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樂學院,始于1939年,中國九大音樂學院之一,美術、四川音樂學院,古蜀風韻在新都。占地面積120余畝;新都校區位于古蜀發源地之一的成都市新都區,學校有各類音樂廳、演奏廳數十個,游泳場,圖書館占地16000㎡,四川音樂學院電子、是國內藝術院校圖書館中建筑面積最大、校史陳列館、特色明顯。成為素質提升、積極發展各層次教育。管理學、8個專業類、四川音樂學院,學校于1986年取得音樂類文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美術學、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13年成功獲批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四川音樂學院,教授320余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2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4人,四川省教學名師3人。并取得豐碩成果的專家教授組成的教學團隊。羊路由、郎毓秀等一大批專家、學校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藝術專業人才。何訓田、歌唱家范競馬、霍勇,鋼琴演奏家李云迪、小提琴演奏家寧峰、四川音樂學院,在國際國內享有很高聲譽。學校還培養了李宇春、譚維維、活躍在國內各類舞臺上。
經歷了四川省立音樂實驗學校、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四川音樂學院,西南音樂專科學校等時期以后,成為當時國內具有本科辦學層次的六所專業音樂院校之一。占地面積1200余畝,18個研究中心(院所)。專科、研究生等層次的教育,在職教職工2000余人,舞蹈、四川音樂學院影視、藝術學理論等專業教育綜合協調發展的專業藝術院校;建立應用型與教學研究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拓展碩士研究生教育;強化傳統和優勢學科、積極拓展新興和交叉學科;著力培養在國際國內有一定影響的高、四川音樂學院,尖藝術人才,技術水平優秀的應用型人才。在省內外有廣泛影響、川音合唱團。川音附中學生樂團。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為: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省級特色專業為:音樂學、繪畫、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為:作曲系作曲主科教研室、管弦系弦樂教研室、手風琴電子鍵盤系手風琴教學團隊。鋼琴、省教學成果獎 15 項,近五年來,國內重大比賽和評獎中獲得國際獎項430余項、其中國家級和省部級授予的獎項44項,德國工業設計紅點獎2項。學校還擁有四川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西南音樂研究中心。CSSCI來源期刊、全校教職員工齊心協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增強辦學實力為目標,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四川音樂學院,為辦好人民滿意的藝術教育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