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機關黨委)人事部)和會員部等5個內設機構。所屬事業單位有中國法學會機關服務中心、研究部、中國法律咨詢中心、《中國法學》雜志社、中國法學會培訓中心、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所及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對外聯絡部、《民主與法制》社、《中國法律年鑒》社、中國法學會機關設辦公室。
《中國法律年鑒》)年刊,中國法學會,綜合性新聞刊物)和《民主與法制時報》)周報,中國法學會主管主辦的刊物有《中國法學》)雙月刊,這些刊物在繁榮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法學、宣傳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成就、普及法律常識和提高全社會的法律素質和法制觀念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大型法律工具書),《中國法學》雜志和《中國法律年鑒》編輯出版了英文版。《中國法學會》)雙月刊,《民主與法制》)半月刊,內部刊物),法學理論刊物),群眾性法制宣傳畫報)。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中國法學會,中國法學會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國。
學術團體和政法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法學會共有2780個地方法學會,其中,省級法學會32個,副省級和大城市法學會15個,地)市)級法學會393個,縣)市)級法學會2343個。中國法學界、法律界的全國性群眾團體。
在繁榮法學研究,積極組織廣大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開展多學科、多層次、寬領域的法學研究中承擔著重要職責,取得了一系列有創見的研究成果。專門研究會有55個,全國省級法學會成立了研究會800多個,基本上涵蓋了法學主要學科和法學邊緣學科。地方法學會是中國法學會的地方組織,中國法學會成立的學科、專業、
中國法學會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每5年舉行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代表由地方法學會、各法學社會團體和其他團體會員組織推薦產生的。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理事會選舉產生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組成,任期5年。中國法學會的宗旨是團結我國各民族的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維護憲法法律尊嚴和權威,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原則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法學研究、法學交流和法治實踐,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法學會官方網站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