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學院歡迎您。
平頂山學院歡迎您。學院公告,學院新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應用能力強,基礎扎實,知識面寬,掌握電氣工程與控制理論基礎知識,具備電機與拖動技術、電力電子、電氣工程、自動檢測與控制、電力系統等工程技術基礎和應用專業知識的基本技能,能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電機與拖動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設計、運行和科技開發與應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法學
學制四年。培養具有現代法制觀念、法律知識扎實和實際操作技能熟練,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開設有中國憲法、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史、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和國際法等主干課程。
法學(環境保護法方向)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實務操作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及法律服務機構從事環境保護法方向工作,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有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民法學、刑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經濟法、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高等數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等。
行政管理
學制四年。培養能夠掌握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黨和國家的特別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從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從事科研的初步能力的專業管理人才。開設有管理學原理、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商法學、政治學原理、行政學原理、公務員制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現代企業管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組織行為學、宏觀經濟學、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學、管理信息系統、領導學、地方政府與政治、市政管理學、行政秘書與公文寫作等主要課程。
歷史學
學制四年。 該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所開專業課程主要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世界當代史、史學概論、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國際關系史。
小學教育(師范類)
學制四年。培養具有寬厚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和扎實的專業素養,系統掌握教育科學理論和小學教育基本規律,適應 21世紀小學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具有現代教育理念與創新精神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能勝任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與管理的人才。設綜合文科方向、綜合理科方向和雙語方向。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小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基本原理小學課程教學論小學教育科研方法、漢語、兒童文學、小學數學教學法、科技發展概論和學科課程。
漢語言文學(師范類)
學制四年。培養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創新能力的素質全面的中等學校語文教師和功底扎實的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人員。開設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寫作、語文教學論、美學等專業必修課和部分選修課。
漢語言文學(文秘方向)
學制四年。培養適應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比較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素養、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符合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線需要的中、高級秘書,以及從事行政秘書、電子政務、辦公室管理以及文化傳播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文秘與公關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現代漢語、基礎寫作、應用寫作、文書學、現代秘書理論、政治經濟學、檔案管理學、公共關系學、現代管理學、電子政務原理、古代文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等。就業方向:企事業單位、行政單位的秘書與公關人才。
對外漢語
學制四年。培養目標:該專業注重漢英雙語教學,培養具有較扎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較全面了解,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對外漢語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內外有關部門、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及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實踐型語言學高級人才。主要課程有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古代漢語、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當代西方語言學、語言與文化、社會語言學等。
英語(師范類)
學制四年。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熟練的英語語言運用及開拓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能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英語教學及其他工作。主要開設課程有:綜合英語、視聽說、英美概況、英國文學作品選讀、英語閱讀、英語語法、英漢翻譯、語言學、語音學、語義學、英語口語、英語寫作、日語、計算機基礎等課程。
藝術設計(裝潢設計方向)
學制四年。培養具有現代藝術思維能力,掌握裝潢藝術設計方法和具有裝潢藝術設計實踐技能的高級專業人才。開設有廣告設計、書籍裝幀、CI設計、版面設計、材料應用、電腦藝術設計、展示設計、廣告攝影、印刷實踐等專業必修和部分選修課程。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
學制四年。培養熟悉我國有關環境藝術設計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環境藝術設計現狀和發展方向,能夠獨立完成以環境藝術為主的各種設計任務的高級專業人才。開設的課程有:中外建筑史、現代設計史、環藝概論、室內設計原理、園林設計基礎、環境規劃、測量學、建筑物理、景觀設計、建筑設計、家具設計、綜合環境設計、電腦藝術設計等。
藝術設計(陶瓷藝術方向)
