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美女一区_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缅北_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不卡 - 九一看片.

首頁網

棗莊學院

介紹:

棗莊學院

首頁www.uzz.edu.cn

高校大學,山東高校。教育網站。

棗莊學院,組織機構。學校概況。

院系設置/棗莊學院

中文系

中文系創建于1978年,是校建系最早、師資力量最強、首批升本的重點系科。有漢語言文學(本科)、語文教育(專科)和文秘(專科)三個專業。有教職工48人,外聘教授4人(1位博士生導師,3位碩士生導師)。在43位專任教師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16人,博士1人,在讀博士2人,在讀碩士10人。有5個教研室,系屬資料室藏書萬余冊,專業期刊20余種。系教師出版論著4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40余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10余篇發表在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術刊物上;為社會培養輸送畢業生3000余人,現有本專科在校生1206人。

政法與歷史學系

政法與歷史學系原名政教系,始創于1980年,是棗莊學院建系較早的系科之一,是學院頗具特色的重點系科。

政法與歷史學系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科)、歷史教育(專科)兩個專業;專任教師30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講師8人,助教7人,特聘教授3人;訂有社會科學類期刊80余種,圖書10000余冊。

外國語系

外國語系創建于1978年,是棗莊學院最早的系科之一,也是首批升本系科。設有英語本科專業及英語教育、旅游英語、商務英語、電大英語等專科專業。

普通在校生1600余人。師資力量雄厚,在職教職工67人,專任教師4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11人,外籍教師5人,碩士5人,特聘教授2人,在職、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18人。儀器設備總值200萬元,擁有5個現代化多媒體語音實驗室,1個專業圖書資料室,1個專業音像資料室。

數學與信息科學系

數學與信息科學系創立于1978年,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和數學教育專業(專科),在校生889人。共承擔了*和省級科研課題4項,出版著作教材32部,發表學術論文324篇,其中28篇被《中國數學文摘》收錄,獲省、市、校科研成果獎18項。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二次獲得全國二等獎,一次省級二等獎,一次省級三等獎。專升本升學率一直名列全省前茅,2004年又有68名同學升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設有資料室1個,有數學類圖書10000余冊,中外期刊50多種。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始建于1978年,是校設立較早的系科之一,發展成為擁有物理學本科專業和物理教育、應用電子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三個專科專業的重點系科。為社會培養了1400余名品學兼優的畢業生,并先后有100余名畢業生直接考入本科院校,有25人考取了碩士研究生,有6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擁有12個專業實驗室,儀器設備908臺件,價值達400余萬元。系資料室現有圖書資料5000余冊,報刊30余種。建立金工實訓中心兩個、實習基地十個。

化學化工系

化學化工系創辦于1977年,是校建系最早的兩個系科之一,為棗莊市及周邊地區輸送了1500多名畢業生,各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100%,在校專科學生專升本保持在40%左右。設有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與物理化學和化學工程與工藝三個教研室,分析與檢測、化學工程與工藝、煤化學和材料化學、功能超分子化學等四個科研群體。化學實驗室設有12個基礎實驗室,擁有高效液相色譜儀、紅外光譜儀、電化學工作站、綜合熱分析儀、分子熒光等精密分析儀器,實驗儀器設備總值392萬元。

生物系

生物系創建于1983年,是山東省地方高校首批設置的生物系之一,是棗莊學院首批升本的系。為社會培養1500多名專業人才,畢業生中直接考入本科院校的150多人,考取碩士、博士研究生的40多人。生物系已由當初僅有生物教育一個專業在校生80人,發展到擁有一個生物技術本科專業和生物教育、生物技術及應用、食品生物技術三個專科專業,在校生600多人的系科。生物系注重教師水平的提高,堅持以科研促教學,先后承擔了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23項,有12項成果獲得了省、市級獎勵。生物系注重國際交流,先后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植物系、俄立岡州立大學農業基因中心實驗室、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基因工程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進行了學術交流。

