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三江會館
首頁:
www.samkiang.org
新加坡三江會館 , Sam Kiang Huay Kwan。
新春團拜,清明春祭。組織結構,活動消息,最新活動。
規模/三江會館
三江會館規模較大。還曾合資開設平安電影院,上映無聲黑白影片。該館不但有舞臺、電影院、大客廳、撞球室、讀書室等,而且還有庭園,其外觀之美不亞于外國人的俱樂部。會館庭園寬闊敞亮,幽雅靜致,花木清華,足以賓客暢敘桑梓情感之地。
館內匾額題聯也多,有分巡天津河間兵備道胡燏芳題聯:雅會集江揚快海上鷗盟來依北塞,德興聚溟渤幸客中燕集同話南幫。又署蓋平縣知事章遠撰云:卅載官遼郡欣看物質文明日異月新成巨構,三江客營埠喜見精神團結統籌合作建宏規。還有營口縣知事陳文學撰聯:偶現宰官身待看滿縣皆花指把灑共邀遼海月,同為羈旅客休道旁人似草登樓閑話秣陵春。此會館,遠近聞名。
歷史/三江會館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日偽將駐扎在大虎山方面的黑龍江暫編警備*旅調駐營口改稱遼河地區警備司令部,當時的司令部便設在三江會館。
簡介/三江會館
所謂三江會館,即是江浙客商聚會議事的場所。自清康熙二十三年開放“海禁”以來,三江人士便乘船渡海來到遼東經商貿易。當時的蓋平(蓋州)是遼南地區主要的商業口岸,因而三江客商便首先到此駐足謀生。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筑三江會館,乾隆十七年(1752)又重新修茸。隨著蓋平大清河口的淤塞,遼南的商業重心逐步移向水深港闊的營口。道光二十年(1840)在營口建有三江義地,光緒十三年(1887)在該址建筑江浙公所,為蓋平的分館。由于地界狹小,遂于民國八年(1919)在營口二官塘購地建筑新館,并于民國十年(1921)落成開館。其后,館事活動一直延續至營口解放。該館建筑物于近幾年已全部消失。
現狀/三江會館
時越多年,三江會館停辦。之后此處曾開辦過增光小學(私立)、平安電影院、新光小、平安小學等。
特點/三江會館
其建筑廳房40余間,當時已初具規模,但每屆集會擺宴設度深感憋窄,于民國八年(1919年)該館在埠內二官塘(遺址位于現西市區工人文化宮東側)東北處購地,面積3,600余平方米。該館建成四合院套,院前東西各有門房一座,入院有二道墻分筑兩側,正廳7間為集會議事之用。廳正陽上方呈月牙形狀雕刻"三江會館"四個大字,耀眼醒目。再進入便是西式樓房一棟14間,東西房各3間,樓房后東西廂房各5間,青磚烏瓦整齊排列。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