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校。教育網站,高校大學。
圖片新聞。
截至2013年3月,學校設置有8個系部,設有5個公安類本科專業和6個普通類本科專業。
偵查系偵查系現開設刑事偵查、經濟犯罪偵查、毒品犯罪偵查、國內安全保衛等四個專業,有專職教師14人,兼職教師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講師6人,助教1人,具有碩士學位的8人。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刑事偵查學、刑事案件偵查、偵查措施與對策、現查勘查、痕跡學、犯罪情報學、禁毒學、經濟犯罪偵查、司法會計、國內安全保衛、出入境管理等課程目前,該系的《偵查措施與策略》被評為*精品課程,《刑事偵查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05年來,在職教師共發表論文200余篇,完成省級5課題,校級12課題,目前承擔*課題1個,省級課題3個,校級課題4個。
治安系治安系原名治安管理系,1984年,湖南公安專科學校成立之初即設立了治安管理教研室,隨著治安管理實踐業務的不斷發展和治安管理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按照治安管理專業范圍,先后分別成立了 治安管理、 戶政管理、交通管理、經濟文化保衛四個教研室。在此基礎上,1987年經省教委批準正式成立治安管理系,2002年更名為治安系。
治安系現設有治安管理教研室、治安查處教研室、治安基礎理論教研室三個教研室,開設《治安管理基礎理論》、《治安管理手段》、《社區警務》、《治安案件查處》、《治安秩序管理》、《危險物品管理》、《消防管理》、《治安學基礎理論》、《戶口管理》等專業課程,基本上能夠滿足和適應公安機關治安管理實踐的需要。
治安系于1987年經省教委批準成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面向全省招生,迄今為止,共培養專科層次學生3000余人。2000年以來,經省教委批準開始與湖南師范大學、株洲工學院等大學聯合辦學招收專本溝通學生。
刑事技術系刑事科學技術專業是1999年7月經省教育廳批準成立的。同年8月,學校單獨成立了專門的教學系部——科教部,2002年2月更名為公安科學技術系,2003年2月更名為刑事科學技術系。目前下設三個教研室(痕跡、照相和文檢法化教研室),一個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分別擔負全校公安專業的痕跡檢驗、刑事照相、文件檢驗、法醫、刑事化驗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2003年11月,該專業通過了省教育廳專家組的新設專業辦學水平評估。2005年3月,根據教育部教高【2004】3號文件,校刑事科學技術專業正式更名為刑事技術專業。
刑事科學技術專業自設置以來,技術系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與改革,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行了全面的探討,提出和構建六大模塊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分層、連續、遞進的 實踐教學體系,建立起“教學、科研、辦案三結合”的新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2000年12月,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申報了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1年10月,根據教高司【2001】195號文件,該專業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正式確定為第二批部級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5年6月,湖南省教育廳確定“刑事技術專業”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交通管理系交通管理系交通管理專業創建于1992年,學校本著嚴謹治理學的態度和扎實的教育工作作風,在交通管理專業的建設上積極投入,不斷創新,專業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教師素質不斷提高,教育質量穩定。交通管理專業創建以來,每年在全省招收1個班的學生,至今已培養了12屆約500余名畢業生。交通管理專業畢業生主要進入湖南省及廣西、江西、海南、廣東、福建等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工作,大多已成為單位中的業務骨干,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至今已有數十名畢業生擔任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大隊長、副大隊長、科長、股長職務或公安局派出所長、刑偵隊長等職務,成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公安其他部門的行政和技術骨干。
交通管理專業現有專業課教師8人,分別畢業于相關理科、工科和文科專業。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在專業教師中,碩士3人、在讀博士1人、在讀碩士2人,校級青年骨干教師2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2人,專業帶頭人1人和學術帶頭人2人。專業教師均是雙師型教師,多位教師有注冊咨詢師資格證和駕駛教練員證。
