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2014年底戶籍總人口44.03萬人,通渭位于甘肅中部,境內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災害頻繁。 通渭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縣,已有2100余年歷史。境內發現的古遺址和彩陶,屬“仰韶”、中國通渭網“齊家”文化。通渭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法之鄉”“中華詩詞之鄉”“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榜羅鎮會議革命遺址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榜羅重鎮,紅色通渭。1935年9月,紅一方面軍長征途經通渭時,在榜羅鎮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榜羅鎮會議”,毛澤東同志在縣城文廟街小學接見陜甘支隊一縱隊第一大隊先鋒連全體指戰員時首次朗誦了《七律·長征》。 ——翰墨飄香,書畫通渭。素有“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之說。中國通渭網官網 www.gstwx.com 現有書畫創作人員1萬多人,其中中美協會員5人、中書協會員35人,省美協會員75人、省書協會員65人。民俗文化豐富多彩,“通渭小曲戲”和“通渭影子腔”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耕地面積183萬畝,年降水量380㎜左右。海拔1410——2521米,現轄18個鄉鎮332個村10個社區,年均氣溫7.5℃,總面積2908.5平方公里,其中農業戶籍人口40.02萬人。
中國通渭網新聞門戶網站。中國通渭網中國通渭網。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