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四川省文化館
首頁:
www.scc.org.cn
立即加入,最新動態,學會介紹。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活動。
四川導航。地方導航。
四川省文化館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設立的公共文化服務事業機構,隸屬四川省文化廳。系全省群眾文化的指導中心、創作中心、活動中心、培訓中心和理論研究中心,是全省五級群眾文化網絡的龍頭。
四川省文化館(前身為四川省群眾藝術館)建館于1956年,現館舍占地面積3239.65?,有綜合辦公樓1幢,建于1986年,面積3837?,另在與開發商聯建的昭藝大廈中有公共文化活動用房6645.58?(含地下車庫一、二層2645.28?,占用土地未計入現館舍占地面積)。全館固定資產原值(含土地及原綜合辦公樓3837?,未含新聯建的6645.58?)5532365.49元,其余設備總值203萬元。
四川省文化館編制人員95人(其中20名為自收自支),2006年底全館國家編制在崗職工總數63人(缺編7人正在面向社會公招),其中行政人員20人,業務人員總數43人(含研究館員1人,副研究館員9人,館員22人,助理館員11人)。館內設:行政辦公室、黨辦、理論信息部、文藝創作部、文藝培訓部、音樂舞蹈部、戲劇曲藝部、美術攝影部等9個職能部門和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影視、演藝、民族民間藝術研發4個中心。
長期以來,四川省文化館秉承“改革見成效,創新謀發展”的理念,堅持“面向公眾,服務基層,服務社會”的辦館宗旨,能本聚才、創新謀長、聚合求強,引領和指導全省文化館戰線,大力繁榮群眾文藝創作,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培訓和社會藝術教育,強化基層文化調研和群眾文化理論研究。通過組織全省基層文化館開展國家等級文化館的創建和評估定級驗收工作,研究農村文化站工作開展、人員培訓、公共服務手段等,大力加強戰線網絡建設;通過繁榮群眾文藝創作,組織創作出了上千件思想性、藝術性強,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的優秀作品。其中獲國家群眾文化*政府獎30余件( “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6件、“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8件、“全國老年合唱節”金獎3個、“中國少兒合唱藝術節”金獎1個、“全國殘疾人特殊文藝調演”金獎銀獎6個等),獲。ú浚┘壩乃嚜勴300余件;承擔了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多項重大公益文化活動,如“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成都展演”、“第七屆全國舞蹈比賽”、“四川?北京合作發展周”大型民俗民間工藝展、“四川省第三屆旅游發展大會開幕式”《蜀風神韻》大型民族民間藝術巡游展演、“四川省第四屆旅游發展大會開幕式”《龍騰三江》大型民族民間龍舞藝術表演、“四川省第四屆少數民族藝術節開幕式”大型系列文藝演展等;組織開展了“全省群眾文化歌舞大賽”、“全省群文戲劇曲藝大賽”、*屆、第二屆“全省‘星光燦爛’群文美術書法攝影大展”、“全省新農村?新農民文藝調演”等一系列全省性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以及“慶祝中泰建交30周年大型合唱音樂會(泰國曼谷)”、第五屆、第八屆“世界東北亞國際兒童畫展”、*至十四屆“中國四川國際兒童畫展”、“環美華人歌手賽(美國洛杉磯)”等一系列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承辦了文化部“西部演出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全國少兒歌曲創作培訓班”,舉辦了“全省文化館長(一、二、三期)崗位培訓班”、“全省群文音樂、舞蹈專業干部業務培訓班”、“全省群文美術、書法專業干部業務培訓班”等基層群眾文化培訓近100次;組織了一、二、三屆“四川省社會文化論壇”,主持和參與了《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四川省基層文化建設發展戰略》、《推進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調研報告》、《加快構建覆蓋全省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調研報告》等一系列社會文化重大科研課題研究。通過長期的工作實踐和努力,不斷發揮出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骨干作用,為我省群眾文化事業和基層文化建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