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網站,上海高校。高校大學。
上海教育出版社,新聞動態。教材。
為配合研究性學習及研究性課程納入基礎教育的必修課,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研究性學習教師讀本》。該讀本一套4冊,由課程與教學論專家鐘啟泉教授主編,從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基礎、國際視野、案例解析、開發體制等四個方面,構筑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和實踐框架,推動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為配合二期課改和學前教育改革的蓬勃開展,上教社除出版中小學新教材以外,還出版了“學前教育叢書”。該叢書根據幼兒園不同活動形態的特點,分別體現幼兒游戲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結合。包括《幼兒園教師用書》和《幼兒園<學習活動>圖畫本》等。
在教育文化方面,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有: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而特別推出的圖文并茂、精彩生動的《鄧爺爺照片里的故事》;反映上海近代教育恢弘歷史的《上海近代教育史》;探索20世紀中國教育現代化的軌跡,為中國教育的民族化建設,提供富有意義的理論與實踐思考的《20世紀中國教育的現代化研究》;特級教師毛蓓蕾關愛孩子的遺作《心之育》;錢定平教授的科學散文和隨筆集《科學如此多嬌》;引進版的《湯姆森新課標英語學習叢書》、《新課標文言讀本》等。
《拼拼讀讀畫報》可以鞏固識字拓展閱讀、提高寫作水平訓練思維能力,《拼拼讀讀畫報》采用難字注音或全文注音的方法,幫助低中年級學生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能力。主要欄目:語文知識故事、好文章點擊、寫媽媽改、自己學短文、自己編兒歌、小朋友作文選登、作文起步、故事園、知識天地、學語文智慧籃。
《語文學習》
《語文學習》自1979年創刊至今,一直致力于提高中學語文教育質量、中學語文教師的教研水平及教學能力,20年多來,它以促進語文學科教育改革,面向素質教育為辦刊方向,已經形成“觀點新穎、內容翔實、思維活躍、語言典雅”的整體風格,曾被評為上海市“十佳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中國優秀語文期刊,曾獲首屆國家社科期刊優秀獎(提名獎),為全國語文期刊*獲獎單位。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界的品牌雜志,受到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好評和青睞。
2002年的《語文學習》,大體劃分為四個部分:一是資訊,即在原來的基礎上推出“關注”、“專題”、“聲音”、“觀點”、“反饋”、“新書”等新欄目,力爭以全球化的視角、敏銳的洞察力關注語文教育界的各種信息,力求為讀者提供盡可能多、盡可能快、盡可能全面的有效資訊,讓讀者及時了解學者們目前在想些什么,了解世界各地的語文報刊在說些什么,了解一線的語文教師在做些什么,了解語文界最近又發生了什么。一是教學理論與實踐,這是本刊的主要部分。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發展,國內外教育信息交流的頻繁,使教學理論不斷更新,教學實踐日益豐富。如何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如何正確理解國外先進理論的本土化、本土理論和經驗的世界化,如何看待新世紀語文教育的繼承和發展、破與立的關系,等等,一直是出版社關心的重要學術課題。“爭鳴”、“話題”、“隨筆”的著眼點是理論,而“案例”、“課文”等更多地著眼于實踐。一是閱讀,這是語文教育中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們在設立欄目時,除了原有的“閱讀”(即“閱讀新空間”)之外,還將增設兩個新欄目——“作家”與“重讀”,前者介紹*當代效應的當紅作家和對中學生*影響力的中外作家,以給一線教師的閱讀指導課添加些“佐料”,后者實際上是九年前“名作重讀”欄目的翻新,旨在對教材的解讀中引進*學術研究成果,借助新觀點、新資料重新認識名作的“文學魅力”,或通過對某個名篇的多角度切入,達到析一個案而論“語文之道”的效果。一是寫作,閱讀與寫作永遠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兩大母題,那么,容納寫作指導與作文范例等內容的欄目當然不能缺少,與以往不同的是,我們增強了這部分內容的時代感和實效性。
從內容到形式,2002年的《語文學習》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意味著我們在不斷追求的路上又向前邁出了一步。所謂“邁出了一步”有兩層含義:一是,本著服務中學語文教育的宗旨,我們向廣大讀者更邁近了一步;一是,伴隨著語文教育改革的深化與發展,我們一直在努力。
《語言文字周報》
《語言文字周報》由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上海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這是一份語言文字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大、中學生學習語言文字和指導語言文字工作的好幫手。辦報宗旨是:宣傳黨和國家的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宣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普及語言文字規范知識,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字,全面積極地報道國家及各地語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新成績,反映語言文字科研工作取得的新進展,介紹語言學研究的新知識,討論社會語文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主要欄目有:語言文字工作介紹;語文論壇;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導;普通話教學;朗讀與演講;語言與文化;字、詞辨析;病句修改等。
《小學語文教師》
《小學語文教師》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社辦期刊,創刊于1981年。自創刊以來,刊物積極貫徹、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思想、文化和教學素養,及時反映國內外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嶄新成果和新鮮經驗,為讀者提供豐富的進修和備課資料。刊物針對小學語文教師和小學語文教研工作者,不斷開辟出新的欄目,現有主要欄目有:教學論壇,閱讀教學研究,識字教學拾零,作文教學設計,備課參考,教學隨筆和教學點評等。多年來,刊物積極探索,求得發展,逐步形成了觀念新、內容實、文章短、形式活的辦刊特色,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2002年,本刊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進入“中國期刊方陣”,列為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好的“雙效”期刊。
