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國家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1項,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項,省級協同創新發展中心1個,辦學實力穩步提升。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68項,省級協同育人中心1個,廣東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51項,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2項。學校“創新強校工程”建設工作在2014年、韶關學院招生信息網2015年省教育廳組織的考核取得優異成績,分列全省35所一般性本科院校中第一、第三名。獲得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項目12項,主持國家級教改課題8項,省級科研平臺2個。大力實施“創新強校工程”。
新西蘭、美國、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外派交流學生和招收留學生項目逐步呈規模化發展,并與英國北安普頓大學、澳大利亞聯邦大學聯合舉辦國際商務(創業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管理)專業,韶關學院招生信息網官網 zs.sgu.edu.cn 其中與澳大利亞的合作項目連續兩年被澳方評為優秀等級,有2名學生成為國際金鑰匙協會成員。學校被列為全省高校教育國際化評價試點高校,被教育部列為內地免試招收香港學生高校。學校還與省內外10余所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有研究生導師15人。日本、積極打造學生國際化交流平臺,澳大利亞、學校與英國、韓國等13個國家與地區的大學以及學術文化團體建立友好合作關系,辦學理念和思維逐步與國際接軌。印尼。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韶關學院招生信息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高校后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廣東省文明校園”、“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被韶關市人民政府命名為“韶城新十景”之一,圖書館大樓榮獲國家建筑最高獎——魯班獎,校園風光圖片入編全國綠化委員會出版的大型畫冊《綠色輝煌》。辦學聲譽日益提升,“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2003年7月,社會各界和港澳熱心人士的關心和大力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蒞臨學校視察時對學校寄予殷切希望,提出了“建設一流的校園,爭創一流的質量,培養一流的人才”的重要指示。今后,學校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三個一流”為愿景,秉承“立志、崇德、勤學、創新”的校訓,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搶抓高等教育發展新機遇,全面實施“創新強校工程”,深入推進內涵發展,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和辦學環境,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力爭早日實現“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特色顯明、優勢突出、在全國同類院校有一定影響的高水平應用型地方大學”的總體辦學目標,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省市政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學校的前身是省屬韶關師范專科學校,發展定位明確。1970年改名為韶關地區師范學校,1978年復辦韶關師范專科學校。1989年,韶關師范專科學校與原韶關大學(1985年創辦)合并,校名仍為韶關大學。2000年3月與韶關教育學院(1979年創辦)合并,升格為本科層次的韶關學院,2004年批準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辦學57年來,為社會培養各類應用型人才14萬多人。學校堅持“依托地方,服務地方”的辦學宗旨,樹立創新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的辦學理念,確定了“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特色顯明、優勢突出、在全國同類院校有一定影響的高水平應用型地方大學”的總體辦學目標定位,搶抓機遇,科學發展,在穩步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大力加強內涵建設,深入實施“創新強校工程”,全面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綜合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綜合性學科格局,已成為粵北乃至粵湘贛“紅三角”地區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文化輻射的重要基地。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創辦于1958年。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