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生,西安外國語大學。
教育網站,陜西高校。高校大學。
截至2019年3月,學校下設21個學院(部),開設56個本科專業,覆蓋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理學、藝術學7個學科門類。
序號 | 學院 | 本科專業(方向) |
1 | 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 | 英語 |
2 | 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教育學院 | 英語(教育) |
3 | 西安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 | 日語語言文學專業 |
4 | 西安外國語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 | 西班牙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 |
5 | 西安外國語大學法語學院 | 法語 |
6 | 西安外國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 朝鮮語、阿拉伯語、印地語、泰語、土耳其語、波斯語、烏爾都語專業 |
7 | 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實驗基地 | 英語、英語(教育)、英語(旅游) |
8 | 西安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 | 俄語 |
9 | 西安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 翻譯 |
10 | 西安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 | 德語 |
11 | 西安外國語大學商學院 | 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商務英語(ACCA、CIMA方向)、審計學、國際商務 |
12 | 西安外國語大學經濟金融學院 | 金融學、信用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商務英語(經濟金融方向)、法學(國際經濟法方向) |
13 | 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 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應用語言學、漢語國際教育 |
14 | 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網絡與新媒體 |
15 | 西安外國語大學旅游學院 | 英語(旅游)、旅游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酒店管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16 | 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動畫、表演、戲劇影視文學 |
17 | 西安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 國際政治、外交學 |
18 | 西安外國語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 | / |
19 | 西安外國語大學基礎教學部 | / |
20 | 西安外國語大學體育部 | / |
21 | 西安外國語大學中亞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旅游管理、區域經濟開發與管理、漢語國際教育、國際關系 |
22 | 西安外國語大學漢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23 | 西安外國語大學國際學院·洪堡學院 | 英語、法語、日語、西語、韓語 |
截至2018年3月,學校具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7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9個專業學位點,覆蓋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理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學校擁有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學科1個。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外國語言文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外國語言文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工商管理、教育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翻譯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旅游管理碩士、會計碩士、新聞傳播碩士、教育碩士
省級重點學科: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
省級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學科: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
師資力量截至2016年5月,學校共有教職工1350人,*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2個。其中,教師928名,教授108名,副教授245名;全國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指導委員會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3人,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陜西省重點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陜西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4 人、陜西省"三五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陜西省優秀教師5人,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2人,“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支持計劃”3人,陜西省"勞動模范"1人,陜西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陜西省"新長征突擊手"1人,陜西省"師德標兵"3人,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個人"3人,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3個。
*教學團隊:法語文學與翻譯教學團隊
省級教學團隊:法語文學與翻譯、中外旅游文化、國際商務、翻譯、英語寫作、工商管理類主干課程、旅游法理論與實務、工商管理(CIMA)、金融學(CFA)國際化創新、國際貿易雙語、區域旅游與城鄉社區規劃、旅游業運營管理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天義、常正文、劉志威、張風海、沈友泰、孫汝林、陳瑩、余寶珠、杜瑞清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杜瑞清
全國優秀教師:余寶珠、陳瑩、馬莉
陜西省優秀教師:杜瑞清、孟長勇、陳瑩、南健翀、王莉霞
陜西省教學名師:高廣文、姚寶榮、潘惠霞、楊達復、張保寧、張平、南健翀、李毅、李雪茹、毋育新、楊紅英、孫懷玉
教學建設截至2016年5月,學校擁有*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精品課程1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課程16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1門、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3項。2016年,15項目入選度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
