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美女一区_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缅北_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不卡 - 九一看片.

首頁網

宜賓

介紹:

宜賓

首頁www.yb.gov.cn

解讀回應,調查征集,檢索,我要寫信。宜賓。

部門的網上入口,政務服務,互動交流,政府領導,宜賓市人民政府網站是宜賓市人民政府對外宣傳的窗口,是宜賓市人民政府及其所轄縣區、是推進電子政務的重要一環,網站包含宜賓市情,走進宜賓等欄目。信息公開。

人口民族/宜賓市

人口宜賓常住人口為4472001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4908839人相比,十年共減少436838人,減幅為8.9%。年平均減幅0.93%。戶籍人口為5406577人。宜賓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419182戶,家庭戶人口為435358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0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3人減少0.36人。
宜賓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299782人,占51.43%;女性人口為2172219人,占48.57%。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9.63下降為105.87,下降3.76。
宜賓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927378人,占20.74%;15-64歲人口為3072545人,占68.70%;65歲及以上人口為472078人,占10.56%。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3.18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0.0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1個百分點。
宜賓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2809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4114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407890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84239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民族

除漢族以外,人數較多的是彝族、藏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壯族等24個少數民族,其中苗、彝、回三族是宜賓的世居民族。

歷史沿革/宜賓市

有說戰國時秦滅蜀(前316年)后,宜賓市境已屬蜀郡;史籍則載系戰國后期(前250年左右)李冰通僰后方納入蜀郡范疇。宜賓始置之縣級政權僰道有說建于秦、有說建于西漢。僰道設縣后,今市境大部已納入其范圍。

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僰道縣屬犍為郡,至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犍為郡移治僰道,今宜賓城已成為郡、縣同治之所。歷西漢、東漢,今市境大部均在犍為郡僰道縣境內。西晉永嘉五年(302年)后,犍為郡、僰道縣短期荒廢,僚人大批入蜀,占據今市境各地。

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先鐵討定占據此地的“夷僚”,于今宜賓城設戎州。北周時,宜賓城戎州仍置,另新設外江縣。至隋,外江縣復名僰道縣,直到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稱敘州,僰道縣方改為宜賓縣。

由隋至清,今市境除江安縣、屏山縣曾分屬瀘州及越郡、馬湖路、馬湖府外,大部屬犍為郡、戎州、南溪郡、敘州、敘州路、敘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仍保留敘州府,民國2年止,今市屬區縣屬四川省下川南道。民國18年后廢道,各縣直屬四川省。民國24年6月,推行行政督察區制,四川省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于宜賓,轄有除屏山縣(時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外的今市屬各區縣地。

1949年12月11日宜賓解放。1950年1月設川南行署區宜賓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同年11月改稱宜賓區專員公署。1952年9月,為四川省宜賓區專員公署。1954年稱宜賓專員公署。

1957年3月,屏山縣由樂山專區劃入宜賓專區,至此,今市屬10區縣地域已歸屬宜賓版圖。1960年7月,瀘州專區并入宜賓專區,四川省宜賓專員公署轄有2市16縣。1978年4月,宜賓專員公署改稱為宜賓地區行政公署;同時,隆昌縣由宜賓地區劃歸內江地區。1983年3月,富順縣由宜賓地區劃歸自貢市。同年6月,宜賓地區、瀘州市分設,原瀘州專區所轄市、縣陸續劃出,至1985年5月,宜賓地區行署轄有1市9縣。

1996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宜賓地區,改設四川省轄宜賓市,1997年2月,宜賓市人民政府成立。

風景名勝 /宜賓市

生態旅游*風景名勝區2處:蜀南竹海、石海洞鄉
世界地質公園1個:石海洞鄉
*自然保護區3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四川長寧竹海*自然保護區、四川老君山*自然保護區;
*風景名勝區2處: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石海洞鄉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7處:蜀南竹海、石海洞鄉、夕佳山、李莊古鎮、七洞溝旅游景區、流杯池公園、南溪古街旅游景區
四川省風景名勝區5個:芙蓉山、筠連巖溶、越溪河、老君山、僰王山
四川省級森林公園5處:石城山、云臺山、七星山、青峰寺、老君山
四川省級濕地公園2處:云臺湖、七仙湖
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處:五糧液工業園區
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1處:佛來山
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1處:金秋湖
主要景區

蜀南竹海
國家AAAA旅游景區,幅員面積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44平方公里,共有八大主景區兩大序景區134處景點。2009年入選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夕佳山古民居
國家AAAA旅游景區,夕佳山風景名勝區——中國民間古建筑活化石。夕佳山風景名勝區距離蜀南竹海15公里,199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保存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
石海洞鄉
國家AAAA旅游景區,石海洞鄉風景名勝區—。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舉行第二屆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大會。以7票通過正式成為了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
李莊古鎮
國家AAAA旅游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環境優美鄉鎮。李莊鎮距離宜賓市區19公里,中國抗戰時期大后方4大文化中心之一。鎮內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
七洞溝旅游景區
七洞溝位于古河鎮綿溪河大峽谷兩岸,面積20平方公里,因有七個洞崖墓群和七條溪溝,故名“七洞溝”。景區內有綿溪河大峽谷風光,綿溪河漂流,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漢七個洞崖墓群,時光索橋,珍稀植物“活化石”桫欏群落,“金絲楠”物種取種基地——楨楠林,漢代寺廟飛泉寺,7條各具特色景觀的溪溝,以及胭脂湖和綿溪湖等景觀。
流杯池公園
北宋元符元年,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居戎州時,仿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流觴曲水”意境,于此鑿石飲水為池,曰“流杯池”。流杯池公園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三國文化、宋文化、酒文化在這里有著濃厚的歷史痕跡;公園位于宜賓城區江北。
南溪古街
位于南溪城區銜接新老城區的中心地帶,占地202畝,全長1.1公里,總建筑面積11萬余平方米,古街分為ABC三段,A段主樓20棟,B段主樓12棟,C段主樓20棟,大小造型各異。
老君山
*自然保護區,四川省風景名勝區。川南地區*峰,四川老君山*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四川山鷓鴣自然保護區,也是宜賓第三個*自然保護區。
舊洲塔
位于宜賓市舊州鄉岷江北岸的舊州壩上,也稱舊州白塔,因其地處古戎州治地,故名。

