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美女一区_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缅北_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不卡 - 九一看片.

首頁網

博鰲亞洲論壇

介紹:

博鰲亞洲論壇

首頁www.boaoforum.org

發起國。關于論壇,博鰲亞洲論壇。

論壇由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從2002年開始,論壇每年定期在博鰲召開年會。并于2001年2月27日正式宣告成立。博鰲亞洲論壇英文名稱為Boao Forum For Asia,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縮寫BFA以下簡稱“論壇”是一個非政府、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及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于1998年倡議,海南博鰲為論壇總部的永久地所在。

組織機構/博鰲亞洲論壇

會員大會會員大會為論壇的較高權力機構,每年舉行一次。會員大會由論壇秘書處負責籌備,有關會議事宜提前一個月通知所有會員。
理事會理事會為會員大會的較高執行機構,對會員大會負責;理事會負責論壇工作的總體監督和指導,每年舉行一次會議。理事會理事由論壇正式會員在會員大會上通過投票方式產生。理事會由 11 名成員組成,秘書長和來自東道地(博鰲)的代表為理事會當然成員,其余 9 名由發起會員、榮譽會員和商業會員中推舉產生。
咨詢委員會1.論壇設咨詢委員會,由二十六人組成。其成員由論壇從有一定知名度的前政要、企業界和學術界人士中選出。
2.咨詢委員會成員任期5年,期滿可以延期。成員沒有報酬,但其受論壇委托從事與論壇相關事務的除外。
3、咨詢委員會視論壇需要不定期舉行工作會議,就論壇相關事務提出咨詢和建議。
秘書處秘書處為理事會常設執行機構。秘書處的職責如下:
1.負責論壇的日常業務和運行管理;
2.負責包括論壇會員大會和理事會會議在內的所有會議的協調和組織;
3.負責執行會員大會及理事會做出的決議;
4.負責準備論壇年度工作報告和年度預算,提交理事會審議;
5.負責論壇的對外新聞發布;
6.負責論壇資金籌措和運作;
7.負責起草或修改論壇的規章制度;
8.負責會員入會、退會、日常聯絡等相關服務;
9.組織起草并發表與論壇業務相關的經濟預測;
10.負責為論壇年會、研討會及其它專題會議提供智力資源;
11.為會員和其它合作方提供人力資源培訓;
12.負責建立亞洲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工作網絡及信息交流中心;
13.負責理事會委托的其它事務
秘書處秘書處是論壇的常設執行機構。負責具體開展論壇的各項活動。秘書長是論壇的首席執行官和秘書處的負責人。現任秘書長:周文重。
研究院研究院是論壇重要的智力支持機構。組織起草并發表與論壇業務相關的經濟預測;負責為論壇年會、研討會及其它專題會議提供智力資源;為會員和其它合作方提供人力資源培訓;負責建立亞洲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工作網絡及信息交流中心。

發展歷史/博鰲亞洲論壇

1998年9月,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和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倡議成立一個類似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亞洲論壇”。
亞洲論壇的概念一經推出即獲得了有關各國的一致認同。1999年10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胡錦濤在北京會見了專程為"亞洲論壇"來華的拉莫斯閣下和霍克閣下。胡錦濤主席在認真聽取兩位政要有關"論壇"構想的介紹后,表示*政府一貫重視和支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地區合作與對話,認為論壇的成立有利于本地區國家間增進了解、擴大信任和加強合作。中方將對"論壇"的設想進行認真研究和積極考慮,并盡力提供支持和合作。同時,胡錦濤副主席還強調,*也希望進一步了解其它國家的反應,因為論壇的建立必須得到有關國家政府的重視、理解和支持。此后,亞洲有關國家的政府均對成立"亞洲論壇"作出了積極反應。
2001年2月27日,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日本國、蒙古國、*聯邦、泰王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柬埔寨王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共和國、新加坡共和國、文萊達魯薩蘭國、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尼泊爾王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土庫曼斯坦和澳大利亞等二十六個國家(以下簡稱“26個發起國”)的代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海南省博鰲召開大會,正式宣布成立博鰲亞洲論壇。并通過《博鰲亞洲論壇宣言》。江澤民主席出席成立大會,向世界莊嚴承諾:作為東道國,*政府將繼續為論壇的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于2001年2月26-27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包括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哈薩克前總理捷列先科、蒙古前總統奧其爾巴特等26個國家前政要出席了大會。此外,*國家主席江澤民、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爾、尼泊爾前國王比蘭德拉、越南國家副總理阮孟琴等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成立大會并發表的重要講話。大會宣布博鰲亞洲論壇正式成立,通過了《博鰲亞洲論壇宣言》、《博鰲亞洲論壇章程指導原則》等綱領性文件,取得圓滿成功并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論壇總部選擇在*海南博鰲。這是亞洲地區的一些前領導人向*高層領導提出的建議。他們認為,海南作為*較大的經濟特區,是*深化與國際社會聯系的實驗區;海南省以建設生態省為目標,說明它當前和未來的發展重點是生態產業,這是亞洲和國際社會所看重的領域,符合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海南博鰲是一個專門為論壇設計的集生態、休閑、旅游、智能和會展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功能區,有著十分宜人的自然地理環境;1999年10月,*國家領導人在會見論壇發起人時表示,將為論壇的創建提供支持與合作;海南省政府已經為論壇的創建提供了多方面的實際支持,并承諾,繼續為論壇的創建和運作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歷屆年會/博鰲亞洲論壇

2002年會

2002年4月12日至13日,博鰲亞洲論壇舉行首屆年會,48個國家的19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此后,論壇每年定期在博鰲召開年會。

2003年會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大會上發表了題為“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實現共贏”的演講。

2004年會

“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與4月24日至25日舉行。出席本次年會的主要為亞洲各國政要和商界名流。

2005年會

2005年4月22日至24日,博鰲亞洲論壇2005年年會舉行,來自40多個國家的1200多名政界、工商界人士和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推進全面合作共建和諧繁榮的亞洲”的主旨演講。

