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影節。
siff。en,上海國際電影節。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回顧 | |||
---|---|---|---|
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謝晉,{中國} |
評,委 | 赫克托·巴本科{巴西}、大島渚{日本}、保羅·考克斯{澳大利亞} 卡倫·沙赫納扎羅夫{俄羅斯}、奧利佛·斯通{美國}、徐克{中國} |
金爵獎,*影片 | 王童,《無言的山丘》,(中國臺灣) |
金爵獎*導演 | 林權澤,《悲歌一曲》,(韓國) |
金爵獎*男演員 | 簡·,德克,萊爾,《達恩斯教授》(比利時) |
金爵獎*女演員 | 吳貞,孩《悲歌一曲》(韓國) |
評委會特別獎 | 張之亮,《籠民》,(中國香港)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孫道臨,{中國} |
評,委 | 李行{中國}、讓·貝克爾{法國}、曼弗雷德·杜尼約克{德國} 杰奎琳·安德烈{墨西哥}、克里斯托夫·扎努西{波蘭} |
金爵獎*影片 | 《打破沉默》,(瑞士) |
金爵獎*導演 | 埃里克·,克勞森,《我童年的交響樂》(丹麥) |
金爵獎*男演員 | 讓·皮埃爾·馬瑞勒,《自由列車》,(法國) |
金爵獎*女演員 | 郭柯宇,《紅櫻桃》,(中國) |
評委會特別獎 | 《火屋》,(阿根廷),《美國女兒》,(俄羅斯)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石方禹{中國} |
評,委 | 林權澤{韓國}、松坂慶子{日本}、馬克·萊德爾{美國} 埃列姆·克烈莫夫{俄羅斯}、吳思遠{中國}、伊斯特凡·薩博{匈牙利} |
金爵獎*影片 | 《門德爾》,(挪威) |
金爵獎*導演 | 菲爾·阿格蘭德《叢林人》(英國) |
金爵獎*男演員 | 米歇爾·比高利,《旅伴》,(意大利) |
金爵獎*女演員 | 潘予,《安居》,(中國) |
評委會特別獎 | 胡炳榴,《安居》(中國)《門德爾》(挪威)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吳貽弓,{中國} |
評,委 | 保羅·維爾奇{意大利}、卡羅爾·蓋布{法國}、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俄羅斯} 降旗康男{日本}、樸光洙{韓國}、鄭洞天{中國} |
金爵獎,*影片 | 《小鎮里的國界線》,(土耳其) |
銀爵獎*影片 | 《幕后的演員》(挪威) |
金爵獎*導演 | 山田洋次,《新的旅程》(日本) |
金爵獎*男演員 | 阿曼德,·贊基《笑一笑,你會更動人》(埃及) |
金爵獎*女演員 | 艾麗婭,《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中國) |
金爵獎*音樂 | 《野女》(奧地利) |
金爵獎*技術 | 《仲夏夜之夢》,(美國) |
評委會特別獎 | 《懸情瘋人院》,(新西蘭)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朱永德,{中國,} |
評,委 | 埃貝哈克·容克斯多爾夫{德國}、安德烈·祖拉夫斯基{波蘭} 艾倫·派克{英國}、李滄東{韓國}、潘虹{中國} |
金爵獎*影片 | 《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
金爵獎*導演 | 彼德,·豪威特(英國)《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
金爵獎*男演員 | 丹尼,爾·奧特沃爾,《下崗風波》,(法國) |
金爵獎*女演員 | 彭玉,《月圓今宵》,(中國)斯坦尼拉娃·塞林,斯卡,《富則思變》(波蘭) |
金爵獎*音樂 | 《鳳囚狂沙》(烏茲別克) |
金爵獎*技術 | 《奪標奇緣》(美國)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李前寬,{中國,} |
評,委 | 許秦豪{韓國}、弗朗索瓦-吉拉德{加拿大}、謝爾蓋·索洛偉約夫{俄羅斯}、韓三平{中國} 杰弗里·吉爾莫{美國}、雅采克·博朗姆斯基{波蘭}、索爾芬娜·奧爾松{冰島}、黃蜀芹{中國} |
