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河南科技學院官方網站。
茹振鋼。學校章程,百泉農專,河南科技學院,矮抗58。
專業涵蓋工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農學6大學科門類。學校設有7個二級學院,10個直屬教學系、4個教學部、11個研究所、1個研究中心、有各類實驗室53個、校內外實習基地60多個。目前學校有本科專業34個,兼有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
國際經濟與貿易、教育技術學、社會體育、機電技術教育、應用電子技術教育、服裝設計與工藝教育、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烹任與營養教育、漢語言文學、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農學、園藝、植物保護、園林、動物科學、動物醫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旅游管理等。
發展:歷史未來共斟酌
被喻為“給靈魂起個名字”的校訓、校風系列征集活動開展的同時,同樣觸及靈魂的教育思想大討論,圍繞“建設一所什么樣的大學、怎樣建設這樣的大學”的主題展開。58個春夏秋冬,歷經平原農學院、百泉農業專科學校、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的河南科技學院,從最初的一處農村院落到現在的布局合理總占地面積1365畝的花園式學校,先后被確定為首批“全國職教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和“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在全國第十次學位授權審核中,被增列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河南科技學院的變遷傳承著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學生成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應用型人才。特色鮮明的優秀科研成果獨樹一幟: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黃光正教授培育的“百農3217”小麥品種,從1977年至1998年在全國15個省區推廣,取得經濟效益約50億元,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河南省小麥育種首席專家茹振剛教授培育的“百農62”、“百農64”、“百農矮抗58”等系列小麥新品種,從1992年開始在河南省及其周邊省推廣,累計種植上億畝,增產效益達20多億元。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副校長王清連教授培育的“百棉1號”、“百棉2號”、“百棉3號”等系列棉花新品種,從2002年至今累計推廣種植1700萬畝,創經濟效益達13億元,已推廣到吉爾吉斯坦。
如何樹立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形成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的質量觀?嚴全治說,這是能否抓住新機遇求得新發展的關鍵,需要理思路、準定位、再鼓勁。
核心:一切為了學生成長成才
“對學生有耐心”,這是學生對“全國優秀教師”、剛剛被評為校“十佳教師”馮喜蘭教授的一致評價。
例如,馮喜蘭視學生的評價為較高榮譽,問“耐心何處來?”笑答:“‘婆婆嘴’們帶出來的”。“婆婆嘴”是馮喜蘭1985年大學畢業進入學校工作時,從老教師們那里常聽到的一句口頭禪,那一批入校的年輕老師,就是通過這些“婆婆嘴”們的傳、幫、帶,站穩了講臺。“婆婆嘴”意思是,對學生一時弄不明白的問題,要不厭其煩地認真講、反復講。二十年過去了,由單一的農林特色向多科性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的重大轉折中,馮喜蘭這一代教師已成為河南科技學院新的教學骨干,“婆婆嘴”的精髓得以傳承,那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成才。黨委書記、院長嚴全治將其概括為: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意識,為學生成長成材提供良好環境;增強“為了一切學生”意識,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成材;樹立“為了學生一切”的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系列教育教學創新圍繞學生成長成才展開。其中“實施‘四雙工程’,培養‘雙師型’職教師資的研究與實踐”改革項目,為全國首創模式,2005年獲*教學成果二等獎。“四雙工程”即教學計劃突出教育教學技能和專業技能雙技能訓練,學生和師資培養要求教師型和技師型雙師型素質,實習場地采取校內外教育教學實習和專業實習雙基地建設,學生考核實行學歷證書和專業技術等級證書雙證書制度。
創新型教學方法得到總結推廣,《植物化學保護》等8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有機化學》等5門課程入選河南省教育廳網絡課程。在全國農技高師統編教材中,該校教師任主編的占40%以上,30%教材為獨立完成。實踐教學條件與時俱進,實驗室和文獻資源建設的投資分別達3078萬元和1100萬元,15個教學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通過了評估驗收。新建校內實驗室和實訓基地24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1個。
學生的創新潛能得以釋放。3年來學生完成并發表論文近200篇,在世界未來工程師大會暨*屆大學生工程技術創新大賽中,該院學生設計的“助殘床”、“管道三足爬行機器人”均獲三等獎,是河南省惟一獲此榮譽的高校。
每年選拔支持100名優秀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目前,該院圍繞學生成長成才,正在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包括學科建設、實踐教學、大學生身心素質等內容的個性化、柔性化人才培養機制,根據市場化就業需求,培養“寬口徑、多方向、強能力、重創新”人才,為學生放飛人生理想提供一個“帶彈射器”的起飛平臺。
本領:一個都不能少
讓學生擁有一張學歷證書(畢業證和學位證),同時又拿到專業技術等級證書,即“雙證書”,是河南科技學院首創的“四雙工程”中的一項內容。如今,學生最多可以拿到包括高級專業技術等級證書在內的7個證書。1998年以來,該院畢業生普通話通過率為99%,中級技術等級通過率平均在98%左右。
正是這種“本領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教學特色,王靜靜和同學們的才藝得以提高和展示。河南科技學院的畢業生也因此就業有門路,深造有基礎。凡是校級以上課題必須吸收本科生參加,列入科研業績考核。河南科技學院剛剛推出的此項新舉措,進一步完善了學生在學科前沿探索創新的環境。
新*百廢待興農業立國之時,不畏艱辛筑起農業專科教育的高臺;改革開放經濟振興人才匱乏之時,迎接職業教育的挑戰,首創全國職教師資培養新模式。展望未來,河南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嚴全治教授說,讓學生享受既有適應市場化就業的素質與技能,又能探索和體驗前沿科研與學術,一個本領都不能少的成長成才空間。
1949年8月 平原省立農業學校創建。
1951年 平原省立農業學校、北京農業大學長治分校(1949年華北大學(農學院長治分院)更名為北京農業大學長治分校)合并升格為平原農學院(本科)。
1952年平原農學院(部分)并入河北農學院,現發展為河北農業大學。
1952年平原農學院(獸醫組)參與合并升格為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現相繼發展為內蒙古農牧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
1952年平原農學院(部分)參與合并升格為河南農學院,現發展為河南農業大學。