平頂山學院學制四年。通過學習陶瓷藝術有關的基本知識,培養具有獨立制作陶藝的技術、技巧,結合現代時尚的念表現、運用陶瓷材料的能力,同時能開辦陶瓷工作室,系統、完整地掌握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專業技能和較高專業修養。開設的主干課程:成型工藝(泥條盤筑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模具成型)陶瓷材料學、泥塑基礎、陶塑(壁飾)、陶塑Ⅰ、Ⅱ、Ⅲ、裝飾技法、日用器皿Ⅰ、Ⅱ、Ⅲ、Ⅳ、釉料配置,窯爐燒制。就業方向:該專業學生在四年的專業學習中,受到了藝術與設計、理論研究與實際操作等各方面的訓練和知識積累,有著扎實的基礎和較強的適應能力,畢業生就業范圍廣泛,可在工藝美術部門、教學和科研部門從事專業陶瓷設計、科學研究和教學等多方面的工作。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及教育實踐能力,能夠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中等學校數學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它教育工作者。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復變函數、微分方程、實變函數、泛函分析、概率論、數理統計、拓撲學、近世代數、微分幾何、初等數學研究、中學數學教材教法、離散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C語言等。
物理學(師范類)
學制四年。主要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實驗技能,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獲得進行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的初步訓練,能在物理學及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教學、科研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和應用研究的人員。開設的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數學物理方法、電子技術基礎、物理實驗學、近現代物理實驗、固體物理、彩色電視原理、物理教育理論系列課程及計算機應用系列課程等。
測控技術與儀器
學制四年。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具備精密儀器設計制造以及測量與控制方面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科研開發、應用研究、運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傳感器原理與應用、機械工程、微機原理與接口、電子測量、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原理、自動檢測技術、工程光學等。
統計學
學制四年。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與經濟學素養,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掌握豐富的現代統計方法,熟練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等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專門高級人才。主要課程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運籌學、微分方程、多元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應用隨機過程、回歸分析、抽樣調查、統計計算、程序設計、會計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財政與金融等。
化學(師范類)
學制四年。主要培養具備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化學教學和化學教學研究的教師及其他教育工作。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無機化學、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實驗、儀器分析、結構化學、化工基礎、環境化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中級無機化學、配位化學、有機波譜分析、有機合成、物理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功能高分子化學、材料化學、煤化學、化學熱力學、化學與健康、綠色化學、現代生活化學、藥物化學、食品化學、生物化學、化學文獻、專業英語、科技寫作、化學電教、精細化工等。
地理科學(師范類)
學制四年,培養具有一定地理學、區域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能勝任中學地理教學和區域經濟、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地質學基礎、氣象氣候學基礎、水文地貌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學、區域分析與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等。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學制四年。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資源與環境調研、監測、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土地管理、環境管理、城建規劃、農業等部門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開發、調研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擁有先進的教學儀器和設備,建有地理信息系統、地圖遙感、自然地理、資源與環境分析、區域規劃模擬等實驗室。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地質學基礎、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國土規劃、測量與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總體規劃等。
旅游管理
學制四年。為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從事旅游開發、管理及導游的中高級適用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旅游學概論、管理學原理、公關禮儀、旅游心理學、旅游資源學、酒店管理、旅游法規、導游學概論、旅游市場營銷學、旅游客源國概況、旅游英語等。
生態學
學制四年。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生態學基本原理與方法,具備應用農業生態學、森林生態學、動物生態學、恢復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等生態學專業知識的復合型高級人才。擁有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建有河南省林業廳“低山丘陵區生態修復重點實驗室”和魯山縣昭平湖林-草-畜復合經營實習基地等。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生態學基礎、環境學概論、地學基礎、農業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生態工程學、動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植物學、普通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生態學試驗等。