金爵獎*影片 | 霍建起,《生活秀》,(中國) |
金爵獎評委會特別獎 | 巖井俊二,《豆蔻年華》,(日本) |
金爵獎*導演 | 大衛·,凱撒,《鯔魚》,(澳大利亞) |
金爵獎*男演員 | 科林·法瑞爾,《哈特的戰爭》,(美國) |
金爵獎*女演員 | 陶紅,《生活秀》(中國) |
金爵獎*編劇 | 朱京中,《童僧》,(韓國) |
金爵獎*攝影 | 孫明,《生活秀》(中國) |
金爵獎*音樂 | 小林武史,《豆蔻年華》(日本)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丁蔭楠{中國} |
評,委 | 樸哲洙{韓國}、黑木和雄{日本}、奧莉維亞·阿塞亞斯{法國} 大衛·凱撒{澳大利亞}、羅恩·漢得森{美國}、文雋{中國香港} |
主競賽單元 | |
金爵獎,*影片 | 《代價》,(伊朗) |
金爵獎評委會特別獎 | 侯詠,《茉莉花開》,(中國) |
金爵獎*導演 | 李在容,《丑聞》,(韓國) |
金爵獎*編劇 | 艾撒·伊里,《兄弟》,(芬蘭) |
金爵獎*男演員 | 安德魯斯,·威爾遜,《校園規則》,(瑞典) |
金爵獎*女演員 | 顧美華,《美麗上海》,(中國) |
金爵獎*攝影 | 馬瑞塔·豪福斯、派卡·歐提拉《兄弟》 (芬蘭) 彼德·莫克羅辛斯基《校園規則》 (瑞典) |
金爵獎*音樂 | 李炳宇《生活秀》,(韓國) |
亞洲新人獎 | |
亞洲新人獎*影片 | 《結伴同行》,(日本) |
亞洲新人獎*導演 | 朱文,《云的南方》,(中國)《我記憶中的女孩》(泰國) |
*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劇情片 | 《茉莉花開》(中國) |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視覺效果 | 《丑聞》(韓國)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吳天明,{中國} |
評,委 | 馬克·羅斯曼{德國}、雷吉斯·瓦格涅{法國}、姜帝圭{韓國} 盧燕{美籍華人}、蔣雯麗{中國}、伊馬諾爾·烏里維{西班牙} |
主競賽單元 | |
金爵獎*影片 | 《鄉村寫真館》,(日本) |
金爵獎評委會特別獎 | 黃建新,《求求你,表揚我》(中國) |
金爵獎*導演 | 拉姆爾·哈默里克,《年輕的安徒生》,(丹麥) |
金爵獎*編劇 | 黃欣,一凡《求求你,表揚我》,(中國) |
金爵獎*男演員 | 藤龍也《鄉村寫真館》,(日本) |
金爵獎*女演員 | 趙薇,《情人結》,(中國) |
金爵獎*攝影 | 斯徒安·瑞伯《我父親的小屋》(新西蘭) |
金爵獎*音樂 | 鄧右福《變遷的年代》(越南/法國) |
亞洲新人獎 | |
亞洲新人獎*影片 | 《造雨者》,(印尼) |
亞洲新人獎*導演 | 哈桑,·葉塔潘《有話未講完》(伊朗) |
亞洲新人獎*影片 | 《綠草地》,(中國) |
第二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電影頻道*劇情片 | 《求求你,表揚我》,(中國) |
電影頻道*視覺效果 | 《探戈》,(阿根廷) |
電影頻道*服裝造型 | 《年輕的安徒生》(丹麥) |
電影頻道探索精神獎 | 《求求你,表揚我》,(中國) |
電影頻道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 | 張藝謀(中國)成龍(中國)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呂克,·貝松{法國} |
評委副主席 | 馮小剛,{中國} |
評,委 | 郭景澤{韓國}、徐靜蕾{中國}、曼努埃爾·居蒂耶雷·阿拉貢{西班牙} 加布里·薩爾瓦托{意大利}、鄧肯·肯沃西{英國}、戴安娜·布拉蕎{墨西哥}、關錦鵬{中國香港} |
主競賽單元 | |
金爵獎*影片 | 《四分鐘》,(德國) |
金爵獎評委會大獎 | 戚健,《天狗》,(中國) |
金爵獎*導演 | 法比安娜·戈代,《心力交瘁》,(法國) |
金爵獎*編劇獎 | 雨果·凡·,萊爾,《愛無專屬》,(比利時) |
金爵獎*男主角 | 奧力維耶·古爾梅《心力交瘁》(法國) |
金爵獎*女主角 | 埃爾斯,·,多特,曼斯《愛無專屬》(比利時) |
金爵獎*攝影獎 | 《土地》(意大利) |
金爵獎*音樂獎 | 《河道女王》,(新西蘭) |
亞洲新人獎 | |
亞洲新人獎*影片獎 | 《活在驚恐中》,(越南) |
