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培養公安干警人才的公辦全日制本科院校。學院位于廣西首府“綠城”南寧市,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治安管理、學院占地面積1905畝,交通管理、刑事技術、警察指揮與戰術等專業為發展的本科院校。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是一所以偵查、各層次專業全日制在校生4180人。廣西警察學院 創辦于1950年。
廣西警察學院,機構設置。學校概況。
學院突出行業特點和專業特色,全力服務于公安機關基礎信息化、警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建設,系統設計、分步實施,把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行業優勢緊密結合,形成了“貼近實戰、服務實戰”的辦學特色。
1.政治建校、政治育警。堅持“政治建校、政治育警”的辦學方針,秉承“德才育人、忠勇鑄魂”的校訓,圍繞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開展以忠誠為核心的政治信念教育,以誠信和感恩為核心的品德培養,以戰略戰術為核心的警察思維訓練,以技能為核心的職業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政權意識、大局意識、法治意識、群眾意識和警察職業意識,培養忠誠衛士。建校以來,培養出了一級英模鐘銳,二級英模霍建很、潘華、覃志武、盧偉朝等一批英勇犧牲的英雄群體和一大批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優秀公安局長(任長霞式優秀公安局長)、一等功臣、刑偵專家、破案能手。2006年以來,學院的誠信教育管理活動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報道,成為廣西高等教育的亮點。
2.校局互動、學戰融合。學院與公安行業雙向“嵌入”,共同培養實戰型警務人才。一是以全區公安機關為依托,頂層設計,突出實戰思維和技能培養,打造和形成了融“研、教、學、練、戰、思”為一體的應用型警務人才培養模式,搭建了“校—局—所”互動,“點—線—面”對接的一體化平臺。學院與全區14個市級公安局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并與一批派出所建立了經常性的業務聯系。二是利用人才、技術、設備和科研優勢服務實戰,幫助和指導基層公安機關辦理疑難案件,破解公安難題,為公安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和智力支持,成為廣西公安理論研究和技術支持基地。三是充分發揮學院的“育警”“屯警”“協警”與社會服務功能,為公安行業和社會提供品質服務,訓練與實戰結合、學習與實戰融合。2004年以來,師生參加了歷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等重大活動的安保工作,出警30000多人次。2010年,師生赴廣東參加第十六屆亞運會、第十屆亞殘運會安保工作,獲記公安廳集體二等功。2011年,師生支援深圳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獲記公安部集體三等功,公安廳集體二等功。2012年,學生在實習中表現突出,羅常恩同學勇斗毒梟,獲記個人二等功,并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和“2011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2014年,在自治區公安廳指導下,學院組建了全國公安院校*支反恐處突學警預備隊。
3.科技強警,協同創新。隨著公安基礎工作信息化的全面鋪開,廣西公安廳將警務工作的公安信息化建設成果用于支持學院開展教學、科研和實訓工作,使學院直接將廣西公安在線的各種信息化應用平臺引入課堂和實驗室,開展協同創新,優化公安智庫結構,培養智能型警務人才。學院全面共享廣西各級公安機關近年來投入30多億元傾力打造的“自治區—市—縣—派出所”四級公安專網、云計算中心和各種應用平臺。其中,“警務綜合應用平臺”“圖像綜合應用平臺”“警務指揮通信保障”等課程與教學平臺,使學生信息化實訓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實現了訓練與實戰應用的無縫銜接。利用數據平臺協調強化社會管理,預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在戰訓中培養新型人才。學院以圖書館為依托,搭建了面向廣西全警的知識服務平臺,為打造學習型警隊提供海量數字資源支持。
學院經過64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了一所具有鮮明職業特征、專業特色和地域特點高等院校,為平安邊境、平安廣西、平安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現有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個、廣西高校特色(優勢)專業4個、廣西高校優質專業2個,廣西高校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門,自治區示范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個。
在2012年舉行的首屆全國公安院校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了團體二等獎,個人一、二等獎的好成績,成為*躋身團體總分前5名的西部院校。學院教師還獲得了第五屆粵桂瓊贛滇五省(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廣西*名。
學生對學院的教學質量的滿意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表現總體滿意率超過90%。近3年來,學院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總體就業率達到95%以上,專業對口就業率為84.04%,其中公安專業的總體就業率達到98%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學院校友中現在位的副廳級以上領導干部17人,其中正廳級3人,副廳級14人;處級領導干部725人;立三等功以上4000多人次;廣西市縣級公安機關領導班子中60%以上,基層公安科、所、隊長中70%以上均為學院畢業生。廣西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稱號的20人次中,13人次為學院畢業生,占65%;獲“全國英雄模范”稱號的35人中,13人為學院畢業生,占37%。學院畢業生已經成為廣西公安機關的中流砥柱。
1950年1月16日,經中共廣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批準,在桂林榕茵路的古南門城樓開辦了中共廣西省委社會部政訓隊(對內稱公安學校),首批受訓學員205名。同年3月,廣西公安干部訓練班遷往南寧,先與省公安廳一起在民國時期邕寧地方法院舊址(今興寧路西一里1號紅星文化*內)辦學,并改稱廣西公安學校。
