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踏浪來。佛像,墨寶,素食文化,一代高僧。
旅游資訊,上海景點。旅游景點,生活服務。
萬壽寺主寺建筑分前殿和后殿兩部分。其布局和神像是:前殿自“山門”入寺,過“香亭”進至“娘娘殿”,左右分別設置“鐘樓”、“鼓樓”和配殿禪堂。山門內神像:左為“王靈官”、右為“趙公然”座像;娘娘殿主要神像為九尊座像,分三三排列,正面為“三肖神女”(云霄、瓊霄、碧霄),面?zhèn)扔酗L火、眼光、花娘娘,右側催生、子孫和斑 疹娘娘;兩側站班為神女和助生婆等。殿內墻壁上有精細彩繪天女散花、麻姑獻 寺、觀音講法等。
后殿為“大佛殿”。左右分別為“老爺?shù)睢焙汀八幫醯睢薄|西兩側為配殿。大佛殿前依娘娘殿后為“韋陀殿”,內設護法神韋陀站像一尊。大佛殿內神像:正面三尊,中為“釋迦牟尼”坐像,其左右各為騎青色獅子“文書菩薩”和騎白象的“普賢真人”站像,東西兩側站班神像為“托塔天王李靖”和“二郎神楊戩”。殿內墻壁繪有如來講法、神仙聚會等。
“老爺?shù)睢眱戎袨椤瓣P羽”坐像,左右各為“周倉”和“關平”站像,墻壁上繪有關公千里走單騎,三英戰(zhàn)呂布、桃園三結義、古城會、斬顏良、誅文丑等。
“藥王殿”神像:中為“藥圣孫思邈”座像,其左右為黑白胡子壽星座像和神通玉女像,東西兩側各為黑白臉武將站像各一尊。
萬壽寺作為聯(lián)結四方的主持寺院,在200多年的佛事互動中,曾有僧眾達100余人,歷經(jīng)10代主持僧。它以中國傳統(tǒng)宗教文化與在唐三營設置的木蘭圍場總管府、地方守備府、八旗譯館、鑄錢坊等清代重要機構相互影響,對于推動地域經(jīng)濟發(fā)展和加速唐三營政治、軍事、金融、商業(yè)、文化等歷史地位的形成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wǎng)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