亞洲新人獎*導演獎 | 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中國) |
亞洲新人獎評委會特別獎 | 《光榮的憤怒》,(中國) |
大學生最喜歡的電影 | 《光榮的憤怒》(中國) |
第三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電影頻道*劇情片 | 戚健《天狗》,(中國) |
電影頻道*視覺效果 | 《理發師》,(中國) |
電影頻道探索精神獎 | 《黑衣女人的香氣》,(法國) |
電影頻道華語電影海外貢獻獎 | 李安,(中國) |
電影頻道杰出藝術成就獎 | 凱瑟琳·,德納芙,(法國)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陳凱歌,{中國} |
評委副主席 | 費爾南多,·特魯巴{西班牙} |
評,委 | 邁克爾·巴爾豪斯{德國}、瑪麗亞·加西亞·古欣納塔{意大利}、呂克·雅蓋{法國} 陸川{中國}、小栗康平{日本} |
主競賽單元 | |
金爵獎,*影片 | 《完美計劃》,(德國,) |
金爵獎評委會大獎 | 《逃往瘋人院》,(瑞典)導演,克勞斯,·,哈洛 |
金爵獎評委會特別獎 | 尹力,《云水謠》,(中國) |
金爵獎*導演 | 田壯壯,《吳清源》,(中國,) |
金爵獎*編劇 | 謝米·扎林《艾維瓦,我的愛》,(以色列,) |
金爵獎*男演員 | 胡安·,約瑟,·巴勒斯塔《瘋狂的薩姆埃爾》(西班牙) |
金爵獎*女演員 | 卡里娜·哈夫、戴格瑪·曼佐、克斯汀·布洛克、克里斯汀·肖恩《完美計劃》(德國 ) |
金爵獎*攝影 | 王昱,《吳清源》(中國,) |
金爵獎*音樂 | 富田勛,《武士的一分》,(日本,) |
亞洲新人獎 | |
亞洲新人獎*影片 | 《浮生》中國 |
亞洲新人獎*導演 | 拉姆·拉班尼·比普洛《竹籃打水》,(孟加拉國,) |
亞洲新人獎大學生最喜歡的電影 | 《箱子》(中國) |
第四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最受關注導演獎 | 田壯壯《吳清源》 |
最受關注男演員 | 趙文瑄,《夜·明》 |
最受關注女演員 | 趙薇,《夜上海》 |
*票房潛力獎 | 張一白,《夜·上海》 |
*潛力新人獎 | 吳越《夜·明》 |
*探索精神獎 | 《革命到底》 |
*視聽效果獎 | 《剃頭匠》 |
*流行潛力電影歌曲 | “星光伴我心”,《老港正傳》 |
特別獎 | 靖奎老人《剃頭匠》 |
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 | 張曼玉,(中國) |
杰出藝術成就獎 | 謝晉,(中國),張瑞芳,(中國)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王家衛 |
評,委 | 吉拉·阿爾瑪戈{以色列}、比爾·奧古斯特{丹麥}、烏里希·費爾斯伯格{德國} 桃井熏{日本}、陳沖{美籍華人}、霍建起{中國} |
主競賽單元 | |
金爵獎*影片 | 《陌生的親情》,國家,俄羅斯 |
金爵獎評委會大獎 | 高群書,《千鈞一發》,國家,中國 |
金爵獎*導演 | 馬里斯·馬丁松斯,《迷失》,國家,立陶宛 |
金爵獎*編劇 | 馬瑞克·艾普斯坦,《空虛》,國家,捷克 |
金爵獎*男演員 | 馬國偉,《千鈞一發》國家,中國 |
金爵獎*女演員 | 艾米麗婭·瓦薩約娃《空虛》國家,捷克 |
金爵獎*攝影 | 弗洛里安·希林,《我母親的眼淚》,國家,德國 |
金爵獎*音樂 | 《迷失》,國家,立陶宛 |
亞洲新人獎 | |
亞洲新人獎*影片 | 林書宇,《九降風》,)國家,中國臺灣 |
亞洲新人獎*導演 | 洪賢基《渴望,渴望》國家,韓國 |
亞洲新人獎評委會特別獎 | 張猛,《耳朵大有福》,國家,中國 |
亞洲新人獎終身成就獎 | 安東尼,·明格拉 |
第五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電影頻道最受關注導演獎 | 高群書《千鈞一發》 |
電影頻道最受關注編劇 | 朱可欣,《極限救援》 |
電影頻道最受關注男演員 | 馬國偉《千鈞一發》 |
電影頻道最受關注女演員 | 陳沖,《十七》 |
電影頻道*潛力男新人獎 | 李晨,《極限救援》 |
電影頻道*潛力女新人獎 | 王嘉,《他們的船》 |
電影頻道*票房潛力獎 | 《千鈞一發》 |
電影頻道*探索精神獎 | 《長調》 |
電影頻道*視聽效果獎 | 《時尚先生》 |
