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寧波大紅鷹學院
首頁:
www.dhyedu.com
寧波財經學院、.nbufe.edu.cn。
nbufe。edu,寧波財經學院,cn。
辦學特色/寧波大紅鷹學院
學校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戰略,側重面向信息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通過學科專業的創新、交叉與融合,建設地方性、應用性特征明顯的學科專業;逐步構建起面向區域中小企業發展需求,依托校企多元、緊密合作,突出應用能力培養主線,促進大學生科學基礎、實踐能力、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中小企業中高端技術、管理崗位所需要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重視與地方政府、中小企業及社會專業團體發展密切伙伴關系,重視應用技術研究成果轉化及配套服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通過產教融合、協同驅動,融合多方資源,利用各方優勢,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力爭建設成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基地、解決區域中小企業工程技術問題的研究基地、區域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服務基地。
學校堅持"致良知、育實才、立善業 "的辦學理念,堅持"百折不撓、超越自我、不斷追求崇高目標"的學校精神,堅持"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大學"的辦學理想,以"自信、專注"為校訓,以特色創建和內涵發展為重點,以國家推進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為契機,努力建設成為一所國內領先、有改革創新示范價值、特色鮮明的教學服務型大學。
學術科研/寧波大紅鷹學院
科研成果2013年,該校共獲得4項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寧波市軟科學項目獲批立項,共資助85萬元,其中市級軟科學項目名列全市*;寧波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教育)3項;寧波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7項。李宇輝老師的成果《浙江民間美術在大學生美術教育中的傳承價值探析》獲寧波市第五屆學校藝術教育教學專項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2014年,該校共獲浙江省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協會科研課題16項,2012年度省社科規劃“社會重大輿情調研”專項課題立項1項,2013年度省哲學社科規劃“社會重大輿情”專題研究預立項課題1項。
科研平臺截至2013年11月,該校建有應用傳播研究所、地方歷史文化研究所、語言翻譯研究所、中小企業管理與發展研究所、區域金融研究所、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所、先進裝備技術研究所、工業設計研究所、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研究所、機械工程研究所、圖像技術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數字媒體藝術研究所、藝術設計研究所、服務外包工程中心、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寧波示范中心等科研平臺。寧波市大宗商品交易研究基地被批準為寧波市社會科學第三輪研究基地,建立了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所。
學術資源截至2014年5月,該校圖書館共有藏書218余萬冊,其中紙質文獻159萬冊,電子文獻59萬冊,館藏文獻涉及工、經、管、文、藝等多個學科。截至2013年底,圖書館擁有可訪問的數據庫系統18個。
文化傳統/寧波大紅鷹學院
校徽學校標志主體是一只振翮高飛的雄鷹,中英文校名分別環繞鷹的上下方,整體為一圓形。標志以“雄鷹”、“紅心”和“U”為設計元素,并以紅色注入“勇氣”、“活力”、“青春”的色彩支持。
標志形意1、鷹——振翮高飛,志在萬里“未肯平原淺草飛”,“自有云霄萬里高”;標志中的雄鷹目眺遠方,展翅勁飛,象征著“百折不撓、超越自我、不斷追求崇高目標”的大紅鷹教育精神,同時也體現大紅鷹學院師生自信專注、志存高遠、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
2、心——回報社會,大愛無形
標志中雄鷹的翅膀圍繞成一個心形,體現舉辦者寧波大紅鷹教育集團“回報社會”的辦學宗旨,蘊含廣大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以人為本、關愛學生的拳拳之心,同時也寓意莘莘學子都要有一顆感恩之心。
3、U——多元合作,開放辦學
標志中雄鷹的翅膀同時也構成U型,代表UNIVERSITY、UNIVERSE、UNITE。
一則寓意大學應該是文化的殿堂,是一所兼并包容的UNIVERSITY;
二則寓意學校要開放辦學,廣泛融合社會各界的辦學要素和教育資源,努力創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教學服務型大學。
社團活動截至2010年,該校有校級社團30余個,各分院建有社團80余個,社團成員約5000人。2009年至2010年,該校共有50余項校園文化活動獲得省市表彰。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創新、創業創新活動為學院品牌活動,多次榮獲省市表彰。
優勢推介/寧波大紅鷹學院
地域優勢Δ學校所在地寧波屬副省級城市,是“中國*幸福感城市”和“全國最容易就業城市”之一,也是全國文明城市,在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中排名前10,未來數年寧波將成為東北亞航運中心深水樞紐港、華東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樞紐、浙江省對外開放窗口。
Δ新校區地處寧波杭州灣新區,依傍世界*長的跨海大橋——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杭州灣新區定位為國家統籌協調發展的先行區、長三角亞太國際門戶的重要節點區、浙江省現代產業基地和寧波大都市北部綜合性新城區,在主導產業上將重點發展以低碳經濟為特色、以高新技術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金融、物流等服務業,未來這里將成為一座宜居宜商宜業的高品質國際化現代城市。
就業優勢Δ自2005年以來,學校大力推行職業指導師制度,有專職的職業指導師隊伍,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職業指導服務。
Δ學校有完善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推薦工作網絡,與許多品牌企業、事業單位建有良好就業合作關系,多渠道為畢業生推薦就業。
Δ學校全面實施“雙證書”制度,建立多個職業資格鑒定站,學生在校內可直接參加40多種職業資格考證,涵蓋全院所有專業。
Δ學校內建有2000平米的“大學生創業園區”,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直接參與研發、生產、經營和創業創新活動。
Δ學校建立多種模式的校企合作辦學動力機制和多元緊密、雙贏長效的校企合作辦學格局,校內建有實驗、實訓基地150個,與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基地135個。2009年度有多項校企合作獲省市優秀案例,其中汽修、園林專業校企合作的改革與實踐案例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寧波市高校十大產學研合作優秀案例。
Δ學校每年在校內舉辦應屆畢業生現場招聘會,為學生的就業提供平臺。