歷史特點/宜賓市

宜賓是中國西南開發較早的城市,早在西漢高后六年(前182年)已設城,至今已有2187年歷史。

宜賓是中國西南云、貴、川、藏、渝最早設立縣以上行政機構――郡的幾個城市之一。

西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宜賓城已成為犍為郡郡治所在,至今已2091年。此后,且有1400多年時間長期為郡、州、路、府、專、區、省轄市治所駐地。宜賓自古以來即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央政權開拓、經營西南的戰略要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為多次農民起義、民主革命斗爭異常重視和爭奪的戰略孔道。宜賓是四川省內最早建立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城市之一,1926年1月即成立了中共宜賓特支。1935年2月,長征中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中國工農紅軍組建了中共川南特委、川南游擊縱隊,轉戰于今宜賓市南部興文、江安、長寧、珙縣、筠連等地,為配合紅軍北上抗日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在中國和四川近現代革命斗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篇章。

交通條件/宜賓市

宜賓是以四川省內以水、陸、空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著稱的川南交通樞紐城市。

鐵路宜賓市擁有眾多鐵路線路,到2020年前將全部建成,從而成為川南鐵路樞紐,包括:
(1)內昆鐵路(已建成,北接成渝鐵路、南接貴昆鐵路);
(2)宜珙鐵路;
(3)金筠鐵路(地方鐵路);
(4)進港鐵路(預計2015年建成);
(5)成貴高速鐵路(預計2019年建成);
(6)渝昆高速鐵路(預計2020年建成);
(7)綿遂內宜鐵路(預計2020年建成);
(8)宜西鐵路(預計2020年建成);
(9)宜遵鐵路(預計2020年建成)。
2010年12月26日成都至貴陽鐵路正式開工。成貴高速鐵路預計2020年前建成通車,屆時該鐵路連通成蘭鐵路構成連通九寨溝、峨眉山、樂山大佛、蜀南竹海、石海洞鄉等*旅游景區的四川精品旅游線路,同時成都坐火車到貴陽的時間,可由12小時縮短為3個小時左右。成貴高速鐵路在宜賓境內占全線長度的三分之一,將分別在屏山縣、宜賓市、長寧縣、興文縣設置四個站點。宜賓段將于2013年12月開工,預計2019年竣工,屆時宜賓一小時就可以跑到成都。
成貴鐵路在貴陽市連接貴廣鐵路,使得四川前往珠三角更加方便快捷,便于物資人員流動,構成四川通江達海的大通道。貴廣鐵路通過桂林連接廣州,加上四川的旅游資源,實質上構成了貴廣鐵路——成貴高速鐵路——成蘭鐵路的中國精品旅游通道。
公路

高速公路
已建成通車的有:
(1)內宜高速公路(北接成渝高速);
(2)宜水高速公路(宜賓—水富);
(3)樂宜高速公路(樂山—宜賓);
(4)宜瀘高速公路(宜賓—瀘州)。
正在建設中的有:
(5)宜敘高速公路(宜賓—敘永)。
(6)宜昭高速公路(宜賓—彝良—昭通);
(7)宜畢高速公路(宜賓-威信-畢節);
(8)宜賓交通外環線(宜賓繞城高速公路);
(9)仁沐新高速公路(仁壽-沐川-新市鎮)。
規劃開工建設:
(9)宜攀高速(宜賓—西昌—攀枝花);
(10)內南高速公路(南溪--富順--內江);
(11)宜榮仁高速(宜賓—榮縣—仁壽)。
過境內的國道:
213國道、國道主干線GZ40。
宜賓市區車站:
宜賓高客站,南岸汽車站,西門汽車站,北門汽車站,臨港客運站

航空

宜賓菜壩機場為二級機場(4C級),*起降機型為波音737,1992年12月16日竣工及首航,是四川少有幾座盈利的支線機場之一,是四川第四大機場,目前現執行宜賓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宜昌、三亞、西安、拉薩、杭州、貴陽、麗江等多條航線。
2012年5月14日,四川省政府關于四川宜賓機場建設工程項目立項請示經國務院正式發文批復立項,宜賓機場將從宜賓市翠屏區菜壩鎮遷至宜賓市西北11公里處的翠屏區宗場鄉進行重新修建,預計建設工期為3年。
宜賓五糧液國際機場已開工移民。規劃建設中離城區6公里宗場4D級的宜賓五糧液機場已經開工建設,將開通各大省會航班和東南亞、歐洲國際航線。宜賓五糧液機場將建兩個航站樓,分別用于國內和國際候機。
國內航站樓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該航站樓有12個近機位,12個登機橋,20個遠機位,42個值機柜臺,10條安檢通道,5個VIP候機室。國際航站樓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30萬人次。該航站樓共4個登機口,其中2個是近機位。2個檢驗檢疫通道、3個海關通道、5個邊防檢查通道,3個VIP候機廳。機場將開通兩條公交線路直達機場站,20分鐘達到宜賓市區。