1951年9月,學校搬入新民路34號省公安廳院內。2000年,廣西人民警察學停止招生。
2003年3月1日,經教育部高校設置評委會評估合格,教育部于4月16日致函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學院改制。7月13日,自治區人民政府發文批準建立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同時撤銷廣西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建制。
2015年,經教育部同意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廣西警察學院。
現有專任教師309人,生師比為13.53︰1。高級職稱教師128人(正高職稱23人,副高職稱10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1.42%;具有研究生及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18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52%;雙師型教師151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8.87%。有兼職教師99人(包括公安部審案專家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2.04%。專任教師中,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公安系統優秀教師2人、公安部教學名師1人、全國公安模范(優秀)教育訓練工作者2人、公安部視頻資格專業人才1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2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師2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個,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1人、廣西公安科技專家3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
學院占地面積641.188畝,生均占地面積102.26平方米。現有校舍建筑面積26.54萬平方米,生均63.50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12.19萬平方米,生均29.17平方米。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088.40萬元,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1.46萬元;每100名學生配備教學用計算機19.09臺、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8.90個。學院除校園網與因特網聯通外,還建有專線網絡與公安網聯通,進行公安專業教學和實訓。學院已建成網上辦公系統,教學、科研和辦公實行信息化和無紙化管理,網站運行速度在全國高校位居第66位,在廣西高校位居第2位。
根據2017年9月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偵查系、治安系、信息技術系、法律系、基礎部、社科部、警體訓練部7個教學系部,開設有6個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
院系 | 專業 | 類別 |
---|---|---|
偵查系 | 偵查學 | 本科 |
禁毒學 | 本科 | |
刑事偵查 | 專科 | |
刑事技術 | 專科 | |
禁毒 | 專科 | |
警察指揮與戰術 | 專科 | |
治安系 | 治安學 | 本科 |
治安管理 | 專科 | |
交通管理工程 | 本科 | |
交通管理 | 專科 | |
警察管理 | 專科 | |
安全保衛 | 專科 | |
信息與技術系 | 刑事科學技術 | 本科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專科 | |
信息網絡安全監察 | 專科 | |
法律系 | 社會工作 | 本科 |
法律事務 | 專科 | |
法律文秘 | 專科 |
根據2017年9月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專任教師320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位的教師209人,其中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公安系統優秀教師3人、公安部教學名師1人、全國公安模范教育訓練工作者1人、公安部視頻資格專業人才1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2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師2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專科)2個、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1人、廣西公安科技專家41人,廣西自治區政府特聘法律顧問1人、自治區反恐專家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
全國公安教育系統優秀教師:譚建華
廣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劉建昌、張軍
廣西自治區級教學團隊(專科):治安管理專業教學團隊(2010年)、法理學教學團隊(與廣西大學法學院共建)
質量工程
根據2017年9月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個,廣西首批高職高專重點建設專業1個,廣西高等學校高職高專優質專業1個,廣西自治區示范性建設高職教育實訓基地1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1個,廣西自治區財政支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專科)2門。
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偵查
廣西首批高職高專重點建設專業:偵查
廣西高等學校高職高專優質專業:偵查、禁毒
廣西自治區示范性建設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刑事案件偵查實訓基地
中央財政支持高等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治安管理、禁毒
廣西自治區財政支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禁毒偵控實訓基地
?序號 | 系別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 ?年度 |