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接收嚴格科學思維與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具有一定的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以及變化、資源環境管理、環境保護、3S技術,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和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主干學科地理學與環境學。2013年平頂山學院環境科學學院面向全國開始招生。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以城鄉資源、環境為對象,著重研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人類生存環境的相互關系。培養具備地理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后能在城鄉建設、國土規劃、土地管理、自然資源與旅游資源開發管理、環境保護、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大型企業等部門從事規劃管理、經濟策劃的高級應用型人才。2013年平頂山學院環境科學學院面向全國開始招生。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學制四年。主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掌握計算機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具備計算機學科系統的軟、硬件知識和基本的應用開發技能。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計算機導論、C/C++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字電路與數字邏輯、數據結構、數值分析、計算機組成原理、匯編語言、計算機通信與網絡、編譯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數據庫系統原理、軟件工程、多媒體技術等。
化學工程與工藝
學制四年。主要培養具備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方面的知識,能在化工、石油、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無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有機化學及實驗、物理化學及實驗、儀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工制圖、化工傳遞過程、化工設計、分離工程、精細無機化工、精細有機化工、化工過程系統模擬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化工設備機械基礎、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工系統工程、專業外語、精細化工產品分析、催化作用及催化劑、高分子化學、功能高分子化學、材料化學、煤化學、環境工程、化工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化工文獻檢索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
學制四年。培養目標:該專業旨在培養能比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市場營銷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具備市場營銷、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和法律等方面知識和能力的市場營銷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既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管理的實踐性工作,也可在高校、研究機構從事市場營銷管理的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課程有: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經濟法、消費者行為學、市場調查與預測、企業戰略管理、組織行為學、電子商務、國際市場營銷、廣告與促銷管理等。
會計學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基礎會計、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統計學、財政學、會計電算化、經濟法、審計學、稅法等。
軟件工程(網絡工程師方向)
學制四年。主要培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熟悉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及工作原理,具備網絡工程規劃、設計與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工程應用型人才。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計算機導論、面向對象的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網絡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原理、網絡協議分析、網絡程序設計、網絡系統管理與維護、網絡信息安全、廣域網技術、網絡綜合布線、計算機網絡工程、網絡故障分析與測試、無線網絡技術等。
軟件工程(JAVA工程師方向)
學制四年。主要培養具有計算機軟件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軟件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各類Java開發技術,具備企業級應用軟件的設計、開發、維護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較強項目實踐經驗的工程型應用人才。該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計算機導論、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軟件工程概論、軟件測試技術、軟件過程與管理、統一建模語言、軟件系統設計與體系結構、JAVA程序設計、J2EE企業級應用開發和J2ME設計等課程。
軟件工程(數字藝術方向)
學制四年。主要培養掌握計算機及多媒體基本理論,熟悉各種數字媒體創作工具,具備較高的美術鑒賞和設計能力,具有影視節目制作、動漫設計制作、數碼視頻編輯等技能的復合型應用人才。該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計算機應用技術、程序設計基礎、多媒體技術概論、數字媒體藝術概論、動畫原理、平面設計軟件、二維數字動畫、數字攝影與攝像、影視三維特效制作、電視頻道及節目包裝、數字合成技術、數字短片制作、動畫劇作等課程。
播音與主持藝術(英語方向)
學制四年。該專業為廣播電視系統和其它傳媒機構培養能熟練運用英語、漢語兩種語言以及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能擔當播音主持人、記者、編輯等職業高級專門人才。課程設置:英語語音與發音理論、英語視聽說、英語口語、英語播音理論與實踐、表演、形體、新聞采訪寫作、電視節目編輯與制作、英語節目主持、廣播電視概論、播音制作基礎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漢語方向)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漢語言文學、播音學以及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能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復合型人才。課程設置:播音發聲學、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主持、電視播音主持、文藝作品播演、播音學概論、新聞學概論、新聞采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普通話語音規范、用氣發聲吐字歸音技巧、影視配音技巧、節目主持人策劃、采訪主持技巧、電視專欄主持等。