2006年會

2006年4月21日至23日,博鰲亞洲論壇2006年年會舉行,來自約40個國家的850余名代表與會。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出席會議并發表了“把握亞洲新的機會共創世界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

2007年會

2007年4月20日至22日,博鰲亞洲論壇2007年年會舉行,來自36個國家的141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博鰲亞洲論壇2007年年會上發表題為“開創亞洲和平合作和諧新局面”的主旨演講。

2008年會

于2008年4月11日至4月13日舉行。出席本次年會多為亞洲各國政要及商界領袖。此次會談促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與當時的臺灣地區當選副領導人蕭萬長(以商界身分)會面,成為兩岸交流史上較高層級的“非正式”官方會談,使兩岸的緊張關系緩和。

2009年會

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國務院原副總理、博鰲亞洲論壇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陳錦華;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澳大利亞農業部長TONY BURKE;商界領袖有: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董事長阿爾薩烏德親王、福特斯克金屬集團總裁安德魯·弗里斯特、贏創工業集團董事長英凱師、印度塔塔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阿爾烏迪、德勤公司首席執行官奎勵杰、UPS投資銀行副董事長布里坦爵士、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金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黃志源、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正大企業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吉人、紅彬資本*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One Equity Partners Europe GmbH合伙人費溪德、H.S.A集團執行董事AbdulgabarHayel Saeed、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中煤能源集團公司總經理王安、*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裁王建宙、耐克公司特別顧問Joseph Ha、TCL董事長李東生、摩立特集團首席執行官喬·福勒、Metricstream總裁古堅·辛哈、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集團個人資產業務部總裁兼執行長歐立特等出席。

2010年會

2010年年會于4月9-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綠色復蘇:亞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亞洲經濟正面臨結構調整和轉型的關鍵時刻。亞洲有望率先走出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但依然面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2010年年會就這一核心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國家副主席應邀出席年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亞洲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主旨演講。約有40位各國部長專程出席年會。*負責經濟決策的主要部委均到會,并通過小范圍早餐會、分會討論等形式,與企業家廣泛接觸,并利用這一國際場合,與到會的外國部長舉行對口會談。此外,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曾蔭權、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分別率領代表團與會。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較高顧問錢復領隊的代表團參加了“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的商機”圓桌會議,為兩岸企業家創造更多商機。

2011年會

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于2011年4月14日至16日舉行,主題是“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出席的其他國家領導人包括“金磚國家”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杰夫、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芙、南非總統雅各布·祖瑪等。

以“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于2011年14號至16號在海南博鰲舉行。年會舉行之際,恰逢“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新興國家在世界經濟版圖群體性崛起和經濟社會轉型令人矚目;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轉變發展方式的新形勢、新舉措、新機會同樣引起關注。在此背景下,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設置的23個議題,把高度聚焦包容性發展、新興經濟體和*“十二五”規劃。

2011年正逢論壇成立10周年。2002年以前,來自亞洲和澳洲26個國家的領導人和前政要聚首*海南博鰲鎮,隆重舉行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從此亞洲有了一個屬于亞洲人自己、既有鮮明亞洲特色又有寬廣全球視野的論壇,在世界史書上揭開了讓寰宇聆聽亞洲聲音,讓全球見證亞洲增長的新的一頁。10年的發展,論壇與亞洲同成長,與*齊發展,議題與時俱進,成為亞洲以及其他大洲有關國家政府、工商界和學術界領袖就亞洲及全球重要事務進行對話的高層次、高水準。

2002年以來,亞洲在全球的話語權顯著增強,這得益于亞洲經濟和新興力量的迅速崛起。2002年以前,亞洲發展*家在世界舞臺上的話語權還十分有限,但隨著*、印度、東盟等新興經濟體的壯大和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今日之世界,已對亞洲刮目相看。與2002年前相比,今天亞洲經濟占全球的比重已從27%提高到35%,亞洲地位的躍升讓亞洲國家贏得了更多的話語權,而博鰲論壇也有助于亞洲發展*家增強話語權。全世界都在關注亞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博鰲論壇,亞洲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2002年以來,亞洲已成為全球經濟較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尤其在近幾年世界經濟因金融危機而遭重創,亞洲經濟依然強勁增長,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也要看到,亞洲的經濟增長并不均衡。亞洲區域內部、國與國之間和一國內部的發展很不平衡,貧富差距在擴大,這嚴重制約了亞洲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社會的穩定和諧。亞洲經濟增長模式已經到了轉型的關口,必須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轉向包容性增長、可持續性發展和社會共享繁榮。而這正是2011年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

所謂包容性增長又稱共享型增長或“機會均等的增長”,是一種新的增長理念:既要通過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和其他發展機會,又要使發展機會均等化;既要通過保持經濟的高速與持續的增長,又要通過減少與消除機會不均等,來促進社會的公平與包容性。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讓社會和各階層人群分享到增長的利益。2009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制定了包容性增長議程。2010年,APEC領導人又共同承諾推動亞太經濟實現平衡、包容、可持續、創新、安全增長,以應對21世紀的機遇與挑戰。*是包容性增長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胡錦濤主席在三次APEC會議上都發表了*倡導和實踐包容性增長的講話。指導*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二五規劃”也充分體現出包容性增長的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整個規劃的宗旨。2011年博鰲論壇聚焦包容性增長,*是主要的觀察點。*一定會在包容性增長方面作出成績,有望成為亞洲的表率。胡錦濤發表題為《推動共同發展共建和諧亞洲》的主旨演講。胡錦濤指出,200年以來,博鰲亞洲論壇在凝聚亞洲共識、傳播亞洲聲音、促進亞洲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的經濟論壇之一。博鰲亞洲論壇之所以能夠不斷成長,得益于亞洲快速發展,也見證和推動了這一歷史進程。亞洲發展不僅有力改變著亞洲人民命運,而且日益影響著世界發展進程。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開幕大會

4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海南出席了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開幕大會—《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了題為《推動共同發展 共建和諧亞洲》的主旨演講,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巴西總統羅塞夫、南非總統祖馬、韓國總理金滉植、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烏克蘭總理阿扎羅夫先后致辭。

