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領導致辭,教學名師。學校標識,校長信箱。
山東高校。教育網站,高校大學。
院系名稱 | 本科專業 | 專科專業 |
---|---|---|
人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秘書學、歷史學(師范類)、社會工作 | 法律事務、語文教育、文秘、社會工作、旅游管理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
外語系(大學英語教學部) | 英語(教師教育方向)、英語(商務英語方向)、英語(翻譯方向)、法語 | 英語教育(師范類)、商務英語 |
機場學院 | 公共事業管理(航空管理與服務方向)、交通運輸(機場運行與管理方向) | 民航安全技術管理 |
教師教育學院 | 學前教育、小學教育 | 學前教育、初等教育 |
經濟管理系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財務管理(中法合作)、市場營銷 | 工商企業管理、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中法合作)、市場營銷、市場營銷(中法合作) |
數學系 |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應用統計學 | |
航空工程學院 | 飛行器動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學與工程 | 應用電子技術 |
電氣工程系 |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化學工程系 | 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能源化學工程、應用化學 | 應用化工技術 |
信息工程系(計算機基礎教學部)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 | 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 |
生命科學系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 | 園藝技術、生物制藥技術 |
建筑工程系 | 建筑學、土木工程、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 | 建筑工程技術 |
機電工程系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交通運輸(汽車檢測與服務方向)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資源環境系 | 環境工程、安全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 工業環保與安全技術 |
體育系(公共體育教學部) | 體育教育(教師教育方向)、舞蹈學(體育方向) | |
音樂系 | 音樂學、舞蹈學 | 音樂教育 |
美術系 | 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 美術教育 |
飛行學院 | 飛行技術(安全方向)、飛行技術(駕駛方向) | |
乘務學院 | 空中乘務 |
截至2015年7月,學校設有48個本科專業和38個專科專業,涵蓋9大學科門類,初步形成了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
省級重點學科(3個):應用數學、生態學、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研究。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入選時間 |
---|---|---|
分析系統課程教學團隊 | 李文榮 | 2007年 |
數學建模教學團隊 | 張全信 | 2008年 |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團隊 | 李長海 | 2011年 |
生物技術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姚志剛 | 2012年 |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2月,學校有*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本科教學工程”綜合改革試點本科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
*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濱州學院—山東濱奧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民用航空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本科教學工程”綜合改革試點本科專業:飛行技術。
省級特色專業(7個):物理教育、數學教育、園藝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生態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飛行技術。
教學成果
學校學生在2006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和電子設計大賽中,榮獲國家二等獎1項,省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成功參賽獎2項。學校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和師生基本功、技能大賽等各類比賽,獲國家一等獎19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14項,省級一等獎44項、二等獎64項、三等獎83項。學校學生獲2010年美國世界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2009美國世界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2008中國機器人大賽“中型組機器人足球賽”亞軍。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兩年達到90%以上。
省級精品課程(23門):大學語文、數學分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基礎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化工原理、大學英語、植物生物學系列課程(生物化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細胞工程、植物學)、信號處理與應用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電路、單片機原理與應用、DSP應用技術、數字信號處理)、N+X模式思想政治理論系列課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理論綜合實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2月,學校先后與澳大利亞BRiT、法國雷恩高等商務管理學院、美國斯托芬· F·奧斯汀州立大學、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國立大學等國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與合作關系,開展了工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會計電算化、旅游管理等6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接收外籍學生60人,先后有30余位外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外國文教專家50余人次來校任教。
姓名 | 職務 |
---|---|
羅公利 | 黨委書記 |
劉春華 | 院長 |
張業賞 | 黨委委員、副院長、人文學院院長 |
楊淑云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李長海?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宋淑平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陸兆華 | 副院長 |
李偉年 | 副院長 |
胡波 | 副院長 |
濱州學院是一所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兵圣”孫武的故鄉、渤海之濱、富饒美麗的黃河三角洲腹地現代生態園林型城市——濱州市。
學校黨委、行政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建設以航空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大力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開放活校、和諧治校“五大戰略”,學校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校園占地1970畝,校舍建筑面積44.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4.13億元。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主動適應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初步形成了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教、藝術等學科專業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專業結構;實施“品牌專業建設計劃”“應用型專業群實訓中心建設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培養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適應快,具有健全人格和社會責任感、具備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積極服務社會和行業,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兩區兩圈”和“民航強國”等發展戰略,制定實施《服務黃河三角洲行動計劃(2016-2020年)》《服務航空業行動計劃(2016-2020年)》,與山東社會科學院、濱州市政府、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國際機場、濟南機場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目前,學校正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抓住“黃藍”兩區開發建設和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大機遇,按照“頂天立地”的發展思路,同心同德,開拓創新,向著建設以航空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而闊步前進。
校徽以“濱州學院”的英文縮寫“BZU”為元素,經組合變化構成鳳凰、花朵、青春之火等。
鳳凰為百鳥之王,象征著學校一流的校容、校貌,體現著學校勇于創新、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花朵、青春之火則寓意學校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校徽由明快、醒目的紅黃藍三原色組成。藍色代表大海和藍天,象征著無限的力量和廣闊的空間,寓意學校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現代的管理思想和開放博大的發展胸襟;黃色象征黃河,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寓意學校肩負著傳承中華文明的責任;紅色象征朝陽,富有朝氣、活力,寓意學校自強不息、銳意進取。
校徽的整個構圖簡潔明了、剛柔并濟、大方飽滿,既充滿了青春的朝氣和生命的活力,又體現了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地域特征,很好地詮釋了自強不息、守正出奇的學校精神。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