法律系法律系始建于1999年8月,下設 刑法、 訴訟法、 法理、民法經濟法四個教研室和二個學生管理大隊。法律系從事教學、科研和學生管理的教職員工共計45人,其中專兼職教師38人(專職教師32人,行政兼教學的教師6人)。在教師隊伍中,教授1人、副教授24人、講師7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28人、博士1人、在讀博士2人、在讀研究生2人。另外有專職學管干部12人,教務秘書1人。
法律系主要開設有法律事務專業,法律事務專業為學校重點專業。該系的刑法學、基礎法學、法理學、刑事訴訟法、民法等五門課程分別被學校確定為*批和第二批重點建設的課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被學校確定為第三批重點建設課程。校級重點課程刑法學、法學基礎理論、基礎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法學已經通過學校驗收,其中刑法學被學校評為優秀重點課程;刑法、刑事訴訟法于2007年確定為學校首批精品建設課程;法律專業于2003年被學校確定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公共管理系公共管理系組建于2002年9月,現開設文秘、公共事務管理和攝影攝像技術三個專業。有專職教師15人,兼職教師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講師22人,在讀博士3人,具有碩士學位(包括在讀碩士)的8人校級青年骨干教師5人,師資力量較為雄厚。
計算機系計算機科學技術系成立于2004年元月。下設計算機基礎理論教研室、網絡技術教研室、信息安全教研室、以及計算機實驗室和學生大隊。現有教職工37人,專任教師27人,兼職教師3人。教師中有正教授1人、副教授10人、高級工程師1人、系統分析師1人。博士2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15人。目前,該系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整體教學科研水平較高。
設有信息安全技術專業,網絡技術專業和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專業。信息安全技術專業,網絡技術專業屬普通專業,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專業屬公安類專業。普通專業已有多屆畢業生。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專業將于2008年招收學生。在學校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專業建設成績突出,有合格的專業帶頭人和高質量專業教學水平。
1、全省本科高校軍事教學工作督查組來我院檢查指導工作
12月19日,全省本科高校軍事教學工作督查組到我院對軍事教學工作進行了現場督查指導。
督查組由省教育廳國防教育辦公室調研員文麥秋任組長,湖南農業大學人民武裝部部長歐陽長安、吉首大學軍事理論教研室主任、全國軍事理論教學專家教授李先德、省軍區司令部國防教育辦公室參謀張智為成員。督查組采取“聽、看、談、考”的方式,利用一上午時間,認真細致地檢查了我院武裝部建設及近三年來的軍事教學情況。
匯報會由院長助理、教學評估處處長蔡炎斌主持,院黨委書記羅國文、政治部主任劉佑生出席了會議,院武裝部部長高林做了工作匯報,武裝部副部長許澤程、學工處副處長楊菁及武裝部其他同志參加了匯報會。匯報會上,羅國文書記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對督查組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我院的建設和發展情況及軍事訓練“警務化、常態化”等特色作了詳細介紹。
匯報結束后,在蔡炎斌助理、高林部長、許澤程副部長、楊菁副處長等陪同下,督查組重點對武裝部資料室、軍事教學專修教室、國防教育展覽室、武器庫等“三室一庫”建設和管理情況進行了實地察看;召開了由8名新、老學生代表參加的座談會,了解了我院近三年來的軍事教學工作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效果;現場試聽了喻春梅副教授、榮從民副教授的講課,并對兩位老師的講課進行了現場點評;抽調100名2011級學生進行了軍事理論知識考試,考核了學生對國防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
交換意見時,督查組充分肯定了學院武裝部建設和軍事教學工作,一致認為學院“領導高度重視、組織管理健全、隊伍配備到位、條件保障有力、訓練效果明顯,并具有警察學院特色”。同時也對我院今后的武裝部工作,特別是大學生國防理念教育和軍事理論課程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
2、省教育紀工委來我院檢查考核2012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省教育紀工委2012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檢查考核組于12月7日來我院進行現場考核。考核組一行四人,在考核組組長、湖南商學院紀委書記陳麗影的帶領下,對我院2012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工作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考核。現場檢查考核采取聽匯報、進行民主測評、召開座談會、查閱相關支撐材料的方式進行。12月7日上午九點,我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匯報會在科技辦公樓四樓一會議室舉行。院紀委書記劉會中主持會議,院黨委書記羅國文、院長林少菊、黨委副書記劉勁青、政治部主任劉佑生、副院級督導員李鋼、院長助理史偉奇、蔡炎斌、高軍等院領導出席了會議。