《小學數學教師》
《小學數學教師》1981年由教育部批準創刊。其辦刊宗旨是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與交流,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小學數學教師》是一本小學數學教學方面的專業性刊物,讀者對象明確,比較實用。設有教材教法、教學經驗、教學一得、教師進修、教師論壇、教研工作、數學園地、課外講座資料等欄目。
《看圖說話》《看圖說話》是中國*本專為3-6歲幼兒創辦的全彩色畫刊,創刊于1975年,1979年經教育部批準,改為月刊。20多年來,曾多次獲獎,并連續兩次被評為教育部推薦優秀幼兒讀物、“雙效期刊”,是一本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的刊物。
辦刊宗旨: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幼兒掌握日常生活知識和淺顯的科學常識,還特別注重智力訓練,促進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全方位開發幼兒智商、情商,為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看圖說話》刊登童話故事、幼兒生活故事、兒歌等,并設“環保小故事”、“看圖編故事”、訓練幼兒智力的“看一看,想一想”、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做做說說玩玩”等。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教育部委托上海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中國*本面向中等學校政治教師、思想政治課教研員和廣大德育工作者的中等理論刊物。她創刊于1980年4月,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產兒”。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思想政治課教學經歷了由“亂”到“治”的轉變。思想政治課是被“文化大革命”糟蹋得較為嚴重的學科,經過撥亂反正,肅清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影響,確定了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常識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制定、編寫了相應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大綱和教材;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政治教育》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政治教育》創刊以來,遵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路線,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立足于提高政治教師、思想政治課教研員和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關注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積極推動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獻言獻策,成為廣大政治教師、思想政治課教研員和德育工作者的良師益友。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1999年6月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國務院通過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號召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開創素質教育的新局面。適應新形勢,《政治教育》在欄目設置上,也相應做了一些調整。
主要欄目簡介:素質教育論壇、信息新視界、熱點透視、教學參考、教學研究、教學點滴、資料庫、考試研究、能力訓練、心理健康輔導、德育論壇、教師文摘、時事縱覽、名詞點擊。
中小學教學掛圖是學校普遍使用的禮堂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歷年來共出版中小學。幼兒園掛圖計23個學科,1600余種,7400余幅。其特色是兼顧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畫面清新,色彩明快,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想維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發行遍布全國各地,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
教材圖書上海教育出版社每年出版大量的各級各類學校用的教材。包括上海市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委托上海編輯出版的中國通用教材,如全日制中小學教學指導書、聾啞學校課本職工業余高級中學課本等;由上海市和其他省市聯合編寫的教材,如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幼兒園教師進修教材等。近年來,成人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材的比重逐年加大。上海教育出版社每年出版大量的在小學課外讀物。這些課外讀物在幫助廣大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啟發興趣、陶冶情操,在配合學校素質教育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繼中國*套專為中學生編寫、出版的大型系列百科叢書--《中學生文庫》之后,以時代特征鮮明、培養新世紀小學生現代意識為特色的《新世紀小學生文庫》,也將與廣大小讀者見面。同時,還推出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圖集》、花季叢書、童年散文小叢書、各類作文圖書、中小學生學習手冊、初中學生數學課外閱讀系列(盒裝10本)、中小學生生物科技活動指導書等學生課外讀物。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上海教育出版社與香港、臺灣以及國外一些出版社進行廣泛的版權貿易和合作,一方面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萃輸出到國外,另一方面將世界上科學教育、文化、藝術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引進給國內讀者。近幾年來,版權貿易的區域、品種逐漸擴大,主要有港臺地區和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德國、奧地利、法國、英國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