1952年平原農學院(森林系)參與合并升格為北京林學院,現發展為北京林學院。
1952年平原農學院(部分)合并升格為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后發展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現參與合并組建*農業大學。
1953年百泉農學院改建百泉農業學校,陜州棉校并入百泉農業學校(中專)。
1957年百泉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改建為鄭州畜牧獸醫學校,后發展為鄭州畜牧獸醫專科學校、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
1958年百泉農業學校升格為百泉農學院(本科),百泉農業學校撤消。
1959年百泉農學院更名為新鄉專區農學院,1959年新鄉專區農學院改建百泉農業專科學校(大專)
1962年鄭州水利專科學校(部分)并入百泉農業專科學校。
1987年百泉農業專科學校升格為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本科)。
2004年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更名為河南科技學院(本科)。
學院設有11個研究所和“河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中心”。1985年以來,完成省、部級以上課題400余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其中,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黃光正教授主持培育的小麥高產品種“百農3217”,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創造社會經濟效益50億元;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管理專家楊永光教授主持完成的“河南省小麥不同生態類型區及其生產技術規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王清連教授主持培育的棉花品種“百棉1號”,在黃淮棉區大面積推廣;河南省抗病蟲小麥育種首席專家茹振鋼教授主持培育的“豫麥54”,為河南省小麥品種第八代更新換代品種,已在全國6省區大面積推廣。目前,全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項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河南省創新人才基金等各類項目415項。辦有《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科版)》《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河南科技學院報》等國內外公開發行報刊。
科研機構截至2013年9月,學校擁有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省(部)級學科平臺18個。建有*現代蜜蜂產業技術綜合試驗站,全國*小麥根系走廊。2008年至2013年9月,學校累計發表學術論文7004篇,其中SCI、EI、ISTP收錄431篇;獲得省部級成果獎37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2013年在承擔“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劃、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73項,在研經費6200萬元。王清連教授主持的雙價轉基因抗蟲棉花新品種“百棉1號”,2009年通過國家農作物新品種審定,獲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和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在全國大面積種植并推廣到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
茹振剛教授培育的小麥新品種“百農矮抗58”,2005年通過河南省和國家審定,被農業部推介為黃淮麥區主導品種,2010年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年申報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并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截至2013年8月,“矮抗58”全國累計收獲面積2.3億畝,增產小麥86.7億公斤,實現增產效益170多億元。“矮抗58”已成為*種植面積在4000萬畝以上的特大品種,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國家糧食核心區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求真務實,敬業奉獻:“求真務實”,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務實,就是務求實效。求真務實反映了該校創建以來追求真理、尊重科學的態度和歷代學人腳踏實地、勤奮務實的優良傳統。“敬業奉獻”,敬業,就是對本職工作具有責任感、使命感。奉獻,是個人或集體對社會的饋贈,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較高境界。敬業奉獻是該校幾代人長久不變的精神情懷。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繼承和發揚求真務實、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艱苦奮斗 自強不息:“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是該校歷經滄桑,逐漸積淀形成的辦學精神。縱觀該校的歷史,就是一部歷代學人的艱苦奮斗史,是一部戰天斗地、自強不息的發展史。學校成長步履維艱,辦學層次幾經升降,正是憑著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師資力量相對薄弱、辦學條件相當艱苦的情況下,堅持辦學、積極辦學,學校才得以升格、轉型、遷建,才得以發展、振興、揚名。如今,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辦學精神已經內化到了學校歷代學人的血脈之中。
河南科技學院是一所省屬多科性本科院校。始建于1939年,前身是淵源于延安自然科學院生物系的北京農業大學長治分校和平原省立農業學校,歷經平原農學院、百泉農業專科學校、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等時期。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河南科技學院。
學院地處中原名城新鄉市,總占地面積1365畝,校舍面積45萬平方米。有各類實驗室58個,校內外實習基地60多處,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649萬元。建有現代教育中心、計算機中心和完備的多媒體教學、語音教學設施;校園網聯通主要教學和辦公場所。圖書館各類文獻資源總量達169萬余冊,各類期刊3600種,建有全省一流的數字圖書館。是“全國職教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和“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
學院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兼有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等多層次、多科性的辦學格局,構建了涵蓋理、工、農、文、經、管、法、教育等學科門類的學科專業體系。現設11個二級學院和3個直屬系。有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作物遺傳育種、蔬菜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預防獸醫學等五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信息工程、法學、機電技術教育、服裝設計、漢語言文學、英語、音樂、城市規劃、農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等本科專業38個。全日制在校生13004人,成人教育學生3492人。辦有國有民辦獨立學院“新科學院”,在校生4000余人。
