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深圳地鐵
http://www.szmc.net地方導航,廣東導航。
人力資源,深圳地鐵,深鐵運營。
列車型號/深圳地鐵
1號線:龐巴迪列車MOVIA系列(101,于德國組裝)、長客龐巴迪(102-122,北車組裝龐巴迪列車MOVIA系列)、北車長春客車(123-126,國產列車)、南車株機列車(127-152已上線,使用西門子制動;153-185將在2015-16年陸續上線,并使用南車時代制動)
2號線:北車長春客車(201-235國產,除212,213)。
3號線:中國北車長春客車B型車、南車鋪鎮客車B車(正在調試)。
4號線:南車浦鎮列車(401-428)。
5號線:南車株機列車、北車長春客車(由2號線支援2列,歸屬于5號線的北車532/536已于近期上線)
全面安檢/深圳地鐵
提醒市民,乘坐地鐵應提前5-10分鐘進站,以免耽誤乘車。
據深圳市地鐵運營管理辦公室方面透露,自3月7日以來深圳地鐵已實行“部分站常檢,部分站輪檢,客流高峰期抽檢”的安檢模式,利用安檢設備對乘客攜帶的大小行李安檢。
2014年,深圳乘坐地鐵的市民日均達到300多萬。為了維護地鐵區域公共安全,防止易燃易爆等違禁品進入地鐵,展開常態化安檢工作非常緊要而迫切。因此決定從8月15日開始,地鐵車站“局部”安檢轉變為“全面”安檢模式。
此次常態化安檢包括“逢包必檢、逢液必檢、逢疑必檢”的方式,防止違禁品進入地鐵。安檢不分客流高、低、平峰時段,在地鐵運營期間所有地鐵站內實施。
運營情況/深圳地鐵
線路 高峰間隔 平時間隔
一號線 2分鐘 4分鐘
二號線 3分30秒 5分鐘
三號線 3分鐘 5分鐘
四號線 2分鐘 5分鐘
五號線 3分30秒 5分鐘
七號線 5分鐘 7分鐘
九號線 5分鐘 7分鐘
十一號線 5分鐘 8分30秒
區間車指南為了縮短發車間隔,深圳地鐵在早晚高峰時段在1號線、3號線及4號線開行區間列車,區間車和普通列車交替開行,在區間車進站時會有廣播提示,如:“本次進站的列車開往西鄉方向,請注意!傲熊囓噹麅让扛魩讉站就會在正常的報站廣播后增加:“本次列車開往西鄉”。
1號線:
區間車由羅湖到西鄉
普通列車由羅湖站到機場東站
3號線:
區間車從華新到塘坑
普通列車從益田到雙龍
4號線:
注意,4號線的區間列車在早晚高峰時段開行的區間不同
早高峰區間車由福田口岸站到深圳北站
晚高峰區間車由福田口岸站到紅山站
普通列車由福田口岸到清湖站
運營時間深圳地鐵首/末班車分別于6:30/23:00由各線始發站開出(只有地鐵5號線前海灣站前往黃貝嶺站末班車為23:03)。其余各站點首末班車時間,請參閱深圳地鐵集團官方網站首頁“站點查詢”欄目。
國家法定假日期間,地鐵運營時間或有調整。屆時,乘客可留意相關公告。如2017年五一勞動節期間,深圳地鐵4月28日(周五)和5月1日兩天,全網分別執行工作日延長圖和節假日運行圖,延長運營時間1小時,運營時間為6:30~24:00。4月29日~30日,深圳地鐵各線將執行周末運行圖,運營時間為6:30~23:00(11號線運營時間為6:30~24:00)(23:00-24:00,11號線共只發三趟列車。
車輛設施深圳地鐵1號線
類型:A型列車
生產廠家:南車株機
數量:156輛
車輛編號:0127-0152
制造年份:2007-2010年
投運時間:2008年
運營路線:羅寶線
運營較高速度:80Km/h
產量:26組
編組定員:1690人
深圳地鐵2號線
類型:A型列車
生產廠家:北車長客
數量:210輛
車輛編號:0201-0235
制造年份:2010
投運時間:2010.12.28
運營路線:蛇口線
運營較高速度:80Km/h
產量:35組
編組定員:1690人
深圳地鐵3號線
類型:B型列車
生產廠家:北車長客
數量:258輛
車輛編號:0301-0343
制造年份:2009年
投運時間:2010年
運營路線:龍崗線
運營較高速度:85Km/h
產量:43組
編組定員:1690人
深圳地鐵4號線
類型:A型列車
生產廠家:南車浦鎮
數量:168輛
車輛編號:0401-0428
制造年份:2010-2012
投運時間:2011.6.10
運營路線:龍華線
運營較高速度:80Km/h
產量:28組
編組定員:1860人
深圳地鐵5號線
類型:A型列車
生產廠家:南車株機
數量:180輛
車輛編號:0501-530
制造年份:2010
運營路線:環中線
投運時間:2011.6.22
運營較高速度:80Km/h
產量:30組
編組定員:1860人
參考資料
報站語言深圳地鐵的車廂廣播選用了普通話、粵語和英語。廣播選用了粵語,而沒有選擇客家話、莞寶片粵語等深圳原住民語言,這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亦被部分深圳市民批評。相較之下臺北捷運的車廂廣播使選四種語言,依序為國語、閩南語、客家話、英語。
對于深圳地鐵播放粵語而放棄了客家話等,批評者認為這是盲目遵從鄰近的香港,而忽視了深圳市內其他常用的方言。不過,支持者則認為粵語是原深圳特區內除普通話外最通用的語言,而客家話、莞寶片粵語作為通用語言一般只常用于龍崗區、寶安區,所以使用粵語更為合適。
列車始發:
(以羅寶線開往羅湖站的列車為例):
(普通話)(粵語)各位乘客,歡迎乘坐深圳地鐵,本次列車開往羅湖方向。
(英語)Dear passengers,welcome to Shenzhen metro,the train bound for the Luohu direction。
廣播:列車內(以羅寶線前往羅湖方向的列車為例,目前僅在羅寶線、蛇口線、環中線有此語音):
提示語:(普通話)為了安全,車門關閉時,請不要進出車廂或妨礙車門關閉,多謝合作!/請抓緊扶手,不要扶、靠車門,謹防夾傷。/出站時,持單程票的乘客,請將車票投入出站閘機的回收口。持儲值票的乘客,請將票對準感應區扣值后出閘。
列車內(各線均相同):
(普通話)(粵語) 下一站會展中心,乘客可轉乘龍華線,左側的車門將會打開,請小心列車與站臺之間的空隙。
(英語)(The next station is Convention&Exhibition Center, Passengers can transfer for Longhua line,doors open on the left, Please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platform )
列車進站(以羅寶線開往羅湖站的列車為例):
(普通話)(粵語)開往羅湖方向的列車即將進站,請勿靠近屏蔽門,請排隊候車,并小心列車與站臺之間的空隙。
(英語)The train for Luohu is approching, please keep clear of the area door, please line up and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platform.