院政治部、辦公室、黨委辦、紀委監察室、教務處、計財處、學工處等二級機構主要負責人參加了匯報會。林少菊院長致歡迎辭,羅國文書記對我院2012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情況,從六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具體的匯報。匯報會結束后,檢查考核組分成兩個小組開展檢查考核工作,*小組組織教職工和離退休老同志代表召開了座談會,了解我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和工作效果;第二小組組織師生代表對我院黨政領導班子“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情況和院黨委、院行政領導班子成員廉潔從政情況進行了民主測評,并對我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各類支撐材料對照檢查考核標準進行了認真查閱。通過認真細致的檢查考核,考核組一行對我院的周密安排和熱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我院2012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客觀評價。
1949年9月,湖南臨時省政府公安廳公安學校建立;
1950年4月,學校更名為湖南省公安干部學校;
1958年12月,學校再次更名為湖南省政法干部學校;
1966年6月~1973年8月,文革時期學校被迫停辦;
1973年8月,學校恢復辦學,并更名為湖南省公安干部學校;
1978年7月,湖南省公安學校設立;
1980年9月,湖南省公安學校更名為湖南省人民警察學校;
1984年4月,湖南省公安干部學校更名為湖南公安專科學校;
1993年4月,湖南公安專科學校更名為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1999年2月,湖南省人民警察學校和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為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2010年3月,學校升格為本科,并更名為湖南警察學院。
學校始終堅持“政治建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實行教學、科研、實戰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秉承“忠、真、智、勇”的校訓和“立報國之志,鑄忠誠之魂,育正義之氣,聚公道之義”的校風。對公安類專業學生實行警務化管理,對非公安類普通專業學生參照公安類專業管理模式實行管理。學生除學習相關業務知識外,還須掌握軍事隊列、駕駛技術、電腦操作、擒拿格斗等多種技能。學校設有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和勤工儉學崗位,資助家庭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學校以“面向社會,服務學生”為宗旨,每年舉辦校內大小型就業招聘會數十場。上級領導機關高度重視我校公安專業畢業生就業工作,2006年9月湖南省人事廳、公安廳聯合行文(湘人發【2006】133號)明確規定:公安機關在招錄人民警察時,“合理設置職位,須將70%以上的專業設置為公安專業職位,從公安院校公安類專業畢業生中考試錄用”。學校畢業生在歷年海關招錄公務員考試和廣州、深圳、東莞等地招錄人民警察考試中綜合素質位居全國同類院校的前列。
截止2013年3月,學校有教職員工489人,其中專任教師301人,正教授29人,副教授143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22人,三級警監以上高級警官31人,有1個省級教學團隊。有*精品課程3門、公安部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優秀實習基地7個、教育部高職高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基礎課示范實驗室1個。學院開設偵查學、治安學、刑事科學技術(含電子取證方向)3個公安類本科專業,法學、信息安全2個非公安類普通本科專業以及9個公安類專科專業,6個非公安類普通專科專業,在校學生6000余人。
學院始終堅持“政治建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實行教學、科研、實戰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秉承“忠、真、智、勇”的校訓和“立報國之志,鑄忠誠之魂,育正義之氣,聚公道之義”的校風,對公安類專業學生實行警務化管理,對非公安類普通專業學生參照警務化模式實行管理。學生除學習相關業務知識外,還須掌握軍事隊列、駕駛技術、電腦操作、擒拿格斗等多種技能。學院設有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和勤工儉學崗位,資助家庭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學院以其優美的辦學環境、鮮明的辦學特色、嚴格的管理理念贏得社會的普遍贊譽。
湖南警察學院校歌
1=bB 2/4 詞:徐厭平 鄧利群
堅定、豪邁、進行曲速度 曲:高炳點
我們是預備警官,燃燒的青春,燦爛的明天。瀏陽河之濱岳麓山下,我們相聚在美麗的校園。胸懷祖國,丹心鑄警魂,心系人民,熱血譜雄篇。從嚴治警,從嚴治校,勤學苦練堅毅忠誠,優良的傳統代代相傳,從嚴治警,從嚴治校,勤學苦練堅毅忠誠,優良的傳統代代相傳。啊,我愛你!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啊,我愛你!鋼鐵的警營。人民的衛士在這里成長,警官的搖籃。