電影頻道*風格電影美術及造型 | 《時尚先生》 |
電影頻道*流行潛力電影歌曲 | 《長調》——,《金色圣山》 |
電影頻道特別獎 | 達,西瑪,《長調》,蘇樺偉,《12秒58》 |
電影頻道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 秦怡 |
電影頻道華語電影獎 | 章子怡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丹尼,·,博伊爾,{英國} |
評,委 | 黃建新{中國}、薩維耶·柯勒{瑞士}、栗原小卷{日本}、劉偉強{中國} 安迪·麥克道維爾{美國}、吳正宗{韓國} |
主競賽單元 | |
金爵獎*影片獎 | 《原創人生》,(丹麥,瑞典) |
金爵獎評審團獎 | 姚樹華,《白銀帝國》,(中國) |
金爵獎評委會大獎 | 萬瑪才旦,《尋找智美更登》,(中國) |
金爵獎*導演獎 | 朱利斯·舍夫契克,《殺手寫真》,捷克 |
金爵獎*編劇獎 | 法比奧,·波尼法奇,吉烏里奧·弗雷多尼《是的,我們行》意大利 |
金爵獎*男演員獎 | 斯維利·固德納松《原創人生》丹麥,瑞典 |
金爵獎*女演員獎 | 西蒙娜·唐,《愛之傷痕》,丹麥 |
金爵獎杰出電影藝術貢獻獎 | 伊莎貝爾·于佩爾 |
金爵獎*音樂獎 | 盧炯羽,《電影就是電影》,韓國 |
金爵獎*攝影獎 | 尼古拉斯·古切特烏,漢斯·梅爾,《無福之地》,法國 |
金爵獎終身成就獎 | 昆西,·瓊斯 |
亞洲新人獎單元 | |
亞洲新人獎*影片獎 | 《過速緋聞》(韓國) |
亞洲新人獎*導演獎 | 趙曄,《扎賚諾爾》,(中國) |
亞洲新人獎評委會特別獎 | 《噓……數到七》(伊朗)《扎賚諾爾》(中國) |
第六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最受媒體關注影片 | 《走著瞧》 |
最受媒體關注兒童影片 | 《尋找成龍》 |
最受關注男演員 | 徐崢,《夜店》 |
最受關注女演員 | 岳紅,《走著瞧》 |
最受關注導演 | 姚樹華《白銀帝國》 |
最受關注編劇 | 楊慶,《夜店》 |
*潛力新人導演獎 | 李大為《走著瞧》 |
*潛力新人男演員 | 文章《走著瞧》 |
*潛力新人女演員 | 朱芷瑩,《這兒是香格里拉》 |
評委會獎 | 《孟二冬》 |
杰出電影貢獻獎 | 哈利·,貝瑞 |
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 | 吳宇森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吳宇森{中國香港} |
評,委 | 趙薇{中國}、比爾·古登泰格{美國}、瀧田洋二郎{日本}、阿莫斯·吉泰{以色列} 王小帥{中國}、列奧·卡拉克斯{法國} |
主競賽單元 | |
金爵獎,*影片 | 《再吻我一次》,(意大利),導演,加布里,爾·穆奇諾 |
金爵獎評委會大獎 | 劉杰,《碧羅雪山》,(中國) |
金爵獎*導演 | 劉杰《碧羅雪山》(中國) |
金爵獎*男演員 | 克里斯汀,·,烏爾,蒙,《小鎮異國情》,(德國/意大利) |
金爵獎*女演員 | 維多利亞·普齊尼《再吻我一次》(意大利) |
金爵獎*編劇 | 加布里爾·穆奇諾《再吻我一次》(意大利) |
金爵獎*攝影 | 杜可風,《水中仙》,(愛爾蘭) |
金爵獎*音樂 | 林強《碧羅雪山》(中國) |
評委會特別嘉獎 | 汪普則,娜真葉《碧羅雪山》(中國) |
金爵獎杰出電影藝術貢獻獎 | 呂克,·貝松{法國},陳凱歌,{中國} |
亞洲新人獎單元 | |
亞洲新人獎*影片獎 | 《我們天上見》,(中國) |
亞洲新人獎*導演 | 鄭基訓,《愛子》,(韓國) |
亞洲新人獎評委會特別獎 | 《執行者》,(韓國) |
亞洲新人獎最受大學生歡迎影片 | 《當鋪》,(菲律賓) |
第七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電影頻道*影片 | 《海洋天堂》 |
電影頻道評委會獎 | 《大地》,《可愛的中國》,《黃河喜事》 |
電影頻道*導演 | 章家瑞,《迷城》 |
電影頻道*編劇 | 謝曉冬,《我是植物人》 |
電影頻道*男主角 | 文章《海洋天堂》 |
電影頻道*女主角 | 呂麗萍,《玩酷青春》 |
電影頻道*男配角 | 葉準,《葉問前傳》 |
電影頻道*女配角 | 李濱,《玩酷青春》 |
電影頻道*新人導演 | 薛曉路《海洋天堂》 |
電影頻道*新人男演員 | 郭曉然,《迷城》 |
電影頻道*新人女演員 | 娜真葉《碧羅雪山》 |
