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淮安,名校。國際交流,教育科研。
1990年通過省合格重點中學驗收,江蘇省淮陰中學創建于1902年。2003年轉為省四星級高中。2000年創建成為*示范性高級中學,1953年發展成為省首先辦好的十四所重點中學之一。
高考成績
2002年、2003年有30名學生考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2011年高考,一本達線917人,二本以上達線1127人,總參考人數1250人,清華北大共28人。
2012年高考,一本達線902人,二本以上達線1208人,400和390以上人數江蘇省排名第二,清華北大21人。
2013年高考,一本達線992人,二本以上達線1323人,400和390以上人數江蘇省排名*,錄取清華北大17人。
2014年高考,一本達線1002人,二本以上達線1368人,錄取清華北大15人,南大錄取46人。
學科競賽
時間 | 學生 | 競賽名稱 | 獲獎情況 |
---|---|---|---|
2014年 | 張成 | “蘇教國際杯”江蘇省第十四屆中學生作文大賽(高中組) | 一等獎 |
2008年 | 張昊、沈洋、王習之、高佳佳、周藝然、陳績 | 第2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江蘇賽區) | 一等獎 |
趙巖星、徐睿、嵇然、陳嘉偉等 | 二等獎 | ||
2008年 | 趙巖星、黃吉羊、嵇然、陳嘉偉等 |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蘇省賽 | 一等獎 |
張昊、王海濤、喬雪、紀建鄴等 | 二等獎 | ||
2008年 | 黃吉羊 |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高中組 | 一等獎 |
趙巖星、王天宇 | 二等獎 | ||
2008年 | 徐睿、耿韜、駱守煜、陸海成、王九零、武翔宇、朱啟運、毛宇、唐堂 |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高中組 | 一等獎 |
2008年 | 吳劍書、王騫 | 第22屆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江蘇賽區) | 一等獎 |
陸海成、王天宇、曹旸、蔡書豪、黃智、郁棟、劉冠宇、黃久鵬、陳陽、劉劍 | 二等獎 | ||
2008年 | 袁瑩哲、范德佳、朱亞麗、管延慶等 |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江蘇賽區) | 一等獎 |
蔡兆文 | 二等獎 | ||
2008年 | 管雨翔 | 江蘇省英語口語電視大賽 | 一等獎 |
教師姓名 | 所獲獎項 |
---|---|
林莉、謝沛濤、劉學飛、顏海紅、蔣鼎宏、羅會元 | 2007—2008年度江蘇省高考優秀指導教師 |
蔣鼎宏、萬伯宏 | 市優秀教師 |
王新鳳 | 省先進教育工作者 |
魏清 | 全國模范教師 |
沈慧 | 淮安市首屆語文、數學、英語、幼教學科優秀青年教師 |
周長海、莊泓、李家龍 | 2006-2007學年度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優秀班主任 |
陳桂年 | 淮安市首屆中學生暨第23屆星級高中田徑運動會優秀教練員 |
朱海艷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語文組一等獎 |
魏平、錢正明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英語組一等獎 |
李理、張樹鋒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物理組一等獎 |
丁菲菲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歷史組三等獎 |
張營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政治組二等獎 |
顏金花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政治組一等獎 |
周懷春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生物組一等獎 |
朱麗、吳潔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化學組二等獎 |
周靜、李治球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地理組一等獎 |
賀婷婷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音樂組一等獎 |
趙金國、王飛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體育組一等獎 |
王丹丹、周磊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美術組二等獎 |
趙亮、薛志堅 | 2014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信息技術組一等獎 |
張東風、楊海芹 | 2014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
吳從洋 | 2014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二等獎 |
教師姓名 | 論文題目 | 獲獎名稱 | 獲得名次 |
---|---|---|---|