列車關門
(普通話)車門即將關閉,謹防夾傷。(關門提示無粵語和英語)
通訊設施深圳地鐵民用通信業務涵蓋了地鐵隧道、車站、商業區以及地鐵物業區域。主要業務包括:車站公用電話;為地鐵內商業機構提供有線電話和數據業務等;移動通信信號覆蓋;為地鐵擁有的住宅、辦公樓、商業樓、酒店等提供有線電話和數據業務等。
地鐵乘客可在既有線路的地鐵站內及列車上使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移動運營商的2G、3G、4G移動通信業務,同時包括地鐵站廳內的IC公用電話。
站廳商業設施
乘客們可從地鐵功能區、通道中的可用商業空間、地鐵站廳、站臺和通向地面的通道內等區域,找到需求較多的便利店、食品店、自助銀行、自助服務設施等商業設施,還有包括自然派、全家、7-11、中國銀行等。乘客能從這些商業設施中,獲得更多便捷的商業服務。
無障礙設施
1、盲人導向帶
車站出入口通道、站廳層、站臺層均設有盲人導向帶,為視力障礙乘客提供行走和辯別方向。
2、專用垂直電梯
車站基本均設置了從地面通向站廳、站廳通向站臺的專用垂直電梯,為殘疾乘客及有需要的乘客提供服務。
3、殘疾人洗手間
各設有洗手間的車站均另設有殘疾人洗手間。
4、輪椅候車標識
車站站臺上與列車輪椅位置對應的屏蔽門處均貼有輪椅候車標識。
站名爭議/深圳地鐵
對于深圳地鐵站名的命名,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原因就是站名不夠大眾化,不通俗。
大劇院站
深圳大劇院在經過巨資重建之后,仍然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不少人認為,相比起深圳大劇院,附近更加著名建筑有信興廣場、華潤萬象城、地王大廈、深圳書城、深圳證券交易所、鄧小平畫像廣場、荔枝公園等,取“大劇院”為站名不合適。另外,該地段名叫“蔡屋圍”,更應取站名為“蔡屋圍”。
科學館站
深圳科學館位于深南大道,臨近上步路,但是知道科學館位置的市民少之又少。附近的深圳市委二辦、中信廣場相對于科學館來說,更為人所知。與地鐵站附近的公交站取同名“興華賓館”或“上步南”更合適。
福田口岸站(原皇崗站)
本地人或外地游客以為皇崗站的位置是在皇崗口岸,但事實上皇崗站在福田口岸,站名與地方不符。2008年8月14日,深圳地鐵公司將皇崗站更名為“福田口岸”。
高新園站
高新園站叫大沖更合適。
深大
深大站離深圳大學是相去甚遠,盡管深圳大學已開放一個距離深大站較近的校門,但是附近居民仍認為叫“科技園”更接近一點。
蓮花北站
蓮花北站距彩田村更近,而距離蓮花北則較遠,若叫彩田村,則更加適合該站。
灣廈
而灣廈距離灣廈村甚遠,接近工業口,若為工業區,更加美妙。
其他資料/深圳地鐵
注意事項深圳地鐵靠右行駛,在多數站采取左側開門。但由于羅寶線國貿站和老街站、蛇口線湖貝站左右線軌道上下重疊,因此開門方向也有變化;龍華線會展中心站、少年宮站、市民中心站、龍崗線福田站、蛇口線景田站、世界之窗站等多個站臺采用側式站臺,開門方向為右側開門。
由于深圳地鐵由三家公司分別運營,不同線路的提示、標語有不同。列車在站臺開關門時,屏蔽門上方的指示燈會閃爍指示。
竹子林站、西鄉站、塘坑站、百鴿籠站、坂田站、長嶺陂站、華新站等多個站臺是雙島式站臺設計,有三股軌道,下到站臺前應看清列車目前行駛方向及站臺指示。
換乘提示
寶安中心、世界之窗、福田、深圳北等為上下兩層(同線路同層)換乘,黃貝嶺與老街為同臺換乘(同一層相對為不同線路),同線路為位于上下兩層,注意線路以及行駛方向。
車票介紹深圳地鐵的車票分為單程票和“深圳通”兩種。單程票是綠色或黃色的圓形射頻識別(RFID)塑料硬幣,而“深圳通”為非接觸式智能卡。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在進站的時候刷票進站,出站時將單程票投入出站閘機回收口;使用“深圳通”的乘客的進站的時候刷“深圳通”進站,出站時刷“深圳通”出站。
單程票在自動售票機出售。機器對紙幣的平整程度有很高的要求;若機器不能識別,則可以找車站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兌換紙幣或硬幣購票,工作人員只在華強路、老街等客流大站在周末或節假日等大客流時間段在臨時售票處直接售單程票。單程票一人一次最多只能購買8個,若需8個以上需要重復操作。售票機采取觸摸屏操作,乘客以手在屏幕上點擊目的地,機器自動顯示票價,乘客可根據需要投幣,并選擇票的數目。
“深圳通”的儲值可以通過自動增值機完成。機器只接受50元和100元的紙幣,故每次較低增值額為50元。也可在車站客服中心通過人工增值或者在中國郵政銀行網點、深圳發展銀行網點、深圳農村商業銀行網點、連鎖便利店進行充值(目前可以在一些中國銀行的自助查詢機上進行充值),增值金額為50元的整數倍(較低50元)。若使用“深圳通”在深圳地鐵與公交在90分鐘內換乘,在票價上可享受0.4元/人次的換乘優惠。
注意:使用手機深圳通的乘客充值的時候是去中國移動“溝通100”營業廳充值或者通過網銀自己用手機充的。
地鐵日票:深圳2012年7月份推出“一日票”,乘客可以在一天運營時間內不限次數和里程乘坐地鐵。地鐵“一日票”全線網通用,主要定位是服務于周末及節假日居住在原特區外到市內觀光購物的本地乘客及來深旅游觀光的外地游客。持票人在深圳地鐵全線網任意一站閘機刷卡使用時,票卡自動激活并開始計時,在其后的24小時內,可不限次數進、出閘乘坐深圳地鐵已經開通的各條線路。車票使用只能一票一人,計時到達24小時后票卡作廢,不可使用。日票一經售出不退票,不回收。
雙倍票:2012年7月深港地鐵圈高峰論壇上透露,在未來的11號線上將增加特色服務,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乘客的不同需求,如特設行李架的車廂和買雙倍票可有座位坐的VIP車廂等。這種坐票的服務有望在地鐵3期上實行,將加掛2節車廂以實施花錢可買座位的服務。
深圳地鐵票價:起步價前4公里2元;以后4公里至12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4公里;12公里至2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6公里;超過24公里,每1元可乘坐8公里,F時較高收費11元,另外設“深圳通”學生卡5折和老年人免費乘車優惠。
票價與可乘坐較大里程對比表(單位:KM)
費用 | 2元 | 3元 | 4元 | 5元 | 6元 | 7元 | 8元 | 9元 |
里程 | 4 | 8 | 12 | 18 | 24 | 32 | 40 | 48 |
配備設施地鐵站廳層設有自動售票機多部和自動增值機多部(售票機和增值機的使用見上文),同時設有一個或多個客服中心提供咨詢、售賣儲值票、儲值票增值和兌換紙幣、硬幣業務。
閘機是連接站廳與站臺的必經通道。乘車時,需用單程票或深圳通在閘機的電子感應器上掃過,閘口會自動打開,進入閘口后乘客就可以下到乘車站臺上。出站時,使用單程票的乘客需要將單程票投入閘機,而深圳通乘客則需將深圳通再次從電子感應器上掃過,此時會自動扣掉票款。
每個閘機通道上方都設有一個小顯示器,顯示的圖案是下列三種之一:
綠色的箭頭,表示可以通過;紅色的圓圈加橫杠,表示不能通過,一般是另一方向的通道;綠色的輪椅標志,表示輪椅可以通過。
站廳層內鋪設了盲道,從各個入口通向殘疾人閘機。
深圳地鐵采取屏蔽門封閉站臺。一個站的屏蔽門(月臺幕門)長為136米。在列車尚未到站之前,軌道靠站臺的邊緣都用電子玻璃屏蔽門關閉,防止有人意外或其他原因掉下軌道。待列車進站,屏蔽門與列車車門同時打開,乘客才可上下。因此,列車必須定點停靠以準確對應屏蔽門和列車門。
站臺層的墻壁或電梯側壁上,有用毛筆書寫的大號字站名,方便車內乘客查看。
地鐵站臺上均安裝有閉路電視,主要播放深圳地鐵乘坐注意事項和深圳地鐵的廣告,同時顯示時間和等候時間等信息。
每個站臺至少設置兩名保安員執勤,以解決乘客的問題。
此外,站內還設置垂直升降電梯,方便有需要的人士使用。
在深圳地鐵車站的500米范圍內,均有引導標志引導前往地鐵站的方向。
深圳證實地鐵將設頭等車廂 可能2年后推出,深圳市軌道辦證實,深圳地鐵列車將設兩節頭等車廂,主要方便遠程或行李多(或大)的旅客出行。目前,正著手研究論證,將按票價制定程序確定,可能會在2014年后適時推出。
列車型號羅寶線(原一號線):龐巴迪列車MOVIA系列、長客龐巴迪(北車組裝龐巴迪列車MOVIA系列)、北車長春客車(國產列車)、南車株機列車
蛇口線(原二號線):北車長春客車(國產)。
龍崗線(原三號線):中國北車B型車。
龍華線(原四號線):南車浦鎮列車。
環中線(原五號線):南車株機列車。
開門方向深圳地鐵靠右行駛,在多數站采取左側開門。但由于羅寶線國貿、老街、湖貝段左右線軌道上下重疊,因此開門方向也有變化;龍華線會展中心、少年宮、市民中心站、龍崗線福田站、蛇口線景田、世界之窗站等多個站臺采用側式站臺,開門方向為右側開門。
禁止吸煙
禁止乘客在站廳和車廂,全面禁止吸煙。
禁止飲食
禁止乘客在站廳和車廂內飲食。
禁止攜帶寵物進站
禁止乘客攜帶寵物進站乘車。
車站開放時間
深圳地鐵所有車站,是在該站*列車到達10分鐘前開站,較后一列車開出10分鐘后關站。
氣象服務/深圳地鐵
深圳市氣象局首次向市民推出地鐵沿線氣象信息服務,免費向市民提供深圳地鐵1-5號線路沿線以及沿線設置的118個所有地鐵站中各站點處的天氣實況以及未來3小時的逐時天氣預報,同時提供各站點的天氣溫馨提示,為公眾出行提供參考。
歷史沿革
