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南洋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學校概況。廈門南洋學院。
2010年8月,學院整體遷入新落成的校園。新校址位于南粵"溫泉之都"從化市江埔街九里步果場105國道西側和流溪河東岸。這里地勢開闊,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校園占地面積508畝,已完成建筑面積13.5萬平方米。校內建筑錯落有致,學習、生活、體育、文娛設施一應齊全。四處綠樹環繞,青草茵茵,池水清澈,鳥語花香。堪稱莘莘學子求學深造的理想園地。
學院現設有11個教學系部,即機電工程系、汽車工程系、計算機系、管理系、財經系、外語系、建筑工程系、工業設計系、服裝系,以及基礎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招生專業(含專業方向)達38個。目前全學院擁有設備先進的實驗室(場)108個,多媒體教室50多間,圖書館讀者座位1974個,藏書75萬多冊,完全可以滿足萬人教學需要。300多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61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80人,有89人為雙師素質型教師,32人為學科帶頭人,37人為中青年骨干教師。2011年,學院申報成功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公開出版教材8本。學院圖書館建成云計算和云服務的移動圖書館,以近30萬冊的電子資源為從化經濟開發區的企業提供服務。2011年學院服裝系承辦“教育部高職教學指導委員會服裝紡織專業研究會成立大會”并當選為副會長和秘書長單位。學院還聘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仲偉合教授、中國民生銀行廣州分行行長吳新軍等23位專家、學者、知名人士擔任客座教授。在帶領學院加強內涵建設、推動機制創新等方面成果顯著,院長齊凱琴教授于2011年10榮獲“廣東省優秀民辦學院(校)院長”稱號。
學院堅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競爭力為基本目標,改革培養模式,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推行“雙證書”制度,探索建立“校中廠”、“廠中校”等形式的教學基地,實行"訂單式培養",并在長江精工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神舟電腦、廣州潤都集團等一百多家企業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85%以上的學生獲得雙證書,培養出一批批高素質的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2010年學院再獲"廣東省民辦教育突出貢獻獎"和"廣東*就業競爭力民辦學院"的殊榮。2011年,學院以優秀的成績通過省教育廳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和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評估。評估專家組充分肯定學院“校園環境大不一樣,全院教職工精神風貌大不一樣,學生家長認可度大不一樣,發展勢頭大不一樣,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總結肯定了學院人才培養工作六大成績。201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來我院視察,充分肯定學院“辦學很實,辦得很好”。
廈門南洋學院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正式設立,國家教育部備案,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文憑資格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由海內外十五位熱心祖國教育事業的中青年學者(教授、博士)、企業家聯合發起創辦。 學校現設有7個學院88個專業,在校學生近萬人,是福建省發展最快、我國經濟特區中規模*民辦大學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