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含水生生物科技館、大學生校園文化展示館)、建有校史館(含三史館、遠洋漁業展示廳、鯨館、“彩虹魚”深海科普體驗基地)等文博育人場館。
7個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點、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學科3個、植物與動物科學、農業科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水產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A+評級。上海海洋大學,上海高校一流學科3個、擁有國家一流建設學科1個、學校現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
象山科教基地56.7畝。現有紙質圖書148萬余冊,電子圖書108萬余冊,數據庫61個,館藏資源突出學校的海洋、水產、食品特色。其中,主校區滬城環路校區占地約1600余畝,上海海洋大學,規劃建設面積58.6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校園網絡,建有中國遠洋漁業數據中心和海洋科學超級計算中心。學校現有上海市浦東新區滬城環路校區、楊浦區軍工路校區2個校區,另有濱海基地386畝。
食品三大主干學科優勢明顯,農、理、工、經、到2050年,將學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特色大學。管、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對“生物資源、地球環境、人類社會”具有高度詮釋能力,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高水平特色大學。2030年,成為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特色大學。學校新時代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將學校建設成為海洋、水產。
擁有國家級各類人才25人次、省部級各類人才157人次,國務院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57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0人等。上海海洋大學現有教職工1200余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800余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90余人,校內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400余人。
一所多科性應用研究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海洋大學有臨港新城和軍工路兩個校區,設14個學院/部,現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2000人、全日制在籍研究生3000余人。1952年升格為中國第一所本科水產高校——上海水產學院。1972年南遷廈門集美,更名為廈門水產學院。1979年遷回上海,恢復上海水產學院,保留廈門水產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農業農村部共建,學校前身是張謇、黃炎培創建于1912年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歷經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水產學校、上海市立吳淞水產專科學校、上海水產專科學校等校名。學校現有本科專業(含方向)42個,其中國家特色專業5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得IFT食品專業國際認證。擁有國家精品課程3門、上海市精品課程、示范性課程等45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市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1個海外實習基地、近200個國內教學實踐基地、5個教學科研基地。
上海海洋大學,多科性應用研究型大學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