1992年12月,地鐵1號線勘察設計總承包公開招標,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中標。同月地鐵工程預可行性研究開始進行。
1993年,深圳市城市鐵路客運系統(地鐵)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
1996年,深圳地鐵開展“深港羅湖、皇崗/落馬洲口岸旅客過境軌道接駁工程”項目建議書工作,并于1997年5月向國家計委上報該項目建議書。
1997年12月,國家計委確定深圳市為地鐵國產化依托城市。
1998年5月,深圳市地鐵工程建設辦公室成立,由市直機關有關部門和有關區政府的工作人員組成,在市重大項目協調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協調處理地鐵建設過程中的問題。
1998年5月,國家計委批準“深港羅湖、皇崗/落馬洲口岸旅客過境軌道接駁工程”項目建議書,工程獲得立項,并更名為“深圳地鐵一期工程”。
1998年7月,經市政府批準,深圳市地鐵經工商注冊正式成立,同時撤消“深圳市城市鐵路客運系統(地鐵)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
1998年10月,深圳地鐵與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簽訂深圳地鐵一期工程設計總承包合同。
1998年10月,深圳地鐵與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簽訂深圳地鐵一期工程施工監理合同。
1999年4月,國家批準《深圳地鐵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時批準深圳地鐵開工建設,一期工程包括一號線的羅湖至香蜜湖段和四號線皇崗至少年宮段,全長14.825千米,總投資79.85億元人民幣。
2000年9月,深圳市政府決定成立“深圳市地鐵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工程重大事項的組織協調工作。
2002年4月,深圳地鐵召開了延長段初步設計審查會。深圳地鐵一期工程1號線延長段初步設計通過了評審。延長段工程正線總長度2.468千米,設兩座車站(華僑城站、世界之窗站),新增投資9.676億元,采用一期工程的設計標準。
2003年11月30日,地鐵一期工程實現全線電通。
2004年4月28日,深圳地鐵首列車抵達儀式,在竹子林車輛段舉行。
2004年12月28日,深圳地鐵一期工程通車試運營。
2005年1月1日,元旦當日運營客流達26.5萬人,元旦期間累計發送客運量1400154人次,日均客運量為216432人次,高峰小時斷面客運量為2.36萬人次。全線平均滿載率為50%,累計列車開行列車為1516列次。
2005年3月7日,國家發改委批復深圳市發展改革局呈報的《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批復中原則同意深圳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2005-2010年)建設目標及建設內容。同意深圳市近期建設4條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并將1號線西延段(世界之窗站-深圳機場)列為*建設時序。
2005年4月28日,深圳地鐵調整列車運行圖,加大行車密度,縮短發車間隔,一號線發車間隔從開通初期的15分鐘縮至12分鐘,四號線發車間隔從開通初期的20分鐘縮至17分鐘。
2006年1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實施深圳地鐵1號線續建工程。續建工程從世界之窗站起,至深圳機場。工程全長20.415千米,設車站15座,工程總投資額為110.69億元。
2006年2月9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局正式批復地鐵一期工程的試運行(含試運營)期限,定為從2004年12月28日至2006年6月30日,自2006年7月1日起全線正式運營。
2006年12月23日,深圳地鐵2號線試驗段工程開工典禮在世界之窗站工地舉行。
2007年6月28日,皇崗站開通運營,地鐵4號線行車間隔從15分鐘壓縮至10分鐘。
2007年8月7日,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通過專項竣工驗收,為地鐵一期工程申報國家竣工驗收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2007年8月22日,2號線土建6標舉行開工典禮,標志著2號線首期段全段開工。
2007年12月19日,2號線東延段2221標舉行開工儀式,標志著東延段正式開工。
2007年12月21日,在地鐵寶華路站,深圳地鐵5號線正式開工建設。
2008年5月8日,在奧運圣火深圳傳遞當日,地鐵運營客運量達63.4萬人次,創下日客流量較高紀錄。
2008年10月,《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05-2011年)》調整方案獲國家批準,2號線東延段(世界之窗至黃貝嶺)提前建設,全長19.13千米,設站16座,投資估算103.5億元。
2009年2月23日,市發改局正式批復深圳地鐵組織開展地鐵7、9號線工程前期研究。根據初步規劃,7號線由太安至西麗動物園,連接布心、田貝、筍崗、華強北、福田南、車公廟、龍珠、西麗等片區,全長約28.9千米,設站23座,其中換乘站11座,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工程總投資約171億元。
2009年9月28日,深圳地鐵1號線(羅寶線)續建工程首通段三站三區間通車典禮,在深大站地面廣場舉行。
2010年2月28日,地鐵5號線較后一個區間-翻靈盾構區間勝利貫通。至此,全長40.001千米的地鐵5號線全面實現了“2.28”全線隧道貫通的目標。
2010年6月17日,羅寶線續建工程土建20標左線盾構機,進入固戍站接收井,這意味著羅寶線續建工程洞通目標提前完成。
2010年7月1日,根據深圳市政府與港鐵公司簽署的特許經營協議,龍華線一期工程移交給港鐵(深圳)公司運營。
2010年7月31日,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南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在塘朗車輛段舉行了“深圳地鐵5號線(環中線)全線軌通儀式”。
2010年12月8日,深圳地鐵集團與報業集團隆重舉行戰略合作及聯合創辦《地鐵早8點》報簽約儀式。
2010年12月28日,深圳地鐵蛇口線初期工程開通試運營儀式舉行,這是深圳軌道交通二期工程中*條全線建成試運營的線路。
2010年12月29日,深圳地鐵1號線續建工程(西鄉至深大段)開通試運行儀式舉行。
報站語言/深圳地鐵
深圳地鐵的車廂廣播選用了普通話、粵語和英語。廣播選用了粵語,而沒有選擇客家話、莞寶片粵語等深圳原住民語言,這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亦被部分深圳市民批評。相較之下臺北捷運的車廂廣播使選四種語言,依序為國語、閩南語、客家話、英語。
對于深圳地鐵播放粵語而放棄了客家話等,批評者認為這是盲目遵從鄰近的香港,而忽視了深圳市內其他常用的方言。不過,支持者則認為粵語是原深圳特區內除普通話外最通用的語言,而客家話、莞寶片粵語作為通用語言一般只常用于龍崗區、寶安區,所以使用粵語更為合適。
列車始發:
(以羅寶線開往羅湖站的列車為例):
(普通話)(粵語)各位乘客,歡迎乘坐深圳地鐵,本次列車開往羅湖方向。
(英語)Dear passengers,welcome to Shenzhen metro,the train bound for the Luohu direction。
廣播:列車內(以羅寶線前往羅湖方向的列車為例,目前僅在羅寶線、蛇口線、環中線有此語音):
提示語:(普通話)為了安全,車門關閉時,請不要進出車廂或妨礙車門關閉,多謝合作!/請抓緊扶手,不要扶、靠車門,謹防夾傷。/出站時,持單程票的乘客,請將車票投入出站閘機的回收口。持儲值票的乘客,請將票對準感應區扣值后出閘。
列車內(各線均相同):
(普通話)(粵語) 下一站會展中心,乘客可轉乘龍華線,左側的車門將會打開,請小心列車與站臺之間的空隙。
(英語)(The next station is Convention&Exhibition Center, Passengers can transfer for Longhua line,doors open on the left, Please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platform )
列車進站(以羅寶線開往羅湖站的列車為例):
(普通話)(粵語)開往羅湖方向的列車即將進站,請勿靠近屏蔽門,請排隊候車,并小心列車與站臺之間的空隙。
(英語)The train for Luohu is approching, please keep clear of the area door, please line up and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platform.
