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屬重點煤炭企業和煤化工企業經過重組而成立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業集團,煤炭轉化為主的能源化工支柱產業出發,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陜西省人民政府為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注冊資本100億元。是陜西省能源化工產業發展的骨干企業,總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也是省內煤炭大基地開發建設的主體。從培育壯大以煤炭開采、現有職工13.7萬余人,充分發揮煤炭資源優勢和行業整體優勢,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
責任報告,集團概況。視頻中心,企業宣傳片,企業動態。
2006年6月1日,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組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決定》(陜國資改革發【2006】144號)精神,將陜西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華山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陜西陜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國有股權合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組建了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并于2006年6月30日舉行了成立暨揭牌儀式。重組后的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經營范圍主營:煤炭開采、銷售、加工和綜合利用;煤化工產品、化學肥料和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電力生產與供應;煤炭鐵路運輸;機械加工,煤礦專用設備、儀器及配件制造與修理;煤炭、化工、煤機的科研設計;煤田地質勘探;咨詢服務。兼營:煤及伴生礦物深加工;礦山工程及工業和民用建筑、機電設備安裝、礦井(建筑)工程設計、工程監理、建材;氣體產品的制造和銷售;火工、通訊、公路運輸、物資倉儲、高科技產業、商貿、農林業;進出口本企業產品、相關技術及與本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原輔材料、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零配件等。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35.5億元,資產總額200億元,在冊員工89666人, 現有28對生產礦井,煤炭生產能力2931萬噸/年,在建和技改礦井4對,生產能力3500萬噸/年,礦區自營鐵路200多公里,2005年銷售收入101.5億元,屬特大型企業。
集煤、電、路、化綜合發展、實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于一體的陜西特大型企業----陜西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企業文化,是立足于市場競爭和長遠發展來培育自己的企業文化,塑造自己的企業形象。公司組建以來,便堅持以人為本、煤與非煤并重的原則,積極打造強勢企業文化,用先進的企業文化來引領企業管理,用文化力來推動生產力,不斷加大資本運營和煤業開發工作力度,推進產業升級,延長產業鏈,使企業呈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企業規模效應和影響力不斷擴大。陜西煤業集團公司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制定了本企業的企業理念,提煉本企業的企業精神,確定本企業的經營發展觀。集團公司所屬各單位都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確定了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確定了本企業企業文化的發展理念。讓員工們在這種企業文化的氛圍里規范自己的言與行,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目標。陜西煤業集團公司下屬黃陵煤業公司他們根據本企業的實際,經過實踐總結,積極打造有黃陵煤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制定出了企業精神、企業宗旨、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理念、企業價值觀、職工價值觀、企業的形象標準和企業口號,并建立了企業文化的行為識別系統和視覺識別系統,為該企業的規范化運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陜西煤業集團下屬蒲白礦務局在推行有蒲白特色的企業文化過程中,率先在全省企業中提出了創建學習型企業的活動。他們依據本局實際情況,借鑒了別人的先進經驗,開展五項修煉,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通過自我超越,加強團隊學習,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遠景,開展系統思考,加速知識更新,培育企業文化和創新精神,不斷提高企業的學習力、創新力、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他們還把創建學習型企業與黨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管理相嫁接,以學習型黨組織帶動學習型企業,鮮明地提出了“唱響一支加快發展的歌,走出一條蒲白特色的路,實現一個翻番的目標,創建一個學習型企業” 的號召,在全局開展了以建設企業文化為基礎,以創建學習型企業為內容,以開展質量標準化工作為重點的活動,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為全省煤炭企業建設企業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陜西煤業集團公司建設企業文化不停留于宣導和灌輸的層面,而是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事業,做到深入人心,使其為企業提供不斷滋養,成為企業與每個員工息息相通的血脈,讓企業文化變成員工的行為風格。最終達到通過企業文化來提升企業品牌、企業形象和企業實力的目的。在煤礦建設企業,更重要的是建設煤礦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煤炭企業企業文化在煤礦安全生產上的具體體現。搞好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對于深化和豐富煤炭企業企業文化的內容,促進和保障煤礦安全生產都具有非常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1、安全文化-安全文藝會演。開展安全文藝演出是進行安全宣傳的一種好形式,它可以使煤礦安全規程通過活動這一載體,輸送到每個職
集團公司組建初期由銅川、蒲白、澄合、韓城礦務局和陜西煤炭建設公司、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陜西省煤炭運銷集團公司、陜西天地地質有限公司、陜北礦業局、陜西彬長礦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等10個企業組成。運營后,省煤炭局將陜西省煤炭物資供應公司劃歸集團公司管理。隨著集團公司不斷發展,又增加了控股和參股公司:陜西神木紅柳林礦業公司、陜西府谷馮家塔礦業公司、陜煤集團澄城有限公司、陜煤集團黃陵煤炭公司、陜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公司、陜西府谷清水川發電有限公司、陜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2005年底有19個企業,其中全資、控股或相對控股企業15個,參股企業4個。