廣播電視編導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具有廣播、電視節目的編輯、導演能力的多功能復合型人才,畢業生能在各類電臺、電視臺、影視制作公司、音像公司等文化傳播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公關、宣傳崗位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的采編、編輯、導演和研究工作。課程設置:大眾傳播學、廣播電視概論、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選講、古代文學作品精讀、新聞采編、非線性編輯、廣播電視編導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影視藝術概論、攝像藝術、影視劇本創作、影視表演藝術、廣播電視節目導演、廣告學、廣播電視新聞名作分析、廣播電視節目剪輯藝術、三維動畫、廣播影視聲音研究、影視配音技巧等。
廣告學
學制四年。培養適應21世紀廣告市場的特殊經濟需要、掌握系統的廣告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具備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媒介發布與效果評估以及良好的人際溝通與表現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應具有廣告調查、廣告策劃、廣告創意與表現、廣告文案寫作、廣告媒體投放及廣告效果評估等專業基本技能;具有健全的職業心理素質,以及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思維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大眾傳播學、廣告學概論、素描與色彩、中國現當代文學經典選講、中外廣告史、廣播電視概論、廣告媒介、廣告創意與案例、廣告文案、古代文學作品精讀、廣告設計基礎、電腦圖文設計、廣告心理學、市場營銷學、廣告調查與效果測定、CI策劃與設計、廣告策劃、廣告攝影與攝像、廣告經營與管理等。
戲劇影視文學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的扎實基礎、具備戲劇、影視文學基本理論及劇本創作、改編、評論能力的專業人才。能勝任戲劇、電影、電視的研究和評論工作,創作和改編戲劇、影視劇本。課程設置:戲劇概論、電影學、影視編劇技巧、戲劇理論與批評、中外戲劇史、中外電影史、藝術概論、美學原理、戲劇影視文化管理、表演學基礎、導演學等。
音樂學(師范類)
學制四年。該專業嚴格遵循素質教育的原則,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嚴格系統的音樂理論和技能,熟練掌握教育教學基本理論、規律和技能的中高等學校音樂教師、教學研究以及其它音樂工作者。主要課程:音樂基本理論、視唱練耳、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音樂、中外音樂史、合唱與指揮、民族發間音樂概論、音樂美學基礎、形體與舞蹈、樂隊配器法、作曲等。
音樂表演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學生系統掌握音樂表演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技巧,樂理與視唱練耳、聲樂、鋼琴、器樂、舞蹈、合唱與指揮、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音樂、配器法、藝術概論、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鋼琴基礎、鋼琴重奏、指揮法等。
音樂表演(曲藝表演方向)
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學生系統地掌握曲藝表演(河南墜子、大調曲子、三弦書、相聲、小品等)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技巧,專業主修(相聲、小品、河南墜子、三弦書、大調曲子、大鼓書、三弦、二胡、墜胡、板胡、八角鼓等)、樂理與視唱練耳、音樂作品分析與寫作、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聲樂、形體訓練、曲藝概論、喜劇美學、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等。
美術學(中國畫方向)(師范類)
美術學(油畫方向)(師范類)
音樂學(小學教育方向)(師范類)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普通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現代教育技術、小學音樂、音樂教學法、樂理、視唱、琴法、舞蹈、藝術概論。
美術學(小學教育方向)(師范類)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普通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現代教育技術、小學美術、美術教學法、色彩、素描、設計、藝術概論。
學前教育(音樂方向)(師范類)
普通心理學、教育原理、學前教育史、學前教育學、琴法、音樂、舞蹈、兒童文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游戲理論與指導、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幼兒園課程。
學前教育(美術方向)(師范類)
普通心理學、教育原理、學前教育史、學前教育學、素描、色彩、中外美術史、簡筆畫、兒童文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游戲理論與指導、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幼兒園課程。
學前教育(普通方向)(師范類)
普通心理學、教育原理、學前教育史、學前教育學、素描、色彩、中外美術史、簡筆畫、兒童文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游戲理論與指導、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幼兒園課程。
體育教育(師范類)
學制四年。該專業旨在培養具備體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應用這些知識、技能的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體育教學、訓練和研究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開設的專業主干課程有:體育學、教育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學校體育學、運動保健學、體育概論、體育統計學、體育科研方法導論、田徑、球類、武術、體操、健美操等。
社會體育(師范類)
學制四年。該專業主要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區域經濟和文化發展所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協調發展,系統掌握體育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適應性和創新精神,能從事群眾性及社區體育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運動訓練、市場經營管理、體育保健康復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專業主干課程:體育學、管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心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測量與評價、社會體育導論、體育公共關系學、體育管理學、社會體育組織與管理、籃球、武術、足球、健美操、網球、舞龍舞獅等。
藥學
學制四年。培養具有較扎實的化學、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知識,系統地掌握藥學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備從事藥物研發、生產、檢驗和銷售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在藥物研究單位、醫藥企業、藥品檢驗、藥事管理部門和藥房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醫藥人才。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生理學及實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等。