水運

岷江和金沙江在宜賓市區匯合始稱長江,以宜賓市區為中心,沿岷江西北而去可至樂山,沿金沙江向西南而行可抵云南水富,沿長江東下可達上海。宜賓市境內有河道10余條,通航里程963.3公里。
2007年3月,總投資2.5億元,長江干線敘瀘航道整治開工,達到常年3級航道的標準,3000噸級的船隊和千噸級船舶可以24小時晝夜暢通無阻,豐水期可通行萬噸級貨輪,且可從宜賓港可直達上海港。
2008年6月,萬噸巨輪“巨航89號”(輪船自重2000多噸,可裝載貨物8700余噸)駛入宜賓,成為駛入長江航道宜賓水域的*船舶。
2008年9月,宜賓至上海2688公里長江航道,全部實現晝夜通航。
2008年12月31日,“萬里長江*港”——宜賓港志誠綜合作業區(一期)正式開工建設,二期建成后將成為四川*港口綜合作業區。
2010年12月29日,宜賓港(一期)開港試運營。志城作業區一期工程總投資12.8億元,規劃建設1000噸級多用途泊位4個、重載滾裝泊位1個、工作船泊位1個,年通過能力集裝箱50萬TEU、雜件190萬噸、重載滾裝10萬輛。
宜賓港依托長江、金沙江兩條水運主通道,建設以志誠綜合作業區為中心,以豆壩、小岸壩、安阜、羅龍、陽春壩5個重大型專用碼頭為支撐,以20余個區域性客貨碼頭為補充的內河樞紐港體系。。

城市簡介/宜賓市

宜賓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東靠萬里長江,西接大小涼山,南近滇、黔,北連川中腹地,素為川南形勝。因金沙江、岷江在宜賓交匯始稱長江,故宜賓市又稱“萬里長江*城”。宜賓市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宜賓還形成了具有本地區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獨特的川南民俗風情等,產生了誘人的魅力和影響。宜賓位于川滇黔結合部,是著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舉世聞名的名酒五糧液即產于這里。古稱僰道,為刺人聚居之地,戰國后期屬秦蜀郡,自西漢建縣已有2180多年的建城史,北宋政和四年(1114),僰道縣始改名宜賓縣。1951年設市。全市轄1區9縣,現有人口515萬,區域面積1328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5.2萬,面積1123平方公里。

社會事業 /宜賓市

文化

2013年末,宜賓有公共圖書館10個,圖書總藏量957千冊;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1個,文物管理所11個,博物館9個,文物保護單位255個,鄉鎮街道文化站185個。
2013年末,宜賓廣播綜合覆蓋率94.88%,電視綜合覆蓋率95.52%。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41.01萬戶,比上年減少4.02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26.26萬戶,增加8.54萬戶。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干線網絡總長7514公里。

教育

2013年,宜賓有各級各類學校1476所(不含普通高等院校、成人中小學、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在校生83.8萬人。其中,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生7.48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4萬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8.16萬人,普通小學在校生36.55萬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0.07萬人,在園幼兒13.15萬人。

高等教育
宜賓學院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核工業職工大學(成人高校)
*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宜賓市商職校宜賓食品工業職業中學宜賓縣柳嘉職業中學校
宜賓衛生學校南溪職中長寧職中
省一、二級示范普通高中
宜賓市一中宜賓市三中南溪一中宜賓縣二中
長寧中學宜賓市第四中學宜賓縣一中江安中學
高縣中學興文二中珙縣*高級中學
初級中學
宜賓市二中宜賓市六中宜賓市七中宜賓市八中
宜賓市四中宜賓市五中

民辦學校
翠屏棠湖外國語學校宜賓黃岡實驗學校宜賓天立國際學校

2013年,宜賓市第三次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宜賓共有9個區縣通過2013年全國縣(市)科技進步考核,珙縣、長寧縣、翠屏區、南溪區獲得2013年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稱號。四川宜賓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獲國家科技部正式批準,宜賓市商業銀行科技支行掛牌成立。2013年市財政預算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1160萬元,科技自主創新專項資金1300萬元,科技創新擔保資金1000萬元,科技獎勵專項經費120萬元;獲國、省科技經費共計2900萬元。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家,新增第六批省級創新型企業11家。完成市級科技成果登記56項,技術合同登記43份。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獎勵2012年宜賓市科技進步獎44項,其中:一等獎9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20項;授予宜賓市第四屆科技杰出貢獻獎3人。

2013年,宜賓申請專利1577件,比上年增長18.8%,完成省下達2013年目標任務的118.8%,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98件,增長83.4%,完成省下達2013年目標任務的183.4%;授權專利113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72件。宜賓累計專利申請量9180件,累計授權專利達6822件。