集煤、電、路、化綜合發展、實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于一體的陜西特大型企業----陜西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企業文化,是立足于市場競爭和長遠發展來培育自己的企業文化,塑造自己的企業形象。公司組建以來,便堅持以人為本、煤與非煤并重的原則,積極打造強勢企業文化,用先進的企業文化來引領企業管理,用文化力來推動生產力,不斷加大資本運營和煤業開發工作力度,推進產業升級,延長產業鏈,使企業呈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企業規模效應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陜西煤業集團公司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制定了本企業的企業理念,提煉本企業的企業精神,確定本企業的經營發展觀。集團公司所屬各單位都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確定了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確定了本企業企業文化的發展理念。讓員工們在這種企業文化的氛圍里規范自己的言與行,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目標。陜西煤業集團公司下屬黃陵煤業公司他們根據本企業的實際,經過實踐總結,積極打造有黃陵煤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制定出了企業精神、企業宗旨、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理念、企業價值觀、職工價值觀、企業的形象標準和企業口號,并建立了企業文化的行為識別系統和視覺識別系統,為該企業的規范化運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陜西煤業集團下屬蒲白礦務局在推行有蒲白特色的企業文化過程中,率先在全省企業中提出了創建學習型企業的活動。他們依據本局實際情況,借鑒了別人的先進經驗,開展五項修煉,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通過自我超越,加強團隊學習,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遠景,開展系統思考,加速知識更新,培育企業文化和創新精神,不斷提高企業的學習力、創新力、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他們還把創建學習型企業與黨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管理相嫁接,以學習型黨組織帶動學習型企業,鮮明地提出了“唱響一支加快發展的歌,走出一條蒲白特色的路,實現一個翻番的目標,創建一個學習型企業” 的號召,在全局開展了以建設企業文化為基礎,以創建學習型企業為內容,以開展質量標準化工作為重點的活動,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為全省煤炭企業建設企業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陜西煤業集團公司建設企業文化不停留于宣導和灌輸的層面,而是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事業,做到深入人心,使其為企業提供不斷滋養,成為企業與每個員工息息相通的血脈,讓企業文化變成員工的行為風格。最終達到通過企業文化來提升企業品牌、企業形象和企業實力的目的。
在煤礦建設企業,更重要的是建設煤礦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煤炭企業企業文化在煤礦安全生產上的具體體現。搞好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對于深化和豐富煤炭企業企業文化的內容,促進和保障煤礦安全生產都具有非常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1、安全文化-安全文藝會演。開展安全文藝演出是進行安全宣傳的一種好形式,它可以使煤礦安全規程通過活動這一載體,輸送到每個職工的思想深處,使他們了解安全工作,熱愛安全工作,關心安全工作。
2、安全文化-井口案例教育。利用案例進行宣傳教育,加強安全監督和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生產中遇到的安全隱患。
3、安全文化-現身說安全。煤礦安全工作關乎每個礦工、每個家庭的幸福,與職工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現身說安全的教育方法,可以起到振聾發聵的作用,提醒每個礦工要注意安全,吸取血的教訓,進一步增強礦工自身安全和相對保安意識。4、安全文化-親情感化。發動職工家屬開展群安活動,在職工家屬中廣泛開展“安全手拉手”、寫安全叮囑信、設立青年安全監督崗、懸掛“全家福”照片等活動,運用親情感化的形式營造溫馨的氛圍,使礦工們在思想深處充分體會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5、安全文化-自編安全文化叢書及73個崗位安全操作口訣。在長期的實踐當中,我們將安全生產流程當中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以及應注意的事項加以總結和提煉,采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口訣的形式匯編成安全文化叢書及73個崗位安全操作口訣,發放到每個礦工手中,做到瑯瑯上口,便于職工進行記憶和運用。
陜煤化工集團設有董事會和經理層。董事會由6名董事組成,其中董事長1名。陜煤化工集團黨委委員10人,其中黨委書記1人(兼),副書記兼工會主席1人,紀委書記1人,經理層由7人組成,其中總經理1人,副總經理6人。陜煤化工集團機關現有工作人員110人(包括公司領導)。省國資委派出監事5名,其中監事會主席1人。陜煤化集團董事會下設提名委員會(秘書處)、規劃發展委員會、審計監督委員會、薪酬考核委員會(非常設機構)。經理層管理機構設綜合部、規劃發展部、生產技術部、財務部、企業管理部、人力資源部、安全監督管理部、市場營銷部共八個業務職能部門。其中規劃發展委員會和規劃發展部、陜西省煤炭運銷(集團)公司和市場營銷部均為兩個機構一套人員。黨群部門設有黨群工作部、紀委(監察室)和工會。在管理體系上,陜煤化工集團總體實行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參股子公司、分公司并存的組織架構;管理架構上分為決策中心、運營監控中心、利潤中心三個層級。集團公司定位為決策中心,通過行使重大決策、選擇經營者和資產收益權三項權力,實行戰略管理型管理,培育協同效應,實現煤業化工集團的總體戰略控制,確保煤業化工集團資產的保值增值。根據煤業化工集團各產業發展的需要,適時成立事業部或專業子公司等分權管理機構,定位為運營監控中心,通過專業化管理落實煤業化工集團發展規劃和經營方針,負責本產業的規劃、發展和生產經營管理,實現煤業化工集團整體運營的穩定和利潤*化。集團公司所屬子(分)公司定位為利潤中心,在集團公司、本企業產業發展規劃和經營方針的指導下,負責本公司的規劃、發展和生產經營管理,確保本公司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利潤*化和集團穩定發展相統一。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煤化集團”)是陜西省省屬特大型能源化工企業。近幾年來,陜煤化集團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技術進步,實現了產業升級,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延長了產業鏈,實現了每兩年翻一番的發展,經濟規模和實現利稅躍上了新的臺階。現集團已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60余個,在冊職工13萬余人。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1007億元,煤炭產量達1.02億噸,連續兩年跨入億噸級煤炭企業行列;實現利稅248億元,實現了“十二五”開門紅。2012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07位,成為陜西省增速最快的國有大型企業之一,并連續4年蟬聯中國企業效益200佳。