年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還出席了“日本增長潛力的再認識”分會,并作為主要討論嘉賓出席了“風險管理: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分會。在風險管理分會上,淑和副主任以“防范風險 應對未來”為題發表了演講,并就國企改革、業績考核與責任追究、做強做優中央企業等問題回答了與會代表的提問。

國務院國資委政策法規局和外事局有關負責同志陪同出席了上述活動。

2012年會

年會主題

本屆年會主題是:“變革世界中的亞洲:邁向健康與可持續發展”。與會嘉賓通過開幕大會、平行論壇、圓桌會議等50多場活動安排,進行充分探討。

這些活動包括民營企業家圓桌會議、就業與增長、亞洲人口形勢與老齡化對策、債務危機:衰退的導火索、亞洲中產階級的興起與消費變革等。議題設置既有宏觀視野,又關切具體問題。

年會議程

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在4月1日到3日舉行。

4月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在海南博鰲拉開帷幕。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率河南代表團推介中原經濟區,河南省成為*“走進”博鰲亞洲論壇舉辦主題活動的省份。中原經濟區這一國之方略,借力全球著名政經對話平臺,走向世界。

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官方日程上顯示,4月1日下午舉行的“民營企業家圓桌會議”上,郭庚茂和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一起,作為特邀嘉賓參會。

4月2日中午,河南省人民政府午餐會在年會主會場的BFA大酒店舉行。午餐會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共同主辦,主題為“中原經濟區——規劃與戰略”。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致辭,郭庚茂做主題演講。

年會嘉賓

據介紹,2012年有6國政要出席論壇,分別是意大利總理蒙蒂、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伊朗副總統穆罕默迪扎德、泰國副總理吉迪拉和越南副總理黃忠海。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年會開幕式并致辭。

參加年會的還有部分國家的前政要,包括新加坡前財政部長、博鰲亞洲論壇現任理事長趙允哲,日本前首相、博鰲亞洲論壇前任理事長福田康夫,*前副總理、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曾培炎,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馬來西亞前總理巴達維,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等。

同時,還有50多名部長級官員參會。如美國前財政部部長鮑爾森、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衛生部部長陳竺、*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郭庚茂等。

此外,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等6位國際或地區組織機構負責人也參會。

年會特點

與會代表極具廣泛性

參與本次論壇有超過2000位與會正式與非正式代表,不僅涵蓋了世界各大洲,各主要經濟體,而且來自產業界、教育與學術界、媒體、以及各國官方代表的各界人士。

逾5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和各經濟體的部長級官員出席年會,并參加各種分會的討論、小范圍早餐會和與參會代表的雙邊會見,包括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印度計劃委員會副主席Ahluwalia、以色列中央銀行行長Fischer、*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塞爾維亞外長Vuk Jeremic、經合組織副秘書長Boucher、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Groff等。

在熱點問題上達成共識

這次年會圍繞“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這個主題,與會代表在諸多熱門領域和熱點問題上,形成了廣泛共識,并進一步增進了相互聯系,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對于舉世關注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換這個戰略性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博鰲平臺上,首次向國內外明確指出: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這三化,是*實現發展方式轉換的必由之路。在歐債危機問題上,意大利總理蒙蒂不僅闡述了意大利政府治理債務危機的政策取向,還向國際社會發出了積極信號。

在宏觀經濟政策,貿易投資自由化,區域、次區域貿易投資合作,科技創新,乃至教育、醫療、婦女、社會福利等廣泛的熱點問題上,各界人士利用博鰲平臺,展開了活躍而深入的思想交流與碰撞,產生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觀念,也產生了許多值得政策制定者深入思考的深邃觀點。IT行業的領軍人物們就方興未艾的云計算產業,提出“無‘云’不成氣候”的前瞻性觀點;*民營企業家們提出了如果降低準入門檻,最想進入的三大領域分別是教育、醫療和旅游;國際金融領域的領袖們提出了金磚國家建立“南南開發銀行”的多種模式與實施路徑問題等。

論壇更加靈活務實

本屆論壇以更加靈活務實的方式,使年會活動更加直接地為促進地區經濟合作服務。在東盟秘書處的大力支持下,本屆年會圍繞東盟自由貿易區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問題,舉辦了專場活動,直接為有關各經濟體的企業家們搭建了直接洽談商機的平臺;此外,*河南省政府也利用本屆年會這個窗口,舉辦了“中原經濟區規劃與戰略”的主題推介會,為中外企業家的直接交流和洽談,發揮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東盟自由貿易區以及中原經濟區的兩場專題活動,是博鰲亞洲論壇為直接助推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務實經濟合作的新嘗試新努力

2012年會閉幕

2012年4月3日18時30分,博鰲亞洲論壇召開新聞發布會,秘書長周文重在會上宣布 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閉幕。

周文重在會上發布說,本次年會沒有辜負論壇良好的期待和愿望,很好地履行了促進交流、凝聚共識的歷史性責任。他對海南省的接待服務工作表示感謝,用“很滿意”三個字評價本屆年會東道地的工作。

2013年會

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于4月6日至8日舉行。

國家主席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吳登盛、秘魯總統烏馬拉、贊比亞總統薩塔、芬蘭總統尼尼斯特、墨西哥總統培尼亞、柬埔寨首相洪森、新西蘭總理約翰·基、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阿爾及利亞民族院議長本薩拉赫、蒙古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恩赫包勒德、第67屆聯合國大會主席耶雷米奇等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應邀來華出席年會。

本屆論壇年會,海南精心策劃了八大主題活動,包括歡迎晚宴、海南省新聞發布會、華商圓桌會、海南省產業園區推介晚餐會、組織海南省代表團參會、樂城系列活動、市縣推介活動及參與論壇議題討論。據了解,我省擬定了四條考察路線。在產業推介路線中,4月6日或4月8日在海口國家高新區進行海口市推介和海口綜合保稅區推介、海口國家高新區推介,并考察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文化旅游路線方面,參觀騎樓老街,參觀美社村(期間觀看八音演奏、觀賞火山石民居),參觀海口觀瀾湖旅游度假區;貴賓夫人團路線方面,論壇秘書處舉行向海口市特殊教育學校捐贈儀式。