醫療

2013年末,宜賓擁有衛生機構4219個(含村衛生所、個體門診),其中醫院、衛生院(含社區)288個,婦幼保健院11個。醫院和衛生院擁有床位22775張。衛生機構人員29596人,其中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16460人。在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和助理醫師5565人,注冊護士6828人。新農合覆蓋10個區縣,參合率達99.2%。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兒童計劃免疫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基本藥物目錄逐步實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

宜賓市醫療機構一覽表
名稱性質
宜賓市*人民醫院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宜賓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宜賓市第四人民醫院(宜賓市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國家一級甲等綜合醫院
宜賓市第五人民醫院(南溪區人民醫院)國家二級甲等醫院
宜賓市第二中醫院國家二級乙等綜合醫院
宜賓市婦幼保健院公立醫院
宜賓江北骨科醫院(二醫院上江北院區)公立醫院
體育2013年末,宜賓共有體育場地2387個。2013年,新建了16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安裝了12條全民健身路徑器材;宜賓有業余體育學校10所,有市級單項體育協會23個,體育總會6個,社會體育指導站12個,國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11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3所。2013年我市向國家隊、八一體工隊輸送了5名運動員,向省專業隊輸送了6名體育后備人才,向省體育運動競技學校和專業集訓隊輸送優秀運動員97人;培養等級運動員63人(均為二級運動員),培養等級裁判員450人(均為二級裁判員),培養社會指導員768人(其中:二級140人。三級628人);2013年宜賓舉辦各類群眾體育運動會420余次(其中市級大型活動130余次),宜賓常年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約230萬人,占總人口比例42%;參加省級以上單項比賽,共獲獎牌127枚,其中金牌46枚、銀牌36枚、銅牌45枚。宜賓籍運動員韓秋在第九屆世界運動會上奪得尾波滑水金牌;宜賓籃球包攬省青少年籃球錦標賽男女甲、乙組4個冠軍。市體育局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社保

2013年末,納入城市和農村“低保”范圍的人員分別為7.43萬人和15.77萬人。宜賓農村五保對象2.37萬人,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71.54%。新改建敬老院5所,新增床位340張。城鄉醫療救助累計救助貧困患者320181人次。2013年共銷售福利*4.1億元。2013年,宜賓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66.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職工22.8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8.1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6.67萬人,工傷保險參保28.39萬人,生育保險參保24.71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達164.24萬人。

地理環境 /宜賓市

位置境域宜賓東靠長江,西接大小涼山,南接云南,北連川中腹地,素為川南形勝。自古以來,宜賓就是川南、滇東北一帶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要沖。
宜賓全區地跨東經103°36′—105°20′,北緯27°50′—29°16′之間。東西*橫距153.2千米,南北*縱距150.4千米。市境東臨四川瀘州市,南接云南昭通市,西界樂山市和涼山彝族自治州,北靠自貢市。全市幅員面積13298平方公里。至2013年,城市建成區為90余平方公里。地形地貌

宜賓地形整體呈西南高、東北低態勢。市境*點為海拔2008.7米的屏山縣五指山主峰老君山,為川南*峰,*點為海拔236米的江安縣金山寺附近,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為主,嶺谷相間,自然概貌為“七山一水二分田”。市境內海拔500—2000米的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壩占8.1%。

氣候特征

宜賓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低丘、河谷地帶有南亞熱帶的氣候屬性。具有氣候溫和、熱量豐足、雨量充沛、光照適宜、無霜期長、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mm,5~10月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為7~9月,降雨量更集中,占全年總降雨量的51%。年平均日照數為1000~1130小時,無霜期334~360天。年平均風速僅為1.23m/s,多為西北風和東北風,靜風頻率較大,高達34~53%,風速小。

水系特征

宜賓境內水系屬外流水系,以長江為主脈,河流多、密度大、水量豐富。金沙江、岷江匯合成為長江橫貫市境北部,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600多條。文星河、南廣河、長寧河、橫江河、西寧河、黃沙河、越溪河、箭板河、古宋河等9條中等河流流域面積均在500平方千米以上。另有21條河流流域面積為100平方千米~500平方千米,有23條小河流域面積為50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三江的支流、溪河或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作不對稱的南多北少狀河網分布,南部支流多發源于崇山峻嶺,故灘多水急;北部支流多發源流經丘陵,故水勢平緩,岸勢開闊。主要河流:岷江、萃河、文星河、南廣河、長寧河、橫江河、西寧河、黃沙河、越溪河、箭板河、金沙江、長江、玉河等。

經濟概況 /宜賓市

綜述

2013年,宜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42.89億元,比上年增長8.1%,總量保持全省第四位。其中,*產業增加值198.61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814.46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329.82億元,增長11%。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6%、62.8%和31.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6:62.3:23.1優化為14.8:60.6:24.6。
宜賓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占GDP的比重進一步提高。2013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達763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占GDP比重56.8%,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2.9%。

