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武漢紡織大學實施領軍人才匯聚行動計劃,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擁有雙聘院士1人,“千人計劃”人選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百人計劃”人選3人,還有一批具有海外背景的“楚天學者”和“陽光學者”。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000人,博士300余人。專任教師1000余人,武漢紡織大學網站建設“人才特區”,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553人,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教風嚴謹。
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加速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科技競爭力。培育重大科研成果,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個,近五年學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還有一批省級重點研究基地。學校相繼承擔國家基金項目、“973”、“863”項目和重點支撐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百余項,武漢紡織大學官網 www.wtu.edu.cn 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紡織、印染、服裝和藝術等方面的研究居于領先地位。學校深入開展“一省一示范”、“一市一項目”以及“百名企業家進校園”、“百名博士進企業”等活動,不斷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社會能力明顯增強。注重技術創新,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二等獎各1項,武漢紡織大學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
美國、武漢紡織大學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武漢紡織大學網站與法國、學校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展了本科層次的合作辦學項目,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大學簽署了國際交流合作協議。長期承辦由中國商務部和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主辦的“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國際研修班,獲批多項“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連續多年主辦和承辦各類國際學術會議,國際交流與合作更加活躍。
責任重大。撫今追昔,展望未來,信心滿懷。
堅持特色發展之路,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與民族紡織工業共命運,武漢紡織大學與時代發展同步伐、謀求服務社會之道,為振興民族紡織工業與湖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春色正好,策馬揚鞭”,學校將面向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主戰場,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教育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朝著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服務型大學的目標邁進。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