專科專業護理
學制三年。該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美德和為衛生事業獻身精神的高級護理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學、西醫護理學基礎組織胚胎學、藥理學、免疫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病理學、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科、社區、康復等護理學。該專業突出技能訓練、錘煉道德情操、強化素質訓練。畢業生應具備能夠靈活運用護理程序收集病人資料、分析和診斷一般健康問題、制定護理措施、實施整體護理、進行效果評價;有規范的基礎護理和各科護理的基本操作技能;有對極危重病人應急處理能力和配合搶救能力,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服務意識;扎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的醫療技能,掌握和熟悉人類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的診治的基本知識,熟練掌握醫療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熟練掌握疑難、急重病人護理的基本原則和操作技術,專科護理和專門監護技能以及醫院護理管理工作相關知識。掌握一門外語,熟練使用計算機。學生畢業后可在各大中型醫院、保健院、衛生防疫等部門從事護理、檢驗及醫藥管理等工作。
軟件技術(WEB應用開發)
學制兩年。該專業與ATA公司合作培養,同步引進全球知名IT公司的相關課程和技術,采用案例式教學。主要培養具有基本WEB的internet應用開發和網站設計制作的應用型人才。學生通過學習可取得全球認可的多個專業證書。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技術、C#程序設計、ACCESS數據庫、TCP/IP基礎、SQLSERVER安裝與維護、美工基礎及FLASH、DREAMEAVER制作、XML及相關技術、LINUX安裝與配置、網絡安全與病毒防護、軟件文檔寫作、電子商務、軟件工程與團隊開發。認證課程有C#程序設計、SQLSERVER安裝與維護、網絡安全與病毒防護。
影視動畫
學制兩年。該專業與AdobeE公司合作培養,同步引進Adobe公司先進的平面和影視方面的相關課程和技術,采用案例式教學。要培養具有影視后期制作和動畫設計方向的應用型人才。學生通過學習可取得全球認證的多個專業證書。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技術、素描、色彩、藝術欣賞、動漫設計繪制技巧、非線性編輯、二維動畫基礎、Adpotoshop、三維數字動畫制作技巧、多媒體動畫制作3dmax、MAYA制作三維動漫、游戲影視音樂。認證課程有Adpotoshop、三維數字動畫制作技巧、多媒體動畫制作3dmax、MAYA制作三維動漫。
計算機網絡技術
學制兩年。該專業與全美教育技術服務公司(ATA)合作培養,同步引進全球先進的網絡集成技術的相關課程和技術,采用案例式教學。主要培養具有系統的網絡建設與集成知識的應用型人才。學生通過學習可取得全球認可的多個專業證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程序設計基礎(微軟MAC 證書)、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操作系統基礎、關系數據庫基礎(微軟MAC 證書)、Windows 2000Server配置與管理(微軟MCP 證書)、Linux用戶基礎(Turolinux操作員證書)、病毒防護技術CP/IP基礎、網絡綜合布線、網絡測試與故障診斷、網絡設備管理、網頁制作、網絡入侵的檢測與防范、中小企業網絡構建(華為認證助理網絡工程師)、網絡集成案例分析等。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商務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工商管理基本理論,懂得國際國內企業管理的策略及方法,具有綜合管理、決策和領導能力,能夠從事各類企事業單位管理工作及各類業務部門專業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工商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市場營銷、財務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商業環境、商法、商業決定、商業策略、調查報告、職業發展管理、共事和領導、活動管理、通訊和信息管理、市場規劃、雇傭關系、電子商務實務、質量管理等。
市場營銷(中外合作辦學)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營銷管理、策劃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精通外語、熟悉國際商務慣例和市場運作機制,具有市場開拓能力,具有計算機操作技能和英語應用能力,適應中外企業營銷崗位需要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市場營銷、財務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商業環境、商法、商業決定、商業策略、調查報告、市場營銷智能、廣告和推銷、市場規劃、銷售計劃和實踐、管理會計、人力資源管理、網絡營銷、財產法等。
計算機網絡技術(中外合作辦學)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主業技術、通曉外語、熟悉國際慣例的涉外企業和IT行業技能型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平臺、系統分析、編程、數據庫設計、網絡概念、個人技能開發、信息系統工程、信息系統、網絡技術、終端用戶支持、網頁設計、電子商務技能、電子商務策略、Visual編程、IT管理、數據分析和設計等。
藝術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高藝術設計審美素養、從事創意設計與制作、熟練掌握平面視覺傳達設計的手段,各種平面和網絡設計軟件的應用和多媒體技術的實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歷史和現實參考、職業研究、概念衍生、批判學、概念應用、畫圖技巧和方法、多媒體網絡設計、文化詮釋、設計和生產流程管理、廣告藝術方向、映像學、大眾文體應用、設計方法、設計原則、動畫技巧等。
藝術設計(陶瓷藝術方向)
培養目標:該專業旨在培養較高藝術設計審美素養、能夠從事陶瓷藝術創作、陶瓷以及相關工業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面向陶瓷設計與生產*線的、具有國際視野和英語交流能力的專門實用人才和具備相關學業基礎能夠在國內或出國留學繼續深造的學術性人才。
主要課程:1.引進英方的16門BTEC HND全英或雙語課程: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Art and Design(電腦藝術設計), Managing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Process(設計與生產管理),Ceramics(陶瓷設計),Historical and Contextual Referencing(歷史背景),Professional Studies(職業研究),Ideas Generation(創造性思維),Critical Study(批判研究),Ideas in Context(背景理念),Drawing Techniques and Approaches(繪畫技法),Design Principles(設計原則), Developing a Personal Style(設計風格), Editorial Design(編輯設計), Packaging(包裝),Cultural Interpretation(文化解讀),2D 3D 4D Digital Applications(數碼設計與應用),Visual and Personal Presentation(視覺與個人表現技法)
2. 英語課程: 英語讀寫,英語聽說,演講與口頭陳述。 3.專業基礎課程:陶瓷材料,陶瓷燒制工藝,陶瓷模型制作,雕塑,裝飾畫,立體構成,圖案、陶藝等。4. 實踐課程:藝術考察,藝術實踐,畢業設計等。