2014年會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10日10:00–11:30在國際會議中心二層BFA主會場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亞洲發展新未來》的主旨演講。李克強在提及南海問題時表示,對加強海上合作的積極行動,我們都會傾力支持;對破壞南海和平穩定的挑釁行為,我們會果斷回應。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韓國、俄羅斯、越南等9國總理或副總理也將在開幕大會上發表演講。

作為亞洲重要高端對話平臺之一,博鰲亞洲論壇將主題確定為“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

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說,2014年亞洲和新興經濟體將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印度、印尼等均在大力推進改革議程。在這一背景下,博鰲亞洲論壇確定這個主題,是希望通過政、商、學界領袖們的思想碰撞,在凝聚共識基礎上為新一輪改革尋找切入點和新思路。本屆年會議程將圍繞改革、創新、可持續發展三大主線展開討論,設置60場正式討論。

談及“亞洲的新未來可能是什么樣”,周文重說,亞洲經濟體在經濟一體化進程中一直保持極強勢頭。在過去十幾年中,有亞洲經濟體參與的自貿協定數量增加了三倍多。在貿易增速減慢、一體化進程減速、全球價值鏈未來發展不確定的情況下,亞洲國家須不斷推動經濟一體化,通過結構性改革尋找新的增長引擎。他特別提到,當前與亞洲經濟體密切相關的區域性經濟合作談判主要是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和以東盟為核心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相較而言,后者更提倡開放性,與全球價值鏈聯系更緊密,因此在亞洲更具代表性。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舉行開幕式 李克強演講引期待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迎來關鍵環節。在2014年4月8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主旨演講。作為東道主,*高級領導人已連續13年與會。

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這是本屆年會的主題。在貿易增長減慢、一體化進程減速、全球價值鏈未來發展不確定的情況下,站在全面深化改革起跑線上的*作何主張,全球期待。

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專家“論道”新興經濟轉型升級

2014年4月8日開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匯集了全球政商學界精英,多場“頭腦風暴”都在為包括*在內的全球新興經濟體改革、創新、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思路。

盤點博鰲亞洲論壇五大熱詞

2014年4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進入第三天,與會嘉賓對*的熱點經濟問題一一進行“把脈”。經過多年發展,博鰲亞洲論壇已經成為亞洲乃至全球政界、工商界和學術界領袖進行對話的高層次平臺。

2014博鰲論壇上的五大熱詞:

熱詞1 經濟結構升級

熱詞2 互聯網金融

熱詞3 兩大絲綢之路

熱詞4 貿易新格局

熱詞5 金融體制改革

2015年會

2015年3月17日,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各項準備工作情況。他介紹,國家主席和各國領導人將出席年會開幕式,出席本屆年會的領導人規模將超過歷屆年會。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將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省博鰲召開,年會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圍繞主題,年會共設置77場正式討論,包括2場全體大會、41場分論壇、6場圓桌討論等,議題涉及宏觀經濟、區域合作、產業轉型、技術創新、政治安全、社會民生等六大領域。

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奧地利總統菲舍爾、印尼總統佐科、尼泊爾總統亞達夫、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贊比亞總統倫古、澳大利亞總督科斯格羅夫、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荷蘭首相呂特、卡塔爾首相阿卜杜拉、瑞典首相勒文、俄羅斯*副總理舒瓦洛夫、泰國副總理兼外長塔納薩等外國領導人將應邀來華出席年會。

北京時間2015年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日在*海南省博鰲召開。作為*著力打造的“主場外交”,本屆年會吸引了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2786名政、商、學、媒界人士。其中,出席本屆年會的領導人規模將超過歷屆年會。2015年年會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東道主*如何闡釋這一新議題,在此平臺上各國又會碰撞出怎樣的合作火花,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結合官方公布議程安排來看,“一帶一路”、三農、“互聯網+”、國企改革等四大關鍵詞將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召開期間資本市場關注新焦點,相關概念股也將迎來新的上漲契機。

2016年會

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將于3月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年會主題確定為“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愿景”。屆時將舉辦83場討論活動,其中年會新增了12場創業家對話系列活動。年會將舉辦的討論包括分論壇51場、圓桌會議14場、主題餐會6場、創業家對話12場。內容涵蓋宏觀經濟、創業創新、互聯網+等熱點話題。年會新增的12場創業家對話系列活動,將分別聚焦前沿科技、先進制造、新興產業等12個領域。每場對話邀請兩到三位創業家,與代表們分享創業經歷和創業體悟,并展望技術和行業的較新發展趨勢。

2017年會2017年3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將于2017年3月25日應邀出席在海南博鰲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馬達加斯加總統埃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克里斯琴、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阿富汗議會長老院主席穆斯利姆亞爾、*副總統敏瑞等外國政要將應邀出席年會。

