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導航。地方導航。
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部門文件,哈爾濱高新區,哈高新區,領導信息。
哈高新區始終堅持以高新技術項目為靈魂,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依托,以高新技術產為為核心,突出了高科技特色。目前,累計發展高新技術企業946家,共開發高新技術項目1300項;累計實施火炬計劃項目128項,其中*34項,地方級94項; 全區實施火炬計劃項目占全市的70%。
哈高新區按照"抓大育小"的方針,實施了高新技術產業化工程、技術創新工程等,培育了一批骨干企業,構建了集團帶重點、重點帶一般的產業發展格局。1998年全區技工貿總收入或工業總產值 超千萬元企業已達60家,其中超億元企業18家。已初步形成以光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生物工程、 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新材料五大產業為支柱的高新 技術產業群。
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88年9月創建。1991年3月成為全國首批、黑龍江省*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區十年來,哈高新區遵循特色辦區、創新強區的方針,大力弘揚"拼搏創新、 高效敬業、舉賢薦學、遠望爭先"的開發區精神, 艱苦創業,兩個文明建設連年大豐收。
截至1998年末,全區累計實現技工貿總收入348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占哈爾濱市工業總產值的份額達14.7%。 哈高新區以具有特色、成績顯著而跨入國這先進高 新區行列,并榮獲國家科技部頒發的火炬先進高新 區管理獎,被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標兵、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科教興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哈高新區自創建以來,堅持以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為核心,以創建優良發展環境、實現跨越發展為主題,不斷強化思想創新、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工作創新,走人才立區、項目興區、科技強區之路,取得顯著成績。 2009年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15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產值745億元,同比增長19.2%。
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全國56個*高新區之一,于1988年經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批準辟建,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首批晉升為*高新區。2001年12月,哈高新區和哈經開區管理機構合并。2009年11月,哈高新區和哈經開區管理機構分設。目前,哈高新區總規劃面積23.9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區面積19.7平方公里。
哈高新區積極優化投資環境,正逐步建立特區型管理體制,基本健全了支撐服務體系,初步建成 了占地1平方公里的具有高科技特色的現代文明小 區。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目前,已有18個國家和地區的145家外商投資企業入區發展,總投資額4..6億美元,注冊資金2.5億美元 ,外資到位額1億美元。資金到位率達73%,開業率為71%。
辦公室 紀工委(監察局) 組織人事部 黨群工作部
經濟發展局 國外招商一局 國外招商二局 國內招商一局
國內招商二局 招商綜合局 投資促進局 企業服務局
建設局 規劃分局 國土分局 科技局
財政局 資產管理局 審計局 人力資源管理局
機關黨委
建設分三期實施。
近 期: 2010年到2012年
完成20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 聚集一批優秀創新人才;吸引一批國內知名創新機構;培育一批國內領先科技成果;發展一批國內知名企業。
中 期: 2013年到2020年
建成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研發一批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大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國內知名品牌,成為先進產業聚集區、自主創新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遠 期: 2021年到2030年
全面完成130平方公里科技創新城建設;建成國內一流高科技發展區,形成一批產業領軍人才,轉化一批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強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成為國家重要的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創新創業環境一流的現代新城區。
——黑龍江省科技創新的發動機
——引領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
——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
哈高新區先后創辦了哈工業大學、哈工程大學、 哈理工大學和農業四個大學科技園區,推進了產、 學、研一體化的進程,還創辦了學府信息產業園, 構建了"以區帶園、一區多園"發展格局。同時, 積極探索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新路,吸引國有 大中型企業入區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已達117家,并 采用"一廠一角"、"騰籠換鳥"、"嫁接移植"、 "引進吸收"等方式,在65家企業試點,取得顯著效果。
哈爾濱科技創新城位于哈爾濱市中心城區西北部,松花江北岸,松北區的西部。
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總規劃面積130平方公里, 由科技創新園和科技產業園"兩園"組成。
科技創新園:位于王萬鐵路線以東、三環路以西、三環路延伸線以南、松花江北岸堤防以北圍合區域。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
科技產業園:位于肇東界以東、四環路以西、濱洲鐵路線以南、三環路延伸線以北圍合區域。規劃面積110平方公里。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