重點學科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凝煉方向,以學科建設匯集隊伍,以學科建設創品牌。篩選確定了4個A級重點建設學科:生態地理學、區域經濟學、文化學、應用化學;3個B級重點建設學科:教育心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體育教育訓練學;2個重點建設實驗室:低山丘陵生態環境與生態修復和應用化學實驗室。其中,生態學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低山丘陵區生態修復實驗室被批準為河南省林業廳重點實驗室,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小學教育、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普通話語音與播音發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小學教育心理學和軟件工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不斷加強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教師出版學術著作275部;完成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730多項,其中獲獎項目34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2400多篇,其中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0多篇,被SCI、EI、ISTP收錄80多篇,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或在國際學術會議交流50余篇,地廳級以上獲獎論文220多篇。《平頂山學院學報》刊登的文章被中國人大報刊資料復印中心和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轉載、檢索的比率達85%以上,在同類院校學報中位居前列。學校在2013年5月10日正式成立國內高校*家雅樂團。
現任領導許青云,黨委書記,碩士、教授,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聯系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師范教育學院。
王文鵬,男,現任平頂山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張清廉,黨委副書記,教授,負責組織建設、人才、黨校、老干部、關心下一代、工會、機關黨的建設工作,分管組織部、黨校、離退休工作處、工會、機關黨總支,聯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張清林,黨委副書記,負責思想政治教育、宣傳、統戰、精神文明建設、維護穩定、共青團、國防教育工作,分管宣傳部、統戰部、文明辦、學工部、團委、人民武裝部,聯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音樂系。
羅士喜,副院長,博士、教授,負責人事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監察、審計工作,分管人事處、國有資產管理處、監察處、審計處,聯系醫學院、軟件學院。
閆天德,副院長,負責基本建設(教職工公寓建設)、后勤管理、安全保衛、征兵工作,分管基建處、后勤管理處、保衛處、人民武裝部,聯系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楊風嶺,副院長,博士、教授,負責科研外事、圖書資料建設、繼續教育工作,分管科研外事處、圖書館、繼續教育學院、低山丘陵區生態修復重點實驗室等研究機構,聯系新聞與傳播學院、體育系。
袁桂娥,副院長,碩士、教授,負責教學管理、現代教育技術管理、教育科學研究、計算機網絡管理工作,分管教務處、教學督導辦公室、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教育科學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網絡計算中心,聯系文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
蘇曉紅,副院長,博士、教授,負責學生管理、招生就業、學報工作,分管學生處、招生就業處、學報編輯部,聯系經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田建偉,紀委書記,碩士、副教授,主持紀委全面工作,聯系化學化工學院、政法學院。
張久銘,工會主席,教授,主持工會全面工作,聯系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平頂山學院的前身為1977年的平頂山師范大專班,1984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平頂山師范大專班的基礎上建立平頂山師范專科學校,1992年4月更名為平頂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平頂山學院。
歷經30多年的發展,學校從一個僅有一兩百人的師范大專班變成了如今擁有教職工千余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730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近10000人,17個院(系),4個教學部(中心),60個本(專)科專業的綜合性大學。平頂山學院現在擁有3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門省級精品課程(成功轉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2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30多年來共為國家培養了3萬多名優秀人才。
學校不斷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實行開放教學。先后與國內三十多所重點大學開展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學校曾與白俄羅斯大學和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雙方互派教師和留學生,加強信息、學術等多方面的交流。與港澳和臺灣地區的交往也日益增多。
2009年10月臺灣南華大學校長陳淼勝教授訪問我校,兩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結為姊妹學校。我校派出16名師生赴南華大學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訪問學習,受到南華大學的熱情接待。雙方就教師互訪、教學資源共享、學術研討、學術刊物交換、研究生教育及本專科學生交流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達成了共識,為兩校今后進一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與英國愛德思國家學歷與職業資格考試委員會合作辦學我校國際教育交流學院BTEC HND項目。
由(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EAIE)、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學會(AASCU)共同管理與合作,執行模式為“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BTEC HND中英合作辦學項目,大專層次,學制三年,計劃內招生,設有市場營銷、商務管理、藝術設計(平面設計方向)、藝術設計(陶瓷藝術方向)和計算機網絡技術五個專業(方向)。學生修業期滿成績合格,可獲平頂山學院大專文憑和英國國家高等教育文憑(BTEC HND);成績優秀者可參加國內專升本考試的選拔與推薦,也可申請到英聯邦、歐洲、北美高校續讀一年以獲得本科文憑。
“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學習結束修完規定學分后可獲得中美雙方的學士學位證書和本科畢業證書。
地址:新城區未來路南段
郵政編碼:467000
