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樂廳,國交,指揮,交響樂。中國交響樂團。
社會文化。
享譽海內外的*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由著名音樂教育家、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楊鴻年教授于1983年創(chuàng)建,團員均來自北京市各中小學。楊鴻年教授、楊力副教授擔任指揮,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唐重慶教授擔任藝術指導及鋼琴伴奏。
在楊鴻年教授的培養(yǎng)訓練下,合唱團已積累了近千首中外歌曲,演出近400場。1988年在中央電視臺“通美杯”磁帶評比活動中榮獲金獎*名。1991年榮獲北京市合唱節(jié)少年組*名。合唱團的足跡遍及歐、美、亞各大洲,以及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所到之處均引起極大的轟動,先后榮獲六項國際大獎,被譽為世界七大童聲合唱團之一。1987年應邀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童聲合唱節(jié),獲前總統(tǒng)里根親筆簽署的“較高鑒賞證書”。1989年參加匈牙利“柯達伊”合唱作品國際比賽,獲得了“極其優(yōu)秀”的評價及榮譽證書。合唱團曾四次應邀赴日本舉辦合唱音樂會,被稱為:“超一流的合唱團。不但是*人的驕傲,也是我們東方人的驕傲”、 “不僅是*的國寶,也是世界的珍寶”。1990年赴奧地利維也納舉行《音樂之鄉(xiāng)——來自長城腳下的小歌手》合唱音樂會。奧地利前總統(tǒng)稱贊說:“這樣好的音樂會應該讓全維也納人都能欣賞到才好”。合唱團曾兩度赴新加坡演出,在當?shù)匾饛娏肄Z動,被媒體評介為:“這樣好的音樂會在新加坡歷史上是空前的,今后恐難超越。合唱團四次在臺灣進行全島巡回演出,風靡祖國寶島,被稱贊為“兩岸*人共有的驕傲”。合唱團曾于1993年和2001年兩次隨北京市申奧代表團分別赴摩納哥和莫斯科參加申辦奧運主辦權的活動。1996年合唱團在意大利參加第44屆“圭多 達萊佐”國際復調合唱比賽,合唱團以自己特有的藝術魅力和精湛的技藝征服了歐洲,一舉榮獲四項大獎,創(chuàng)造了該項比賽歷史上的記錄。1997年合唱團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辦的第五屆國際童聲合唱節(jié)上被評為“較佳演出團體”。1999年合唱團赴俄羅斯參加紀念普希金誕辰200周年“莫斯科青年天才音樂節(jié)”,榮獲*特別獎和*屆國際合唱電視競賽“金音叉”獎*名。2003年2月合唱團作為亞洲地區(qū)的*代表,應邀在全美合唱指揮家年會上作示范演出,并參加了該協(xié)會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 (Carnegie Hall),林肯藝術中心 (Lincoln Center)和河邊大教堂(Riverside Church)舉行的2003年年會的三場音樂會。合唱團精彩的演出令在場的9000名來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著名指揮家多次長時間起立鼓掌,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楊鴻年教授培養(yǎng)出了上千名熱愛音樂的孩子,合唱團為祖國贏得了無數(shù)的榮譽,在*合唱史上譜寫了輝煌絢麗的一頁。
團長 關峽
黨委書記 王安
副團長 魏軍、許樹滋、黃越峰
藝術顧問 吳祖強、韓中杰
榮譽指揮 湯沐海
首席常任指揮 李心草
首席客座指揮 邵恩
樂隊首席 劉云志
樂隊副首席趙坤宇
一提琴
劉志勇(助理副首席) 程亞威 王大毛 孫 云 楊 穎 王婉宜 李 柯 朱銳彪 陶 軼 劉 洋 范維漢 張 寧 田 燚
二提琴
鄭凱林(首席)董智敏閻 紅 趙白樺 劉 軍 鄧 川 覃 健 方偉光 吳 博楊曉倩聶暢墨 簡 勤* 姚 亮 李 曦* 中提琴 王建民(首席) 付 威(副首席) 范維斌 李 晶 朱 丹馬勁松趙 丹 馬艷春 曲家璐 邵殿龍 武文豪 張四化
大提琴
沈和群(首席) 許玉蓮(副首席) 張瑩瑩(首席助理) 王 霖 周學謙 魏媛潔 李 澤 張 博 郭 焱 趙 濱 劉 巖
低音提琴
張學杰(首席)吳佳林時曉光段 然 王 爽王德亮劉 杰 任弼洲 長 笛 韓國良(特邀客座首席) 倪志杰(副首席) 任 博 雙簧管李生虎(首席)田少明(副首席)魏衛(wèi)東
單簧管
尹 波(首席)陸曉斌王 菁 吳 丹 大 管王曉柯(首席) 劉 洋 王 碩* 圓?號 朱昆強(首席) 周 宏(副首席) 張 欣 楊 朝 溫 泉*小 號秦國臣(副首席) 王 遜 關 宏 尹曉暉長 號郭 浩 陳 軍* 喬 鯤(低音長號、副首席)