我們是預備警官,正義的雙肩撐起藍天。訓練場上課堂中,艱辛汗水伴我們成長。頭頂國徽,正氣摧邪惡,臂佩警盾,利劍斬兇頑。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為國為民無私奉獻,莊嚴的承諾牢記心間,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為國為民無私奉獻,莊嚴的承諾牢記心間。啊,我愛你!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啊,我愛你!鋼鐵的警營。人民的衛士在這里成長,警官的搖籃。
湖南警察學院(原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創建的湖南*一所培養公安專門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學校自1949年建校以來,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創業,形成了公安類特殊專業學歷教育與非公安類普通專業學歷教育并存、學歷教育與在職民警培訓并舉的辦學模式。
學校地處高速發展的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面積788.45畝, 建筑面積21萬多平方米,環境優美,為省級園林式單位。學校教學設施完備,擁有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射擊館、模擬街區、電子閱覽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和警務實戰綜合訓練場、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戰術訓練場、模擬法庭、駕校等33個專業實驗、實訓基地。圖書館紙質藏書63萬冊,各類期刊數千種。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489人,其中專任教師301人,正教授29人,副教授143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22人,三級警監以上高級警官31人。*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優秀實習基地4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基礎課示范實驗室1個。設有偵查系、治安系、刑事科學技術系、交通管理系、法律系、公共管理系、計算機科學技術系等10個教學系部,開辦了8個公安類特殊專業和6個非公安類普通專業。學校2006年通過國家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優秀”等級。現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在校學生6500余人。
學校始終堅持“政治建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實行教學、科研、實戰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秉承“忠、真、智、勇”的校訓和“立報國之志,鑄忠誠之魂,育正義之氣,聚公道之義”的校風。對公安類專業學生實行警務化管理,對非公安類普通專業學生參照公安類專業管理模式實行管理。學生除學習相關業務知識外,還須掌握軍事隊列、駕駛技術、電腦操作、擒拿格斗等多種技能。學校設有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和勤工儉學崗位,資助家庭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學校以“面向社會,服務學生”為宗旨,每年舉辦校內大小型就業招聘會數十場。上級領導機關高度重視我校公安專業畢業生就業工作,2006年9月湖南省人事廳、公安廳聯合行文(湘人發【2006】133號)明確規定:公安機關在招錄人民警察時,“合理設置職位,須將70%以上的專業設置為公安專業職位,從公安院校公安類專業畢業生中考試錄用”。學校畢業生在歷年海關招錄公務員考試和廣州、深圳、東莞等地招錄人民警察考試中綜合素質位居全國同類院校的前列。
截至2014年,該校擁有物證分析、DNA提取、氣相色譜、紅外光譜、拉曼光譜、電子取證、公安數字技術等53個校內實驗室,有省級科研基地1個。
省級科研基地:湖南省公安理論與公共安全研究基地
校級實驗室: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偵查對策研究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警務心理研究所、恐怖犯罪對策研究所、計算機取證研究所、警務射擊研究所、警察公共關系研究所、*件預防與處置研究所、湖南省鑒真司法鑒定中心等【10】
科研成果2011年,全院教師共發表論文275篇,其中中文核心30篇,CSSCI17篇,CSCD2篇;出版專著7本,教材8本;成功申報校外科研項目84項,(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3項,省社科基金項目20項、省科技廳項目12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8項),實現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立項零的突破;1項成果被評為國內領先項目,2項成果被評為省內領先項目;1項成果榮獲湖南省首屆職工科技創新獎三等獎。2011年,學院共獲得湖南省政府和中央財政專項資金4310萬元,正常運行經費納入省直部門正常運行經費保障機制,全年財政撥款達到了1.49億元。
學術資源圖書資源
截至2009年8月,學校有紙質藏書66.12萬冊,生均107.7冊,中外文報紙、期刊1548種。
學術期刊