成立意義/博鰲亞洲論壇

作為對該地區政府間合作組織的有益補充,博鰲亞洲論壇將為建設一個更加繁榮、穩定、和諧相處且與世界其它地區和平共處的新亞洲做出重要的貢獻。

組織章程/博鰲亞洲論壇

本章程根據《博鰲亞洲論壇宣言》和《博鰲亞洲論壇章程指導原則》確立的精神制訂。
*章 總則
名稱
本組織的名稱為“博鰲亞洲論壇”(以下簡稱“論壇”)(英文名稱為Boao Forum For Asia,縮寫BFA)。
性質
論壇為非官方、非營利性、定期、定址的國際組織。
宗旨
1、立足亞洲,促進和深化本地區內和本地區與世界其它地區間的經濟交流、協調與合作;
2、為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等提供一個共商經濟、社會、環境及其他相關問題的高層對話平臺;
3、通過論壇與政界、商界及學術界建立的工作網絡為會員與會員之間、會員與非會員之間日益擴大的經濟合作提供服務。
法律管轄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尊重當地的社會道德習俗。
會址
*海南博鰲為論壇總部的永久所在地。論壇的注冊地址為*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金海岸大道1號。
第二章 業務范圍
業務范圍
論壇的業務范圍包括:
1.召開年會、研討會以及其它學術討論會,討論亞洲和世界經濟與社會發展,包括金融、貿易、投資及環境等領域的重要問題;
2.提出地區性或全球性的倡議,促進和加強各國政府與商業實體之間在商貿和投資方面的合作關系;
3.跟蹤影響全球和地區經濟的動向;
4.甄別可能影響貿易、金融和社會發展的各種問題;搜集和發布相關信息,突顯地區經濟合作機會;
5.通過論壇建立的工作網絡,增進區域內外企業間聯系;
6.創建和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及培訓中心,為商業團體提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
7.獨立或合作開展有助于實現論壇宗旨的會議展覽、信息交流、經濟評估、教育培訓、電子商務等各類活動。
第三章 會 員
第七條 會員類別
1.論壇設正式會員和非正式會員。
發起會員、榮譽會員、鉆石會員和白金會員為正式會員;普通會員為非正式會員。
2.發起會員系指26個發起國按照各國所分配的名額(每個國家2名)派出的、參加論壇所有活動,包括決策過程的前政要、知名人士和非營利機構;
3.榮譽會員系指為論壇的創建和發展作出重要和實質性貢獻的個人、企業和組織;榮譽會員不超過10名;
4.鉆石會員和白金會員系指參加論壇所有活動包括決策過程、且其申請已經被批準的個人、企業和組織;
5.普通會員系指以出席、觀摩論壇年會以及其他活動為目的、且其申請已經被批準的個人、企業和組織。
第八條 會員條件
1.有加入論壇的意愿;
2.同意遵守論壇章程;
3.在所從事的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4.愿意履行論壇會員義務。
第九條 加入
申請人按照論壇規定的程序,提交書面申請,由論壇有關機構審核批準。
第十條 會員權利
(一)正式會員享有以下權利:
1.論壇會員大會發言權、表決權以及理事會理事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對論壇年會及其他活動議題的建議權;
3.參加論壇年會;
4.與政府、商界及學術界領袖優先進行直接交流;
5.獲得論壇提供的信息,并經授權,優先使用論壇網站的經濟信息數據庫;
6.通過論壇建立的工作網絡尋求商機;
7.就“企業診斷”尋求論壇幫助;
8.委托論壇就其所關心的問題舉辦專題研討會;
9.委托論壇就其商業拓展計劃進行市場分析和法律咨詢;
10.委托論壇推薦或培訓人才;
11.優先享有論壇舉辦各類活動的承辦權或贊助權;
12.經授權享有“博鰲亞洲論壇會員”的冠名權;
13.得到具有國際資質的審計事務所提交的年度審計報告;
14.享有博鰲水城給予論壇的各種優惠待遇;
15.享有論壇理事會賦予的其它權利。
但如正式會員要享受(七)至(十)條的權利,博鰲亞洲論壇將收取適當費用。
(二)普通會員享有以下權利:
1.出席論壇年會;
2.獲得論壇提供的信息,并經授權,使用論壇網站的經濟信息數據庫;
3.通過論壇建立的工作網絡尋求商機;
4.優先參加論壇舉辦的有關商務活動;
5.委托論壇推薦或培訓人才;
6.享有博鰲水城給予論壇的部分優惠待遇;
7.享有論壇理事會賦予的其它權利。
第十一條 會員義務
會員義務包括:
1.遵守并執行論壇決議;
2.遵守論壇章程及有關規定;
3.按時參加會員大會及論壇相關活動;
4.保護論壇合法利益;
5.依據論壇有關規定交納會員費;
6.向論壇提供真實可靠的資料與信息;
7 .論壇理事會規定的其它相關義務。
第十二條 會員退會
會員有權利退會;
會員決定退出論壇時,應提前 2 個月書面通知論壇秘書長。一旦接到秘書處書面確認,其會員資格即被視為終止。
會員退會后,論壇將按以下規定退還會員所交納的費用:
一旦接到會員確認通知,會員費中 30%將不再退還;
剩余的70%會員費將按照會員入會時間的長短退費。若會員在入會后*年退會,剩下70%會費將全額退還。從第二年開始,每年依次退還1/15。
第十三條 會員資格終止
任何會員有違法行為、或與論壇失去聯系兩年以上,秘書處報經理事會同意有權終止其會員資格,但應事前通知該會員,該會員有權要求舉行聽證會。
第四章 組織機構與官員任免
第十四條 組織機構
論壇的主要組織機構如下:
1.論壇會員大會;
2.理事會;
3.秘書處;
4.研究培訓院;
5.咨詢委員會
第十五條 會員大會
(一)會員大會為論壇的較高權力機構,每年舉行一次。會員大會由論壇秘書處負責籌備,有關會議事宜應提前通知所有會員。
(二)因不可抗力未能將召開會議的通知送達某一或某些會員的,或某一或某些會員因故未能參加會員大會,在符合法定人數的情況下,不影響會員大會的進程。
(三)會員大會的權力:
1.審議通過論壇章程或章程修改議案;
2.選舉理事會理事;
3.通過由秘書處提交并經理事會審議的年度工作報告和年度預算;
4.討論會議議程中規定的其它事項;
5.討論由正式會員提出的其它書面動議,該動議應由至少四分之一正式會員簽署,并在會前兩個星期提交論壇秘書處。
(四)會員大會決議由參加大會的全體正式會員簡單多數通過。
(五) 會員大會主席由理事長擔任。如果理事長不能出席,應委托副理事長或一位其他理事代替其行使職責。此外,應在正式會員中產生若干聯合主席。
第十六條 會員大會法定人數及投票
出席會員大會的法定人數為全體正式會員人數的三分之一。
所有正式會員在會員大會或會員大會特別會議上均有投票權。投票采取舉手表決的方式,或經至少三名正式會員或一名理事會成員的要求采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根據會員大會所制訂的有關規則,允許會員指定代表進行投票。
第十七條 會員大會特別會議
在會員大會閉會期間,理事會有權根據四分之一以上正式會員的書面提議,召開會員大會特別會議,討論不能延至下屆會員大會處理的有關緊急事項。
第十八條 論壇理事會
1.理事會為會員大會的較高執行機構,向會員大會負責;
2.理事會理事由論壇正式會員在會員大會上以簡單多數通過方式產生。
3.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與會員大會同期在論壇總部所在地舉行。