大 號
趙晶琛* 首席定音鼓 兼打擊樂聲部長 柳啟平 打擊樂 劉?剛(特邀客座副首席) 李晶晶 朱可欣 浦 嘉鋼 琴
馮 丹豎 琴王 冠
樂隊隊長 田少明(兼)
副隊長
倪志杰(兼)
隊長助理
周 宏(兼) 董智敏(兼) 鄧 川(兼) 音樂季統(tǒng)籌 舞臺監(jiān)督田振林事業(yè)推廣部主任 朱小秋 演出部副主任 孫 月
編輯撰稿
王廷瑛、卜大煒
樂 務
武義恒?張文欣張京麗(兼樂隊秘書) (注:*為特邀演員)
劉云志,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現(xiàn)任*交響樂團樂隊首席。劉云志出生于音樂之家,4歲開始隨父學琴,8歲即登臺演奏。1981年考入吉林藝術學院,在校期間曾參加全國小提琴比賽并獲獎。1985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后考入前中央樂團。1991年任樂隊首席至今。劉云志作為樂隊首席,始終活躍于國內及國際音樂舞臺,除經常在國內巡回演出外,更隨團出訪了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與世界著名音樂家、指揮家小澤征爾、梅紐因、迪圖瓦、斯特恩、潘德列斯基等有過令人難記的合作,劉云志以其出眾的音樂才華為*的國家樂團贏得了聲望。
劉云志還是一位杰出的室內樂演奏家。以*小提琴的前中央樂團弦樂車重奏組名聲遠揚。2000年2月,劉云志被公派赴德慕尼黑音樂學院子進修,師從著名小提琴家塞巴斯提安,同年9月以優(yōu)異的成績結業(yè)。
半個世紀以來,樂團的建設和發(fā)展得力于樂團的歷屆領導人及指揮家:*著名音樂家李凌、指揮家李德倫、嚴良堃、韓中杰、秋里、陳佐湟、湯沐海等;涌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的藝術人才,如:作曲家鄭律成、瞿希賢、張文綱、羅忠镕、田豐、王酩、施光南;詞作家王凱傳;小提琴家司徒華城、楊秉蓀、盛*;鋼琴家劉詩琨、殷承宗、鮑蕙蕎、石叔誠;歌唱家劉淑芳、孫家馨、韓德章、藏玉炎、魏啟賢、劉秉義、羅天嬋、胡松華、田浩江、汪燕燕等。*交響樂團由國內一流演奏家組成,他們訓練有素、技藝精湛,其中不乏*及國際音樂比賽的獲獎者。歷經幾代音樂家的努力,使樂團演奏水平始終保持著較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交響樂團擁有一個同樣歷史悠久的合唱團,其成員均是國內高等音樂院校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從五十年代榮獲世界青年節(jié)合唱比賽金獎至今,始終代表著*合唱藝術的較高水平。
李心草是“當今樂壇最受矚目的著名指揮家之一”,現(xiàn)任*交響樂團常任指揮。
1993年,年僅22歲大學在讀的李心草在“全國首屆指揮比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名。
1997年,在舉世聞名的法國“第45屆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中榮獲第二名。
1994年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著名指揮家、教育家徐新教授。在20歲時,就指揮前中央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成功演出了馬勒、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維奇、拉赫瑪尼諾夫、西貝柳斯、德沃夏克等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并成功演出了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和*歌劇“原野”。
1994年至1996年,曾任*中央芭蕾舞團管弦樂團常任指揮。期間,指揮演出了“吉賽爾”、“天鵝湖”、“睡美人”等多部中外芭蕾舞劇。1996年,受奧地利著名指揮大師雷歐普德·哈格教授的邀請赴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大學繼續(xù)深造。
1999年,首次率領*交響樂團赴日本演出,反響熱烈。2002年后,李心草再次率領*交響樂團赴日本以及澳大利亞、德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泰國、韓國、*臺北巡回演出。2003年底,李心草受世界大提琴巨匠羅斯特羅伯維奇的邀請再次赴臺,指揮了羅斯特羅伯維奇大師告別大提琴舞臺的特別音樂會,取得空前轟動。