*特色專業:英語、俄語、法語、旅游管理、翻譯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英語
省級特色專業: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旅游管理、翻譯、德語、會計學(ACCA方向)、日語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會計學(ACCA)、旅游管理(英語)、工商管理(CIMA)、金融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陜西省名牌專業:英語、德語、法語、俄語和日語
*精品課程:英語寫作
*雙語教學示范課程:財務會計
*精品資源共享課:英語寫作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精品課程:英語精讀、英語寫作、英語翻譯、法語精讀、基礎日語、德語精讀、英語模擬導游、俄語翻譯、英國文學、英語視聽說、中國文化解說、管理學、法國文學史、翻譯與實踐、國際貿易與實務、商務英語寫作
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財務會計、國際商法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財務會計、商務分析、旅游學概論、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學、國際貿易實務、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外語教師教育ESP課程、旅游地理學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際商務、應用型翻譯、國際旅游、國際化外語教師教育、國際會計、國際化應用型金融人才和國際工商管理(CIMA)
陜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翻譯專業教學模式研究、創新與實踐、國際化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 校徽
釋義:
1、學校校徽設計采用歐美“騎士文化”特征的盾牌形狀。
2、中心底紋是共色點構成的地球圖案,代表世界文化交流,在底紋圖案設漢字校名和英文校名縮寫,并有阿拉伯數字的建校年號“1952”,加紅色圖邊。
3、外圈由英文校名全稱組成具有放射性的裝飾環。
4、在校徽頂部紅色弧形帶上設有毛體字校名全稱,下角飾五角星和卷葉紋,顏色采用紅、黃、藍、白色。
? 校訓
“愛國、勤奮、博學、創新”
? 校名
學校校名注冊字體為毛體字。
? 校歌
河岳東踞,樓觀西望;
精英西外,長安雁塔濟一堂。
歐美新知,寰宇文明醍醐;
漢唐雄風,華夏神秀溫床。
橋山北矗,江漢南泱;
精英西外,擊水三秦鯤鵬揚。
融貫中西,誠意正心大道;
博通今古,厚德載物文章。
巍巍九州,浩浩萬邦;
精英西外,薪傳馳騁令名長。
智仁勇氣,自強不息天行健;
美善真誠,大同世界日月同光。
? 科教界
何其莘-中國英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王宏印-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翻譯研究中心副主任。
何自然-語言學博士生導師。
封宗信-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后;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史忠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04年起兼任西安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
陳融-加里福利亞州立大學(CSU)教授。
吳始年-美國密西根州宏谷州立大學(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教授。
姜曉陽-任教于德克薩斯州貝鎮李學院。
韓瑞祥-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任教。
杜瑞清-1998年--2005年任西安外國語大學校長。
? 黨政界
張寶文-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王敏民-新澤西瑞德大學校長助理。
? 傳媒界
魏敏芝-中國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河北分會主席。畢業于影視傳媒學院。
吳遠博-西部電影集團專業編劇。畢業于影視傳媒學院
曾光-2007“中華*環球大賽”上獲得冠軍。畢業于商學院
蘇康—陜西追風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畢業于影視傳媒學院。
? 西北俄專時期
1950年,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政治外交的需要,教育部決定在西北建立一所外語院校。
1952年11月7日,西北大學俄語系、蘭州大學俄語系、中國共產黨西北局黨校俄文班合并為“西北俄文專科學校”,是為西安外國語大學前身。
? 西安外國語學院時期
1958年,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西安外國語學院”,開始招收本科生。同年,增設英語專業。
1959年,學校增設德語專業和法語專業。
1960年,增設西班牙專業,后與法語專業合并為法西語系。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遭到破壞。
1969年,學校被迫遷往陜北富縣創辦“窯洞大學”和“五七干校”,所有專業的師生一邊進行體力勞動,一邊進行教學工作。
1972年,學校主體遷回西安,教學秩序開始恢復。
1975年,學校在俄語系增設日語專業,更名為“俄日語系”。
1979年,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
1985年,學校開設旅游系。
1986年,經批準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1995年,西安外國語學院和陜西外國語師范專科學校合并,組建新的西安外國語學院。
2001年,學校成立商學院。
2002年,學校舉行建校50周年慶祝大會,并修建了雁塔校區校門“凱旋門”,英語系更名為“英文學院”。
2003年,學校成立西安外國語學院影視傳媒學院。
2004年,學校增設朝鮮語專業。同年,該專業與日語專業合并,成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2005年,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增設阿拉伯語專業。
? 西安外國語大學時期
2006年,學校更名為“西安外國語大學”,是中國第四所外國語大學。
2006年,在東語學院和法西語系分別增設印地語專業和葡萄牙語專業。
2007年,法西葡語系合并意大利語專業,成立西方語言文化學院;文化傳播學院調整為國際關系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和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同年,學校成立國際學院。
2007年,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增設印地語專業。
2008年,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增設泰語專業。
2010年,整合原有的西影影視傳媒學院成立藝術學院。
2013年1月,經批準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獲得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4年9月,學校經批準設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17年5月,西安外國語大學與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聯合成立陜西高校“長安聯盟”。9月29日,發起成立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截至2016年5月,西安外國語大學先后同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等192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與130余所高校開展合作,建立包括學士、碩士和博士不同層次人才聯合培養模式,開展學分互認、學生互換、學位互授、教師互派、學術合作和共同舉辦學術會議等合作項目;開辟了美國、新加坡、泰國、法國和英國等海外實習基地;學校在美國、哈薩克斯坦、阿根廷和奧地利建立了3所孔子學院、1所孔子課堂。2012年,學校與美國洪堡州立大學合作創辦了西外洪堡學院,與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管理會計師公會合作開辦了ACCA教改班、CIMA教改班、CFA教改班,還與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共建俄語語言文化中心。