4.經三名以上理事提議,多數理事同意,理事長可應召開理事會特別會議。
第十九條 理事會組成
論壇理事會由十一名理事組成,*屆理事會的任期為5年,此后的理事會每屆任期3年。
1.七名理事從發起會員和基礎會員中產生,可連選連任;
2.兩名理事從榮譽會員中產生,可連選連任;
3.論壇秘書長和來自東道地的代表為理事會當然理事;
4.不得有四位以上理事來自同一國家或經濟體。
理事會理事人數經會員大會批準后可進行增減。
第二十條 理事長和副理事長
理事會設理事長和副理事長;
理事長和副理事長由出席理事會會議的三分之二以上理事選舉通過產生,候選人的產生,要注意地理區域均衡的原則;
副理事長由東道地博鰲代表擔任;
4.*屆理事長及副理事長任期為5年,可連選連任。以后的理事會任期為3年。
5.如若理事長因故無法擔任其職務,副理事長應擔任代理理事長,直至下一次理事會會議;該會議選舉出的理事長之任期應為前任理事長余下之任期。
第二十一條 論壇理事會的職責
理事會的職責包括:
1.對整個論壇的活動監督和管理;
2.審議由秘書處向會員大會提交的論壇年度工作報告和年度預算;
3.任命論壇秘書長和副秘書長;
4.審議論壇章程修改議案;
5.批準論壇重大的規章制度;
6.決定會員大會的召開,并審議通過會員大會議程;
7.會員大會授權的其他職責。
第二十二條 理事會決議的產生
除本章程和有關規則另有規定外,理事會決議由出席理事會會議的全體理事以簡單多數通過并生效。每個理事有一個投票權。
理事會也可采取非會議形式對論壇重大問題或緊急事項做出決議。
第二十三條 理事長職責
理事長職責應為:
1.主持理事會會議和會員大會;
2.監督有助于實現論壇宗旨、促進論壇利益的中、長期計劃和項目的制定;
3.經理事會授權,可代表論壇簽署非協議性的、非約束性的和非行政性的往來文書和函件;
4.向會員大會報告理事會的工作;
5.行使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二十四條 副理事長職責
協助理事長行使職責;
在理事長不能履行其職責時,代為行使理事長職責;
行使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二十五條 秘書處
秘書處為論壇常設執行機構,其職責如下:
1.負責論壇所有會議的籌備;
2.執行會員大會和理事會的決議;
3.準備論壇年度工作報告和年度預算,提交理事會審議;
4.負責論壇資金籌措和運作;
5.負責起草或修改論壇的規章制度,并報理事會批準;
6.負責會員入會、退會、日常聯絡等相關服務;
7.在研究培訓院的協助下,組織起草并發表與論壇業務相關的經濟預測;待研究培訓院運轉正常,這一職能就轉移到研究培訓院;
8.在研究培訓院的協助下,負責為論壇年會、研討會及其它專題會議提供智力資源;待研究培訓院運轉正常,這一職能就轉移到研究培訓院;
9.在研究培訓院的協助下,為會員和其它合作方提供人力資源培訓;待研究培訓院運轉正常,這一職能就轉移到研究培訓院;
10.在研究培訓院的協助下,負責建立亞洲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工作網絡及信息交流中心;待研究培訓院運轉正常,這一職能就轉移到研究培訓院;
11.負責理事會委托的其它事務;
12.協助理事長履行其職責。
第二十六條 秘書長
秘書長為論壇的首席執行官并領導秘書處,任期五年,經理事會批準可延任。其職責如下:
1.負責論壇的日常事務,對外代表論壇;
2.負責主持除論壇會員大會及理事會會議之外的論壇所有會議;
3.執行理事會批準的規章制度;
4.聘用、提拔及解聘秘書處職員;
5.提出調整秘書處職能部門或論壇辦事處的議案,報理事會審議批準;
6.負責執行理事會委托或授權的其它事務。
第二十七條 副秘書長
經理事會決定,論壇設副秘書長若干名。副秘書長可由秘書長提名,并由理事會任免。如其他理事提名副秘書長,在提交理事會批準之前,應得到秘書長同意。副秘書長任期五年,經理事會批準可延任。
副秘書長職責如下:
1.協助秘書長處理有關日常事務;
2.在秘書長無法履行其職責時,代為行使秘書長職責;
3.受秘書長委托或授權處理其它事務。
第二十八條 秘書長、副秘書長職務終止
秘書長和副秘書長在下列情況下終止職務:
1.提前三個月向理事長提出書面辭呈;
2.理事會會議三分之二以上理事通過免職決議,在此情況下,其有權要求舉行聽證會;
3.無法履行其職務;
4.受到刑事處分。
第二十九條 研究培訓院
研究培訓院是論壇重要的智力支持機構。待研究培訓院運轉正常,上述職能由秘書處轉移到研究培訓院。
研究培訓院院長通過公開招聘后,由秘書長提名,理事會任命。
第三十條 咨詢委員會
1.論壇設咨詢委員會,由二十六發起國的主代表組成;
2.咨詢委員會視論壇需要不定期舉行工作會議,就與論壇相關的重要事務提出咨詢和建議;
3.咨詢委員會成員沒有報酬,但其受論壇委托從事與論壇相關事務的除外。
第五章 資產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一條 論壇經費來源
1.會員費;
2.參會費;
3.捐款;
4.政府資助;
5.在論壇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6.論壇資金的利息;
7.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二條 經費的使用
論壇所有的經費應用于實現論壇宗旨,且在本章程及其相關細則規定的范圍內使用。
第三十三條 財務管理
遵守國際公認的會計準則及東道國財務法規,確保所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和完整。
每年應由具有國際認證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對論壇的賬目進行審計。
論壇正式職員保險、福利及其它待遇,可參照東道國相關行政法規。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
第三十四條 章程修改程序
章程修正案應由秘書處提交給理事會審議,并由會員大會批準;
章程修正案在會員大會通過后生效。
第七章 論壇解散
第三十五條 解散程序
論壇的解散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論壇解散議案在經理事會審議后,提交論壇會員大會;
2.會員大會根據上述議案,做出解散論壇的決議;
3.解散論壇的決議須通知東道國注冊機關。
論壇在解散之前,應根據國際慣例和東道國法律法規設立清算委員會,對論壇資產及債務進行清理。
論壇資產在償付債務和退還會員費后,如有剩余,則應在注冊機關的監督下,捐予或用于發展與本論壇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章程細則
本章程未盡事宜在相關細則中加以規定;該細則經理事會批準后生效。
第三十七條 語言
本論壇的正式語言為英文和中文。
第三十八條 解釋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論壇理事會。
第三十九條 生效
本章程2010年4月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博鰲召開的論壇會員大會上通過。