旅游與資源環境系

旅游與資源環境系的前身是地理系,創建于1984年,是全省最早的地理系科之一,有地理科學(本科)、地理教育、房地產經營與估價、旅游管理四個專業。

建有系資料室1個,擁有專業圖書1萬余冊,價值10萬余元;建有規范的專業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達116萬多元。

體育系

體育系始建于1988年。有30名專任教師,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設有本科專業一個(體育教育)、專科專業兩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在校生200多人。體育系擁有綜合體育館一座,標準塑膠田徑場一塊、標準草皮足球場一塊,體育場地面積達3.5萬平方米。在全省首屆大學生基本功大賽中獲二等獎,在山東省第十屆大學生田徑比賽中獲女子組團體成績第六名,5人次獲得個人單項冠軍,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全系教師主編著作、教材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1人獲得省級教學成果3等獎、2人次獲得棗莊市社科二等獎和自然科學二等獎,5人次獲學校科研獎。

美術系

美術系成立于1990年,現有美術學、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和美術教育、藝術設計兩個專科專業,普通在校生382人。現有教師25人,其中副教授4人,兼職教授2人。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專業設置齊全,教師結構合理,藝術氛圍濃厚,具有較強學術能力和藝術特色的專業群體,重基礎教育、重應用能力和創造性等多元化藝術思維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了一大批中學美術教育及設計部門的骨干人才。

美術系選派骨干教師進入中央美院、文化部重彩高研班、首都師大、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國內知名學府和研究機構進行專業深造。從基礎教育到學科前沿的知識探索與交流互動,給美術系的教學帶來新穎的辦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美術系在同類院校中異軍突起,教學成果顯著,教師作品在國內外大展中參展獲獎83次,其中王妍的作品《夢里落花》獲中國第五屆工筆畫大展優秀獎;馮勁草作品《服飾》獲中國第三屆油畫展優秀獎,作品《永恒的戀人》獲“魯藝杯”第二屆全國師范院校美術作品大賽二等獎;李善陽作品《火車、火車》獲大路畫展優秀獎;趙平作品《公益廣告》獲中國第二屆廣告—設計大展優秀獎。

音樂系

音樂系始創于1992年,該系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富于創新精神、勇于開拓的音樂教育群體與藝術表演群體,有音樂學本科專業和音樂教育、音樂表演兩個專科專業。音樂系專任教師16人,客座教授、副教授5人,研究生2人。教學區面積達6000平方米,其中包括;高標準音樂廳、多功能音樂欣賞廳、多媒體教室、網絡鋼琴集體授課教室、標準琴房150間、舞蹈排練廳一個。擁有大量的教學儀器設備:管弦樂器、專業舞臺音響設備、電腦音樂制作系統、三角鋼琴與立式鋼琴80余架,建立了專業資料齊全的資料室。在教學科研方面,承擔5項省文化廳的研究課題、2項校級課題、發表論文30余篇。

計算機科學系

計算機科學系成立于2000年10月,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個本科專業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四個專科專業。科研方面,有三項成果通過省級鑒定,一項成果通過市級鑒定;有三個項目分別獲得山東省及棗莊市科研資金的資助,系教師在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近二百篇。擁有軟硬件實驗室12個,微機800余臺,并有省級一類實驗室。圖書資料方面,院圖書館現有計算機類書籍1萬余冊。系專業資料室有數千冊圖書、專業期刊30多種、教學光盤1500余張。另外還有5個多媒體教室,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資源保證。

財經系

財經系成立于2002年7月,是棗莊學院成立的非師范系科,設有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工商管理三個專業,有在校生560多人。有專任教師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碩士學歷的教師3人,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2人。共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十余篇發表在《中國軟科學》 、 《稅務與經濟》 、 《商業研究》、《農業經濟》等核心刊物上。承擔省社科基金項目和校教研改革課題各1項,曾獲市級優秀成果獎5項,校級優秀成果獎7項。

