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開發重點建設院校、延邊大學,學校設有21個學院,6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含50多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延邊大學,1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近年來,延邊大學,依托多元文化教育資源和民族特色、大力推進特色專業建設,7個專業被列為省級品牌專業;學校還建設了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近三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 ,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2002年和2008年兩次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均獲得優秀評價。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3,其中博士、5 00余人,000余人,延邊大學,以及來自34個國家的留學生600余人,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全面推進完全學分制,注重中外聯合合作培養的海外學習經歷和社會實踐經歷,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學士、延邊大學,博士人才培養體系,建校65年來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具有跨文化素質與能力的各民族高級專門人才,國家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彰顯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能力。科技部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127項,國際合作項目33項,延邊大學,使我校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延邊黃牛肉用新品系項目組培育出了被農業部認定的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延黃牛。239篇,EI、獲得專利59項。富有民族特色的高水平文藝演出、高層次的周末講壇、為學生成長成才營造了濃郁的多元文化氛圍。校舍建筑面積近62萬平方米,美麗的校園,完備的基礎設施,實驗樓,食堂,滿足了教學科研和學生成長成才需要。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秉承求真、融合的校訓精神,開拓進取,突出特色,共教共學,多邊合作的優良辦學傳統,國內有重要地位。
始于1949年,西部開發重點建設院校,延邊大學,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立的高校之一。1957年劃歸吉林省所屬。延邊大學分立為延邊大學、延邊農學院、1996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延邊醫學院、延邊大學,延邊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2,其中專任教師1,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619人,占42%;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831人, 18,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和優秀教師7人,延邊大學,全國勞動模范3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2人。優秀獎13人;獲得曾憲梓教師獎和霍英東教師獎19人。長白山學者4人、延邊大學,首席教授等省部級各類專家、學科帶頭人100余人。雙語人才培訓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國家漢辦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與延邊大學共建東北邊疆歷史與社會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與延邊大學共建中國朝鮮族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吉林省長白山生物資源研究與利用院士工作站;吉林省轉基因動物與胚胎工程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延邊黃牛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朝藥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吉林省新型節能環保建材工程研究中心;免疫生物學吉林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圖們江區域開發研究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建設基地—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民族研究院等幾十所科研機構。《東疆學刊》,成為學校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和基地。與20個國家和2個地區(香港,充分發揮語言、延邊大學,打造了長白山論壇和圖們江論壇兩大國際學術論壇品牌,000名。不斷拓展與歐美國家高校合作交流。日本明治大學、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學校在韓國忠北大學建有一所孔子學院。學校始終堅持多元文化融合與創新的理念,延邊大學培養具有跨文化素質民族人才的鮮明辦學特色。周恩來總理、董必武代主席等老一輩領導人以及胡耀邦、賈慶林、延邊大學,為學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