列車關門
(普通話)車門即將關閉,謹防夾傷。(關門提示無粵語和英語)
創舉成就/深圳地鐵
羅湖站以總建筑面積53000平方米的規模居中國國內地鐵車站之首。
1號線國貿站-老街站區間的百貨廣場大廈樁基托換,較大單軸承載力達1890噸,創造了世界紀錄。
在不中斷運營的前提下,對繁忙的廣深鐵路橋樁基進行托換施工。
1號線國貿站-大劇院站區段,是復雜條件下淺埋礦山法施工的世界規模較大的地鐵重疊隧道,全長1055米。
在科學館站和華強路站,實現中國國內首次在城市交通干道下,采用大跨度簡支鋼桁梁臨時路面系統蓋挖。
1號線與4號線換乘站會展中心站是中國國內首座整體建成的十字形換乘地鐵車站。
1號線下穿高爾夫俱樂部別墅區地段,采用橡膠支撐式浮置板道床,為中國國內首創。
4號線部分區間段采用連續現澆金屬彈簧隔震器式浮置板道床,其結構形式與施工方法為中國國內首創。
隧道內焊軌采用移動式無縫線路鋼軌接觸焊施工方法,為中國國內首創。
是中國國內首次對站臺每條地鐵軌道的兩側都建造屏蔽門的地鐵。
在中國國內首次采用ATC(自動列車控制裝置)系統,保證列車不發生追尾事故。
售檢票系統是中國國內*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動售檢票系統。
在國內首次自己研發、施工地鐵。
大記事/深圳地鐵
1、2004年12月28日 深圳地鐵一期工程通車試運營(羅寶線東段線羅湖站-世界之窗站,龍華線南段福田口岸站-少年宮站),線路全長21.8公里,共設20個車站;
2、2009年9月28日 深圳地鐵羅寶線續建工程首通段三站正式通車運營(白石洲站-深大站);
3、2010年12年28日 深圳地鐵蛇口線初期工程開通試運營(赤灣站-世界之窗站)和龍崗線高架段開通運營(草埔站-雙龍站);
4、2011年6月15日 深圳地鐵羅寶線續建工程全線開通試運營(機場東站至桃園站);
5、2011年6月16日 深圳地鐵龍華線續建工程全線開通試運營(少年宮站至清湖站);
6、2011年6月22日 深圳地鐵環中線工程開通試運營(前海灣站-黃貝嶺站);
7、2011年6月28日 深圳地鐵蛇口線東延段工程開通試運營(世界之窗站-新秀站)和龍崗線地下段開通試運營(益田站-草埔站);
8、2016年6月28日深圳地鐵機場快線開通試運營(福田站-碧頭站)。
運營線路 /深圳地鐵
1號線(羅寶線)(運營中)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羅湖站-國貿站-老街站-大劇院站-科學館站-華強路站-崗廈站-會展中心站-購物公園站-香蜜湖站-車公廟站-竹子林站-僑城東站-華僑城站-世界之窗站-白石洲站-高新園站-深大站-桃園站-大新站-鯉魚門站-前海灣站-新安站-寶安中心站-寶體站-坪洲站-西鄉站-固戍站-后瑞站-機場東站
深圳地鐵1號線是深圳地鐵的*條地鐵線路,線路由羅湖站至機場東站。首段線路(羅湖至世界之窗)于2004年12月28日開通,線路長17.1公里。世界之窗至深大段于2009年09月28日開通。深大至機場東段為優先發展線路,長23.37公里,投資約89.18億元,于2011年06月15日開通。
深圳地鐵1號線在路線圖中以綠色代表。在開通初期,也曾以紅色表示,例如列車兩側彩條的顏色。
2號線(蛇口線)(運營中)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赤灣站-蛇口港站-海上世界站-水灣站-東角頭站-灣廈站-海月站-登良站-后海站-科苑站-紅樹灣站-世界之窗站-僑城北站-深康站-安托山站-僑香站-香蜜站-香梅北站-景田站-蓮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崗廈北站-華強北站-燕南站-大劇院站-湖貝站-黃貝嶺站-新秀站
未開通站點:蓮塘口岸站-仙湖路站-蓮塘站—梧桐山南站—沙頭角站—海山站—鹽田港西站—深外高中站—鹽田路站。
規劃站點:北山道站-海鮮街站-鹽田港東站-大梅沙站-小梅沙站。
深圳地鐵2號線是深圳地鐵網絡中全線在地底行走暨全線位于原深圳經濟特區一線關范圍內的地鐵線路。由赤灣至新秀,呈東西走向,連接了深圳市中心與蛇口港、后海發展區、世界之窗、華僑城北、景田地帶,以及東部的黃貝嶺、新秀等地。全長35.748km,共開通有29個車站,全部車站均設在地底。其中,赤灣站至世界之窗站于2010年12月28日先期啟用;而世界之窗站至新秀站的二期則于2011年06月28日建成通車。
2號線三期
深圳地鐵2號線三期工程自新秀至蓮塘站,線路長3.9公里,設站3座,投資32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5~2019年。全線正線均為地下敷設。深圳地鐵二號線鹽田段以八號線一期名義建設,設六個站點。
深圳地鐵2號線在線路圖中以橙色為代表。
建設期:2015年-2019年。
3號線(龍崗線)(運營中)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益田站-石廈站-購物公園站-福田站-少年宮站-蓮花村站-華新站-通新嶺站-紅嶺站-老街站-曬布站-翠竹站-田貝站-水貝站-草埔站-布吉站-木棉灣站-大芬站-丹竹頭站-六約站-塘坑站-橫崗站-永湖站-荷坳站-大運站-愛聯站-吉祥站-龍城廣場站-南聯站-雙龍站。
深圳地鐵3號線是連接龍崗片區與原特區內片區的一條市域快線,從福田中心區的益田站至龍崗龍崗大道的雙龍站,長32.70公里,投資約118.29億元。二期已于2011年06月28日開通運營。
3號線南延
3號線三期工程(南延)工程自益田至福保站,線路長1.5公里,設站1座。
建設期:2015年-2020年。
3號線東延
3號線東延路由既有3號線雙龍站引出,沿深惠路、坪西路、吉祥路、振興路敷設,到達六聯站。全長約9.23公里,設站7座,地下敷設。
建設期:2017年-2020年6月28日。
龍崗線在路線圖中以天藍色為代表。
4號線(龍華線)(運營中)負責公司: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
車站:福田口岸站-福民站-會展中心站-市民中心站-少年宮站-蓮花北站-上梅林站-民樂站-白石龍站-深圳北站-紅山站-上塘站-龍勝站-龍華站-清湖站。
深圳地鐵4號線全長20.5公里,共15個車站,并在龍華專設車廠1座,長約16公里,包括約5公里地下段和約11公里地面段及高架段。為深圳最短的地鐵線路。設有10個車站,包括2個地下車站(蓮花北、上梅林)、3個隧道區間,1個地面車站(民樂)和7個高架車站(白石龍站、深圳北站站、紅山站、上塘站、龍勝站、龍華站、清湖站),2011年06月16日一期、二期全線開通。
4號線是國內迄今*一條采用建設—運營—移交的BOT方式由港鐵投資、建設、運營的軌道交通項目,是CEPA正式實施以來深港兩地合作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亦是落實CEPA協議,探索深港合作建設項目新模式的開創性嘗試。
龍華線在線路圖中以紅色為代表。
4號線北延
站點:清湖-清湖北-竹村-茜坑-江圍-觀瀾-松元廈-觀瀾湖-牛湖
4號線北延線由既有龍華線清湖站引出,沿觀瀾大道敷設,到達牛湖站。全長10.770公里,其中高架線1.759公里,地下線8.825公里,過渡段0.186公里,全線設車站8座。
