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新聞,文化影像,通知公告,一所大學的臺灣情緣。
武漢理工大學新聞經緯。
地圖和地球儀上,我們可以看見一條一條的細線,有橫的,也有豎的,很象棋盤上的方格子,這就是經線和緯線。根據這些 經緯線,可以準確地定出地面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這些經緯線是怎樣定出來的呢?地球是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地軸是一根通過地球南北兩極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線),在地球中腰畫一個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使圈上的每一點都和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這個圓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兩邊,畫出許多和赤道平行的圓圈,就是“緯圈”;構成這些圓圈的線段,叫做 緯線。定義為地球面上一點到球心的連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我們把赤道定為緯度零度,向南向北各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緯,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北極就是北緯90度,南極就是 南緯90度。緯度的高低也標志著氣候的冷熱,如赤道和低緯度地地區無冬,兩極和高緯度地區無夏,中緯度地區四季分明。
為了精確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們給地球表面假設了一個坐標系,這就是 經緯線。那么,最初的 經緯度線是怎么產生?又是如何測定的呢?公元前344年,亞歷山大渡海南侵,繼而東征,隨軍地理學家尼爾庫斯沿途搜索資料,準備繪一幅“世界地圖”。他發現沿著 亞歷山大東征的路線,由西向東,無論季節變換與 日照長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個重要貢獻——*次在地球上劃出了一條 緯線,這條線從 直布羅陀海峽起,沿著托魯斯和喜馬拉雅山脈一直到太平洋。
公元1884年,國際上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天文臺的 經線作為計算 經度的起點,即 經度零度零分零秒,也稱“本初 子午線”。在它東面的為東經,共180度;在它西面的為西經,共180度。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東經180度和西經180度的 經線是同一條經線。各國公定180度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為了避免同一地區使用兩個不同的日期,國際日期變線在遇陸地時略有偏離。 每一經度和緯度還可以再細分為60分,每一分再分為60秒以及秒的小數。利用 經緯線,我們就可以確定地球上每一個地方的具體位置,并且把它在地圖或地球儀上表示出來。例如問北京的 經緯度是多少?我們很容易從地圖上查出來是 東經116度24分,北緯39度54分。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只要把所在地的 經度測出來,就可以確定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和前進方向。 緯度共有90度。赤道為0度,向兩極排列,圈子越小,度數越大。
利用它上面標注的經度和緯度,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上各地點、各地區和各種的地理位置。它在軍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處。例如,輪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飛機在廣闊天空中飛翔,無論到了什么地方,人們都可以使用儀器精確地測定出它的經緯度,從而確定其位置。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