教育技術與傳播系

教育技術與傳播系成立于2002年7月,是適應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術教育需要而組建的全新系科,有教育技術學(本科)、現代教育技術(專科)兩個專業。有教師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講師6人,特聘教授4人;碩士5人,在讀博士2人,他們曾先后獲得省級教學優秀成果獎,學校教學優秀獎等,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有5個科研課題通過了省科技廳鑒定,有三項成果獲棗莊市科學技術進步二、三等獎。擁有高標準配置的數字影像實驗室、專業機房、微格實驗室、演播廳等教學實驗設施,儀器設備總值260余萬元,專業圖書資料10000余冊。該系所設教育技術學專業融現代教育理論、視聽媒體技術、計算機科學為一體,充分體現了學科專業的時代性與前沿性。

學校概況/棗莊學院

學院占地1005畝,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在校生11000人。學院現有中文、政法與歷史學、英語、財經、數學與信息科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化學化工、生物、體育、計算機科學、美術、音樂、教育技術、旅游與資源環境等14個系,設有14個本科專業、33個專科專業,涉及文學、理學、法學、工學、管理學、教育學、歷史學七大學科門類。學院教學科研設施完備,圖書館建筑面積1.61萬平方米,藏書85萬冊,另有115萬元的電子圖書和大型數據庫。學院重視實驗室建設,設有計算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儀器設備總值達到了5300萬元。

學院一貫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截止2010年底,現有教職工988人,專任教師653人,其中教授22人,高級職稱教師258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員388人,另有在職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71人。教師中有3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9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教師獎,9人被評為省市級拔尖人才。學院建立了墨子研究所、學習科學研究所、古文化研究所等,有些成果在國內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學院科研成果的數量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遞增,教師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11部,承擔地市級以上科研項目43項,發表學術論文1456篇,有318篇論文刊于國家核心期刊。學院公開出版《棗莊學院學報》和《棗莊學院報》。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本,以質量立校"的辦學原則和”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教育質量的提高,一切為了學院發展"的辦學理念,高度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青年學子的成長營造了高雅、活潑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歷屆畢業生以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富于開拓精神和實踐能力而深受社會歡迎。

文化傳統/棗莊學院


校徽
以棗字為中心,上方為棗莊學院的中文名稱,下方為棗莊學院的英文名稱,象征著立足棗莊,服務山東,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辦學目標。
校訓:兼愛尚賢 博物戴行
“兼愛尚賢”指以人為本,以賢者為師,培養有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的人;“博物戴行”指尊重知識,崇尚科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兼愛、尚賢、博物、戴行”體現了墨子心系天下民眾,主張賢人政治,探索人文與自然,愛利天下奔走不息的實踐精神。
“兼愛尚賢、博物戴行”的校訓,體現了棗莊學院“辦學以教師為本、教學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和“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精神,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目標。
校風:厚德明道 敬慎固本
“厚德明道”指崇尚道德、崇尚科學;“敬慎固本”指注重嚴謹、注重本質。“厚德、明道、敬慎、固本”體現了墨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教育理念,自覺自律的做人原則和慎獨精神。
“厚德明道、敬慎固本”的校風,體現了棗莊學院以崇高的道德教育人,以科學的理念引導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嚴謹的作風塑造人的教育辦學思想。
教風:淳謹修身 任重致遠
“淳謹修身”指陶冶性情、培養品質,完善知識結構體系;“任重致遠”指敢于擔當,不斷進取。“淳謹、修身、任重致遠”體現了墨子不斷提高和完善人格修養、更新理念、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師德風范。
“淳謹修身、任重致遠”的教風體現了棗莊學院教學相長,德才兼備的教育教學思想,注重培養教師正直的人格品質,健全的心理素質,完善的知識結構,堅毅的品格,勇于擔當的意識和積極進取創新,探尋科學真理的精神。
學風:志強智達 言信行果
“志強智達”指意志堅定,持之以恒,才能達到高的智慧境界;“言信行果”指誠實守信,才能獲得成功。墨子認為“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志強智達、言信行果”體現了墨子堅定的意志、不懼艱辛的治學精神和言行一致的治學態度。

