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資源,借閱服務,資訊動態,閱讀推薦。讀者服務。
汕頭市圖書館。
汕頭圖書館創建于1921年3月29日,初名為“汕頭市立通俗圖書館”。
1946年10月改名為“汕頭市中正圖書館”,解放后定名為“汕頭市圖書館”。汕頭市圖書館始建初期,館址設在汕頭市商業街尾一間狹小的民房樓下,后曾數次搬遷。
1979年5月汕頭市外馬路125號市圖書館館舍動工,1981年2月4日建成開放。館舍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650平方米,主樓高四層。
1994年汕頭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汕頭市圖書館新館。
1995年6月18日新館奠基。
1997年10月完成新館主體建設工程。
2002年,香港潮籍知名企業家、汕頭市榮譽市民、汕頭海外聯誼會榮譽會長林百欣先生熱心家鄉文化事業,捐資4000萬元(實際捐款資金4314萬元),汕頭市政府投入2000萬元完成裝修配套圖書館新館。
新館于2006年12月16日落成開館。
會展中心站點:12路、15路、20路、24路、25路、28路、39路、103路
碧霞莊南站點:10路
時代廣場南站點:10路、14路、21路、30路
東方中學站點:19路、25路
汕頭圖書館設計藏書量150萬冊,至2007年底館藏文獻達55萬冊,報刊1200多種,此外還有《奧斯卡經典影片100種》、《中國百年經典影院100種》、《潮劇大觀100種》以及潮汕文藝等視聽文獻和電子文獻。館內所藏地方文獻1萬多冊,古籍線裝書2萬多冊。出版的專著:《汕頭市圖書館潮汕文獻書目》(花城出版社)、與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合編《潮汕文獻書目》(廣東人民出版社),與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合編《潮州詩萃》(汕頭大學出版社),館藏文獻資源基本形成了以潮汕地方為特色的藏書體系。
汕頭市圖書館館藏古籍22356冊,其中善本30種,196冊。經省古籍保護中心專家評審、省文化廳確定、省政府批準,該館被列入*批“廣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其中《洪武正韻》、《布水臺集》、《瓦注草》等11部古籍入選*批“廣東省珍貴古籍名錄”。同時,該館還參加《中華古籍總目·廣省卷》編纂工作任務書簽約,目前已提交館藏方志目錄96種。2013年,市圖書館將繼續申報第二批“廣東省珍貴古籍名錄”,并繼續將館藏的民國時期版本文獻進行整理登記。
這首批入選“廣東省珍貴古籍名錄”的11部古籍堪稱汕頭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其中有部分反映潮汕地域特色的古籍文獻,對于研究潮汕地方歷史、對于潮學研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汕頭圖書館開放時間 | ||||
---|---|---|---|---|
樓層 | 服務窗口 | 周二至周五 | 周六、周日 | 備注 |
一樓 | 少年兒童借閱室 | 9:00-12:00/14:30-17:30 | 9:00-17:00 | 周一閉館 |
少兒漫畫圖書借閱室 | 寒、暑假開放 | |||
讀者服務部 | 9:00-21:00 | |||
二樓 | 中文圖書借閱室 | |||
三樓 | 包括閱覽室 | |||
視聽閱覽室 | ||||
共享圖書室 | ||||
四樓 | 潮汕文獻多媒體閱覽室 | 9:00-12:0014:30-17:30 | 9:00-17:00(周日休息) | |
古籍閱覽室 | ||||
潮汕民俗閱覽室 | ||||
茶文化閱覽室 | 9:00-21:00 | 9:00-17:00 | ||
五樓 | 自學室 | |||
八樓 | 信息咨詢部 | 9:00-12:0014:30-17:30 | 9:00-17:00(周日休息) | |
工具書閱覽室 | ||||
港澳臺名人贈書閱覽室 | ||||
九樓 | 中文書庫 | |||
十樓 | 報刊閱覽室(國刊部) |
汕頭圖書館新館在建筑設計理念主要是:(一)樓層具有合理的功能設置及靈活性。在設計上應滿足長遠設想,注重功能的可擴展性。(二)考慮特殊讀者的需要。設立如少兒圖書閱覽、殘疾人閱覽室等。(三)便于使用。圖書館內部的服務設施要設計脈絡清晰,使讀者一目了然,便捷找到書目文摘、出納臺、終端查詢臺等,這是開放型圖書館有效引導讀者控制圖書的措施。
在業務區域設置上,汕頭圖書館有4個個體特征樣:(一)“全開架”的區域設計。與傳統圖書館建筑以藏書為中心的“書本位”不同,汕頭圖書館強調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位”,營造“人在書中,書在人旁”閱讀環境。(二)“大空間”的區域借閱場所。方便讀者與書、讀者與館員交流。(三)“自學空間”的特色設計。7個自學教室落地大玻璃設計,寬敞明亮,兩層分離的布局設計減少了人流的擁護和噪聲的影響。(四)報告廳與展覽廳的功能配套。成為思想、學術直接交流的場所,全面提升圖書館公共服務水平。
新館建有一個先進的智能化系統,信息節點1000個,設有電子閱覽室、視聽閱覽室,配置電腦96臺,主要面向大眾開展共享工程服務,包括提供互聯網信息查詢、電子文獻閱讀、多媒體資料瀏覽、音像資料欣賞、數據庫檢索等。2010年,建設視障人閱覽室,通過明盲文轉換軟件、語音軟件、盲文打字機、盲文點顯器,實現圖書文獻電子化盲文閱讀、語音閱讀、網上交流信息、盲人讀寫文件、刻印文件等多重功能,為廣大視障讀者提供真正的無障礙閱讀。
汕頭市圖書館是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重要場所,擁有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料,提供快捷的文獻信息服務。新館實行免證閱覽,憑證外借,設置了20多個讀者服務窗口,包括中文圖書借閱室、報刊閱覽室、少年兒童圖書借閱室、潮汕文獻多媒體閱覽室、潮汕民俗文化閱覽室、茶文化閱覽室、信息咨詢、電子服務區、休閑服務區等,開展外借、閱覽、參考咨詢、網絡信息等服務。每天能接待讀者4000人次,設閱覽座位2800席,每周開放63小時,并通過寬帶網向讀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新館還設置有550平方米的展覽廳、260座的報告廳以及多功能廳、大小會議室、培訓教室等,舉辦講座、培訓、展覽、學術交流等活動。使讀者到館學習、研究、活動、休閑各得其所。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