1989年創刊的《湖南警察學院學報》是湖南省公安廳主管、湖南警察學院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法律
公安類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A4開本。有當代中國農村法治、警學高峰論壇、刑事法學、法制長廊、偵查探索、警學研究、治安縱橫、刑事技術、交通管理、公安教育等欄目。該刊系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入網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據化期刊群”入網期刊。
偵查: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合格、法紀觀念牢固、心身素質良好,懂得我國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偵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偵查、刑事執法等工作需要的高等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刑法、刑事訴訟法、物證技術、現場勘查、刑事偵查程序、偵查措施與手段、刑事案件偵查等。
經濟犯罪偵查: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合格、法紀觀念牢固、心身素質良好,懂得我國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偵查基本理論、經濟犯罪偵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經濟犯罪偵查與防范等工作需要的高等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刑法、刑事訴訟法、物證技術、經偵基礎理論、經偵措施與策略、金融犯罪案件偵查、涉稅犯罪案件偵查、經濟犯罪案件偵查等。
禁毒: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合格、法紀觀念牢固、心身素質良好,懂得我國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偵查基本理論、毒品犯罪偵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毒品犯罪偵查等工作需要的高等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刑法、刑事訴訟法、物證技術、禁毒學概論、禁毒情報、毒品案件偵查、毒品查緝戰術、毒品行政違法案件查處、毒品檢驗等。
刑事技術: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合格、法紀觀念牢固、心身素質良好,懂得我國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刑事偵查、刑事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公安政法機關刑事科學技術工作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刑法、刑事訴訟法、刑事偵查、現場勘查、手印檢驗、足跡檢驗、工具痕跡檢驗、刑事照相、法醫、文件檢驗等。
治安管理: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合格、法紀觀念牢固、心身素質良好,懂得我國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治安管理專業知識,適應治安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等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戶口管理、治安秩序管理、危險物品管理、治安案件查處、社區警務、治安勤務等。
信息網絡安全監察: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合格、法紀觀念牢固、心身素質良好,懂得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偵查基本理論、計算機及網絡管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和網絡安全監察工作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刑事偵查、治安管理、物證技術、刑法、計算機網絡、網絡安全技術基礎、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計算機犯罪案件偵查、網絡程序設計、電子取證技術、網絡規劃與組建、網絡管理等。
普通專業信息安全: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在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金融、電子政務等領域的信息安全系統從事開發、管理、維護等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網絡安全基礎與防火墻、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安全、數據加密與PKI技術、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安全審核與風險分析、計算機病毒原理與防范、網絡程序設計等。為本科專業。