張東風 | 《電壓源、電流源等效變換電路再研究》 | 中學物理教學、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論文優秀論文 | 一等獎 |
張東風 | 《對“力的分解”一節的教學思考、探究和實踐》 | 中學物理教學、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論文優秀論文 | 一等獎 |
謝沛濤 | 《2008考生面對的是“新教材,新課程,新高考”,在此背景下如何備考指導課》 | 江蘇省高考優秀指導教師執教課 | 一等獎 |
王愛娟 | 《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 江蘇省德育課件征集和評比活動中獲中學組多媒體課件類 | 一等獎 |
林莉 | 《2008江蘇高考增設新題型“任務型閱讀”專題課》 | 江蘇省高考優秀指導教師執教課 | 一等獎 |
劉學飛 | 《屈原列傳》 | 江蘇省優秀青年教師執教課 | 一等獎 |
顏海紅 | 《屈原列傳》 | 江蘇省優秀青年教師執教課 | 一等獎 |
夏軍 | 《“電阻定律”教學設計》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案例高中組 | 一等獎 |
王剛 | 《<傳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創新教學設計》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案例高中組 | 一等獎 |
于廣波 |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案例高中組市 | 一等獎 |
張勤 | 《“變壓器”的教學設計》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案例高中組市 | 一等獎 |
鄧瑩 | 《淺談多種媒體資源對提高學生英語文化素質的幫助》 | 2007年江蘇省優秀教育論文 | 一等獎 |
鄭元元 | 《“傳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教學設計》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案例高中組 | 二等獎 |
范春玲 | 《細胞的增殖》(高中生物) | 2006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各學科新課程教學創新設計 | 二等獎 |
李理 | 《“大膽放手探究有度”——對<力的合成>的教學反思》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論文評比高中組江蘇省 | 二等獎 |
林莉 | 《運用多元理論整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 | 2006年江蘇省中小學英語優秀論文 | 二等獎 |
張東風 | 《“力的分解”教學思考、探究和實踐》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案例高中組 | 二等獎 |
王娟 | 《“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教學設計》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案例高中組 | 二等獎 |
周軍 |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 2006年江蘇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優秀教學設計案例 | 三等獎 |
顧士明 | 《實現高三物理習題講評高效的思考》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論文評比高中組江蘇省 | 三等獎 |
姜玉斌 | 《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學設疑的有效策略》 | 2006年中學物理教學論文評比高中組江蘇省 | 三等獎 |
莊泓 | 《自由的天地如何自主——談自習課的有效利用》 | 2007年江蘇省中小學“師陶杯”教育科研論文 | 三等獎 |
莊泓 | 《2007年江蘇高考政治試卷調查與分析》 | 2007年江蘇省優秀教育論文 | 三等獎 |
職務 | 姓名 |
---|---|
校長 | 張元貴 |
黨委書記 | 張元貴 |
副校長 | 魏清、朱留明、周長虹、皇甫立同、蔣鼎宏、萬伯宏 |
黨委副書記 | 孫勤 |
紀委書記 | 黃沛淮 |
江蘇省淮陰中學的前身為江北大學堂——兩江總督張之洞于公元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在其任內奉旨設立;
1903年,更名為江北高等學堂;
1905年,更名為江北師范學堂;
1911年,更名為淮陰師范學校;
1914年,更名為江蘇省立第六師范學校;
1928年,更名為江蘇大學區立淮陰中學;
1929年,更名為江蘇省立淮陰中學;
1932年,更名為江蘇省立淮陰師范學校;
1938年,更名為江蘇省立龍爪樹臨時師范學校;
1939年,更名為江蘇省立第二臨時師范學校;
1943年,學校臨時解散;
1947年,學校重新成立,名為江蘇省立淮陰師范學校;
1948年,更名為兩淮市*聯合中學;
1949年,更名為淮陰區立淮陰中學;
1950年,更名為蘇北淮陰中學;
1953年,更名為江蘇省淮陰中學;
1953年,淮陰中學經中央教育部批準,成為江蘇省首先辦好的14所重點中學之一;
1955年,淮陰中學開始采取六軌制,但到上世紀60年代高中是三軌;
1960年9月,被省教育廳定為江蘇省*批教改試點學校;
1963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首先辦好的18所示范中學之一;