學術研究/棗莊學院

科研平臺截至2012年12月,學校建有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院(魯南煤化工工程技術研究院)、1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煤化工實驗室)。另外11個校級或校企共建科研機構。加入山東省煤化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成為理事單位。
校級科研機構:學習科學研究所、區域(魯南)文化研究院、魯南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院、資源城市轉型與發展研究院、墨子研究院共建研究機構:中興文化研究院、棗莊學院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太陽能光伏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煤化工技術研發中心、煤化工研究所、棗莊市太陽能新技術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院級科研機構:魯南體育文化研究所、魯南音樂研究所、電視傳播藝術研究所、思想政治理論研究所、大學英語研究所、棗莊方言與文化研究所、當代世界與馬克思主義研究所、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機電工程研究所等
建設成果
2008年至2012年,學校先后承擔了2項國家973科研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全國教育規劃課題等*和省部級高層次科研課題共100余項,企事業委托的橫向課題和專項課題7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300余篇,其中SCI、EI、CSSCI收錄32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100余部;獲得國家專利成果50余項。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等地廳以上科研獎勵120余項。
學校啟動了化學化工研發、機械制造研發等服務地方的重點項目,承擔了太陽能電池及光伏電源系統生產線建設項目、棗莊市化工企業自動化控制及安全連鎖改造工程項目,全面參與臺兒莊古城文化與場館建設。
學術資源
截至2012年底,棗莊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18.2萬冊,電子圖書142.8萬種,紙質期刊2135種,電子期刊9325種,光盤資料2.6萬余件,各類文獻資源數據庫26個。其中,收藏CNKI中國知網、萬方等數據庫鏡像學術期刊論文5754萬篇,優秀碩士博士論文237.3萬篇,全國重要學術會議論文327.3萬篇。館藏文獻種類涵蓋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性文獻等多種學科門類。
擁有CNKI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萬方系列數據庫、國道外文系列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五車數字圖書館、網上報告廳視頻數據庫、學生就業培訓數據庫、考試學習資源數據庫、多媒體外語學習平臺、讀秀學術搜索平臺和圖書館自建的棗莊地方文化數據庫及隨書光盤鏡像管理系統等多種電子文獻資源。同時,圖書館網站還為讀者提供有多種免費試用資源、OA資源導航、在線工具書、館藏信息查詢、讀者信息查詢、在線咨詢、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網上續借圖書等多種服務,共享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E讀學術搜索、CCC外文期刊網等國內外重要文獻資源,圖書館OPAC與CALIS中心聯合開放。易瑞授權校外訪問系統,可支持校園網外IP檢索、瀏覽、下載各類館藏文獻資源。圖書館與CALIS中心、國家圖書館、山東大學圖書館、曲阜師范大學圖書館等簽訂了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協議。

辦學條件/棗莊學院

院部專業
院部設置
截至2012年12月,學校設有棗莊學院文學院、棗莊學院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棗莊學院外國語學院、棗莊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棗莊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棗莊學院光電工程學院、棗莊學院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棗莊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棗莊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棗莊學院體育學院、棗莊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棗莊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棗莊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棗莊學院心理與教育科學學院、棗莊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棗莊學院傳媒學院、棗莊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棗莊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等18個教學院(部)
專業設置

