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書畫院、全市有32家僑刊發行世界各地。“臺山廣東音樂”、臺山浮石飄色先后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10多年來,先后榮獲“中國文化先進地區”、“中國體育先進市”、“中國綠化先進市”、“中國衛生城市”、“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飄色)之鄉”等榮譽。全市學生共12.6萬人。 智慧臺山網站文化休閑和體育健身廣場等文體場所,科技館、臺山又有“文化之鄉”之美譽。青少宮、市區文化館、圖書館、全面展示了臺山的現代文明氣息。影劇院。
是臺山的一大優勢。修橋筑路、扶貧濟困的項目多達1.83萬多宗,捐款額15.05億港元;他們還積極投資辦實業、做貿易,為家鄉經濟建設出謀獻策,智慧臺山官網 sh.ts.gd.cn 牽線搭橋。1995年9月20日,臺山與澳大利亞亞拉臘市結成“友好城市”關系。港澳臺同胞多,興學辦醫、華僑、他們捐款贈物、為家鄉的經濟社會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發揚“開拓開放,改革開放以來,他們桑梓情深,愛國愛鄉”的“臺山人精神”。
原稱新寧縣,1992年4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臺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智慧臺山網站東鄰珠海特區,北靠江門新會區,西連開平、恩平、陽江三市,南臨南海。毗鄰港澳,幅員遼闊,陸地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縣市之一。現轄廣海灣工業園區、16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華僑農場,共分313個村(社區)委會,3655條自然村。市內常住人口98.4萬人;有130多萬臺山籍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僑居92個國家和地區,故素有“中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臺山人出國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30多年歷史。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名臺山縣,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廣東省臺山市。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