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面積292平方千米,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風景區、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中國紅石公園)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東經113°36′25″至113°47′53″,北緯24°51′48″至25°04′12″之間。
丹霞山境內有大小石峰、石墻、石柱、天生橋共計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
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
韶關市丹霞山管理委員會官網:http://dxs.sg.gov.cn韶關市丹霞山管理委員會為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正處級,公益一類,與廣東韶關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合署辦公。
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負責景區和環丹霞山旅游產業園建設項目的審核和報批工作。
負責景區宗教事務和各相關行業的對接、協調工作;協助屬地政府處理景區的各項社會事務。
負責制定景區的公共規則,實施景區環境衛生管理;負責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和維護。
宣傳、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旅游景區、地質公園、自然遺產保護和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參與編制丹霞山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自然遺產和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和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承擔相關規劃的組織實施工作。
負責景區內的地質地貌資源、自然生態環境、文物古跡及其他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綜合開發利用。
參與編制丹霞山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自然遺產和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和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并組織實施;根據丹霞山相關規劃,組織開展標志標牌、游步道等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和維護;負責景區和環丹霞山旅游產業園建設項目的審核和報批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景區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負責擬訂科普科研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景區內地質遺跡、地貌資源、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環境的監測與研究;負責組織科學考察和科普教育,負責組織與國內外公園、相關科研團體、機構的科技交流工作;負責申報并實施景區內科技項目,管理丹霞山科研科普資金;負責管理丹霞山博物館、科普基地、教學實習基地;負責丹霞山科普解說隊伍的培訓管理工作。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保密、檔案等日常工作;負責信訪、信息、統計、政務公開、后勤服務等工作;負責黨群、紀檢監察和黨風廉政建設等工作;負責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勞動工資、行政效能、計劃生育、離退休人員服務等工作;負責景區門票管理工作;負責內部審計、財務和資產管理等工作;負責景區資源保護規費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協助開展丹霞山對外宣傳、旅游營銷等工作;負責對接、協調有關協會的各項事務。
擬訂景區風景資源和自然資源的管理、保護制度及計劃,并組織實施;統籌協調丹霞山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自然保護區、5A級旅游景區、自然遺產等品牌建設和維護相關工作;負責設立并管理界碑界樁和標志牌等有關保護標志;協調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景區內的違法行為;協調有關部門開展丹霞山的保護與管理工作。
根據上述任務,市丹霞山管理委員會設4個內設機構:辦公室,建設科,管理科,科技科。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