學院現有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師范教育學院、政法學院、國際教育交流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護理學院、體育系、音樂系等17個教學院(系)和公共外語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網絡計算中心等教學部(中心)、并設有繼續教育學院;現設有60個本(專)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醫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300余人,成人繼續教育在籍生近10000人。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是平頂山學院最早設立的教學院系之一,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數學教育專業和綜合理科專業,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專科學生近900人。
師資力量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現有在職教師34人,其中正副教授9人,講師16人,博士碩士14人,他們中有曾憲梓教育獎獲得者、省市勞動模范、省市優秀教師、省市文明教師、新長征突擊手、省學科帶頭人、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師、市青年科技專家。
學術成就
全院教師求真務實,團結奮進,堅持以培養高素質中學數學教師為目標,教學、科研、管理并重,在課程建設、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學、科研成績顯著。現有《解析幾何》、《教材教法》、《高等數學》三門省級優秀課程。在《數學的實踐與認識》《數學教育學報》《生物數學學報》《數學季刊》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82篇,編寫出版教材20余部,主持或參與完成省市級教研科研課題30余項,20多項科研成果和教研成果獲得省級市級獎勵。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堅持教書育人,曾有兩個班級分別被評為省先進班集體、省文明班集體,多人被評為省三好學生。
1.隨機人口動力系統問題研究(199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
2.生物種群發展系統的定性問題研究(1994年河南省教委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
3.林齡結構模型及有關參數的預測研究(1996年河南省教委科技攻關課題)
4.森林病蟲害的定量描述與定性分析(1998年河南省教委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
5.經濟增長中的投資控制系統模型及其定性問題研究(1998年河南省教委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
6.生物種群經濟動力學模型與較優捕獲控制問題研究(1999年河南省教委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
7.河南省公共人力資本的定量描述與定性分析(2004年河南省教育廳青年人才基金資助課題)
8.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問題研究(2002年平頂山市科技攻關課題)
9.高師數學專業課程體系與課程改革問題研究(2001全國高師數學研究會課題)
10.高師數學專業培養目標及其實現研究(河南省教育廳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改革課題)
等等
學生發展
截至目前,先后有一千三百多名畢業生走向社會,他們中有大學教授、領導干部、博士、碩士,更有眾多教學一線的優秀骨干教師。各屆畢業生以其良好的素質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多年來形成了良好的教風學風,這里充滿溫馨的人文情懷。面向未來,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將廣納賢才,齊心協力鑄就更加絢麗的輝煌。
新聞與傳播學院平頂山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是新成立的一所培養新聞與傳播專門人才的學院,設有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語言文學四個教研室和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現代傳媒研究所。
學院現有四年制本科專業2個: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三年制專科專業1個:新聞與采編。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教職工22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講師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5人,在讀博士2人。我院與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以及河南電視臺、平頂山電視臺、平頂山日報社等多家媒體長期合作,并聘請一些資深專家、業內著名人士為兼職教授,同時在相關媒體建立了專業實習基地。學院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510名。
新聞與傳播學院是平頂山學院校級重點學科“文化學”以及省級精品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和校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現代漢語”的依托院系之一。幾年來,學院教師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不斷加強科研工作,已完成學術專著、教材10余種,發表論文近200篇,獲省部級、廳級科研獎勵20項,承擔*和省部級、地廳級社科基金項目30項。
作為平頂山學院最年輕的學院之一,新聞與傳播學院秉承面向世界,面向新時代,努力探索先進的新聞與傳播學的研究和教育理念,為社會培養和造就政治文化素質高、熟練掌握現代傳播技術、精通外語、具有現代管理意識的新一代應用型新聞與傳播人才,爭創一流的新聞與傳播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始建于1978年,是我校創建最早的院系之一。學院現有物理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三個本科專業,電氣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兩個專科專業。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現有專職教師32人(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22人),兼職教師10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級職稱16人,中級職稱15人,有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平頂山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平頂山市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平頂山市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等。還聘請客座教授、兼職教授4人。鄭州大學霍裕平院士、北京大學趙凱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漆安慎教授、河南師范大學魯公儒教授、蘭州大學孔祥忠和王學智教授等國內著名專家曾應邀先后來院講學。近年來,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教師先后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教委世行貸款項目、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河南省教改項目、平頂山市科技攻關項目等52項,其中獲地廳級以上科研獎、優秀教學成果獎23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國內核心期刊82篇,被SCI、EI、ISTP收錄29篇,獲地廳級以上獎24篇;主編或參編教材32部。電氣信息工程學院現有39個實驗室,涉及普通物理、近代物理、電工電子、電氣與控制、通信技術等專業領域,其中光學、過程控制、電工學、電子技術、自動控制與微機控制、可編程控制器、單片機、通信原理、高頻電路、信號與系統等實驗室設備先進,在我院的教學和科研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經濟與管理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獨立于2005年,其前身是管理科學系,最早創辦于1992年的實用人才大專班(財會班)。十余年來,經濟與管理學院本著“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理論與技能并重”的辦學思想,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壯大,現設置有四個本科專業:會計學、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四個專科專業: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與英國聯合辦學專業兩個:市場營銷學、商務管理;成人教育有三個本科專業、四個專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000余人,成教生300余人。
