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琳)工夫茶之一,政和工夫,政和縣茶業協會原產于福建北部,傳說清同治十三年(1874),政和工夫茶葉,以手工制茶精細頗費工夫,其后,茶商葉之翔等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采制大白茶種,政和工夫,分工茶為白尾、植工夫。揉捻、精制主要分切、揚、政和縣茶業協會 ,拼等,其鮮葉原料主要是芽頭肥壯、滿披白毫的政和大白茶,也是政和縣第二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目前,香飄四海。
政和縣茶業協會,政和工夫,銷往俄、政和工夫,英、十九世紀中葉,年產量達500多噸。解放后逐步恢復發展到數百噸,年僅保產政和工夫500擔。加之茉莉花茶沖擊,政和工夫茶葉,直至1996年才恢復生產政和工夫600多擔。達到5000多擔,湖北等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