*產業農村經濟穩定發展。2013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8.6億元,比上年增長3.7%。
2013年實現農業產值153.4億元,比上年增長3.9%。糧食種植面積達到38.77萬公頃,糧食總產量達到215.3萬噸,增長2.2%。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9.52萬噸,增長4.5%;蔬菜產量231.44萬噸,增長3.9%;茶葉產量4.29萬噸,增長12.9%;園林水果產量47.96萬噸,增長5.8%。
2013年實現林業產值13.52億元,比上年增長7.9%。2013年完成營造林面積33227公頃,其中成片造林17667公頃,包括:退耕還林工程營造林面積4495公頃,天保工程營造林面積733公頃,其它成片造林12439公頃。當年新增林地面積0.6萬公頃,林地保有量55.04萬公頃;當年增加森林面積12009公頃,森林保有量51.7萬公頃;當年增加活立木蓄積45萬立方米,活立木蓄積達到2234萬立方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2196萬噸,森林覆蓋率達42.74%。林竹基地初具規模,林業產業迅速發展。宜賓已建成以松、杉、闊葉等樹種為主的木質工業原料林基地21.14萬公頃,竹基地21.01萬公頃,特色經濟林基地9.12萬公頃。各類木竹經營加工企業達130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4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11家;市級農業產業化林業龍頭企業29家,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林業專合組織310個。形成了具有宜賓特色的竹加工、木材加工、特色經濟林、珍稀樹種及苗木花卉、生態旅游、野生動物繁育利用等產業,推進了林業發展和林農增收。
2013年實現畜牧業產值145.1億元,比上年增長2.9%。主要畜產品中,肉類總產量41.46萬噸,增長2.7%,其中豬牛羊肉34.2萬噸,增長2.2%;禽蛋總產量3.84萬噸,增長1.8%;豬年末存欄數332.09萬頭,下降3.0%。
2013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8.67千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16.2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0%;2013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9.75萬噸,下降0.5%;2013年農村用電量10.53億千瓦時,增長4.9%。
第二產業

宜賓主要工業包括:化工、化纖、機械、造紙、食品等;其中釀酒工業、綜合能源、旅游業是宜賓市三大核心支柱產業。
2013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743.06億元,增長7.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2.1%,重工業增加值增長2.1%,總量保持全省第三位。
宜賓優勢產業較快發展。“六大基地”中,名優白酒產業發展基地實現增加值221.72億元,增長12.4%;綜合能源深度開發基地實現增加值139.11億元,下降8.2%;重大裝備機械制造基地實現增加值63.82億元,增長16.4%;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實現增加值71.51億元,增長18.3%;新型化工輕紡建材基地實現增加值130.62億元,增長14.8%;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實現增加值36.60億元,增長11.1%。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7.30億元,下降8.7%;實現利稅331.24億元,下降6.4%。
2013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獨立核算的建筑企業209個,其中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171個。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2013年完成建筑業現價總產值178.1億元,比上年增長24.4%;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279.5萬平方米,增長19%;房屋建筑竣工面積641.7萬平方米,增長3.5%,竣工率50.2%。

園區名稱所屬區縣面積(平方公里)主要產業發展方向2015年產值
1、臨港經濟開區翠屏區22機械裝備、物流、商貿等產業500億元
2、五糧液工業園區翠屏區20食品飲料、模具制造、物流運輸、印刷包裝等產業800億元
3、鎮舟工業園區筠連縣9.2煤化工產業385億元
4、羅龍工業園區南溪區39食品、輕工、生物制藥、精細化工等產業300億元
5、陽春工業園區江安縣20化工、竹加工、酒類食品產業240億元
6、鹽坪壩工業園區翠屏區2.37化纖紡織業150億元
7、福溪工業園區高縣29能源、機械制造業、輕紡建材200億元
8、向家壩工業園區宜賓縣18機械制造、核電元件、農副產品加工、新材料等產業150億元
 9、長寧工業園區

 長寧縣 10.27 精細化工、機電、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 100億元
10、太平工業園區興文縣24煤化工、硫化工、精細化工、能源100億元
11、珙縣工業園區珙縣15發展能源、化工、建材、機械制造200億元
12、巡司工業園區筠連縣10能源、機械、建材、化工100億元
13、象鼻工業園區翠屏區4.75機械設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和物流業產業50億元
14、新發工業園區屏山縣4.3機械、電子、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40億元
15、蕨溪后備工業區宜賓縣----工業發展預留地----
總計:15個工業區
227.89
3315億元
第三產業

2013年郵電業務總量完成35.84億元,比上年增長14%。2013年末,宜賓電話用戶總數達405.35萬戶,增加6.74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57.07萬戶,減少3.7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48.28萬戶,增加10.5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38.94萬戶,增加1.64萬戶。
2013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08.7億元,比上年增長25.8%,接待游客2498.18萬人次,增長18.3%。
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7.24億元,比上年增長14.4%。批發業實現零售額73.88億元,增長26%;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51.01億元,增長12.8%;住宿業實現零售額8.95億元,增長14.2%;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3.4億元,增長11.3%。
2013年末,宜賓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574.6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67.62億元,增長14%。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762.03億元,增長21.3%,其中短期貸款301.91億元,增長20.5%,中長期貸款454.99億元,增長22.5%。
2013年末,宜賓共有保險公司28家。按業務性質分:產險公司15家,壽險公司11家,養老公司1家,健康險公司1家;按資本國別屬性分:中資公司26家,外資公司2家。2013年原保險保費收入24.95億元,比上年減少4.5%,其中財產險業務總收入12.04億元,增長16.4%;人身險業務總收入12.91億元,減少0.05%。2013年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10.28億元,增長18.4%,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7.39億元,增長19%;人身險短期賠款支出2.88億元,增長16.8%。

