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業大學,始于1906年,全省較早的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試點高校之一,資源豐富。四川農業大學,此后歷經四川高等農業學校(1912年)、公立四川大學農科學院(1927年)、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1935年)、1956年四川大學農學院整體遷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銷)省會雅安獨立建校為四川農學院,2001年四川省林業學校整體并入。成都和都江堰3個校區,四川農業大學館藏文獻資源625萬冊(件)。名師薈萃。其中:教授314人、碩士生導師50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6人,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5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2人;何梁何利基金獲得者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貢獻獎獲得者4人。效益顯著。四川農業大學,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70%左右的獲獎成果得到推廣轉化,建有教育部農業部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科技部農業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科技部農業部創新團隊7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主辦的《四川農業大學學報》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對學校在教學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溫家寶同志批示:川農大精神應該總結、四川農業大學,2007年10月,辦學經驗值得重視。李克強同志親臨學校看望慰問5.12受災師生員工。李嵐清同志親臨學校視察,充分肯定學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
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現任黨委書記鄧良基教授、現設有學院24個,涵蓋農學、工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個,四川農業大學二級學科53個,二級學科76個,本科專業84個;國家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4個,2005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四川農業大學,6個參評學科有3個、第5和第7。具備培養學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近4000人。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26項。提名6篇。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學校是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之一、與美國、法國、加拿大、日本、臺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還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簽約高校。學術為天、學者為上的辦學理念,艱苦奮斗、求實創新的川農大精神,造福社會、四川農業大學,堅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