成立背景/博鰲亞洲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是*把總部設在*的國際會議組織。
近半個世紀以來,亞洲各國通過自身努力,在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日益上升。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來,亞洲經濟總體發展迅速,東亞經濟實現了騰飛,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東亞奇跡",并成為世紀較具經濟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雖然在世紀之末,遭受金融危機的重創,但經過自我調整與改革,亞洲經濟已迅速復蘇。
由于亞洲大多數國家現已實行開放政策,彼此間的貿易和投資聯系日益密切,雙邊、區域、次區域以及跨區域的合作逐步展開;各國間工商、金融、科技、交通、文化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不斷增加;東亞地區合作(10+3)已進入實質性階段;東盟內部經濟一體化、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圖們江流域合作等次區域合作正在進行;亞太經濟組織、亞歐會議、東亞-拉美論壇等跨區域合作也在向前推進。可以預言,亞洲經濟發展與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
跨入新世紀,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不斷發展,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日趨加快、北美自由貿易區進一步發展的新形勢下,亞洲各國正面臨巨大的機遇,也面臨許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嚴峻挑戰,一方面要求亞洲國家加強與世界其它地區的合作,同時也要求增進亞洲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如何應付全球化對本地區國家帶來的挑戰,保持本地區經濟的健康發展,加強相互間的協調與合作已成為亞洲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
亞洲國家和地區雖然已經參與了APEC、PECC等跨區域國際會議組織,但就整個亞洲區域而言,仍缺乏一個真正由亞洲人主導,從亞洲的利益和觀點出發,專門討論亞洲事務,旨在增進亞洲各國之間、亞洲各國與世界其它地區之間交流與合作的論壇組織。

歷屆情況/博鰲亞洲論壇

成立大會

時間:2001年2月26日至2月27日

*出席領導人:江澤民

與會重要嘉賓:中曾根、拉莫斯、霍克、捷列先科、奧其爾巴特、馬哈迪爾、比蘭德拉、阮孟琴。

*屆

時間:2002年4月12日至13日

論壇主題:新世紀、新挑戰、新亞洲亞洲經濟合作與發展

*出席領導人:朱镕基

與會重要嘉賓:小泉純一郎、塔信、李漢東、阮孟琴。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48個國家和地區的1900多名代表。

第二屆

時間:2003年11月2日至3日

論壇主題:亞洲尋求共贏:合作促進發展

*出席領導人:溫家寶

與會重要嘉賓:穆沙拉夫、拉赫莫諾夫、納扎爾巴耶夫、吳作棟。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名代表。

第三屆

時間:2004年4月24日至25日

論壇主題:亞洲尋求共贏:一個向世界開放的亞洲

與會重要嘉賓:克勞斯、洪森、阿桑巴耶夫、董建華、何厚鏵、菲德爾·拉莫斯、霍克、老布什、塞迪略、萊加里、捷列先科。

*出席領導人:胡錦濤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3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政界、工商界人士和專家學者。

第四屆

時間:2005年4月22日至24日

論壇主題:亞洲尋求共贏:亞洲的新角色

*出席領導人:賈慶林

與會重要嘉賓:巴達維、霍華德、許塞爾、哈利利、李光耀、葉西莫夫、曾蔭權。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名政界、工商界人士和專家學者。

第五屆

時間:2006年4月21日至23日

論壇主題:亞洲尋求共贏:亞洲的新機會

*出席領導人:曾慶紅

與會重要嘉賓:烏魯塞馬爾,德爾諾夫舍克,優素福、拉莫斯、杰斯·蘇德伯格。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約40個國家和地區的850余名代表。

第六屆

時間:2007年4月20日至22日

論壇主題:亞洲尋求共贏:亞洲制勝全球經濟—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出席領導人:吳邦國

與會重要嘉賓:阿羅約、阿齊茲、比爾·蓋茨。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36個國家和地區的1410名代表。

第七屆

時間:2008年4月11日至13日

論壇主題:綠色亞洲:在變革中實現共贏

*出席領導人:胡錦濤

與會重要嘉賓:陸克文、米歇爾·巴切萊特、卡里姆·馬西莫夫、那木巴爾·恩赫巴亞爾、馬欣達·拉賈帕克薩、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哈馬德·本·賈西姆·本·賈布爾·阿勒薩尼、弗雷德里克·賴因費爾特、賈卡亞·姆里紹·基奎特、喬治·圖普五世、霍克、陳錦華、鮑威爾、捷列先科、拉莫斯、蕭萬長、艾倫·羅斯林、克雷格.蒙迪、李開復、李一、成長青。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1700多名代表。