陜煤化集團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夯實資源接續和隊伍建設兩個基礎,突出自主創新和安全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通過產權多元化,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抓住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和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快做大做強煤炭和煤化工兩個主體產業;著力發展循環經濟,在煤電、煤層氣開發、煤系資源利用、現代煤化工示范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積極轉變增長方式,構建運輸物流、機械制造、建筑施工、金融服務產業體系,形成以煤炭開發為基礎,以煤化工為主導,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努力打造中國一流安全節能環保能源化工企業,造福員工,奉獻社會。到“十二五”末,力爭使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利稅500億元,挺進世界企業500強。
陜煤化集團將煤化工作為主導產業之一,現化工板塊取得了長足進展。旗下共有8家大型化工企業和6家涉化企業。在積極投資煤化工項目,穩步擴大化工生產的同時,不斷創新發展理念,開發關鍵煤化工技術。在國內創造性地提出了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利用的科學理念,開發了低階煤分質清潔高效轉化利用的關鍵工業化技術,以及甲醇制低碳烯烴(DMTO)等技術,依靠這些前沿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煤化工產業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陜西省人民政府從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充分發揮煤炭資源優勢和行業整體優勢,培育壯大以煤炭開采、煤炭轉化為主的能源化工支柱產業出發,在省內十個重點煤炭生產開發單位組建的陜西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與省內三個大型煤化工企業重組成立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業。
陜煤集團公司注冊資本
24.88億元。經營范圍主要包括煤炭開采、銷售、加工和綜合利用,電力生產供應、煤炭化工和建材,煤炭科研設計、煤田地質勘探、煤礦建設、煤礦設備制造與安裝以及煤炭運輸、高科技產業等。集團公司總部設在陜西省西安市,公司所屬企業分布于陜西省西安、渭南、銅川、咸陽、延安、榆林6個地市。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抓住我國經濟、能源工業快速發展的機遇,以煤炭開采利用為基礎,以煤化工和燃煤發電為兩翼,以資本運營為中心,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按照國內一流、國際領先標準,研究開發煤炭生產、煤炭轉化的前沿技術,建設一批“安全、潔凈、高效”國際一流千萬噸級現代化大型礦井;與國際化大企業合作,建設一批百萬噸級大型煤化工轉化項目;積極與電力企業合作,建設一批百萬千瓦級大型燃煤
發電項目,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到“十一五”末,集團公司煤炭生產能力達到1億噸,煤化工產品總能力達到500萬噸,參、控股電廠裝機總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年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通過“十一五”期間的努力,實現集團公司從純煤炭企業向能源化工企業轉型,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科學化管理轉型,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企業轉型,從國有獨資企業向股份制企業轉型,各項經濟指標躋身陜西工業企業和全國煤炭行業前列,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特大型煤業化工企業。近幾年來,中國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通過跨越式發展,壯大了規模,促進了產業升級,拓寬了產業范圍,發展了循環經濟,延長了產業鏈,經濟規模躍上了新的臺階。現集團已擁有40多個全資、控股、參股企業,在冊職工9.4萬人。2009年煤炭產量突破7100萬噸,煤化工產量約2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21億元。2009年在全國500強中名列第243位。
“十一五”期間,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夯實資源接續和隊伍建設兩個基礎,突出自主創新和安全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通過產權多元化,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抓住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和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快做大做強煤炭和煤化工兩個主體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在煤電、煤層氣開發、煤系資源利用方面實現新的突破;轉變增長方式,構建運輸物流、成套礦山機械設備、機械制造、建筑施工、金融產業服務體系,形成以煤炭開發為基礎,以煤化工為主導,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努力打造中國一流安全節能環保型能源化工企業,造福員工,奉獻社會。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力爭使煤炭產能達到1億噸,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
當前,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批大型煤炭開發和煤化工項目正在有序實施。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真誠希望與國內外大型煤炭、化工、電力、建筑施工、裝備制造、鐵路、金融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強強合作,優勢互補,共謀發展。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