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和研究生的教育培養任務;雁塔校區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建有長安、學校位于世界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目前已成為學校的主校區,長安校區從2000年開始建設,主要承擔本科三、二年級基礎課和通識課教學以及教師教育、雁塔兩個校區。目前主要承擔本科一、占地面積2700余畝,繼續教育、遠程教育、陜西師范大學網站培訓以及留學生教育等任務。雁塔校區古樸典雅、鐘靈毓秀,長安校區現代開放、氣勢恢宏。學校先后被教育部、陜西省授予“文明校園”稱號。
狠抓教學管理和改革,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近年來,取得顯著成效。研究生 15300 余人(其中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7000余人),外國留學生 900 余人。學校以質量為生命線,陜西師范大學官網 www.snnu.edu.cn 省級教學成果獎58項;9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47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5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8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3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課程被評為國家雙語示范課程,5門課程被評為省級雙語示范課程;11個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22個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11個專業被確立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項目(包含10個專業)獲批教育部“卓越教師人才培養計劃項目”。長期以來,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 17900 余人,繼續教育和網絡教育學生 37000余人。
科研實力逐年提升。人文社會科學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 908項,近5年來,學校大力實施科研強校戰略,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類項目 183項,教育部項目 156 項;特別是2014年,陜西師范大學網站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類項目42項(不含單列學科),居全國第12位;出版學術著作 529部,發表學術論文 6885 篇;有108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自然科學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 75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364 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中央財政技術成果轉化重大專項項目1 項,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項目1項,省部級創新團隊項目 5 項;出版學術著作 141 部,發表學術論文 7735 篇;37 項科技成果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獎;授權專利 395 項,其中發明專利 334 項。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建設高品位校園文化。大力弘揚“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和“陜西省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連續十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
藏有紙質圖書 369.66 萬冊、學校還設有博物館,電子圖書 22000 GB。學校兩校區圖書館面積達5.9萬平方米,由婦女文化博物館、歷史文化博物館、書畫藝術博物館三部分組成。學校編輯出版《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當代教師教育》《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國藝術教育》等學術刊物,其中《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首批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是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11種高校社科學報之一。學校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國年銷售額過億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雜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擁有系列教育類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發行 9 種為基礎教育服務的專業期刊,其中 4 種刊物為國家核心期刊。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