黨委書記 | 牛書成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王清連 |
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 張玉珍 |
副校長 | 劉興友、竇玉璽、苗雙虎、馮啟高、王舜書 |
紀委書記 | 宋亞偉 |
正院級調研員 | 梁賴、張民校、郭海山 |
院長 | 梅憲賓 |
書記 | 旦勇剛 |
副院長 | 孟麗、王洪亮、張濤 |
副書記 | 冀紅舉 |
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
動物病毒病防控研究團隊(2010年)
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
時間 | 帶頭人 | 研究方向 |
2013年 | 馬漢軍 | 農產品深加工及質量安全控制 |
馬金友 | Rab蛋白對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的應答及其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 | |
牛紅英 | 多環核苷的設計及合成方法學研究 | |
2008年 | 王選年 | 動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機制 |
茹振鋼 | 作物分子遺傳育種 |
河南省高校教學團隊:
農科基礎化學教學團隊(2013年)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2012年)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教學團隊(2011年)
作物遺傳育種教學團隊(2007年)
動物疫病防控教學團隊(2007年)
在50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院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不斷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構建了“寬口徑、多方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近五年來,完成教育部教改項目7項、河南省教改項目28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2項,其中特等獎2項。在2004年世界工程師大會上,我院學生制作的“助殘床”和“管道三足爬行機器人”兩項作品被組委會作為12項優秀項目之一推薦展出;在河南省公務員選拔中,被錄用學生數量近3年均居全省高校前3位;畢業生就業率逐年提高,2006年達到96.47%,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率達95%以上。已形成了以河南省為主,面向全國25個省、區招生的生源格局。建校以來,共向社會輸送了40000多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尤其是河南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院系專業學校設19個教學學院,60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農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學校有*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職教師資專業建設點專業和**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15個,河南省特色專業、名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2個。學校辦有成人教育學院和民辦獨立學院——新科學院。:河南科技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院系設置 | ||
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服裝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軟件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數學科學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文法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園藝園林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食品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機電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 |
河南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 |
*特色專業:
農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
生物工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
機電技術教育
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烹飪與營養教育
食品工程
動物醫學
省級名牌專業:
園藝
農學
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及重點學科:
所屬二級學院 | 一級學科(4個) | 二級學科(21個) |
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 | ★0901作物學 | 090101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090102作物遺傳育種0901Z1作物生物技術0901Z2作物生理學 |
河南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學院 | ★0906獸醫學 | 090601基礎獸醫學★090602預防獸醫學090603臨床獸醫學0906Z1動物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0906Z2獸醫生物工程 |
河南科技學院園藝園林學院 | ★0902園藝學 | 090201果樹學090202蔬菜學090203茶學0902Z1觀賞園藝學0902Z2景觀園藝學 |
河南科技學院食品學院 | ★0832(0972)食品科學與工程 | 083201食品科學0832Z1食品營銷工程0832Z2食品加工裝備及其自動化097202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97203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097204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
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 ★090402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等多所國外高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與美國布瑞納大學、韓國江原大學、荷蘭農業學生交換及學習訪問基金會等開展了合作辦學,常年聘有美、英等國的外籍專家任教。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