第八屆

時間:2009年4月17日至19日

論壇主題:經濟危機與亞洲:挑戰與展望

*出席領導人:溫家寶

與會重要嘉賓:扎爾達里、納扎爾巴耶夫、福雷、巴雅爾、登盛、阮晉勇、萬哈寧、貝里沙、約翰-基、索馬雷、高薩、小布什、福田康夫。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1800多名代表。

第九屆

時間:2010年4月9至4月11日

論壇主題:綠色復蘇:亞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

*出席領導人:

與會重要嘉賓:朱馬里、拉斯穆森、巴特包勒德、拉希米、哈利利、古特雷斯、蔡唐、吳作棟、福田康夫、巴達維、阿齊茲、拉莫斯、霍克、捷列先科、鮑爾森。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32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位各國政要、企業代表、專家學者。

第十屆

時間:2011年4月14日至16日

論壇主題: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和全新挑戰

*出席領導人:胡錦濤

與會重要嘉賓:梅德韋杰夫、羅塞夫、祖馬、金滉植、薩帕特羅、阿扎羅夫、英格利希。

與會國家地

區和代表:代表人數達到2474人。

第十一屆

時間:2012年4月1日至4月3日

論壇主題:變革世界中的亞洲:邁向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出席領導人:李克強

與會重要嘉賓:蒙蒂、馬西莫夫、吉拉尼、穆罕默迪扎德、吉迪拉、黃忠海、福田康夫、曾培炎、拉法蘭、霍克、拉莫斯、巴達維、陸克文、吳作棟、崔世安、、駱家輝、、陳竺、周小川、郭庚茂、佐立克。

與會國家地區和代表:39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中外嘉賓和代表。

第十二屆

時間:2013年4月6日至4月8日

論壇主題:革新、責任、合作:亞洲尋求共同發展

*出席領導人:

與會重要嘉賓:哈桑納爾、納扎爾巴耶夫、吳登盛、烏馬拉、薩塔、尼尼斯特、培尼亞、洪森、約翰·基、吉拉德、本薩拉赫、恩赫包勒德、耶雷米奇。

第十三屆

時間:2014年4月8日至4月12日

論壇主題:“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

*出席領導人:李克強等10位中外領導人

第十四屆

時間:2015年3月26至29日

論壇主題: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

*出席領導人:等*領導人

第十五屆

時間:2016年3月22至3月25日
論壇主題: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愿景
*出席領導人:李克強

第十六屆時間:2017年3月23至26日
論壇主題: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
*出席領導人:張高麗

舉行時間/博鰲亞洲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成員達成一致意見后,論壇年會一般會在每年的3月底或4月舉行。

理事成員/博鰲亞洲論壇

理事會
福田康夫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日本前首相
曾培炎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周文重博鰲亞洲論壇理事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阿爾馬迪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巴達維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馬來西亞前總理
馮國經博鰲亞洲論壇理事利豐集團主席
吳作棟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新加坡共和國國務資政金融管理局主席
姜斯憲博鰲亞洲論壇理事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雷夫·約翰森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愛立信集團董事長
李在镕博鰲亞洲論壇理事三星集團副董事長
卡特林博鰲亞洲論壇理事俄羅斯工商會主席
亨利.保爾森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美國前財政部長高盛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拉法蘭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法國前總理
佐佐木干夫博鰲亞洲論壇理事三菱商事株式會社取締役會長
拉坦·塔塔博鰲亞洲論壇理事塔塔集團名譽董事長
歷任理事
拉莫斯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長菲律賓前總統
霍震寰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霍英東基金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霍克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澳大利亞前總理
蔣曉松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海南曉奧集團董事長
羅達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印度工商會前會長
根本二郎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日本郵船名譽會長
阮奎森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愛立信前董事長
孫吉丞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SK集團前會長
捷列先科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哈薩克斯坦前總理
魏家福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中遠集團總裁
泰斯庫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聯合利華董事長
崔泰源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SK集團董事長
米特拉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印度工商會秘書長
龍永圖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
秘書長
姓名 任期 國家時間 
辛格 *任秘書長 印度 2001年2月-2001年10月 
張祥 第二任秘書長 2001年12月-2002年12月 
龍永圖 第三任秘書長 2003年1月-2010年 
周文重 現任秘書長 2010年至今 

建設宗旨/博鰲亞洲論壇

作為一個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開放性的國際會議組織,博鰲亞洲論壇以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贏為主旨,立足亞洲,推動亞洲各國間的經濟交流、協調與合作;同時又面向世界,增強亞洲與世界其它地區的對話與經濟聯系。

合作伙伴/博鰲亞洲論壇

2013年已確認的合作伙伴有:沃爾沃集團、福特斯克金屬集團(FMG)、茅臺集團、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美銀美林、騰訊網、贏創工業集團、德勤公司、*環保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基業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中電新能源、《新財富》雜志社、蒙牛集團、海南大樂城開發控股有限公司、海南博鰲亞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新發地、伽藍集團、長城葡萄酒、財經雜志、澳大利亞聯邦銀行、正和島、聯想集團、千玉琉璃、星巴克、奧美公關、新盟國際顧問公司等。媒體伙伴(按英文名稱字母順序)有:英國廣播公司、彭博社、*財經、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日報、CNBC、人民畫報、經濟日報、環球時報、貴陽日報、海航活力幻像、Haymarket Financial Media集團、了望周刊社、鳳凰衛視、澳柒集團、VIVA無線新媒體、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優酷網等。

主要職責/博鰲亞洲論壇

為達到以上前景,論壇將努力:
為政府要員、商業領袖和知名學者提供一個高層對話平臺,以增進和深化貿易和投資聯系,推動建立伙伴關系,在應對不斷出現的全球性經濟挑戰方面,闡明各自的觀點。
增進亞洲跨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增強該地區私營團體的社會責任感。
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強化商業團體在尋求增長和進步過程中的和諧共生關系,以實現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培育和增進區域內網絡機制和地區戰略聯盟的概念,以增加全球化過程中,亞洲內部、亞洲與世界其它地區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機會。
為人力資源開發,以及涉及該地區及其與世界其它地區關系的重要研究活動,提供智力支持。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

隨機官網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頁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