行政區劃/宜賓市

區劃沿革1950年設宜賓專區,屬川南行署區。宜賓專署駐宜賓縣。轄宜賓、南溪、江安、興文、長寧、珙縣、筠連、高縣、沐愛、慶符(駐符江鎮)等10縣。1951年由宜賓縣城區析置宜賓市,屬宜賓專署領導。宜賓專署駐宜賓市。宜賓縣由宜賓市遷駐喜捷鎮。撤銷沐愛縣,并入高縣。宜賓專區轄1市、9縣。

1952年宜賓專區屬四川省領導。長寧縣遷駐安寧橋,并將安寧橋改名長寧城,原縣城改名雙河鎮。1953年宜賓市改為省轄市,委托宜賓專署代管。1957年原屬樂山專區的屏山縣劃入宜賓專區。轄1市、10縣。1960年原瀘州專區所屬瀘州市及納溪、瀘縣、隆昌、合江、古藺、敘永、富順7縣劃入宜賓專區。撤銷慶符縣,并入高縣。宜賓專區轄2市、16縣。1965年宜賓縣由宜賓市遷駐柏溪鎮。1970年宜賓專區改稱宜賓地區,地區駐宜賓市。轄宜賓、瀘州2市及宜賓(駐柏溪鎮)、富順、隆昌、南溪、江安、納溪(駐瀘州市安富鎮)、瀘縣(駐瀘州市小市鎮)、合江、古藺、敘永、長寧、興文、珙縣、高縣、筠連、屏山等16縣。1979年將隆昌縣劃歸內江地區。宜賓地區轄2市、15縣。(以上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史為樂著》)

1983年,瀘州市升為地級瀘州市,將宜賓地區的納溪等3縣劃歸瀘州市管轄。
1996年10月5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6】80號):(1)同意撤銷宜賓地區和縣級宜賓市,設立地級宜賓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翠屏區中心街19號。(2)宜賓市設立翠屏區,以原縣級宜賓市的行政區域為翠屏區的行政區域,翠屏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9號。(3)宜賓市轄原宜賓地區的宜賓縣、江安縣、珙縣、興文縣、長寧縣、筠連縣、南溪縣、高縣、屏山縣和新設立的翠屏區。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宜賓市總人口4887242人。其中:翠屏區809099人、宜賓縣928584人、南溪區377289人、江安縣488174人、長寧縣391832人、高縣472335人、珙縣401312人、筠連縣366487人、興文縣401510人、屏山縣250620人。2004年,宜賓市共有8個街道、111個鎮、80個鄉、13個民族鄉。2006年6月,宜賓市新一輪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全面展開,涉及全市翠屏區1區,南溪區、江安縣、長寧縣、筠連縣、珙縣和興文縣6縣(注:高縣、屏山縣此前已實施鄉鎮區劃調整),將減少18個鄉鎮(11個鄉、7個鎮),新設2個街道辦事處。其中,成建制撤銷4個鎮、11個鄉,分割3個鎮;部分劃出涉及4個鎮共10個村。撤銷、分割、部分劃出后,擴大20個鄉鎮(12個鎮、8個鄉),新設2個街道辦事處,更名6個鄉鎮、街道。

2011年2月,南溪撤縣改為宜賓市南溪區,宜賓市轄有2區8縣至今。

區劃現狀宜賓市轄2區(翠屏區、南溪區)、8縣(宜賓縣、江安縣、長寧縣、高縣、筠連縣、珙縣、興文縣、屏山縣),共有72個鄉(其中,苗族鄉11個,彝族鄉2個)、104個鎮、13個街道辦事處、29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269個居民小組、2948個村民委員會、22869個村民小組。
宜賓市行政區劃一覽表
縣區面積(km2)人口(人)行政區劃政府駐地GDP(2013年)
宜賓市13283540萬2區、8縣翠屏區1342.89億
翠屏區112376萬11街道、9鎮、4鄉北城街道465.45億
南溪區70442萬2街道、7鎮、6鄉南溪鎮92.39億
宜賓縣2945.8102萬19鎮、7鄉柏溪鎮181.16億
江安縣88854萬15鎮、3鄉江安鎮104.88億
長寧縣999.644萬10鎮、8鄉長寧鎮98.03億
高縣132352萬12鎮、7鄉慶符鎮98.17億
筠連縣125640萬9鎮、9鄉筠連鎮95.08億
珙縣115042萬11鎮、6鄉巡場鎮105.01億
興文縣137344萬8鎮、7鄉古宋鎮67.95億
屏山縣153129萬8鎮、8鄉屏山鎮34.65億

歷史文化/宜賓市

文化藝術

宜賓是國務院1986年12月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物眾多,解放后曾出土建設馬門溪龍和珙縣石碑龍等恐龍化石,現存地面文物2000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00處。
宜賓擁有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處,江安縣城為省歷史文化名城。
李莊古鎮和龍華古鎮是*歷史文化名鎮。
宜賓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成果有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研究、陽翰笙研究、銅鼓文化、巖墓文化、木刻印書、苗鄉風情、夕佳山民俗風情、不老情民間傳說等等。

文化遺產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27處、縣(區)級100處;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宜賓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座:李莊鎮、龍華鎮,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1座:江安;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3處:“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江安竹簧”、“興文大壩高裝”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 /宜賓市

酒文化酒之歷史:宜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聚居此地的各族人民依托世代承傳的習俗和經驗,曾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釀制出了各具特色的歷史美酒。有史可考,諸如先秦時期僚人釀制的清酒、秦漢時期僰人釀制的蒟醬酒、三國時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紅果釀制的果酒等,都是當時宜賓地區少數民族的杰作,閃爍著古代中國人對釀酒技術的見解和才智。
竹文化