*國家交響樂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直屬音樂表演團體,是*較優(yōu)秀的職業(yè)交響樂團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樂團,1996年重組后更名為*國家交響樂團。
*國家交響樂團還擁有一個具同樣悠久歷史的合唱團,其成員均是*國內高等音樂院校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合唱團從五十年代先后榮獲世界青年合唱比賽金獎及銀獎至今,始終代表著*合唱藝術的較高水平。
半個世紀以來,*國家交響樂團成功地演奏、演唱了大量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近、現(xiàn)代交響樂及合唱等中外經典作品,其中許多作品由樂團在*及世界首演;*國家交響樂團經常在國內進行廣泛的巡演,足跡遍及*絕大部分的大、中城市(包括港、澳、臺地區(qū)),為弘揚中外交響樂經典名著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使樂團贏得了億萬聽眾的愛戴。
許多在世界享有較高知名度的音樂大師同*國家交響樂團進行了合作演出或藝術交流。其中,指揮家包括:奧曼迪、卡拉揚、小澤征爾、迪圖瓦、馬祖爾、羅日杰斯特文斯基等。演奏家包括:大衛(wèi)奧依斯特拉赫、梅紐因、斯特恩、穆特、阿格里奇、馬友友、麥斯基、沙漢姆、郎朗、李云迪等。迪圖瓦大師在指揮*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會后激動地說:“看到*有這樣一個高水平的交響樂團,確實令人感到驚喜,*國家交響樂團很有潛力, 一定會成為世界上令人矚目的優(yōu)秀樂團。”
*國家交響樂團在世界性巡演中出訪了歐、美、亞、南美許多國家。樂團以令人信服的藝術表現(xiàn)和獨具特色的*神韻贏得了各國聽眾的高度贊譽。倫敦《泰晤士報》稱“*國家交響樂團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樂團,有著充滿生命力的聲音。” 歐美同行驚嘆在他們的世襲領地——交響樂王國中“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偉大的樂團”。
2006年,樂團成功地舉行了歷史性的訪美巡演。在紐約林肯藝術中心、芝加哥交響音樂廳、馬里蘭斯特拉斯摩爾音樂廳、波士頓交響音樂廳等世界*交響樂團經常光顧的藝術殿堂的精彩演出。贏得了美國主流媒體的高度贊譽:美國資深指揮家莫里斯佩瑞斯稱贊:“樂隊的音準和力度布局非常出色,他們是世界水平的樂團!”首次對*的交響樂團作出評論的《紐約時報》資深音樂評論家德?霍蘭德撰文稱:“這個樂隊只會越來越好,樂隊的精彩演出使這場音樂會令人不虛此行。”《華盛頓郵報》著名音樂評論家梯姆佩吉撰文稱:“*國家交響樂團是一個扎實的、熱情充沛的、受過精心訓練的樂團…星期六晚上的音樂會有許多動人之處,贏得了聽眾…所有觀眾看上去都很愉快,音樂會一直掌聲不斷。”
*國家交響樂團將在廣大聽眾和海內外各界人士的熱情關注和支持下,發(fā)揚勵精圖治、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鑄造輝煌,為發(fā)展*交響音樂藝術作出新的貢獻。
團長:關峽
黨委書記:王安
副團長:魏軍
副團長:許樹滋
副團長:黃越峰
回顧樂團的歷史,早在五十年代,樂團即作為新*時代音樂的領頭人,實現(xiàn)了*人演奏交響樂從初級階段進入成熟期這一劃時代的進步,演出了許多重要的作品。如:在*成功地首演了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新世界》、柏遼茲《幻想》交響曲、西貝柳斯第二交響曲、首演了*作曲家羅忠镕*交響曲等。
六十年代,樂團還創(chuàng)辦了深受群眾喜愛的《星期音樂會》。半個世紀以來,*交響樂團成功地演奏、演唱了大量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近、現(xiàn)代的中外交響樂作品,其中許多作品由樂團在*首演;樂團的音樂會實況經常通過廣播、電視向世界各地播放。樂團與法國唱片公司、菲利浦唱片公司等合作錄制了許多唱片向全世界發(fā)行;*交響樂團經常在國內進行廣泛的巡演,足跡遍及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qū))的40余座城市, 為弘揚*交響樂作品及介紹外國交響名篇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使樂團贏得了億萬聽眾的愛戴。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wǎng)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