1969年,更名為清江市淮陰中學;
1970年,高一只招3個班級,面向市區招生。
1977年3月,江蘇省委批轉省教育局關于“辦好重點中小學”的意見,淮中列入首先辦好的重點中學行列;
1978年,更名為江蘇省淮陰中學,延續至今;
1978年4月,淮中被重新確定為省屬16所重點中學之一;
1979年,江蘇省教育廳決定省重點中學由省市和縣共管,并對招生規模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1981年秋季,根據省教育廳蘇教中(81)54號文件精神,淮中招生規模定制為初、高中六軌,共36個班級,面向淮陰地區招生,學生總數穩定在1800人左右。
1990年,淮陰中學通過專家組的評估驗收,先后成為江蘇省合格重點中學、江蘇省模范學校;
1991年,淮中因歷史悠久,久負盛名,教育質量高,辦學具特色,被列入中國名校行列,學校發展史收錄在1992年出版的《中國名校》;
1997年初,淮中榮獲“江蘇省模范學校”稱號;
1997年5月,經上級部門批準,淮陰中學與中國民主促進會淮安委員會合作,創辦了“淮安市開明中學”;
2000年,學校順利通過江蘇省*示范性高級中學的評估驗收;
2000年4月,通過省評估驗收,成為合格的省重點中學;
2001年,江蘇省教育廳正式下文,確認淮陰中學為*示范性高級中學;
2002年,新校校舍建成,學校為新校區的59間教室配置了59套多媒體教學系統,并逐步調試完成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監控報警系統、校園內部網絡系統、校園廣播系統及禮堂報告廳和學校報告廳的音響系統。
2003年,轉為省四星級高中;
2003年,高中新校區現代化的各項建設全部竣工,實現了初中部與高中部的分離,淮陰中學在教育發展的歷史性變革中已發展成為一所高級中學;
2009年,淮中入選為“中國百強中學”,并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時間 | 榮譽名稱 | 頒發單位 |
---|---|---|
2004年3月 | 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 江蘇省教育廳 |
2005年4月 | 南京農業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 南京農業大學 |
江蘇科技大學生源基地 | 江蘇科技大學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2005年10月 |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
2005年11月 | 南京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 南京大學 |
2006年6月 | 依法治校示范校 | 江蘇省教育廳 |
2007年9月 | 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 | 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委員會 |
2009年1月 | 全國文明單位 |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
2009年 | 中國藥科大學優秀生源基地 | |
2009年 | 全國文明單位 | |
2010年4月 | 2009年度江蘇省平安校園 | 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綜治辦、江蘇省公安廳 |
2010年5月 | 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 | 省全民國防教育委員會 |
南京審計學院生源基地 | 南京審計學院 | |
南京郵電大學生源基地 | 南京郵電大學 | |
南京師范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 南京師范大學 | |
江蘇大學教育改革實驗基地 | 江蘇大學 |
據2015年7月學校網站顯示,學校總面積173333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7834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0158.6平方米,學生宿舍建筑面積11084平方米,教學教輔用房面積24675.13平方米,體育衛生用房3328平方米,生活用房24089.5平方米,共有60個班級,在校生共計3000余人。
實驗室
師資力量
據2015年7月學校網站顯示,江蘇省淮陰中學有特級教師11人,正高級教師3人,受*表彰9人,受省級表彰14人,市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有專職教師212人,具中、高級職稱教師129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0多人,淮安市模范教師1人。
江蘇省淮陰中學特級教師名錄:
信息技術學科:陸平
歷史學科:趙俊、詹明靜
語文學科:魏清
數學學科:羅會元、皇甫立同
物理學科:周同仕、張元貴
英語學科:王新鳳
生物學科:孫立祥
政治學科:張樹林
江蘇省淮陰中學正高級教師名錄:
物理學科:顧士明、張元貴
政治學科:張樹林
進德修業,弘毅篤行
《前進吧,淮中!》
古運河畔 黃海之濱
閃耀著一顆教育的明星
古運河畔 黃海之濱
閃耀著一顆教育的明星
淮中淮中 淮中淮中
你造就多少人才
你培養多少精英
郁郁棟梁圃 芬芳桃李林
文明團結 奮發求實
文明團結 奮發求實
朝氣蓬勃 不斷前進
為四化大業育新人
前進前進不斷前進
為四化大業育新人
前進前進不斷前進!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