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業大學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當前在線: 170。
學生。長春工業大學,訪客。
校長:張會軒
副校長:張會軒、熙瑩、胡明、童猛
黨委副書記:岳學軍、王忠
紀委書記:李德民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
劉云旭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
劉云旭、張德江
全國模范教師(1人)
李萬龍
全國優秀教師(3人)
王承中、張會軒、胡明
寶鋼優秀教師獎(1人)
胡明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
張德江、胡明、吳化、李元春、董小剛、毛志陽
吉林省教書育人楷模(2人)
張德江、韓明友
吉林省優秀教師(5人)
李萬龍郭曉立、郭久柱、姜鍵、董小剛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
劉云旭
學科建設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學有2個省重中之重立項建設學科,8個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及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吉林省“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立項建設(一級)學科名單
序 號 | 學科名稱 |
1 | 化學 |
2 | 機械工程 |
3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5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6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7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立項培育(一級)學科名單
序 號 | 學科名稱 |
1 | 數學 |
長春工業大學吉林省重中之重學科一覽表
序號 | 學科代碼 | 學科名稱 |
1 | 0802 | 機械工程 |
2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博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名稱 | |
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 | 授權一級學科 | |
統計學 | 授權一級學科 | ||
法學 | 法學 | 授予二級學科 | 民商法學 |
社會學 | 授予二級學科 | 社會學 |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授予二級學科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
授予二級學科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
授予二級學科 | 思想政治教育 | ||
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授予二級學科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理學 | 數學★ | 授權一級學科 | |
化學★ | 授權一級學科 | ||
工學 | 機械工程▲★ | 授權一級學科 |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授權一級學科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授權一級學科 | ||
電氣工程 | 授權一級學科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授權一級學科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授權一級學科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授權一級學科 |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授權一級學科 |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授予二級學科 | 紡織工程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授權一級學科 | ||
軟件工程 | 授權一級學科 | ||
管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授權一級學科 | |
公共管理 | 授權一級學科 | ||
藝術學 | 設計學 | 授權一級學科 |
*特色專業
機械工程 | 金屬材料工程 |
自動化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省級特色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電子信息工程 | 金融學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英語 |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長春工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電氣自動化綜合實驗中心、長春工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高分子專業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等。
*教學團隊
自動化教學團隊等
省級教學團隊
自動化教學團隊、計算機軟件基礎課程教學團隊、軟件工程課程教學團隊、國際貿易教學團隊、化學教學團隊、化學原理教學團隊、高等數學教學團隊、金融與投資教學團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團隊、工科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機械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等。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被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評為“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連續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基層黨組織標兵”、“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先進學!。學校于2009年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1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2年,學校黨委榮獲“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劉忠范 1962年10月生,吉林九臺人。1983年畢業于長春工業大學化學工程系。1984年至1993年留學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碩士(87),東京大學博士(90),分子科學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納米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國家“863計劃”納米器件專項首席科學家、我國著名的納米器件研究專家、長春工業大學客座教授。
夏大慰 1982年畢業于長春工業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85年起在上海財經大學任教。1988年至1990年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1994年晉升為教授。自1993年起曾先后擔任上海財經大學國際管理學院院長、校長助理、副校長、常務副校長等職務,2000年奉調組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并擔任院長至今。
2012年9月,由長春工業大學牽頭,聯合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吉林大學、吉林化工學院、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纖集團公司、中鋼吉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吉研高科技纖維有限責任公司、長春旭陽工業集團公司、四平昊華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等10家單位共同組建的“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碳纖維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平臺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為代表的25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機構。2012年9月,由長春工業大學牽頭,聯合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吉林大學、吉林化工學院、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纖集團公司、中鋼吉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吉研高科技纖維有限責任公司、長春旭陽工業集團公司、四平昊華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等10家單位共同組建的“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碳纖維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機構
序號 | 機構名稱 |