電影頻道媒體關注影片 | 《80’后》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巴里·萊文森{美國} |
評,委 | 陳英雄{法籍越南裔}、克里斯托弗·漢普頓{英國}、崔洋一{日本} 帕茲·維嘉{西班牙}、王全安{中國}、張靜初{中國} |
金爵獎主競賽單元 | |
金爵獎*影片 | 奧爾罕·奧古茲,《傷不起的女人》,(土耳其) |
金爵獎*導演 | 韓杰,《HELLO!樹先生》(中國) |
金爵獎*編劇 | 章明,《郎在對門唱山歌》,(中國) |
金爵獎*男演員 | 賽武凱特·埃穆拉《傷不起的女人》(土耳其) |
金爵獎*女演員 | 呂星辰,《郎在對門唱山歌》(中國) |
金爵獎*攝影 | 提瓦·,馬泰松,《星期五殺手》,(泰國) |
金爵獎*音樂 | 文子,《郎在對門唱山歌》(中國) |
評委會大獎 | 韓杰《HELLO!樹先生》(中國) |
評委會特別獎 | 由拉特·,史帕克,《星期五殺手》(泰國) |
亞洲新人獎單元 | |
亞洲新人獎*影片獎 | 《每日媽媽》,(日本) |
亞洲新人獎*導演 | 鄧勇星,《到阜陽六百里》,(中國) |
亞洲新人獎評委會大獎 | 《臍帶》,(日本) |
亞洲新人獎 | STAR,HUNTER,唐振剛,朱琳,董姿彥等10位新人 |
第八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電影頻道*影片 | 《鋼的琴》 |
電影頻道*導演 | 張猛,《鋼的琴》 |
電影頻道*編劇 | 江濤,《無底洞》 |
電影頻道*男主角 | 王千源,《鋼的琴》 |
電影頻道*女主角 | 秦海璐,《鋼的琴》 |
電影頻道*男配角 | 馮國慶,《郎在對門唱山歌》 |
電影頻道*女配角 | 空缺 |
電影頻道*新人導演 | 韓杰《Hello!樹先生》 |
電影頻道*新人男演員 | 空缺 |
電影頻道*新人女演員 | 呂星辰《郎在對門唱山歌》 |
電影頻道*攝影 | 孫明,《秋之白華》 |
電影頻道組委會特別獎 | 《秋之白華》 |
電影頻道杰出電影貢獻獎 | 蘇珊·薩蘭登(美國) |
電影頻道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 | 馮小剛 |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評委會主席 | 讓·雅克·,阿諾,(法國) |
評,委 | 洛珊·班尼蒂瑪(伊朗)、張家振(美籍)、海瑟·格拉漢姆(美國)、 李冰冰(中國)、貝拉·塔爾(匈牙利)、張楊(中國) |
金爵獎主競賽單元 | |
金爵獎*影片 | 《熊》導演,克斯羅·馬素米(伊朗) |
金爵獎*導演 | 高群書,《神探亨特張》,(中國) |
金爵獎*編劇 | 內田賢治,《盜鑰匙的方法》,(日本) |
金爵獎*男演員 | 佛拉德斯·巴格多納斯《指揮家》(俄羅斯) |
金爵獎*女演員 | 烏蘇拉·,普魯,內達,《悲傷成夢》,(墨西哥) |
金爵獎*攝影 | 石欒,《蕭紅》,(中國) |
金爵獎*音樂 | 《蛹》,(西班牙) |
評委會大獎 | 《從未放棄的愛》,(加拿大) |
亞洲新人獎單元 | |
亞洲新人獎*影片獎 | 《腐蝕》,(印度) |
亞洲新人獎*導演 | 彭磊,《樂隊》,(內地) |
亞洲新人獎 | 曾翠珊,《大藍湖》,(香港) |
第九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電影頻道*影片 |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
電影頻道*導演 | 林黎勝,《百萬巨鱷》 |
電影頻道*編劇 | 夏偉,《紐約客@上海》 |
電影頻道*男主角 | 午馬《畫圣》 |
電影頻道*女主角 | 方青卓,《暴走媽媽》 |
電影頻道*男配角 | 孫海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
電影頻道*女配角 | 江珊,《*次》 |
電影頻道*新人導演 | 韓延,《*次》 |
電影頻道*新人男演員 | 丹尼,爾·,海尼,《紐約客@上海》 |
電影頻道*新人女演員 | 拜海提·,牙合,甫,《駱駝客》 |
電影頻道*攝影 | 金陽《畫圣》 |
電影頻道杰出電影貢獻獎 | 麥克·麥德沃(Mike,Medavoy) |
電影頻道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 | 周潤發 |