建設期:2016年-2020年。
5號線(環中線)(運營中)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1期車站:黃貝嶺站-怡景站-太安站-布心站-百鴿籠站-布吉站-長龍站-下水徑站-上水徑站-楊美站-坂田站-五和站-民治站-深圳北站-長嶺陂站-塘朗站-大學城站-西麗站-留仙洞站-興東站-洪浪北站-靈芝站-翻身站-寶安中心站-寶華站-臨海站-前海灣站。
深圳地鐵5號線是深圳地鐵運營中的線路之一,貫穿城市*、二圈層,連接城市西、中、東三條發展軸,是構成深圳市線網的骨干線路,是聯系沿線各組團和三大交通樞紐的快速走廊。對緩解道路系統交通壓力、提高軌道交通網絡效率,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支持2011年在深圳舉行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具有重要意義。環中線于2007年開工,2011年06月22日全線通車。
5號線二期
2期車站:前海灣站-桂灣站-航海路站-前海公園站-夢海站-怡海站-大南山站-赤灣站
5號線二期工程自前海灣至赤灣站,線路長7.6公里,設站7座。
建設期:2016年-2019年。
五號線西沿線
西沿線車站:黃貝嶺-湖貝-大劇院
五號線西沿線自黃貝嶺到大劇院,全長3公里,設站2座
建設期:不明【前期探測中】
環中線在線路圖中以紫色為代表。
6號線(光明線)(已開工)負責公司: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
1期車站:松崗站-溪頭站-山門站-薯田埔站-合水口站-公明廣場站-樓村站-光明北站-荔林站-光明中心站-觀光站-長圳站-上屋北站-石巖站-大浪站-元芬站-上塘北站-紅山站-深圳北站。
深圳地鐵6號線一期起點站為深圳北站樞紐,終點在松崗站,全線長37.7公里,設車站20座,是軌道三期的一部分。該線路
沿深圳市中部發展軸布設,串聯龍華、寶安和光明,覆蓋龍華、石巖、光明、松崗等片區。2016年,光明線一期已陸續開始動工。為實現與地鐵1號線、3號線、4號線、7號線、9號線換乘,使6號線成為溝通市內與光明新區的市域快線,2016年4月29日,光明線首片預制U梁成功澆筑。U梁具有降噪、造價低等特點,這也是深圳首次采用U型梁結構。
建設期:2015年-2020年
6號線二期(建設期:2015年-2020年)
2期車站:深圳北站-梅林關站-翰林站-銀湖站-八卦嶺站-通新嶺站-科學館站。
6號線二期南延至科學館站,二期線路全長11.7公里。
光明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淡綠色為代表。
7號線(西麗線)(運營中)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
主線:西麗湖站-西麗站-茶光站-珠光站-龍井站-桃源村站-深云站-安托山站-農林站-車公廟站-上沙站-沙尾站-石廈站-皇崗村站-福民站-皇崗口岸站-福鄰站-赤尾站-華強南站-華強北站-華新站-黃木崗站-八卦嶺站-紅嶺北站-筍崗站-洪湖站-田貝站-太安站。
支線:深云站-文體公園站(未開通)
深圳地鐵7號線是連接深圳特區內南半環主要居住區與就業區的局域線。工程起自南山區麗水路的西麗湖站,終至羅湖區太安路的太安站,線路長度約31.375km,設29座車站,28座為地下站,1座為地面站,其中11座為換乘站。新建深云車l輛段及安托山停車場。設西麗、僑城東、體育北三座主變電所。西麗為既有主變電所,其它兩座為新建。
7號線全線區間共有28個,車廠、停車場出入線各1個,其中在西麗-茶光區間設置與5號線聯絡線,深云-安托山區間設置與2號線聯絡線,西麗湖-西麗、深云-安托山、安托山-農林區間設置區間風井。區間優先采用盾構法施工。除西麗-茶光、龍井-桃源、深云-安托山、安托山-農林(部分)、農林-車公廟(部分)、沙尾-石廈(部分)、皇崗村-福民、田貝-太安、車廠出入線、停車場出入線、聯絡線、部分岔線區段采用礦山法施工外,其余區間采用盾構法施工。
地鐵7號線采用A型車,初、近、遠期由6節A型車編組,初期、近期、遠期分別配屬40抽、58抽、72抽。機車取流方式采用直流1500V接觸網受流方式,隧道內采用剛性架空接觸網,地面線及車場線暫采用柔性架空接觸網。地下車站設置全封閉屏蔽門。工程造價總額(不含遠期換乘節點、交通疏解、管線遷改;房屋拆遷及物業開發、市政配套工程費用)為241.06億元。
7號線在2016年10月28日正式通車。
西麗線在線路圖中以深藍色為代表。
8號線(鹽田線)(已開工)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1期車站:蓮塘站-梧桐山南站-沙頭角站-海山站-鹽田港西站-深外高中站-鹽田路站。本段線路開通后與2號線貫通運營。
建設期:2015年-2019年
一期規劃延長站點:大梅沙站-東部華僑城站-小梅沙站
建設期: 2017年-2020年。
深圳地鐵8號線一期工程,由蛇口線東延線蓮塘站站后接出,終點設于小梅沙站,線路長約20.941km,共設站8座,全線采用地下敷設,在望基湖附近設置一座停車場。
9號線(梅林線)(運營中)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1期車站:紅樹灣南站-深灣站-深圳灣公園站-下沙站-車公廟站-香梅站-景田站-梅景站-下梅林站-梅村站-上梅林站-孖嶺站-銀湖站-泥崗站-紅嶺北站-園嶺站-紅嶺站-紅嶺南站-鹿丹村站-人民南站-向西村站-文錦站。
深圳地鐵9號線一期西起紅樹灣南站,東至文錦站,經過南山區、福田區和羅湖區。全線長約25.38公里。共設22座車站,其中10座換乘,全線均為地下線路。在竹子林設置一座車輛段。在筆架山設置一座地下停車場。
9號線西延
9號線二期自一期終點站的紅樹灣南站至航海路站,線路長10.7公里,設站10座。
建設期:2015年-2019年。
9號線西延南海大道支線
9號線西延南海大道支線即未來12號線南油站至海上世界站段。
9號線支線設南油站(含南油北盾構始發段)、四海站、工業六路站、海上世界站,共設4座車站,其中換乘車站3座,全部為地下線路。線路位于南山區,線路沿南海大道敷設,全長約4km。
9號線在2016年10月28日正式通車。
梅林線在線路圖中以深灰色為代表。
10號線(坂田線)(已開工)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福田口岸站-福民站-崗廈站-崗廈北站-蓮花村站-有線電視臺站-梅林東站-創新園站-雅寶站-雅園站-五和站-吉華站-貝爾路站-華為站-雪象站-雪象北站-甘坑站-涼帽山站-李朗站-木古站-華南城站-平湖西站-平湖樞紐站-平湖中心站。
深圳地鐵10號線起自福田口岸,終點為平湖中心,途經平湖、坂田坂雪崗、華南城、華為新城、梅林關覆蓋了深圳整個中部發展軸,經梅林關后4站即達福田中心區,線路長度29.54公里。共設車站24個(龍崗境內16個),其中換乘站8座,車輛段選址于涼帽山,停車場選址于益田、彩田(預留),全線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偼顿Y267.6億元,其中工程建設費249億元。
