貿易實務六個專業。經過三年多的發展,除增加了物流管理和正在申報的投資理財、房地產估價等專業外,學生人數截至2007年下半年逐漸上升至1400余人,為該院專業和人數最多、*
會計系,成立于2007年10月18日,現有會計電算化專業一個,2011年新增財務管理專業,在校生800余人。會計系堅持以“貼近市場,零距離就業”為原則,安排教育教學,突出動手能力,堅持課內課外相結合,開展各種各樣的業余文化生活,加強素質教育。
工程學院工程學院下設電子信息系與機電系,并配備機電系、電子信息系的實驗室,可滿足各專業學生的實踐和實驗需求。學院旨在培養適應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需要,熟練掌握電子信息技術和機電設備理論,能夠正確操作電子技術設備和機電設備的操作能力和研發能力的人才。
工程學院共有學生293名。多年來,面向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需求,開設了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創新精神,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專業人才。
工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共有8名教師,其中副教授1人,高級工程師1人,講師2人,助教4人,都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支部建設有力,學生管理嚴格。黨支部每月一次支部大會,每月兩次黨課,黨員11人,其中學生黨員9人,入黨積極分子90人,占學生總數的32%。對學生堅持運用百分考核制,對各班堅持開展三面流動紅旗競賽,使學生生活在一個團結戰斗具有凝聚力的大家庭中,各方面素質都有較大的提高。系里榮獲“十三屆運動會*組織獎”、“黨團知識競賽優勝獎”。為災區人民捐款11094.00元。
建工學院建工學院下設土木系與造價系,配備土木工程實訓室,可滿足學生專業實訓和實驗的需求。學院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和工程造價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獲得工程師或造價師基本訓練、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技能人才。畢業生能夠從事土木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和造價預算等工作,且具備初步的項目規劃和研究開發能力。
管理學院管理學院是該院重點教學系之一,F有專兼職教師14名,教授1名,副教授1名,講師2名,助教4名,管理人員6人。
本系有大專(三年制和二年制)與中專(三年制和一年制)兩種學歷教育。三年制大專專業有:商務英語、旅游英語、文秘等三個專業。兩年制大專專業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導游等三個專業。三年制中專教育有:旅游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等兩個專業。一年制中專教育有旅游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等兩個專業。全系學生人數有300余人。
藝術學院藝術學院下設表演系與設計系,旨在培養兼具理論素質與專業基礎的新型藝術人才,同時引導學生向健康、規范的方向發展,突出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多元化,適應我國對外開放和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藝術類專業始建于1993年,風雨二十余載,全系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走出低谷、步入正規、再上新臺階的成長歷程。二十幾年來全系上下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宗旨,培養了一大批品學兼優、一專多能的應用性、復合性、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等職業人才。藝術系現下設裝潢藝術設計、動漫設計與制作、電腦藝術設計、音樂表演、舞蹈表演、播音與主持六個專業。為我省的文化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全日制在校生近400余人,其中裝潢藝術設計及音樂表演專業,有226人,現已成為學院的骨干專業之一。裝潢藝術設計2007年被省教委評為省級中等職業師范型專業,同年被學院評為高級人才水平評估先進集體稱號,音樂表演專業于2012年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學生的作品多次參加全省高校大學生作品展和演出,并獲各種獎項。
基礎教學部基礎教學部下設思政組、文科組、理科組和體育組。該部面向全院學生開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高等數學》、《經濟數學》、《大學語文》、《大學英語》、《體育與健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等公共基礎課。將社會和企業特別看重的學生軟素質教育融入整個課程教學環節,從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服務的角度構建和完善學院公共基礎課內容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
現任領導/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職務 | 姓名 |
---|
學院高級顧問 | 楊宗、陳寶瑜 |
董事長兼院長 | 宋興航
|
黨委書記 | 郭巍偉 |
學校督學 | 李維生 |
副院長 | 王復興,楊力彬 |
院長助理 | 賀有,原美榮,武樹志 |
黨委辦公室主任 | 武定遠 |
學校辦公室主任 | 高斌 |
教務處處長 | 牛學仁 |
學生處處長 | 白香蘭 |
人事處負責人 | 趙春霞 |
財務審計處負責人 | 劉惠芳 |
總務處負責人 | 孔煥蘭 |
科技處負責人 | 李俊曉 |
宣傳處負責人 | 程惠平 |
招生培訓辦公室主任 | 石瑞 |
實訓就業處負責人 | 劉艷麗 |
安全保衛處負責人 | 王金山 |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