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轉化,科技成果轉化。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官方網站。
王衛斌,男,漢族,1968年8月出生,云南永勝人,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員。1990年7月參加工作;1998年1月至2002年9月,任云南省林業科學院科研管理處副處長、處長,院外事辦主任;2002年10月,任云南省林業科學院副院長;2005年入選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2006年1月,任云南省林業科學院黨委書記。
郎南軍,男,漢族,1958年3月出生,四川巴中人,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75年9月參加工作,1993年1月至1997年7月任云南省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97年7月任云南省林業科學院副院長,2004年4月任云南省林業科學院院長、云南
郎南軍省林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現任國家林業局云南珍稀瀕特森林植物保護和繁育重點實驗室主任、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與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西部林業科學》、*林學會理事、*林學會計算機應用分會理事、云南省林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云南省林業產業協會副會長、盤龍區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昆明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八五”以來,他先后主持國家攻關(科技支撐計劃)、國際合作、省重點基金等各類重大項目20余項,在云貴高原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建設、天然林保護、生態恢復、生物質能源等學科取得了許多豐碩的成果,出版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項。已培養博士1名,碩士2名,現指導在讀博士生2名,碩士生8名。2005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云南省林業科學院 |
云南省林業科學院現轄科研機構六所(林業科學研究所、森林保護研究所、經濟林木研究所、熱帶林業研究所、林產工業研究所、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兩園(昆明樹木園、西雙版納樹木園)兩室(云南珍稀瀕特森林植物保護和繁育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與開發利用實驗室)三場站(普文試驗林場、漾濞研究站、廣南研究站)。現擁有在職專業技術人員155人,其中高級職務42人,中級職務56人,碩士導師9人,博士、碩士24人,云南省學術技術帶頭后備人才2人,云南省科技創新人才3人,云南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4人。
云南省林業科學院現已建成科研大樓、重點實驗室、自控溫室、組織培養室及標本樓等共13000平方米。擁有科研設備919臺(其中10萬元以上有14臺;從美國、德國、日本、瑞士等國進口大型儀器設備30多臺),保存植物標本4.3萬份,昆蟲標本4萬份,木材及木材切片標本3500號,具備了較完善的現代實驗手段。在院內以局域網與寬帶并行的方式,實現了國際網絡互聯。與省林學會聯辦的《西部林業科學》現聘有4位院士擔任首席編委,曾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現被列入*林業核心刊物。
建場后營造各類試驗林、母樹林、種子園等共178.7平方米。主要的植被為溝谷雨林、山地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場內天然分布種子植物共有804種,隸135科558屬,其中木本植物385種,樹木園引種栽培木本植物320種,蕨類、苔蘚及各類真菌均有眾多的種類,收集了珍稀瀕危樹種1215種。建成了云南省*思茅松無性系種子園,面積33.3 hm2,現已開始生產良種。營造山桂花、西南樺等速生豐產林200 hm2,已在云南熱區推廣造林數萬公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及生態效益。
云南省林業科學院座落在風景秀麗、林木蒼郁、氣候宜人的昆明市北郊大馬山麓,與著名旅游風景區黑龍潭公園相毗鄰。其前身為1959年成立的云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1985年擴建為云南省林業科學院。
云南省林業科學院建院40多年來,堅持走“科研立院、人才強院、創新興院、管理治院”的發展道路,使云南省林業科學院科技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實力日益增強,已進入到全國“相對實力較強,運行績效較好”的林業科研院所行列。 “八五”以來,云南省林業科學院共承擔國家、部省攻關科研、推廣課題151項,推廣*、省部級、行業重點、美國福特基金會等科技成果60余項,共獲得科技成果獎135項,其中7項成果獲*獎勵,107項獲部省級獎勵。1999年全國58個部省級林業科研院所綜合績效考核中名列第六,在省屬科研院所綜合績效考核中名列第二。
自實驗室建立以來,先后完成了多個科研項目,為云南省的林業科技發展和珍稀瀕特森林植物的保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代表性的成果有:“云南紅豆杉天然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北美紅杉區域性栽培與培育試驗示范”、“思茅松、西南樺工業原料林優質高效培育技術研究”、“藍桉施肥試驗技術推廣”、“思茅松優良種群遺傳特性研究”、“云南豆科灌木蛋白飼料樹種篩選及綜合評價”、“滇東南木蘭科植物的民族植物學研究“、“藍桉、直桿桉木材密度和纖維長度的遺傳變異研究”、“云貴高原西部山地防護林體系建設技術研究”、“云南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調查”等。
自2000年以來,實驗室研究人員共發表學術研究論文150余篇;出版專著多部,代表性的專著有:《云南珍稀樹木》、《云南珍稀瀕危樹種生態生物學研究》、《云南林木種質資源起源與演變》、《長江中上游高原山區陵區防護林體系建設配套技術研究與示范》、《云南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本著堅持研究特色,突出研究重點,不斷開辟新的研究領域的精神,云南省林業科學院將繼續以珍稀瀕特森林植物為研究的重點,在云南珍稀瀕特森林植物的瀕危機理、保護生物學、保護生態學、保護遺傳學以及繁育、栽培、開發和利用等領域開展研究,為云南省珍稀瀕特森林植物的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根據省政府“建立綠色經濟強省”和創建“中華生物谷”的發展戰略,圍繞云南省林業“六大工程”和“八大產業”建設,在關系云南省林業產業發展的特色經濟林、用材林等的良種選育、栽培和技術推廣等方面進行開發研究。
云南省林業科學院是云南省綜合性、多學科、非營利性社會公益型的林業科學研究機構,是云南省林業科學研究中心。
主要職責是承擔綜合性的林業科學研究工作,并負責指導云南省的林業科技工作、編制林業科技計劃、長遠規劃;管理和推廣林業科技成果;協調和組織重大林業科研項目的技術攻關;開展林業科技、經濟情報資料研究工作,同時對地、州、市縣林科所、林科網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技術咨詢。
官方網站:ynaf/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