10號線不僅結束了平湖、坂雪崗、華為新城、梅林關以東片區不通地鐵的狀況,同時也能改善梅林關擁堵問題,分擔4號線運營壓力。對龍華、坂田、平湖三大區域的交通改善、區域發展都是非常大的利好。
2016年4月20日,地處深圳北大門的坂田線平湖中心站全面開工建設,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長的地鐵單體車站。預計在2020年全線通車。
建設期:2016年-2020年。
10號線東延(規劃中)
平湖中心-龍崗中心城,線路長10.5公里,投資匡算89億元。
坂田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淡粉色為代表。
10號線南延(規劃中)
福田口岸-福田保稅區,線路長2.4km,設站2座。
該線路在保稅區相關政策允許下適時建設。
11號線(機場快線)(運營中)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福田站-車公廟站-紅樹灣南站-后海站-南山站-前海灣站-寶安站-碧海灣站-機場站-機場北站-福永站-橋頭站-塘尾站-馬安山站-沙井站-后亭站-松崗站-碧頭站。
深圳地鐵11號線由南至北穿過深圳市福田區、南山區和寶安區,連接福田中心區、南山中心、前海中心、寶安中心、機場、福永、沙井和松崗等地,處于城市西部發展軸上,是城市中心區與西部濱海地區聯系的軌道快線,同時兼有機場快線功能。線路正線全長51.7km,其中地下線長39.4km,占線路總長的76.3%;高架線長11.0km,占線路總長的21.2%。
沿線共設置有18座車站,其中地下站14座,高架站4座,換乘站3座;全線平均站間距為3.2km,機場站以南平均站間距為3.9km,以北平均站間距為2.4km。較大站間距位于碧海灣站-機場站(7.2km),最小站間距位于福永站-橋頭站(1.7km)。
車輛基地按1段1場布置,松崗車廠位于線路北端終點碧頭站西側,機場北停車場位于線路中部深圳機場用地范圍內?刂浦行氖褂蒙钤栖囕v段NOCC控制中心。
全線共設置4座主變電所(利用僑城東主所與7號線、9號線共享,利用西鄉主所與1號線共享,利用6號線松崗主所,新建機場北主所)。
采用8節A型車編組(帶兩節頭等車廂)運營組織方案,車輛頭等車廂采用鎖閉1、3、5號門,保留2、4號門的縱橫向混合座椅布置形式,普通車采用5車門標準地鐵A型車,較高運行速度為120km/h,是普通地鐵速度的兩倍多,同時也是中國運行速度最快的地鐵列車。
11號線東延(四期二期規劃建設線路)
福田-崗廈北-華強路,全長3.1km。目前福田-崗廈北站已經開工。
11號線在線路圖中以深紫色為代表。
12號線(南寶線)(已開工)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左炮臺-海洋文化港-智慧中心-太子灣-海上世界-工業六路-四海-南油-創業路-南山-桃園-南頭古城-中山公園-寶安中學-靈芝-上川-流塘-寶安客運中心-臣田南-臣田北-桃源居-凱成二路-黃田-機場東-翠港工業區-懷德-福永-同富路-和平-國際會展中心南-國際會展中心北-科技館-海上田園東
深圳地鐵12號線是目前*一條南北穿越寶安老城區的線路,市民對該線路高度關注并充滿期待,寶安區建議加快12號線建設,在國家發改委批復四期建設規劃之前完成該線路各項前期工作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2號線工程線路起自左炮臺站,終至海上田園東站,線路經過南山和寶安兩個行政區,線路全長40km,全線采用地下敷設方式,設站33座,其中18座位換乘站,平均站距1.39km。
12號線采用6節A型車,較高運行時速80km/h。全線設一段一場,機場東車輛段位于機場道與107國道交叉口東南角,赤灣停車場位于赤灣山西南角。本工程需新建12-1和12-2兩所主變電所。
13號線石巖線(建設期 2017年-2022年)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3號線工程線路南起深圳灣口岸,一期主要沿科苑大道-同發路-沙河西路-寶石路-田心大道-觀光路-松白路-長春路走行至上屋北,二期終點位于深莞邊界,預留延伸至東莞松山湖換乘東莞地鐵。兩期完工后線路全長約45.4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22座,其中換乘車站14座。設置公明車輛段和羊臺山停車場。設置3座主變電所(利用在建6號線1座,新建2座)?刂浦行脑O置于深圳線網控制中心NOCC內。本項目總投資約420億元。
將于今年底開工。
14號線(建設期 2017年-2022年)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地鐵14號線是聯系福田中心區、清水河、大運新城、龍崗中心區、坪山新城中心區的軌道快線建成后深圳惠州首條跨市地鐵。連通福田和坪山及惠州惠陽,終點設在新橋站。
主線路起于福田中心區,沿深南大道、泥崗路、清水河一路、龍崗大道、紅棉路等道路敷設,支線部分由21號線代替;葜荻螌⒀厣钌枪、白云路、愛民路等道路敷設至深惠邊界后進入惠州境內,終點新橋站;
惠州段線路起于新橋,沿愛民路、白云路、深汕公路敷設至深惠邊界,線路全長8.1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設,設車站4座。這也是深圳和惠州兩市之間*條跨市地鐵,有助于推進深惠一體化協調發展。
14號線已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7年-2022年)》。
將于今年底開工。
15號線(已納入軌道四期二期規劃)已納入軌道四期二期規劃,預計2022開工建設
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地鐵15號線真可謂在“在前海畫一個圈”,該線路主要包圍了前海,后海,南山,寶安,新安大部分地區。與前海灣相依相偎的前南線,顧名思義就是圍繞著前海片區。身為“環線”,意味著其終點和起點“合為一體”。
根據公示的地形圖分析,前南線最西北端已抵達寶安西鄉大道,最南至南山區工業八路,朝東抵達科技園北區的沙河東路附近,最特殊的,是還有一段是橫跨前海灣。
15號線與其余19條地鐵線路中的多條有著交集,其中包括市民們熟知的1號線、2號線、5號線、9號線,以及尚未建成的12號線、13號線等。此外,作為珠三角交通樞紐的所在地,前南線還與起點均為前海媽灣站的穗莞深城際線、深珠城際線有交集,對于來往深圳珠海以及東莞的市民,將更為便利。
16號線(建設期 2017年-2022年)深圳地鐵16號線由大運至坪山田心,全長約29.5公里。
16號線設站23座,其中換乘站9座。全部采用地下建設。 地鐵16號線聯系連接龍崗大運新城、龍崗中心城、坪山中心區(東部新城)等片區【3】,線路經過的大運新城片區、坪山新城中心區均為城市重點開發地區。并銜接廈深鐵路深圳坪山站和14號線,是龍崗區內各片區間聯系的局域線,且多站將與坪山云軌換乘
將于今年底開工。