終身成就獎 | 吳貽弓 |
其它獎項 | |
手機電影節*影片 | 《一則偶然事件的背后》(導演,米哈伊爾,·邁斯泰特斯基) |
*導演 | 帕維爾·馬斯勞納,《日食》 |
*演員 | 陳明昊,《老男人歷險記之",喘不上氣",》 |
*編劇獎 | 魏民,《靈魂中轉站》 |
*公益,短片 | 《極限》(導演,路易莎·,佩雷拉,) |
*,喜劇片 | 《一只光腳走路的鞋》(導演,盧杰,) |
*懸疑片 | 《天使之翼》(,阿蘇,卡·西爾維) |
*動畫片 | 《海報狂想曲》,(導演,袁智超) |
*紀錄片 | 《長湖的渴望》(導演,金華青) |
年度*網絡微電影 | 《特殊服務》,(導演,黃渤,) |
主競賽單元 | |
*影片 | 《警界黑幕》,(俄羅斯)導演,尤里,·貝科夫 |
評委會大獎 | 威廉·,奧爾森,《信賴》,(瑞典) |
*導演獎 | 尤里·貝科夫《警界黑幕》(俄羅斯) |
*編劇獎 | 安格斯,·麥克拉克倫《信賴》(瑞典) |
*男演員獎 | 張家輝《激戰》(中國) |
*女演員獎 | 李馨巧,《激戰》(中國) |
*攝影獎 | 瓦臣·,夏爾馬,布洛姆格倫·多萬《信賴》(瑞典) |
藝術成就獎(原創音樂) | 尤里·貝科夫《警界黑幕》(俄羅斯) |
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 | 徐克 |
終身成就獎 | 奧利弗,·,斯通,(美國) |
亞洲新人獎 | |
*新影片獎 | 魯德,《戀愛的溫度》,(韓國) |
評委會特別獎 | 劉娟,《初戀未滿》,(中國) |
*導演獎 | 王晨曦,《季風季節》,(新加坡) |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
*影片 | 《青春派》,《小時代》 |
*導演 | 方剛亮,《我的影子在奔跑》 |
*編劇 | 宮凱波,劉洋,《胡巧英告狀》 |
*男主角 | 董子健,《青春派》 |
*女主角 | 沈傲君,《胡巧英告狀》 |
*男配角 | 劉曉曄,《逆襲》 |
*女配角 | 梁靜,《愛的替身》 |
*新人導演 | 郭敬明,《小時代》 |
*新人男演員 | 韓鵬翼,《逆襲》 |
*新人女演員 | 楊舒婷,《愛的替身》 |
組委會獎 | 《索道醫生》 |
評委會獎 | 《她們的名字叫紅》 |
手機電影節獎項 | |
評委會特別獎 | 《皮囊》 |
*短片導演 | 多米尼克·哈特爾,《維納的等候》 |
*演員 | 帕特亞,·斯塔圖安《維納的等候》 |
*編劇獎 | 阿明,·依瑞斯《深淵的夢想》 |
*短片 | 《深淵的夢想》(伊朗) |
*喜劇片 | 《一只光腳走路的鞋》(導演,盧杰) |
“魅力城市”短片 | 《外公的秘密》,《夢之緣》,《鶴無雙》 |
*動畫片 | 《料斗》 |
*紀錄片 | 《低空深呼吸》 |
年度*網絡微電影 | 張思慶,《拾荒少年》 |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 | |
---|---|
入圍最多的導演 | |
霍建起 | 2002年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影片、*女主角(陶紅)、 *攝影(孫明)《生活秀》2005年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女主角(趙薇)《情人結》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攝影(石欒)《蕭紅》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1980年代的愛情》四部影片兩個影后、兩個*攝影、一個*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屆以來*一位獲得*影片的中國內地導演。 |
獲獎最多的導演 | |
高群書 | 2008年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男主角(馬國偉)《千鈞一發》。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導演獎《神探亨特張》,其中馬國偉還是一位非職業演員,其本質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為止*位中國籍影帝。 |
