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文物,考古研究,考古地圖,東南亞考古研究,東南亞考古,文物研究,云南考古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文物,考古研究,考古地圖,東南亞考古研究,東南亞考古,文物研究,云南考古。
考古研究,文物研究,單位概況,云南文物。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88年后云南文物考古進入快速發展期,江川李家山青銅墓地第二次發掘和昆明羊甫頭青銅墓地發掘分別入選1992年度和1999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0年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圍繞“滇文化起源考古”、“云南邊疆考古”、“人類起源”、“云貴高原史前考古”等重點課題,積極開展主動性考古。“十五”期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主持完成了50多條高速和高等級公路、兩條鐵路、10個水電站淹沒區以及6個電廠擴建區的文物考古調查。富源大河舊石器遺址發掘、劍川海門口遺址第三次發掘分別入選2006年度和2008年度中國考古新發現。
機構現有在職人員有32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11人、中級研究人員12人、初級研究人員5人、管理人員4人。
該所是云南省僅有的一個具有文物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格的單位。成立10余年來,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的方針,并遵循“考古發掘要配合做好大型基本建設項目的考古勘探、調查、發掘工作”的原則而開展工作,先后完成了國家和省部級基本建設區域內及其它文物調查、發掘與研究項目60余項,搶救出土文物數萬余件。
其中江川李家山青銅時代古墓群第二次發掘和官渡羊甫頭古墓群發掘先后評為1992年度和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重要的考古發掘研究項目如元謀古猿化石地點、永平光街新石器時代遺址、通海海東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玉溪刺桐關青銅時代早期遺址、龍陵大花石新石器時代遺址、元江洼垤青銅時代墓群、晉寧石寨山古墓群、曲靖橫大路古墓群、個舊黑馬井東漢墓和大理大豐樂火葬墓等發掘與研究,以及大理唐宋太和城城址的考古調查工作等,都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完成云南*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維修工程方案設計與技術咨詢16項,其中重要的如云南陸軍講武堂、建水朝陽樓、安寧連然文廟、會澤萬壽宮、麗江大寶積宮、通海文廟等古建筑的維修設計。
在研究方面,開展了云南古人類、青銅器、唐宋南詔大理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完成了《中國文物地圖.云南分冊》的編輯,已出版《云南考古文集》*集,整理發表文物考古調查報告、發掘報告和科研論文等約80余篇。先后與意大利、泰國、瑞士、日本、美國、越南等國的文物考古機構,以及國內其它考古機構進行了學術交流與合作,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熱忱歡迎國內外同仁志士前來參與合作與交流,共同為保護、開發、研究云南的文物與考古做出貢獻。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訊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人民西路春苑小區春明里15棟1單元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專門從事文物考古發掘與研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化石的發掘與研究,古建筑的勘察和維修設計的科學研究機構。1959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隊成立,1988年9月8日,該所經云南省編制委員會批準在原云南省文物工作隊的基礎上成立。同年12月8日,云南省文化廳任命了*任所長胡振東。所內現設有田野考古研究室、文物保護研究室、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室、標本資料室和辦公室。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