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江南布衣的歷史,大家會看到公司對于設計、藝術關注是如此強烈和著迷。品牌蘊意CROQUIS是一個法文單詞,中文意思為速寫。速寫是所有繪畫手法中最為快速而又最顯功底的表現手法,在日常的創作過程中我們借此手段不斷激發潛在的靈感。因此我們把新的品牌叫作CROQUIS,2007年底因為推廣的需要,也為了突出我們的越來越強烈的自信,品牌加強了中文的LOGO”速寫”,從此CROQUIS作為LOGO的一部份退到后面。西班牙有本我們都很喜歡的雜志叫《EL CROQUIS》,是一本設計類的雜志,關于建筑、設計、藝術。
而中國的男性就顯的全方位的落后,回到2003年的中國,在各城市我們都不難發現男女之間在穿著上的差距。通過我們對國內服裝及相關海外市場的分析,我們看到市面上對于女裝的關注程度要遠遠高于男裝,而女性穿著無論從品味,技巧,意識都以逐漸成熟,甚至趕超發達國家。可以這么說在東京,巴黎,紐約等時尚地標城市中,中國的女性特別是75以后的女性,和這些城市是可以無縫接軌的,如果一定要找些差距,也只不過是在細節方面的差距,比如發型、妝容、配飾等。2003年底公司開始疇備設立“速寫”品牌,在當時叫CROQUIS。
秉承“生活就是做出選擇,時裝也是一樣”的設計理念,追求“這樣也可以…”的生活形態,契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在中國自主休閑男裝品牌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速寫男裝CROQUIS是國內知名的杭州江南布衣服飾有限公司旗下的男裝設計師品牌,于2005年秋季正式推出。
我想他們不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可能永遠也不屑成為所謂的社會精英。社會的進步在某種程度上是價值觀的多元化,他們可能更觀注生活本質,喜歡做什么和應該要做什么,他們更多的會選擇喜歡做什么。他們的狀態介于刻意與散漫之間,對于目 前的現實處境具有強烈的不滿足感和抗爭欲望,但這不表示他們的生活很糟糕,相反收入可能很可觀,只是從內心深處來講,他們并沒有很強的自我認同感,他們心中大多存在夢想,充滿激情,他們在接受現實的同時努力使自已與這種現實保持一種有距離的平行。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上述職業人群中我們目標消費者會比較多,接受程度也會比較高。以北京為例,速寫的VIP客人遍布模特、制作人、編劇、作家、編輯、音樂人、設計師、化妝師、主持人及各類明星。25-35歲其實就是75年-85年左右的生的人群,所謂的新男性,我們會覺得有一群人會超越生理年齡的界限,永遠在狀態上和我們保持一致的人。目標群體25-35歲左右的新男性,追求新的觀點,希望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認識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他們智慧,時尚,對生活品質及個人感受高度重視;他們簡單,細膩善于發現,敢于追求,對所處的環境充滿好奇。
正是因為我們提前看到這種差異和區別,公司毅然決然的決定,以江南布衣的設計理念制造一個有設計感并且有思想的男裝品牌。到今 年為止世界上所有關注時尚的大型傳媒公司,都已經把他們的男性時裝類雜志帶到了中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市場的成熟將指日可待。而男性對于著裝對于形象方面的要求也一定會順應社會的發展緊跟其步伐,速寫將順著這種發展以新的角度來展現我們對于男裝的理解。
媒體作為一種資訊的載體,在時尚的事業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當然媒體不光是雜志電視網絡等,還包括品牌本身。)我們知道中國是在1979年逐漸開放,而中國第一本時尚潮流信息的刊物《時裝》是在1980年2月誕生,八十年代后期國外的時裝品牌開始在中國開設店鋪,而正是從這個時期國人開始轉變了對于形象對于穿著的看法,這種轉變首先是從女性開始的。我們可以認為正是因為這些時尚類的媒體,催生出今天女性成熟的服裝市場。再看男性類的媒體,到2007年以前國內基本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男性時裝類雜志。更多的是所謂精英類的男性刊物,內容主要涉及經濟、汽車、體育、政治、軍事等。男性更多的受到一些傳統思維的局限,對于自已穿著及形象的要求比女性慢了幾個節拍。而市面上可以選擇的風格也比較局限,大多為正裝及休閑裝風格的局限也從一個側面的說明這一市場的不成熟。我們說當衣服不再只為遮體時,就開始轉變為對于一種精神的需要和表達。而這種需要和表達,緊緊跟隨著人對于生活的理解,代表其價值觀,文化修養和生活哲學。而同處于一個時代背景下的男性和女性為什么會在這種視覺語言上存在如此之大的差異?我想從一個現象中可以說明問題——媒體。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