?1 | ?治安 | 治安案件查處 | 覃澤敏 | 2008 |
?2 | ?偵查 | ?刑事案件預審 | ?謝鵬 | ?2010 |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別 |
?基于產學研聯合培養平臺的地方綜合性大學本科實習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廣西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
?“三種考場”考試管理制度創 | ?公安部公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
?治安管理專業教學、科研一體化建設 | 公安部公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
德才育人,忠勇鑄魂。
釋義:緊緊圍繞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忠勇兼備以忠誠為核心的人才。
學校校徽印有學校全稱和英文名稱;主題顏色為警藍色。友誼關象征中國國南大門,是廣西標志性建筑;五角星大小呼應,疏密相間,位于友誼關上方,顯得平穩和諧明朗而有氣勢;Y型鷹圖案體現出學校育警育人的理念;盾牌代表護法、守衛、和安寧,象征責任感和使命感;橄欖枝象征和平;1950代表建校時間。
學校校旗為警察藍,旗面標有校徽,印有“廣西警察學院”字樣。
建校64年來,學院為廣西培養輸送了5萬余名合格的人民警察(民警培訓累計6萬多人次),有專科畢業生15屆,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被譽為“八桂警官的搖籃”。
1991年,學院被公安部確定為全國縣、市公安局長(政委)崗位培訓點,并獲公安部一等獎。1994年,成為國家民航總局首批民航公安培訓基地,是全國承辦該項任務的4所公安院校之一。2012年,獲得公安部廣西赴國外維和警察培訓資格,廣西也因之成為*單獨組建維和警隊代表國家赴國外維和的少數民族自治區。2013年,獲得聯合國禁毒培訓項目(CBT)授權,是獲該授權的全國7家單位中*專科學院。2014年,承擔完成了廣西反恐人員專項培訓,并承辦了“越南高級執法官員研修班”“加納高級警官研修班”和“越南出入境管理業務培訓班”等外警培訓任務,得到公安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國通報推介。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院長 | 覃干超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張軍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韋杰 |
黨委副書記 | 劉向榮 |
紀委書記 | 顏靜 |
副院長 | 劉建昌、陳恃中、謝鵬 |
總會計師 | 葉露 |
姓名 | 職務 | 任期 | 備注 |
---|---|---|---|
覃應機 | 校長(兼) | 1950.1-1952.12 | 廣西公安學校 |
鐘楓 | 校長(兼) | 1953.8-1965.2 | 廣西省公安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法公安學校 |
張康 | 主任 | 1950.1-1953.6 | 廣西省公安學校 |
朱敬之 | 校長(兼) | 1972.6-1973.5 |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法干部學校 |
蘭國訓 | 黨委書記、副校長 | 1973.6-1983.7 |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法干部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干部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警察學校 |
楊凡 | 校長 | 1984.6-1986.6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警察學校 |
韋君毅 | 黨委書記、校長 | 1982.8-1984.7 |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干部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警察學校 |
樊保富 | 校長 | 1986.7-1989.8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警察學校 |
楊學池 | 黨委書記 | 1984.6-1985.7 |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干部學校、廣西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警察學校 |
魯鋒 | 院長 | 1988.6-1994.2 | 廣西公安管理干部學院 |
方城武 | 副院長、警校校長 | 1989.7-2001.3 | |
郭永運 | 黨委書記(兼) | 1986.8-1989.7 | |
夏克輝 | 黨委書記 | 1989.8-1994.3 | |
何炬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1994.7-2003.11 | |
劉樹輝 | 黨委書記 | 1998.5-2003.12 | |
黨委書記 | 2003.12-2005.4 | 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
胡章記 | 校長 | 2003.11-2009.7 | |
黨委書記 | 2009.7-2013.4 | ||
林爵樞 | 黨委書記 | 2005.4-2009.7 | |
劉建昌 | 校長 | 2009.7-2013.4 | |
黨委書記 | 2013.4-2014.5 | ||
張軍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2013.4- | |
劉向榮 | 黨委書記 | 2014.5- |
學院堅持科研強校戰略,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9年以來,學院教師在各類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049篇,其中科研論文664篇、教研論文385篇、核心刊物論文119篇;出版著作55部,教材52部;獲批廳級以上課題179項,其中科研課題100項、教研課題79項、*5項,省部級62項;獲國際合作橫向項目2項、國內合作橫向項目1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2項,廳級科研成果獎51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0項,廳級教學成果獎163項。其中,在近兩屆教學成果評選中,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三等獎2項。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