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集美大學,辦事大廳。
教育網站,福建高校。高校大學。
集美大學現任領導 | 黨委書記 | ------------- | 辜芳昭 |
------------- | 校長 | 蘇文金 | |
黨委副書記 | ------------- | 葉美萍 | |
工會主席 | 羅良庚 | ||
常委 | 副校長 | 鄭志謙、黃德棋 | |
------------- | 莊祥生 |
顧問 | 賈慶林 |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 | 陳永栽 | 菲律賓航空公司董事長 |
莊炎林 | 原全國僑聯主席 | ------------- | ------------- | |
主席 | 蘇樹林 | 福建省省長 | ------------- | ------------- |
副主席 | 陳樺(女) |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委教育工委書記 | 高宏峰 | 交通部副部長 |
張桃林 | 農業部副部長 | 李紅(女) | 福建省副省長 | |
李川羽 | 印尼尚大集團董事總經理 | 劉可清 | 廈門市市長 | |
鞠維強 | 福建省教育廳廳長 |
校訓集美大學以“誠毅”為校訓。陳嘉庚先生吸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結合自身立身處世的感悟,概括提煉了“誠毅”二字,于1918年立集美大學校訓為集美學校校訓,用以教育和規范學校師生的言行。陳嘉庚先生曾語重心長地對學生說:“我培養你們,我并不想要你們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們是國家的害蟲、寄生蟲;我希望于你們的只是要你們依照著‘誠毅’校訓,努力地讀書,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替國家民族做事。希望諸位要抱著大公無私的精神,憑著‘誠毅’二字的校訓,努力苦干。”“誠”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無限忠誠,就是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說老實話;“毅”是做事的基本準則,就是要艱苦奮斗,百折不撓。
校歌閩海之濱,有我集美鄉,山明兮水秀,勝地冠南疆
天然位置,惟序與黌,英才樂育,蔚為國光。
全國士聚一堂。
師中實小共提倡,春風吹和煦,桃李盡成行,樹人需百年,美哉教澤長。
‘誠毅’二字中心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
閩海之濱,有我集美鄉,山明兮水秀,勝地冠南疆。
天然位置,惟序與黌,英才樂育,蔚為國光。
全國士聚一堂。
師中實小共提倡,春風吹和煦,桃李盡成行,樹人需百年,美哉教澤長。
‘誠毅’二字中心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
集美大學(JiMei University)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位于舉世聞名的廈門集美學村。學校前身是已故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18年創辦的集美師范學校和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1938年集美師范學校停辦,1958年,復辦,1963年裁撤。1994年10月,原集美航海學院(集美航海專科學校)、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福建體育學校)、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財經專科學校)和集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集美師范專科學校)等五所高校合并組建為“集美大學”,2004年廈門工業學校并入集美大學。學校現有19個學院,19個碩士學位授予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點,49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專業覆蓋工學、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理學、文學和法學等八個學科門類,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海外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培養層次比較齊全的辦學體系,并成功開展了中外合作辦學。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526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149人、副高職稱457人,具有博士學位192人、碩士學位74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1人,“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7人,雙聘院士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師德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此外,還有29人分別獲得福建省師德之星、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師、五一勞動獎章、新長征突擊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先后有5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截至2007年8月31日,全日制在校生22688人;總資產18億元,教學科研設備總值2.6億元;校園占地面積127.58萬平方米。學校建有萬兆高速校園網,并已開始全面采用IPv6新一代網絡技術和網絡無線接入技術。圖書館建有數字信息檢索中心,館藏紙質文獻211.97萬冊,各類電子圖書170萬余冊,中外文現刊2900多種,維普全文數據庫等中外文數據庫43個。
1996年9月,集美大學校董會成立。校董會是學校重大事務的宏觀決策機構,每屆任期四年,校董會常務校董會議每兩年一次,全體校董會議每兩年一次。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是當然的校董會名譽主席,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是當然的校董會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同志曾經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至今仍然擔任著校董會顧問。
