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網站,江西高校。高校大學。
科技服務。科研動態。
全院現有職工443名。其中離退休職工155名,在職職工288人。在職科技人員180人,研究員15人,副研究員33人。現有博士6人,碩士18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二層次人才4人,江西省首屆青年科學家1人。
院部地處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楓林大街,全院土地面積4300余畝。其中:院部土地面積992畝,其它山地面積約3300余畝(分別為珍稀樹木園、試驗林、試驗苗圃地)。
江西省林業科學院主要從事林業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中關鍵性科學技術問題的應用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與開發利用研究,設有林木遺傳育種與栽培研究所、農林生物技術應用研究所、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竹類研究所、經濟林研究所、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所、林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園林規劃設計研究所、林產化工研究所、濕地生態資源研究中心等10個研究所。
全院科技基礎平臺條件較好,具有江西省植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油茶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家油茶科學中心江西油茶種質創新實驗室等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樟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樟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內儀器、設備、設施條件先進,具有儀器設備條件較完備的分子實驗室、分析測試實驗室、植物資源利用實驗室、組培工廠化育苗生產車間、木材研究實驗室、竹類等液體肥生產車間;自然科技資源豐富,建有國內品種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山茶科種質資源庫、竹類種質資源庫、珍稀樹種基因資源庫、森林植物園、中藥材基因資源庫等;研究學科及研究方向較廣,在森林生態、森林資源培育、林木遺傳育種、竹類研究與開發、經濟林良種選育與栽培、常綠闊葉林經營與管理、森林植物資源綜合利用、農林生物高新技術、生物能源林定向培育及轉化、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等領域具有較強優勢,為江西的林業經濟和生態建設、林業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江西省林業科學院,原名江西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8月,1997年5月經江西省編委批準更為現名,2000年經江西省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升格為省政府直屬副廳級事業單位。六十年代,全院(所)是全國松毛蟲防治、油茶速生豐產栽培科研協作組的牽頭單位。十年浩劫中,全院(所)被迫解散,人員下放,研究中斷,資料散失,損失慘重。1972年,周恩來總理親關懷科技事業的發展,在這一形勢影響下,1972年12月,得以遷地重建。1994年,全院(所)適應全國科技體制改革形勢需要,開始大膽進行改革探索,使各項工作得到全面振興,特別是1997年抓住“所改院”的契機,以建立科學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為目標,從改革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入手,引進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使全院各方面素質得以全面提升,現今,已發展成為全省的林業科技中心、信息中心、分析測試中心和科技產業化示范基地。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