計算機網絡技術: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計算機網絡系統安裝調試及運行維護技能,具備一定的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能從事計算機網絡設計、開發、維護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計算機導論、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網絡操作系統、網絡規劃與組建、網絡程序設計、網頁制作等。
法律事務: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合格、法紀觀念牢固、心身素質良好,掌握法學基礎理論和法律專業知識,有解決法律實務問題的能力,適應司法實際工作需要的高等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等。
文秘: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秘書工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現代公共關系意識,能運用現代辦公系統的高等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秘書學、現代漢語、公文寫作與處理、行政管理學、公關原理與實務、辦公自動化等。
攝影攝像技術: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攝影攝像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照相機及其使用、人像攝影、廣告攝影、影視導演基礎、非線性編輯、電視采訪與寫作等。
公共事務管理: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公共事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原理與技能,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共事務管理的高等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社區管理、市政管理、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行政管理學、公共關系學、事故對策學等。
各歷史時期校領導班子成員名冊一覽表
時期 | 學校名稱 | 校領導班子成員 |
1949.9~1950.4 | 湖南臨時省政府公安廳公安學校 | 校長:徐啟文;教務主任:李力、羅啟林 |
1950.4~1958.12 | 湖南省公安干部學校 | 校長:徐啟文;1954年后校長:尹子明、杜一夫; |
1958.12~1966.6 | 湖南省政法干部學校 | 校長依次為:閻得功、康守禮;副校長:馬健、李洪鈞、王洪賓 |
1966.7~1973.8 | 停辦 | ? |
1973.8~1978.7 | 湖南省公安干部學校 | 校長:唐瑞亭;黨總支書記、副校長:康守禮;1976年后副校長先后為:黃辟基、梁惠敏 |
1978.7~1984.9 | 湖南省公安干部學校 湖南省人民警察學校 | 校長:唐瑞亭;副校長:黃辟基、梁惠敏、歐陽振、劉亦太 1980年警校黨委書記:唐瑞亭;副書記:黃辟基 1980年11月黨委書記兼警校副校長:王又民;警校副校長:劉振榮、李建平、潘傳柳、鄧碧云;省公安干校副校長:李恩圖 1984年1月黨委書記兼校長:毛際壽;副書記:胡仲良;副校長:李建平、潘傳柳、黃仁飛、涂水成 |
1984.10~1993.6 | 湖南省公安專科學校 | 黨委書記:伍福友;校長:徐占魁;副書記:楊仲明;副校長:涂水成、曾慶云 1988年9月黨委書記兼校長:譚必和;副書記:楊仲明;副校長:涂水成、曾慶云、袁超俊 1990年9月黨委書記:譚必和;校長兼黨委副書記:方玉文;紀委書記:張昌金 1993年11月黨委書記:姚世柏 |
1986~1999.2 | 湖南省人民警察學校 | 1986~1992年黨委書記:黃志明;副書記:李建平;副校長:王英杰(1990年9月任校長、副書記,1991年抽調海南省)、楊建農(1992年調省公安廳)、李新民、尹美初;紀委書記:左大曙 1992~1993年黨委書記、校長:李火烽;副書記:左大曙;副校長:尹美初、李新民 1993~1995年黨委書記、校長:趙崇高;副書記:李新民;副校長:尹美初、李澤珍、朱建科 1995~1996年黨委書記、校長:趙伯棟;副書記:李新民;副校長:尹美初、李澤珍、朱建科 1996~1999年黨委書記、校長:趙伯棟;副書記:李新民;紀委書記:孔冬元;副校長:尹美初、劉龍剛、謝軍;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何愛梅 |
1993.6~1999.2 | 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 黨委書記:姚世柏;校長:方玉文;副書記:楊仲明;副校長:涂水成、曾慶云、袁超俊、彭雙陽;紀委書記:張昌金 |
1999.2~現在 | 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與湖南省人民警察學校合并成立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 黨委書記依次為趙柏棟、王東貴(廳紀委書記兼)、羅國文;校長依次為石國臻、林少菊;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劉緒晃;副校長依次為:涂水成、李新民、謝軍、戴寧、劉佑生;政治部主任:陳慶祥 |
校風——立報國之志、鑄忠誠之魂、育正義之氣、聚公道之義
校訓——忠、真、智、勇。
其中校訓喻義為:
忠——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真——認真、求真、唯真、鑒真;
智——機智、睿智、理智、明智;
勇——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勇于奉獻、勇于犧牲。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