克斯羅·馬素米 | 2004年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代價》、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熊》先后兩次獲得*影片獎 |
年紀最小的影后 | |
李馨巧 | 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馬來西亞籍小演員憑中國香港影片《激戰》獲得*女演員獎,年僅10歲。同時,該影片男主角張家輝亦獲得*男主角獎,是*位中國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為止*次影帝影后出自同一部影片。 |
同一屆獲獎最多的電影人(3獎) | |
尤里·貝科夫 | 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俄羅斯籍導演憑借《警界黑幕》榮獲*影片、*導演、*藝術成就(原創音樂)三項大獎,在該電影中,他一人身兼導演、編劇、剪輯、電影配樂等多職。 |
影帝影后多黃蛋 | |
影帝篇 | 2015年第18屆*男演員獎由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位中國男演員憑借電影《烈日灼心》獲得,評委給出的評語是:他們個個表現優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現,讓影片完美呈現,讓人刮目相看;此外,該片導演曹保平還獲得*導演獎。 |
影后篇 | 2007年第10屆*女演員獎由科琳娜·哈弗奇、達格瑪·曼澤爾、科斯騰·布勞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國女演員憑借電影《完美計劃》獲得,同時該片還獲得*影片金爵獎,加上同樣身為女性的制片人及導演,本屆電影節完全成了六個女人的天堂。 |
年紀最小的評委 | |
黃軒 |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是85后*評委。 |
評委會大獎 | 張猛《勝利》 |
*攝影獎 | 羅攀《五彩神箭》 |
*導演獎 | 曹保平《烈日灼心》 |
*男主角獎 | 鄧超、段奕宏、郭濤《烈日灼心》 |
*紀錄片獎 | 吳飛躍、秦曉宇《我的詩篇》 |
金爵獎*影片 | 劉杰《德蘭》 |
*男演員 | 劉燁《追兇者也》 |
*攝影 | 郭達明《皮繩上的魂》 |
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開幕。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黃海波無法現身本屆上影節。但上影節組委會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評委對黃海波表演的評判“不會受到藝術以外的事情干擾。”
2016年3月8日,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布,著名導演爾冬升將出任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會主席。
經過近20年發展,上海國際電影節以海納百川的風范,充分發揮文化推廣、產業集聚和經濟帶動功能,被業內譽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在中國電影產業持續繁榮發展的大背景下,邁入20個年頭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無論報名影片、市場招展、創投項目,還是出席紅地毯、電影論壇的名人與嘉賓,以及前來報道電影節的媒體數量都再次刷新電影節創辦以來的紀錄,成為亞太地區*規模和影響力的電影盛會。
金爵獎項核心內涵,展現多元包容特色
如同金棕櫚獎之于戛納、金熊獎之于柏林、金獅獎之于威尼斯,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作為主競賽單元的獎項,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作品的*榮譽。金爵獎對多元文化的推動和引領有目共睹,贏得了海內外業界的尊重。
除競賽影片外,上海國際電影節最受大眾歡迎的國際影展單元,也始終堅持多元包容的特色,通過近20年電影節帶來的大量影片的熏陶,已培育起觀眾接納多元題材影片的觀影習慣,大大提高了觀眾的鑒賞水平和專業素養,比起平時大量好萊塢商業大片,每年電影節期間集中放映一大批高質量的優秀文藝片、歐洲片受到青睞,電影節通過國際影展真正做到了吸引觀眾回歸影院,培養了健康多元市場。