截至2016年5月,學校縱向項目獲準立項62項,橫向項目20余項,各級各類獲獎37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500篇。2016年,學校4項目獲批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資助,20項目獲批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立項。2013年,20項成果榮獲“2013年度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持人 | 項目類別 | 學科分類 |
1 | 新媒體時代的媒體商業模式創新研究 | 張建中 | 一般項目 | 新聞學與傳播學 |
2 | 基于指稱的漢語篇章與句法互動機制研究 | 李榕 | 青年項目 | 語言學 |
3 | 英語專業學生語用能力多模態語料庫的研發和應用 | 姜占好 | 西部項目 | 語言學 |
4 | 中國美術考古學的體系構架研究 | 李杰 | 西部項目 | 考古學 |
序號 | 課題名稱 | 負責人 |
1 | 面向涉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國際民商事法綜合實訓課程建設研究 | 馬一飛 |
2 | 基于需求分析理論的大學藝術專業ESP課程構建研究 | 宋潔 |
3 | “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多層次、實用型英語人才培養戰略研究 | 石春讓 |
4 | 西安大學生手機依賴行為與心理健康調查研究 | 楊雪麗 |
5 | 陜西高層次人才英語強化培訓模式研究 | 李新梅 |
6 | 陜西省英語專業大學生就讀經驗研究——基于貝葉斯統計推斷方法 | 原昉 |
7 | 貧困專項生源大學生外語學習焦慮的影響因素和教育干預研究 | 劉芳 |
8 | 外語師范類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評價與提升策略研究 | 景小濤 |
9 | 高校英語專業教師教學信念現狀調查研究 | 周恬 |
10 | “雙一流”戰略下陜西新建本科院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開發研究 | 高巖 |
11 | 基于日語《國標》的本碩貫通式專業口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 段笑曄 |
12 | “一帶一路”戰略下陜西省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與策略研究 | 高艷賀 |
13 | 陜西高校治理結構創新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新理念視角 | 烏婷 |
14 | 中美中學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實施現狀對比研究 | 王曉紅 |
15 | 基于批評語類分析的商務英語教學研究 | 王偉 |
截至2016年5月,學校設有各級學術和研究機構31個,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合作共建國際教育交流研究中心,形成了外語及跨學科科研體系。
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歐美文學研究中心、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序號 | 名 稱 | 成立時間 |
1 | 人文地理研究所 | 1985 |
2 | 辭書編譯研究所 | 1992 |
3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 | 1992 |
4 | 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 | 1999 |
5 | 美國研究中心 | 2000 |
6 | 澳大利亞研究中心 | 2000 |
7 | 外語教育研究所 | 2000 |
8 | 比較教育研究所 | 2000 |
9 | 西外-外研社雙語詞典研究中心 | 2000 |
10 | 日本研究所 | 2001 |
11 | 比較文化研究室 | 2001 |
12 | 奧地利文學研究室 | 2001 |
13 | 陜西方言研究所 | 2001 |
14 | 繼續教育研究所 | 2001 |
15 | 雙語教育與教材出版研究所 | 2001 |
16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2002 |
17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 | 2002 |
18 | 旅游研究所 | 2002 |
19 | 歐洲研究所 | 2002 |
20 | 西班牙拉丁美洲研究室 | 2002 |
21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 | 2002 |
22 | 翻譯研究所 | 2004 |
23 | 媒體倫理研究所 | 2005 |
24 | 基礎教育研究所 | 2017 |
?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5月,西安外國語大學圖書館館藏文獻包括30多個語種的圖書,紙質、電子圖書文獻總量200多萬冊,電子圖書50余萬冊,中外文報刊1600多種,期刊合訂本近10萬冊,各種媒介的音像資料近10萬份;購進清華同方CNKI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以及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俄語、日語、韓語和阿拉伯語等等46個專業全文、文摘數據庫,以外國語言文學為特色,外語工具書和外語教學參考書為重點。
? 學術刊物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西安外國語大學創辦了《外語教學》、《人文地理》、《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和中國地理學核心期刊,其中《外語教學》、《人文地理》雜志連續多年入選CSSCI來源期刊,《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為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外語教學》、《人文地理》連續獲評“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和“中國較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黨委書記 | 白黎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王軍哲 |
黨委副書記 | 王天平、馬潔 |
副校長 | 趙國華、黨爭勝、姜亞軍、李雪茹、吳耀武、李京昊 |
紀委書記 | 王強 |
總會計師 | 李瑞平 |
學校名稱 | 黨委書記 | 任職時間 |
西北俄文專科學校 (1952.10-1958.08) | 王云風 | 1954.09-1958.12 |
西安外國語學院 (1958.08-2006.02) | 董 鞏 | 1958.12-1966.07 |
張治平 | 1960.12-1966.07 (黨委*書記) | |
崔 哲 | 1972.11-1978.05 | |
張治平 | 1978.05-1982.04 | |
張遜斌 | 1982.04-1988.11 | |
張鳳海 | 1990.01-1995.05 | |
劉國泰 | 1995.05-2000.07 | |
楊希文 | 2001.06-2006.05 | |
西安外國語大學 (2006.02---) | 楊希文 | 2006.05-2007.03 |
郝瑜 | 2008.04-2016.01 | |
名稱 | 校(院)長 | 任職時間 |
西北俄文專科學校 (1952.10-1958.08) | 王云風 (主持工作) | 1953.08-1958.08 |
王敦瑛 | 1953.08-1957.02 | |
西安外國語學院 (1958.08-2006.02) | 王云風 (代理院長) | 1958.08-1959.11 |
張治平 | 1959.11-1966.07 | |
張治平 | 1978.05-1982.04 | |
鐘歧青 | 1982.04-1986.03 | |
孫天義 | 1986.03-1998.07 | |
杜瑞清 | 1998.07-2005.03 | |
西安外國語大學 (2006.02---) | 戶思社 | 2005.30--2013.12 |
劉越蓮(代理校長) | 2014.01--2015.08 | |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