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信息。行業信息。
我們的足跡,水巖寺簡介。水巖寺。
老絕頂別名“絕頂山”,海拔590.7米,在昌黎縣城北偏西9公里處;其峰與仙臺頂遙遙相望,中間隔著險峰深谷。去老絕頂,得繞行到如今被譽為“葡萄溝”的西山場村,進入其村東頭向北拐去的井峪,向北迤儷而行。井峪為與鳳凰山巔連的大平頂和老絕頂前的坡嶺(其南部突起的山峰名“宵小城”)之間的峽谷,谷中兩側山巖壁立,到處是峭巖怪石。其地往昔松林密布,景色幽深,被古人列入昌黎八景,名“井峪松風”。只嘆,如今井峪依然是“石徑崎嶇幽更深”、“四壁山光列翠華”,但松林卻幾乎蕩然無存,很難再領略“松風千載清風遠”的境界,亦無“松風滿谷落香葩”之景了。井峪溝深似井,處處有奇景妙境,行至老絕頂前,峽谷被老絕頂頂峰前高大的坡臺強行分開,形成兩道澗谷。那坡臺很大,有五六畝地見方,且較平坦。上水巖休糧寺就建在其正中處,堪稱背依老絕頂頂峰,前覽連綿起伏的競秀奇峰。古廟坍毀已久,現僅剩一些殘存的階石和散亂的磚瓦。廟址前有一個大水坑,密布葦草,系《昌黎縣志》記載的“冬夏不涸”的“天池”。此外,寺院舊址西偏北有一座“寶塔”遺址。當地尚能找到兩通保存得比較完好的石碑,一通為《重修道者山休糧寺禪林寺碑記》,系明朝正德十年(1515年)鐫刻,從碑文記載看,老絕頂一帶當時名“道者山”,而“道者山”為”平灤郡”的“名山”,休糧寺在“其間”,并有“存藏祖靈骨塔”一座。另
一通石碑為“大明國嘉靖四十五年正月十五立鐘”碑,系休糧寺重修51年后立一新鐘的碑記。民國廿二年(1933年)版《昌黎縣志》關于休糧寺的記載,比較簡單,一處載“休糧寺”,另一處則載“休涼寺”,以“休糧寺”為確。“休糧”一語出自東晉有深遠影響的宗教家、思想家葛洪的《抱樸子內篇》卷十一《仙藥》:“……服黃精僅十年,乃可大得其益耳。俱以斷谷不及術,術餌令人肥健,可以負重涉險,但不及黃精甘美易食,兇年可以與老小休糧,人不能別之,謂為‘米脯’也。”從中可知,修仙道士講究“休糧”,以服食“仙藥”代替米糧,為的是成仙;但普通百姓遇“兇年”也得“休糧”,以“術”等植物的果實替代食糧。唐朝詩人賈島的《山中道士》中就有“頭發梳千下,休糧帶瘦容”句。不難想像,休糧寺一帶山高林密,植物茂盛,很可能遠在唐朝或唐朝以前就被修行的道士或僧人選中,使其地有了濃郁的神秘色彩。時至今日,“休糧”已成歷史,休糧寺也變成歷史。據山里人相傳,休糧寺在清朝中后期因發生變故被拆毀一空,后來未再修復。尚可稱許的是,其地時過境遷,景色依然可觀,有興趣的游人,不妨在去“葡萄溝”時順路到那里覓幽覽勝,憑吊一番,尋找點古代神秘文化的余韻。
水巖寺一帶峰巒環繞,景色秀美,每到春暖花開時節,桃杏如火,櫻花似雪,梨枝銀白,種種野花開得五彩繽紛,伴著淙淙泉水,游覽古寺,暢話春意,頗令人賞心悅目,歷來為昌黎的游春勝地。其景在清朝同治年間重修的《昌黎縣志》中被列入古碣石十景,名“水巖春曉”。前人曾有詩贊“水巖春曉”之景云:“曉日瞳瞳雨乍晴,山光悅性鳥爭鳴。春風吹放花千樹,惹得游人盡出城。”
北戴河火車站、秦皇島長途汽車站(火車站西200米)乘坐‘秦皇島至昌黎’公交車昌黎縣公安局站下車、北走2000米或打小出租即到
昌黎火車站下車乘坐出租大概(10.00---15.00元)
序號 | 節日 | 活動日期 |
1 | 初夕平安鐘法會 | 農歷正月初一(傳授八關齋戒、三歸、五戒) |
2 | 精進佛七法會 | 農歷正月初八至十四 |
3 | 釋迦佛出家紀念法會 | 農歷二月初八(傳授三歸、五戒) |
4 | 釋迦佛涅槃紀念法會 | 農歷二月十五(傳授八關齋戒、三歸、五戒) |
5 | 精進佛七法會 | 農歷二月十二至十八 |
6 | 觀音菩薩圣誕法會 | 農歷二月十九(傳授八關齋戒、三歸、五戒) |
7 | 普賢菩薩圣誕法會 | 農歷二月二十一 |
8 | 清明節超度法會 | 農歷(瑜伽焰口) |
9 | 精進佛七法會 | 農歷四月初一至初七 |
10 | 文殊菩薩圣誕法會 | 農歷四月初四 |
11 | 釋迦牟尼佛圣誕紀念(晚傳燈法會) | 農歷四月初八(傳授三歸、五戒) |
12 | 水巖寺傳統廟會 | 農歷四月十三 |
13 | 觀世音菩薩成道法會 | 農歷六月十九(傳授三歸、五戒) |
14 | 唐山大地震紀念拜懺超度法會 | 公歷七月二十一至二十八(瑜伽焰口) |
15 | 菩提苗少兒傳統文化夏令營 | 農歷七月初九至十五 |
16 | 盂蘭盆超度法會 | 農歷七月十五(瑜伽焰口) |
17 | 地藏菩薩圣誕 | 農歷七月三十(大蒙山) |
18 | 月光菩薩圣誕拜月(晚傳燈法會) |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普茶) |
19 | 大悲懺法會 | 農歷九月十二至十八 |
20 | 觀世音菩薩出家法會 | 農歷九月十九 |
21 | 彌陀圣誕精進佛七法會 | 農歷十一月十七至臘月初七(傳授八關齋戒) |
22 | 釋迦牟尼佛成道(臘八粥法會) | 農歷臘月初八(傳授八關齋戒、三歸、五戒) |
23 | 迎新春聯誼會(晚傳燈法會) | 農歷臘月三十(迎新春普茶) |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