1 | 高分子材料合成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2 | 先進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3 | 合成樹脂與特種纖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省級科研機構
吉林省合成樹脂與化學纖維科技創新中心、合成樹脂與特種纖維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發中心、吉林省高分子材料中試中心、新型結構材料及加工技術工程實驗室、吉林省生產過程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省工業節能科技創新中心、工業節能技術與裝備省級工程實驗室、控制工程吉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吉林省石化資源與生物質綜合利用工程實驗室、吉林省特色資源與生物質研究中心、吉林省智能制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三維微納結構功能器件高效制造吉林省重點實驗室、碳纖維開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高等學校先進結構材料及加工成型技術高端科技創新平臺、吉林省數據服務產業公共技術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車零部件生產與質檢裝備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吉林產業發展與企業環境研究中心、吉林省民生問題研究中心、吉林省人才測評研究中心、長春工業大學黨建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車文化研究基地。
學術資源學術期刊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該刊主要刊登哲學、政治學、文學、史學、語言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研究綜述等學術性文章。已被列為《CJF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該刊發表的論文多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轉載或索引。
該刊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維普—中文科技期刊網》收錄期刊、《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書生網》收錄期刊。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要報道長春工業大學工學門類的科學研究成果。包括:機械電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與電子工程、管理與信息系統、化學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制藥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基礎科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
該刊被國內外多種文摘、期刊及數據庫摘引和收錄。國外的有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中國的有《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China Info)系統科技期刊群》、臺灣華藝CEPS中文電子期刊。該刊多次在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和省級有關部門組織的期刊評比中獲獎。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該刊設有高教論壇、教育理論研究、比較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教學研究與改革、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創新與創業教育研究等欄目,是全國高校中僅有的幾家具有全國統一刊號的高等教育研究類刊物之一。
該刊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維普—中文科技期刊網》收錄期刊、《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書生網》收錄期刊。
圖書館藏截至2012年12月,圖書館館藏各種文獻總量152萬冊(種),其中紙質文獻104萬冊,電子版中文文獻48萬種。圖書館還有超星電子圖書、時代華辰、CNKI、萬方外文、EBSCO、科技信息參考(本館)、學位論文(本館)等各類數據庫13種。中文電子期刊收錄文獻14129679篇,外文電子期刊收錄文獻13100篇。
愛國:提倡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旋律,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學校肩負著育人的歷史重任,更需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愛國主義也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品德、信念和精神。
敬業:在我國的各個行業中,尤其是教育領域,迫切需要發揚敬業精神,離開了敬業精神或敬業精神不足,什么事情也干不了。
求實:求實是我們黨積極提倡的良好作風,更是我們工科院校師生應該具備的品格。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培養的是祖國未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必須教育他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說真話、做實事、實心實意、實實在在地為祖國做貢獻。
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一個國家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一味靠技術引進,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尤其是高校,我們培養的是祖國跨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廣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既是時代的需要,又是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我們將通過因材施教、社會實踐、廣泛開展科技活動等手段不斷激勵廣大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實踐、敢為人先,為民族發展和人類進步貢獻力量。
“愛國、敬業、求實、創新“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愛國”是核心,“敬業”是基礎,“求實”是品格,“創新”是靈魂。它們的有機結合,集中體現了學校辦學宗旨、育人方向、治校風格及特色。
理念學校始終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依托一汽、吉化等大型重點企業和新興高科技企業,開展人才培養、科技研發和社會服務。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形成了鮮明的“三實、三結合”的辦學特色。如與吉化公司合作20多年,為吉化開發出多種產品,新增產值50多個億;合作開展碳纖維公關,產品用到了“神五”、“神六”、“神七”上等等。辦學層次
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開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
學科結構
以工為主,工、管、文、理、經、法、教育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
人才規格
以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艱苦創業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同時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
服務面向
以為吉林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為主,同時積極開拓省外人才培養和科技開發渠道。
發展目標
到2020年,把我校建成國內一流的地方工業大學。
1952.4-1952.10 長春汽車技術訓練班(為1953年7月15日一汽建廠而設)
1952.10-1953.5 長春汽車技術學校
1953.5-1953.12 長春汽車工業學校
1953.12-1958.8 中央*機械工業部長春汽車制造學校
1956.6 中央*機械工業部長春*工人技術學校并入中央*機械工業部長春汽車制造學校
1958.8-1961.8 長春工業?茖W
1961.8-1962.8 吉林理工學院
1961.8 長春無線電工業學校、長春理工學院合并入吉林理工學院
1962.5 吉林礦冶學院并入吉林理工學院
1962.8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大專部)并入吉林理工學院
1962.8-1970.10 吉林工學院
1963.7延邊大學無線電物理專業并入吉林工學院
1963.8 吉林輕工學院并入吉林工學院
1970.10-1978.10 吉林工業大學
1970.10 吉林工學院并入吉林工業大學
1978.10-2002.3 吉林工學院
1978.10 吉林工學院復院
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確定為首批三所省屬重點高校之一;
2000.9 長春煤炭管理干部學院、長春煤炭工業學校、吉林省輕工業設計學校并入吉林工學院
2004年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
2013年7月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2014年,學校作為全國首批、吉林省*高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