黨中央、國務院對辦好集美大學高度關注。江澤民同志親自為學校題寫校名并題詞“弘揚嘉庚愛國精神,振興中華教育事業”,李鵬同志為集美大學題詞“弘揚嘉庚精神,辦好集美大學”,喬石、李嵐清等中央領導對辦好集美大學也作了專門題詞。李嵐清同志不僅對學校的合并改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而且親自為學校揭牌,親臨學校視察、指導。200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同志視察學校并為陳嘉庚先生銅像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賀國強同志在福建省主政期間,都曾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每年都親臨學校關心指導,大力推動了學校的改革發展工作。2006年7月,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來校視察,對學校所取得的辦學成績給予高度評價。2007年8月,教育部部長周濟同志視察學校后說:“集美大學這幾年發展得很好!”省、市領導也多次蒞臨集美大學指導工作。集美大學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航海、水產專業優勢和特色。航海教育是我國培養高級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和東南亞都具有較大的影響,是國內高水平航海院校之一;水產學科是福建省水平較高的學科之一,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影響。輪機工程和水產養殖學是省級重點學科,輪機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兩個專業為省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特色專業點。
蜚聲海內外的集美學村,走過了90多年光輝的歷程,不斷發展壯大的集美大學也即將迎來建校90周年。面向未來,學校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的三大任務,即力爭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2007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到2007年,高質量、高起點地完成新校區50多萬平方米校舍的建設任務,滿足我校各項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集美大學21世紀初期的戰略目標是:用20年左右的時間,切實增強辦學綜合實力,把集美大學辦成一所面向世界、面向海峽西岸經濟區、面向海洋,特色鮮明,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較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學。1918年:集美師范
1920年:集美學校水產科、集美學校商科
1927年:集美幼稚師范、集美水產航海學校、集美商業學校
1932年:集美鄉村師范、集美水產航海學校、集美商業學校
1933年:集美師范學校、集美水產航海學校、集美商業學校
集美師范學校,后設師范選科,分文、理、史、地、藝五個專業,初具初級師范雛形;1927年又增辦幼兒師范。1932年增辦集美鄉村師范
1937年抗戰開始停止招生,1938年,全部學生畢業后停辦。
1958年,集美師范學校復辦,遷至鼓浪嶼,改名為廈門師范學校。
1960年,改名為廈門師范學院。
1963年,裁撤并入福建第二師范學院(漳州)。
民國36年,福建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從莆田遷來涵江,民國38年,該校遷往泉州惠安縣崇武。
1972年,在鼓浪嶼創建廈門師范學校。
1975年廈門師范學校大專班創建(合署)
1979年廈門師范學校大專班升格為廈門師范專科學校
1980年廈門師范專科學校更名為集美師范專科學校
1993年集美師范專科學校更名為集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975年,遷回集美,開辦廈門師范大專班(理化專業)。
1978年,創立“廈門師范專科學校”,設中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五個專業。
1980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集美師范專科學校”。
1958年:廈門師范專科學校、集美航海學校、集美商業學校
1959年福建體育訓練大隊、福建體育專科學校創建,1960年改名為福建體育學院,1961年福建體育學院改建福建體育學校。
1965年福建體育學校撤銷
1978年福建體育學校復校并改名為福建體育學院
1959年:廈門師范專科學校、集美航海學校、集美商業學校、福建體育學校
1941年福建私立集美職業學校(商科)改建私立集美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私立集美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更名福建私立集美高級商業學校
1952年福建私立集美高級商業學校更名集美財經學校
1959年集美財經學校、廈門紡織工業學校、泉州食品工業學校合并組建福建集美輕工業學校
1958年廈門紡織工業學校創建
1960年福建集美輕工業學校升格福建集美輕工業學院
1962年福建集美輕工業學院改建福建集美輕工業學校
1965年福建集美輕工業學校(部分)改建集美財經學校
1968年集美財經學校撤銷
1980年廈門財經學校創建
1985年廈門財經學校升格為福建集美財政專科學校
1993年集美財政專科學校更名為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
1988年鷺江職業大學(附屬中專學校)創建
1992年鷺江職業大學(附屬中專學校)改建廈門工業學校
2004年廈門工業學校并入集美大學。
部門 | 網站 |
航海學院 | nav.jmu |
輪機工程學院 | mei.jmu |
水產學院 | fishery.jmu |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 bec.jmu |
體育學院 | phys.jmu |
財經學院 | cjc.jmu |
教師教育學院 | teacher.jmu |
工商管理學院 | ms.jmu |
音樂學院 | com.jmu |
美術學院 | arts.jmu |
信息工程學院 | ie.jmu |
計算機工程學院 | cec.jmu |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 me.jmu |
理學院 | sci.jmu |
外國語學院 | sfl.jmu |
政法學院 | soc.jmu |
文學院 | chin.jmu |
工程技術學院 | engtech.jmu |
成人教育學院 | ae.jmu |
海外教育學院 | oec.jmu |
誠毅學院 | chengyi.jmu |
黨政機關
部門網站
學校辦公室 xiaoban.jmu
紀委、監察審計處 xwgk.jmu/jiwei
組織部 zzb.jmu
宣傳部 xcb.jmu
統戰部 tzb.jmu
學工部(學生處) xsc.jmu
黨校 dangxiao.jmu
人事處 rsc.jmu
國際合作交流處 iced.jmu
教務處 jwc.jmu
研究生處 yjs.jmu
招生辦 zsb.jmu
科研處 kyc.jmu
保衛處 bwc.jmu
離退休工作處 ltxc.jmu
后勤管理處 houqin.jmu
財務處 cwc.jmu
基建處 jjc.jmu
資產處 zcc.jmu
群團組織
部門 網站
校工會 xgh.jmu
校團委 xtw.jmu
學院設置
部門 網站
信息工程學院 ie.jmu 計算機工程學院 cec.jmu
機械工程學院 me.jmu
理學院 sci.jmu 航海學院 nav.jmu
輪機工程學院 mei.jmu
水產學院 fishery.jmu
生物工程學院 bec.jmu
財經學院 cjc.jmu
工商管理學院 ms.jmu
外國語學院 sfl.jmu
政法學院 soc.jmu
文學院 chin.jmu
工程技術學院 engtech.jmu 教師教育學院 teacher.jmu
成人教育學院 ae.jmu 藝術學院 art.jmu 體育學院 phys.jmu 誠毅學院 chengyi.jmu
海外教育學院 oec.jmu
教輔及直屬單位
部門 網站
選培辦 xpb.jmu
質量辦
圖書館 lib.jmu
網絡中心 net.jmu
學生就業指導中心 jyzd.jmu
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 ggfz.jmu
工程訓練中心 etcenter.jmu
船員培訓中心 stc.jmu
航海技術研究所
水產生物研究所 fishery.jmu
學報編輯部 xuebao.jmu
檔案館 dag.jmu
醫療中心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