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院、學校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綜合性學科格局,學校的前身是創辦于1958年的韶關師專。目前,技術創新的重要基地。學校設有文學院、英東生命科學學院、已成為粵北乃至“紅三角”地區人才培養和知識、經濟管理學院、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英東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英東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韶關學院網站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體育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法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旅游與地理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教育學院、國際學院、韶州師范分院、韶關學院官網 www.sgu.edu.cn 醫學院、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等22個二級學院和教輔部門,設有62個本科專業,53個專科專業。此外,學校還設有粵北經濟研究室、粵北動物研究室、生物技術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電子技術研究所、信息網絡工程研究中心、漢語方言研究所、旅游文化研究所、韶關學院網站動物疫病研究所、韶文化研究院等36個研究機構。學校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條件優良,擁有一大批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應用軟件,有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擁有“廣東十大最美圖書館”之稱的現代化、智能化的圖書館,館藏紙質藏書222.67萬冊,數字資源9TB,其中電子圖書100萬種,中外文電子期刊1萬余種,一站式信息搜索平臺、計算機管理與服務系統、多媒體信息利用設備齊全。
澳大利亞、澳門、香港、韓國、與英國、印尼、日本、臺灣、馬來西亞、巴拿馬、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大學以及學術文化團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有力地促進了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和教育國際化水平的提高。新西蘭、學校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美國。
社會各界和港澳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03年7月,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省市政府、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來校視察時對學校寄予殷切希望,提出了“建設一流的校園,爭創一流的質量,培養一流的人才”的重要指示。學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三個一流”為目標,秉承“立志、崇德、勤學、創新”的校訓,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搶抓高等教育發展新機遇,深入推進內涵發展,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和辦學環境,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地方大學。
現有教職工1831人,副高職稱441人、其中正高職稱105人、學校堅持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博士128人、碩士706人,為辦學實力、辦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來,教師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3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61項,市廳級科研項目414項,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橫向課題182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3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收錄的論文400多篇;獲得國家、省、市科技獎3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得中國發明專利博覽會金獎2項,國家專利60多項。主持國家級教改課題7項,廣東省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工程項目15項,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出版專著、主(參)編教材近300部。學校為地方乃至全省及周邊省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是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學士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學校坐落在舉世聞名的世界地質公園丹霞山和禪宗祖庭南華寺所在地、廣東韶關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大學,粵北歷史文化名城——韶關市。韶關市位于廣東省北部,距離廣州市200公里,交通便捷,有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武廣高速鐵路、韶贛高速公路、廣樂高速公路(在建)、韶贛鐵路(在建)貫通南北,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韶關至廣州車程約2.5小時,武廣高速鐵路韶關至廣州車程約45分鐘。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