17號線(已納入軌道四期二期規劃)深圳地鐵17號線其中全程地下敷設,起于羅湖站,沿公園路、清水河一路向北到達平湖金融城。已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四期建設規劃(2017年-2025年)》中。預計2022年開工建設。
18號線(已納入軌道四期二期規劃)深圳地鐵18號線為東西向市域快線,線路起于太空港,終止于鹽田路,線路長61.6公里,途經沙井、光明、觀瀾、平湖、橫崗、鹽田等地,定位為快速服務線路,屬我市近期規劃線路,已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20年-2025年)》中。
19號線(已納入軌道四期二期規劃)深圳地鐵19號線從坪山碧嶺出發,朝著東北方向延伸,終點抵達坑梓東。與市區內多條線路重疊的便利相比,該線路將同規劃中的龍坪線一起填補坪山地鐵交通的空白。還將把坪山和坑梓串聯在一起,可更好地方便兩地居民出行。值得一提的是,該線路深圳坪山站(屬廈深鐵路)相距較近,將有力支撐這一深圳東部交通樞紐。
20號線(已開工一期工程)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機場北站-重慶路站-國際會展中心南站-國際會展中心北站-國際會議中心站(先行段,預留南延和北延銜接東莞地鐵2號線條件)建設時間2016年-2018年。【遠期鏈接半島北到會展中心】
預計2018年12月28日開通
21號線(已納入軌道四期二期規劃)前海到坪地,為快速服務線路,全長62.5公里
22號線(已納入軌道四期二期規劃)已納入軌道四期二期規劃,預計2022-2025開工建設
根據目前規劃,深圳地鐵22號線(又稱中軸線)整體走向為南北走向。
起于地鐵10號線南延段金琥道站,北上穿越塘朗山后大致沿梅觀高速往北鋪設至龍華觀瀾。線路全長34.7KM
該線路自南向北依次與深圳地鐵10號線南延段、7號線、2號線、9號線、24號線、4號線、21號線、5號線、25號線、27號線、18號線、4號線(二次交匯換乘)交匯并可實現換乘。
也就是說,深圳地鐵22號線與11條地鐵交匯(4號線兩次),共有11個換乘站(與9號線、24號線為三線換乘站點)。
金琥道站-觀瀾,為快速服務線路,全長34.7公里
23號線(2024年-2030年規劃線路)坪山樞紐到葵涌,為普速服務線路,全長14.6公里
24號線(已納入軌道四期二期規劃)媽灣到羅湖,為普速服務線路,全長32.8公里
25號線(2024年-2030年規劃線路)大浪北到布吉,為普速服務線路,全長21.7公里
26號線(2024年-2030年規劃線路)機場東到松崗,為普速服務線路,全長17.8公里
27號線(2024年-2030年規劃線路)深圳灣公園到坂田,為普速服務線路,全長25.6公里
28號線(2024年-2030年規劃線路)蛇口到西鄉,為普速服務線路,全長23.8公里
29號線(2024年-2030年規劃線路)紅樹灣到公明,為普速服務線路,全長30.6公里
30號線(2024年-2030年規劃線路)福永到太空港,為普速服務線路,全長10.1公里
31號線(2024年-2030年規劃線路)深圳地鐵31號線,是連接坪山碧嶺至龍崗龍城的普速地鐵線,線路全長14.9千米,屬于遠期彈性規劃線路。
該線路大致呈南北走向,從坪山碧嶺小學附近引出,往北穿過碧嶺社區、炳坑水庫旁、南聯,然后沿龍城大道,較后終于龍城街道五聯協力路、創建路交叉口。
31號線自東南向西北將與3條地鐵實現換乘,分別是深圳地鐵19號線、14號線、21號線。
32號線(2024年-2030年規劃線路)小梅沙到大鵬新大集散中心,為普速服務線路,全長29.4公里
33號線(2024-2030年規劃線路)已由軌道辦公示,暫無有用消息
34號線(2024-2030年規劃線路)已由軌道辦公示,暫無有用消息
深中地鐵(最快2025年開通試運營)已由軌道辦公示,暫無有用消息
深圳市大鵬新區跨座式單軌旅游交通示范線旅游交通示范線工程主線全長約17.95km,起自大鵬集散中心,終到楊梅坑,設車站14座。
支線全長約1.2km,由新大集散中心引出至新大臨時集散中心,設車站1座,全線全部為高架線,15座車站全部為高架站,工程采取跨座式單軌,全部位于大鵬新區內。
站點:振興路站-鵬新東路站-鵬城水廠站-大鵬所城站-較尾場站-龍岐灣站-沙灣站-水頭站-仙人石站(預留)、新大集散中心站(預留)-新大站-東山站-七星灣站-桔釣沙站-楊梅坑站。
計劃于明年年底前開建。
坪山新區云軌示范線(二期2018年開通)2016年10月13,比亞迪(01211)版空中巴士“云軌”在深圳坪山新區正式通車,開放總里程4.4公里,時速可達每小時80公里。
后期規劃線路
T1 高鐵坪山站-馬巒山 (全長8公里)
坪山高鐵站-行政一路-行政八路-坪山管委會(換乘地鐵14號即東部快線)-燕子嶺(換乘T2線)-黃果瀝(換乘T2線)-江嶺(換乘16號線)-比亞迪-馬巒山
T1支線 比亞迪-田心 (全長6公里)
T2水湖-聚龍山 (全長18公里)
T3碧嶺-大梅沙 (全長8公里)
T4坑梓-葵涌 (全長15公里)
龍華新區有軌電車負責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龍華新區有軌電車是深圳市建設中的一條位于龍華區的有軌電車線路,工程于2015年7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于2016年底完工。已于2017年6月底正式運營。
龍華新區共規劃3條線路,線網總規模約51公里。(試驗線為一號線為二號線部分)
一號線
龍華1號線由觀瀾富士康至地鐵4號線白石龍站,長約22公里,設20站,平均站距0.77公里。部分工程將于2015年開工。
二號線
2號線由樟閣至松元廈公園,長約14多公里,設19站,平均站距0.8公里。部分工程將于2015年開工。
三號線
3號線由大浪時尚創意城至坂雪崗,并設置至大浪站的支線,長約15.8km【3】,設19站,平均站距0.78公里。
試驗線
試驗線為1號線中段、2號線中段。規劃線路起自地鐵4號線清湖站,終點為4號線觀瀾中心,擬開行3路有軌電車,運營總里程約23.3公里。1路為清湖站——新瀾站、2路:觀瀾中心站——下圍站、3路:下圍站——清湖站。將分為長約9公里的主線與長約3公里的支線,主線設站16個,沿和平路、清龍路、梅龍路、大和路、人民路、平安路6條道路布設,平均站間距565m;支線設站6個,沿環觀南路布設,平均站間距550m。清湖站將采用無縫接駁換乘方式,通過人行天橋與地鐵實現直接換乘。
相關事件/深圳地鐵
事故情況2005年1月,地鐵在隧道中停車。
2005年5月,一場大雨導致了大劇院站C3出口的地磚出現塌陷,不少市民認為這是偷工減料所導致的后果,而深圳地鐵公司則解釋說地磚的損毀只是一個小問題,一星期內便能修復。然而,到了2005年末,該處的地磚依然沒有完全修復。
2010年12月14號上午9點左右,深圳地鐵國貿站*層站臺通往站廳之間的一部OTIS扶手電梯(此電梯2011年期間一直是全國關注的問題電梯),在上行時突然逆行,電梯上的乘客沒站穩,紛紛滾下電梯摔到地上,事故導致25人送醫院救治。