Δ歷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95%以上的畢業生獲得用人單位的好評,畢業生年薪平均水平在浙江省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
專業優勢Δ2009年,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網絡招聘會人才需求信息的匯總和分析,職位需求排在前十位的專業分別是:管理類、電子信息類、經濟學類、機械類、外語類、土建類、醫學類、法學類、交通運輸類、化工與制藥類。我校所設的12個本科專業均名列其中、有19個專科專業也是就業大熱門。
Δ學校現有省市級重點專業10個,省級精品課程12門,歷年累計榮獲省、市級教學成果獎26項。
人才培養優勢Δ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的高級應用性專門人才。
Δ學校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改革和質量工程建設,全面啟動“參與型”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積極實施以“明德、博雅”為目標的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創新開辦大學生創業班、國學班、女子班、管理班等特色創新班,著力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應用能力、就業創業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
我校學生在各類技能競賽中,共有70余個獎項200余人次獲得省市級表彰;在文體科技活動競賽中,共獲*獎項2項、省級52項、市級93項。
Δ學校構建了完善的大學生成長成才服務體系,如大學生成長與發展研究室、學生事務與發展中心、大學生素質拓展中心等,給予學生全程關愛。
師資優勢Δ學校以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先進教育理念和奉獻精神的學科帶頭人、專業負責人為核心,積極打造科研和應用型教學團隊。已有多個省市級教學團隊,滿足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學校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Δ學校基礎課程和專業課均由教授、博士生擔綱,教師整體素質高、專業能力強、業務過硬,治學嚴謹,善教樂教。
Δ學校堅持引進與培養并重,以建設一流民*院校為目標,全面啟動“人才高地建設行動計劃”工程,計劃兩年內再引進30名教授和博士,使教授規模達到100名以上。
校園文化優勢Δ學校注重發揮文化育人作用,致力于建設體現自身特質的大學校園文化。構建以“百折不撓、超越自我、不斷追求崇高目標”的大紅鷹教育精神和校訓“自信、專注”為內涵的校園文化建設格局,形成以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節為主體,以技能節、管理節、英語節、電腦節、人文之光等各分院特色活動為支撐,以新生節、大型文藝晚會、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青年志愿者活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等為輻射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系。
Δ各種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目前有校級社團30余個,各分院建有社團80余個,社團成員約5000人。
Δ2009年以來,學院共有50余項校園文化活動獲得省市表彰,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個人和集體。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創新、創業創新活動已成為學院品牌活動,多次榮獲省市表彰。
歷史沿革/寧波大紅鷹學院
寧波大紅鷹學院前身為創辦于1997年12月的寧波職業教育專修學院。2002年5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寧波大紅鷹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11月,成為中國試辦*示范性軟件學院的35所高校之一。2004年3月,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為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領域緊缺人才示范性培養基地;同年9月,經浙江省教育廳批準,組建了以本校為龍頭的浙江信息職業教育集團。2005年9月,榮獲“浙江省優秀民辦學校”稱號,隨后又被授予“中國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貢獻獎”。2006年12月,獲省級“平安校園”榮譽稱號。2007年6月,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優秀評估;同年12月,接受了中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對學院“申本”工作的考評。2008年4月,正式升格更名為寧波大紅鷹學院。
學校領導/寧波大紅鷹學院
辦學規模/寧波大紅鷹學院
辦學設施學校地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浙江省寧波市。現有兩個校區:本部校區位于寧波市區學院路;杭州灣校區位于寧波市杭州灣
寧波大紅鷹學院新區,緊鄰杭州灣跨海大橋南端。校園總占地面積1587畝,建筑面積68萬多平方米。學校圖書館共有藏書218余萬冊,其中紙質文獻159萬冊,電子文獻59萬冊,館藏文獻涉及工、經、管、文、藝等多個學科,圖書館擁有可訪問的數據庫系統18個。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萬9千余人,其中本科生1萬6千余人。
師資力量學校把師資隊伍建設列為"一號工程"加以強力、持續推進,通過實施四項行動計劃,初步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良好、能適應本科教學的師資隊伍。目前,全校教師總數1081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人數占專任教師比例為30%,碩士及以上學位人數占專任教師比例為73%,擁有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人,省級專業帶頭人3人,省教壇新秀4人,寧波市領軍拔尖人才8人,列入浙江省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6人。
院系專業目前,學校設有信息學院、機電學院、經管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人文學院、大宗商品商學院、創業學院、微學院、基礎學院、高職學院、社科部、公共體育部、網絡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10院2部2中心,同時設有成人繼續教育學院、自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教學機構和應用科技研究院、藍源家族財富管理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共開設46個本、專科專業,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等5大學科門類,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藝術學、新聞學等四個學科為浙江省重點學科,國際貿易學科為寧波市重點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和寧波市品牌專業,動畫專業為寧波市特色專業,面向軟件外包的軟件信息技術專業群被列為寧波市重點專業群,同時還有5個專科專業為寧波市重點專業。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