 專業名稱
 設置時間專業名稱 設置時間  專業名稱設置時間 
  漢語言文學  2004.06  漢語言  2006.03  舞蹈學  2008.01
  英語
  2004.06  歷史學  2006.03  動畫  2008.01
  數學與應用數學  2004.06  電子信息工程  2006.03  對外漢語  2008.12
  化學
  2004.06  化學工程與工藝  2006.03  應用化學  2008.12
  生物技術  2004.06  生物科學  2006.03  市場營銷  20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04.06  財務管理  2006.03  網絡工程  2010.01
  思想政治教育  2005.03  學前教育  2006.03  廣播電視編導  2010.01
  物理學
  2005.03  統計學  2007.02  工業設計  2011.03
  地理科學  2005.03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2007.02  礦物加工工程  2011.03
 體育教育
2005.03 食品科學與工程 2007.02 制藥工程 2011.03
 音樂學 2005.03 地理信息系統 2007.02 土木工程 2011.07
 美術學
 2005.03 心理學 2007.02 行政管理 2012.02
 藝術設計 2005.03 日語 2008.01 光電信息工程 2012.03
 教育技術學
 2005.03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2008.01 內容來源于學校官網
師資力量
截至2012年12月,學校共有教職工1105人,其中教師670人(專任教師645人),教授40人、副教授129人,博士61人、碩士468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教師獎獲得者9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棗莊市及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人,兼職研究生導師6人,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外籍教師10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12年12月,學校共有4個省級重點學科,本專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教育學、歷史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墨學文化研究、光學工程、魯南區域文化研究、課程與教學論
校級重中之重學科:應用化學(煤化工)、機械電子工程(機床制造)、課程與教學論
校級強化建設學科:產業經濟學、水生生物學、應用數學、光學工程、專門史(學習思想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校級骨干帶頭學科:體育教育訓練學、美術學、音樂學、計算機應用技術、自然地理學、分析化學、英語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教學建設
截至2012年12月,學校建有語文教育、數學教育、生物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等7個省級特色專業,數學方法論教學團隊、歷史學主干課程教學團隊等省級教學團隊,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等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工學、化工原理及實驗、心理學、Delphi 應用程序設計、三位一體模式思想政治理論課聯合課程、漢語基礎課聯合課程等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課程為2013年數據)。面向中小機床制造業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學校與聊城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是山東省首批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學生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各類大學生專業技能大賽中,共獲得國際級獎勵2項、*獎勵90項、省部級獎勵259項,考研升學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2012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3%。
學校連續三年獲得“山東省企校合作培養人才先進單位”。積極探索國際合作,深化教學改革,先后與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21所大學建立友好關系,開展了合作辦學、學生交流、學生海外帶薪實習。

教學成果/棗莊學院

學院以其優異的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先后榮獲"棗莊市突出貢獻單位"、"山東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省級"花園式單位"等稱號;連續7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連續8年保持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榮譽稱號,連續十一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授予"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

歷史沿革/棗莊學院

棗莊學院前身是1971年4月創立的棗莊市教師培訓學校。

1977年,招收*屆普通專科生

1978年4月,*批77級中文、化學兩個專業的學生入校

1984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復,正式建立棗莊師范專科學校

1999年3月,棗莊師專、棗莊教育學院、棗莊廣播電視大學三校合并為新的棗莊師范專科學校

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為普通本科學校

2004年至2012年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2012年10月后改為省市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


現任領導/棗莊學院



胡小林,男,漢族,1956年12月生,山東棲霞人,中共黨員,1974年7月參加工作,教授,山東省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山東省高等師范教育學會副會長。
曹勝強,男,漢族,1963年1月生,山東乳山人,中共黨員,1985年7月參加工作,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干與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
曾憲明,男,漢族,1963年3月生,山東濟南人,中共黨員。
高慶喜,男,漢族,1956年12月生,山東棗莊人, 中共黨員,1976年10月參加工作。
李進京,男,漢族,1965年9月生,山東省平度市人,中共黨員,1985年7月參加工作,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顏世昌,男,漢族,1954年12月生,山東省滕州市人,中共黨員,1980年7月參加工作。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

隨機官網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頁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