根據深圳市地鐵集團的現場初步勘驗,故障扶梯的主機固定螺栓松脫,其中一個被切斷,使主機支座移位,造成驅動鏈條脫離鏈輪,上行的扶梯在乘客重量的作用下下滑,導致乘客多人受傷。地鐵集團于14日當晚連夜安排扶梯維保商對地鐵同類扶梯逐一進行了針對性的檢查,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2012年9月5日,深圳地鐵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停運事故。受供電網絡中斷影響,深圳地鐵四號線(龍華線)民樂至福田口岸段于當日下午1時37分癱瘓,至當晚7時45分恢復運行時,停擺超過6小時。在民樂站,港鐵公司安排了十幾輛“地鐵應急”公交車接駁乘客返回市區。深圳地鐵龍華線深圳北站至上梅林上行區段5日13時37分發生接觸網故障跳閘。事故造成該線路停運6個半小時,至20時04分恢復通行。 事故發生后,14時01分,負責運營的港鐵公司向軌道交通應急指揮協調中心(TCC)申請啟動公交接駁,沿線各站相繼封閉,避免乘客涌入。 深圳市及時通過各種渠道發布相關信息,深圳電視臺1至7套(深圳衛視除外)、廣播106.2及94.2、深圳新聞網滾動播報;地鐵1、2、3、5號各站通過地鐵廣播、視頻等實時發布;深圳市相關網站政務微博發布。由于信息發布廣泛及時,方便乘客轉乘其他交通工具,有效避免了旅客滯留。 14時24分,深圳啟動公交接駁,抽調170臺應急公交接駁車在4號線及1、2、3號線與4號線換乘站間疏散乘客。 20時04分,故障處理完畢,全線恢復通車。
2015年6月25日16點10分左右,深圳地鐵7號線7304-1標;识軜嫏C施工區間發生坍塌,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據現場指揮部和深圳消防的較新消息稱,坑洞直徑約10米,深約3米。事發時正在進行換刀作業,艙內作業人員共計5人。截至當日23時35分,較后一名被困人員被安全救出,并送往醫院,無生命危險。據悉,深圳消防接警后,調兩個消防中隊出動救援。當時,現場有5人被困,消防員很快救出4人,其中3人受傷,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還有1人被坍塌物卡住腳,生命體征平穩。消防員用擴張和切割設備在狹小空間破拆,幾個小時后,此被困人員也被救出。
頭等車廂繼推出日票后,深圳今后將設地鐵VIP頭等車廂,設坐票制。2012年7月5日,《南都METRO》創刊儀式暨2012年深港地鐵圈高峰論壇上透露,在未來的11號線上將增加特色服務,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乘客的不同需求,如特設行李架的車廂和買雙倍票可有座位坐的VIP車廂等。
其中包括一些檔次稍微高一些的服務。“我們要讓公共交通也能滿足檔次稍高一些的服務”。比如,嘗試有座位的地鐵票服務。他說,這種坐票的服務有望在地鐵3期上實行,將加掛2節車廂以實施花錢可買座位的服務。
“我們希望軌道交通和家里開的車一樣,分很多種!壁w鵬林說,比如有些地鐵是“觀光線”,不僅沿途的風光非常好,還能憑一張票無數次上下,如同旅游時提供的“通票服務”。再比如,設立可以放大件行李的車廂,今后通過設專門可放大件行李的座位,避免像現在放行李不太方便的現象。“未來地鐵初步不僅在干線上鋪設,還會在支線、城際線上去建設。”
有關港鐵深圳地鐵的營建期間,不少工程及顧問合約皆批出予當時香港的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批員工亦多于港鐵接受培訓,因此深圳地鐵從外觀、設施、至系統細節等,很多地方皆與現港鐵極為相似,車站內部設計更加仿如其翻版。有指深圳地鐵的標志亦是參考港鐵而成的。
一些相似點:
公司標志
拼音站名每字分寫
毛筆字大號站名
竹子林站、華新站等的兩條列車軌道及一條應急列車軌道(與港鐵的觀塘線彩虹站相似)
一站一景
在深圳地鐵二期工程的新線路中,車站景觀不同于一期工程車站的一站一景,而是一線一景。例如,蛇口線相比羅寶線一站一景點的設計風格,其裝修風格的設計出發點為全線一景,更強調設計的整體性。
手機信號深圳地鐵一期工程移動通系統引入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公司共5個頻道的信號(包括3G WCDMA、TD-SCDMA、CDMA2000),是目前中國國內地鐵建設首條線路就達到與地鐵同步開通的通信系統,引入的頻段數量和復蓋范圍均為中國國內之最。在地鐵上可以看電視,圖像清晰穩定。每節車廂均配備有數臺液晶電視,播放地鐵指南以及深圳電視臺移動電視頻道。
運營機構深圳地鐵通車至今都由深圳市地鐵有限公司的屬下的運營分公司負責運營。
而在未來,深圳地鐵系統將會由多間公司運營。
龍崗線將由深圳市龍崗地鐵有限公司運營。(該公司于2011年4月10日和深圳地鐵集團合并)
龍華線已于2010年7月起,交由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運營。
機構地點深圳地鐵辦公地點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紅樹林路地鐵車輛段運營綜合樓,乘羅寶線到竹子林站可到達。
深圳地鐵大廈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一路與金田路口,乘龍華線或蛇口線到少年宮站可到達。
深圳地鐵三號線投資公司辦公地點(即龍崗線橫崗車輛段)位于深惠路橫崗鎮,可乘坐龍崗線至六約站。
發展情況深圳市在1993年便成立了“深圳市城市鐵路客運系統(地鐵)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以規劃深圳市交通的進一步發展。1998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現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深港羅湖、福田/落馬洲口岸旅客過境軌道接駁工程”項目建議書,工程獲得立項,并更名為“深圳地鐵一期工程”;同年7月,深圳市地鐵有限公司經工商注冊正式成立,同時撤消“深圳市城市鐵路客運系統(地鐵)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8月,深圳地鐵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
深圳地鐵一期工程的實驗站點市民中心在1998年12月28日初步開工建 深圳地鐵部分站點在翌年12月開始建造,而其他站點則到2001年3月方動工興建。其土木、軌道工程在2003年夏建成,并在翌年進行調試及試運營。而正式開通則推延至2004年12月28日17:00,比當初預期開通的時間推遲了大約半年。而試運營期則于2006年6月30日結束,次日開始轉入正式商業運營。
一期工程開通的線路包括羅寶線(深大-羅湖)和龍華線(少年宮-福田口岸)。但由于涉及與香港接駁方面的的問題,皇崗站在一期工程完成時并未啟用。 福田口岸站(原皇崗站)的啟用 龍華線由福民站至皇崗站一段于2007年6月28日展開試運行,以準備7月1日皇崗站的啟用。該站已于2007年7月1日啟用,并連接福田口岸。自8月15日福田口岸開通后,地鐵乘客便可通過口岸檢查,在香港境內的港鐵落馬洲站轉乘東鐵線或其它交通工具前往香港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