竹之美景:宜賓是一個以綠色竹子環繞起來的城市,因《臥虎藏龍》而名揚天下的蜀南竹海則是宜賓“竹之美景”的代表,120平方公里,清風徐來,極目之處,盡皆竹浪,北宋文人黃庭堅一句“壯哉,竹波萬里”道出了蜀南竹海的氣魄和雄渾。
竹之工藝:借助豐富的竹子資源,在宜賓市長寧、江安縣形成了許多以竹子為原料的工藝品,品種多,涵蓋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竹雕、竹根雕、竹編等,特別是借助竹根而雕成的各種工藝品,江安竹簧2008年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竹之美食:宜賓人以竹子為原料作出了各種菜肴,進而形成了“全竹席”,不同品種、不同生長期的竹子以及竹子的不同部位,配合著其他美味原料可以制作出“竹之佳肴”,如竹筒飯、竹根酒、竹葉黃粑、三鮮竹蓀湯、涼拌筍絲等。

大江文化

在宜賓境內,有長江、金沙江、岷江,還有淯江、符江、橫江、越溪河、南廣河、黃沙河、萃河等,是這些河流為宜賓帶來了富足,也是這些河流孕育了宜賓的大江文化,延續了宜賓的文化根脈。宜賓的大江文化,涵蓋了龍崇拜、敬“川主”、修塔鎮水、碼頭民俗等。
宜賓是長江起點,宜賓碼頭有“六渡八幫”。六渡是六大渡口:北關渡、東門渡、合江門渡、上渡口、中渡口、下渡口。八幫是八大船幫:干貨幫、成都幫、五板幫、敘渝幫、敘瀘幫、竹木幫、鹽幫、嘉陽幫。

僰人文化

僰民族是曾經長期生活在宜賓的少數民族之一,已銷聲匿跡,只有文物和遺存堪資探究。宜賓的僰文化,可自崖葬懸棺、銅鼓中略知一二。現在*文保單位僰人懸棺、石城山崖墓群、黃傘崖墓群均是僰文化的標志。

茶文化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載”。僰道是宜賓最早的行政稱謂,公元前1022年,僰人助周武王伐紂有功,被封為僰侯,始建僰侯國。宜賓有3000年茶葉生產歷史,是茶馬古道的驛站。2009年3月1日被中國茶業流通協會授予“中國早茶之鄉”稱號。

文化藝術

從明代開始,金沙江下游的生產和社會得到空前未有的發展,金沙江船運也自然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金沙江下游船工號子因此逐漸形成的。金沙江下游船工號子來源于金沙江船工們的生活,是在古老的木船航運過程中產生出來的一種獨特的民間音樂。它集指揮航運勞作、協調航運勞動的一致性和娛樂性為一體,是對船工生存方式和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2007年,金沙江下游船工號子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方特產/宜賓市

竹工藝品

宜賓市竹簧、竹雕、竹編等生產始于元、明,取材精良,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因此揚名中外,曾多次進入宮廷。1919年巴拿馬世博會上,江安竹簧工藝品有5件榮獲金獎。

特色水果

宜賓夏橙
宜賓是中國夏橙主要產地。江安伏令夏橙皮薄汁多,酸甜適度,暢銷世界許多地區。所產紅桔味甜性溫,還有血橙、臍橙、錦橙等優良品種。桐梓鎮的藤梨,趕場山李子都是一大絕。
宜賓荔枝
史載宜賓古代盛產荔枝,棘人以荔枝為業。離宜賓縣城約15公里有打魚村打魚社,有大小五棵荔枝樹。其中荔枝溝有姐妹樹,經西南農學院專家早期鑒定為唐代以前種植,世代傳為貢荔。現逾千年仍枝繁葉茂,大的干周5.6米,高16米。
屏山椪柑
宜賓屏山縣所在金沙江沿岸獨特的氣候特征,這里獨具特色的豐富熱資源和亞非帶氣候屬性,釀成了屏山椪柑的優良品質,椪柑果面橙黃、光滑、皮薄、籽少、質脆、甚甜、清香、汁多。

特色佳肴

宜賓燃面

宜賓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為中華名優特色小吃,馳名中外。
宜賓人最喜愛吃面,常見的有,燉雞面,咸鮮面,肥腸面,牛肉面,京醬面,口蘑面,三鮮面,辣雞面,鱔魚面,龍鳳面。其中燃面是宜賓*特色的小吃,原名敘府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
2010年7月25日,被正式確定為翠屏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竹海名菜
以竹筍、竹蓀蛋、竹蓀菜、竹菌、竹海臘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蓀酒、竹泡菜等“竹”菜匯成的“全竹宴”。可謂滿桌皆是竹,無竹不成席,令人大開眼界、垂涎欲滴。
李莊白肉
李莊白肉選料精、火候準、佐料香。成菜白肉把瘦均勻,晶瑩剔透,每片長20厘米,寬10厘米,厚1至2毫米。
鴨兒粑
鴨兒粑,又名葉兒粑、少數人稱豬兒粑,是宜賓著名小吃。其主要原料為大米和糯米按一定的比例摻雜在一起,經浸泡后,用傳統石磨磨成粉,過掉多余水分,并手工揉搓至一定的柔軟度備用。
柏溪潮糕
四川宜賓“柏溪潮糕”又叫“柏溪糕點”為當地四大名吃之一,起源于清朝同治時期(公元1866年),截至2011年已有145年歷史。
南溪豆腐干
位于中國四川南部萬里長江*縣、文明古城南溪(已為南溪區),是生產豆腐干之傳統企業,南溪豆腐干始于清光緒年間,截至2014年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芽菜
四川四大名菜之一,亦名“敘府芽菜”,是與“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內江大頭菜”齊名的四川四大腌菜之一,始創于清道光中(約1838年前后)宜賓芽菜1982年評為四川省優質產品,1985年評為中國優質產品。
宜賓糟蛋
敘府糟蛋為清同治中(1860年左右)今市郊菜壩鄉張竹君所創制,是將鴨蛋浸泡于配好作料的醪糟甜酒汁中一至三年而成。其傳統生產工藝要經過3個階段和10道工序,主要品類有南糟蛋、大眾糟蛋、陳年糟蛋三種。
宜賓蘭香齋熏肉