*助推華語電影,彰顯中國力量
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之初就始終將自己放在中國電影產業大環境中,思考探索產業現象,尋找中國電影突破之路,與中國電影產業同呼吸,共命運。電影節通過多板塊的打通融合,有效建立起完整的助推中國影片、集結中國影人,彰顯中國力量的平臺機制。
上海電影節的開閉幕紅地毯完整呈現華語影壇的*風貌與動態,成為展示年度華語電影人創作實力的*窗口。電影節由此所形成的兼具推廣、營銷、發行的功能已得到國際業界的認同和肯定,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公司把參加上海電影節作為重要的亮相機會,發揮出了電影節助推華語電影走向國際的重要推廣功能,贏得了“亞洲*紅毯”的美譽。金爵獎大師與新銳同臺競技,一些獲獎的中國作品受到國際影壇關注,走向了世界。項目市場的中國電影項目創投成為華語電影力量的一次集結,不僅被國內外業界普遍關注,并紛紛被其他國際電影節所仿效。
堅持孵化新人集聚年輕力量,助推產業健康發展
上海電影節身處產業發展前端,助推新人、新作、新項目。自2004年起,陸續通過設立中國電影項目創投、亞洲新人獎、手機電影節(國際學生短片大賽)等活動,并發揮各主體活動的板塊聯動效應,搭建了中國-亞洲-世界三個階梯式的評獎與推廣平臺,為不同區域、不同層次的人群提供專業化、定向化服務。
堅持創新與傳承,拓展新興媒體,保護經典遺產
上海國際電影節不僅敏銳把握產業發展與新媒體的*關系,推出創新活動手機電影節,而且自覺堅持文化傳承,承擔起保護經典電影遺產的社會責任。2012年的手機電影節規模和影響力更有所創新,推出手機短片評選系列活動、短片展映、新媒體論壇及手機電影節頒獎盛典等4大主體活動。
經典影片拷貝修復,歷時1年成果卓現,上海電影節成為國際電影節中*自覺承擔修復拷貝、推動文化傳承的電影節。《一江春水向東流》、《十字街頭》、《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大銀幕上重煥光彩,經典再現。
1993年第01屆:*影片獎:《無言的山丘》(中國臺灣)
1995年第02屆:*女演員獎:郭柯宇《紅櫻桃》
1997年第03屆:評委會特別獎:胡炳榴《安居》、*女演員獎:潘予《安居》
1999年第04屆:*女演員獎:艾麗婭《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2001年第05屆:*女演員獎:彭玉《月圓今宵》
2002年第06屆:*影片獎:霍建起《生活秀》、*女演員獎:陶紅《生活秀》、*攝影獎:孫明《生活秀》
2004年第07屆:評委會特別獎:侯詠《茉莉花開》、*女演員獎:顧美華《美麗上海》
2005年第08屆:評委會特別獎:黃建新《求求你,表揚我》、*編劇獎:黃欣、一凡《求求你,表揚我》、*女演員獎:趙薇《情人結》
2006年第09屆:評委會大獎:戚健《天狗》
2007年第10屆:評委會特別獎:尹力《云水謠》、*導演獎:田壯壯《吳清源》、*攝影獎:王昱《吳清源》
2008年第11屆:評委會大獎:高群書《千鈞一發》、*男主角獎:馬國偉《千鈞一發》
2009年第12屆:評審團獎:姚樹華《白銀帝國》、評委會大獎:萬瑪才旦《尋找智美更登》
2010年第13屆:評委會大獎:劉杰《碧羅雪山》、*導演獎:劉杰《碧羅雪山》、*音樂獎:林強《碧羅雪山》、評委會特別嘉獎:汪普則、娜真葉《碧羅雪山》
2011年第14屆:評委會大獎:韓杰《HELLO!樹先生》、*導演獎:韓杰《HELLO!樹先生》、*編劇獎:章明《郎在對門唱山歌》、*女主角獎:呂星辰《郎在對門唱山歌》、*音樂獎:文子《郎在對門唱山歌》
2012年第15屆:*導演獎:高群書《神探亨特張》、*攝影獎:石欒《蕭紅》
2013年第16屆:*男演員獎:張家輝《激戰》、*女演員獎:李馨巧《激戰》(馬來西亞籍)
2014年第17屆:評委會大獎:張猛《勝利》、*攝影獎:羅攀《五彩神箭》
2015年第18屆:*導演獎:曹保平《烈日灼心》、*男主角獎:鄧超、段奕宏、郭濤《烈日灼心》、*紀錄片獎:吳飛躍、秦曉宇《我的詩篇》
2016年第19屆:金爵獎*影片:劉杰《德蘭》 、*男演員:劉燁《追兇者也》、*攝影:郭達明《皮繩上的魂》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