蘭香齋熏肉早在二三十年代就以其獨特的美味,聞名于省內外,曾在成都花會上展銷時,榮獲獎狀和獎牌,遠銷成才重慶寧波上海和東南亞等地。
石磨芝麻油
石磨芝麻油是宜賓著名傳統特產。
民族手工藝品
主要是苗族蠟染及刺繡挑花、苗族服飾等。主要產于興文、筠連、珙縣的苗鄉。苗族蠟染產品有衣飾、床單、枕巾、門簾、包單等,尤以點花百褶裙最有特色。現保存在苗族中的蠟染圖案花紋有280多種。

城市榮譽/宜賓市

城市名片獲得年份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005年
中國魅力城市2012年
中國酒都2009年
中國金融生態城市2008年
全國雙擁模范城市2003年、2007年、2008年
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1999年
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市2000年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1997年至2004年
中國*文化生態旅游城市2008年
四川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2007年

友好城市/宜賓市

美國哥倫比亞市英國盧頓市上海市楊浦區
廣東省韶關市山東省德州市云南省昭通市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云南省保山市廣東省湛江市
山東省濰坊市山東省煙臺市

著名人物/宜賓市

人物生卒事跡
鄧子均1876~1959被稱為“五糧液傳人”
鄭佑之1891~1931人稱“川南農王”
劉華1899~1925革命烈士
陽翰笙1902~1993文藝界的卓越領導人
李碩勛1903~1931革命烈士
余澤鴻1903~1935曾任中共川滇黔邊區特委書記
盧德銘1905~1927革命烈士
趙一曼1905~1936著名抗日女英雄
唐君毅1909~1978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然資源/宜賓市

土壤植被宜賓全市土壤總面積107.33萬公頃,占宜賓市土地總面積的80.5%。全市土壤有紫色土、水稻土、黃壤、黃色石灰土及黃棕壤、新積土等六大類。市境內植被除屏山縣老君山、興文縣仙峰山、筠連縣大雪山等地的原始植被外,絕大部分為原始植被受破壞后的次生植被與人工植被。境內亞熱帶次生性常綠針葉林植被分布較廣,竹林為一大特色。2004年宜賓市森林覆蓋率37%,綠化覆蓋率45.6%。
水能資源

宜賓每平方千米年自產水61.45萬立方米,加上境內各河流水量,宜賓年擁有總水量2428.4億立方米,人平年占有水量為4.68萬立方米。但宜賓境地下水總量僅9.67億立方米,年平每平方千米僅3.1萬立方米至15.8萬立方米,屬較貧乏區。
宜賓水能以三江流域境內段為主。金沙江水能理論儲量為157.2萬千瓦,岷江91.7萬千瓦,長江214.4萬千瓦。其余積雨面積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中小河流102條,水能儲量62.9萬千瓦,全省實際可利用水能資源居四川省*名。
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的*項目:向家壩水電站工程,已經于2008年截流,2012年首批機組發電,2015年建設完工。

礦產資源

宜賓能源礦產資源富集配套,具有建設和發展能源業、制造業、食品飲料業等產業的顯著優勢,是國家確立的水電、火電、核電綜合發展的重要能源、原材料生產基地。
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44種,其中煤炭儲量約53億噸,天然氣和頁巖氣已探明儲量超2萬億立方米,硫鐵礦約15億噸,巖鹽礦、石灰石、石英均在100億噸以上,居四川*。
宜賓境已發現并經檢查評價的礦產種類計有44種,礦產地有305處,在探明儲量具E級儲量的23種礦產中,有大型開采價值的有以下表列6種:

種類資源總量保有儲量占四川省保有儲量%
53億噸41.4億噸53
硫鐵礦15.09億噸71

13

玻璃用石英砂巖3460.8萬噸44.222
天然氣300~400億立方米35.5
石灰石4.63億噸1.3
巖鹽100億噸20

生物資源

宜賓豐富的動物資源,禽畜和水產品180多種,動物資源近千種,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51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7種:四川鷓鴣、黑頸鶴、豹、云豹、中華鱘、白鱘、達氏鱘;二級保護動物44種:短尾猴、獼猴、穿山甲、大鯢、黑熊等。
宜賓農業資源豐富,生物資源多樣,是“植物之苑”、“香料之都”、“茶葉世界”、“天然竹海”。宜賓有農作物800多種,樟油年產量占全國的70%,是全國外貿樟油*生產基地。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

隨機官網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頁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