經濟與管理學院作為重點發展的學院之一,近幾年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跨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現有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會計手工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市場營銷實驗室四所,立足教學、服務社會,建立有多個實習、見習基地。擁有一支德才兼備、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3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講師16人,助教11人;博士2人,碩士9人,在職碩士10人。
我院治學嚴謹,學術氛圍濃厚,科研和教研成果顯著。其中:編寫、出版教材及著作60余部;在《管理世界》、《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國際金融》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物30篇;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40余項(其中*6項,省部級14項),獲獎項目及成果30余項。涌現出了河南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專家、平頂山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平頂山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及平頂山市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等一批專家型、雙師型的教師隊伍。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始建于1978年,是我校成立最早的系室之一,也是平頂山市化學化工學會、平頂山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和平頂山學院分析測試中心所在地。20多年來,已為社會輸送畢業生2000多人,他們大多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績。
化學化工學院設有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兩個本科專業,化學教育、應用化工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三個專科專業,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及高級實驗師12人,兼職教授4人。教師隊伍中有博士1人,碩士21人,省、校級中青年骨干教師7人,師資隊伍強大;有1人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獎,1人獲得李政道獎學金,5人獲得省、校課堂教學優秀獎,十余名教師被評為校優質課教師;化學化工學院還有河南省人大代表1人,河南省政協委員1人,平頂山市政協常委1人,平頂山市人大代表1人;河南省"文明教師"2人,省、市"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4人,平頂山市"優秀青年專家"5人,平頂山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名,平頂山市"十大女杰"1人,平頂山市"青年崗位能手"2人,社會影響廣泛。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兩門課程被評為河南省"優秀課程",化工工藝專業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新專業",分析教研室被評為河南省"巾幗建功標兵崗",《有機化學》被評為校"精品課程",《物理化學》、《化工原理》被列為校重點建設課程,專業力量雄厚;化學化工學院擁有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現代化大型儀器及完備的基礎實驗設施,設有無機、有機、分析、物化、教法、化工等學科實驗室和研究室,教研條件優越。
多年來,化學化工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目標,不斷加強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樹立了良好的教風、學風。化學化工學院教師勤于業務,深入科研,累計發表科研論文300余篇,其中有46篇被SCI、EI、ISTP收錄,完成科研課題30余項,獲得省、市級科研獎勵30余項。2001年5月,在河南省第七屆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選中,平頂山市共獲得了7個二等獎,其中就有5項是化學化工學院教師的論文。2003年,在河南省第八屆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選中,化學化工學院獲得8個二等獎。學院積極組織精干力量開展科研開發和技術服務,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做出了顯著貢獻。化學化工學院學生勤奮好學,勇于爭先,形成了"講紀律、講學習、講團結、講奉獻"的健康風尚,曾有2個班級被評為河南省"先進班級體",2名學生被評為河南省"文明學生"。學生管理工作成績突出,位居全校前列。1996年化學化工學院黨支部被評為平頂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1999年化學化工學院被命名為平頂山市"青年文明號",2001年被命名為平頂山市"巾幗文明示范崗"。
成人教育學院
平頂山學院成人教育始于1992年,是河南省高校創辦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較早的院校之一。平頂山學院成人教育依托學校的教育資源,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力量雄厚、管理高效的成人教育教學和管理隊伍,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在辦學指導思想上,始終把為基礎教育服務和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作為宗旨,堅持質量*,信譽至上,以質量求發展的辦學方向。采取以德為首,教育為主,育人為本,嚴格管理的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保證了學校成人教育的健康發展。
學校成人教育在師范專科學歷教育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專業設置、辦學層次和辦學規模,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相繼開辦了網絡專升本教育、函授專升本教育及研究生教育。我校除開展學歷教育外,還舉辦了包括教師繼續教育在內的多渠道、多領域、多層次培養、培訓,較大限度地滿足了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創新和科技發展以及人們終身學習的需要。已形成了涵蓋非師范教育及其它專升本教育、各類培訓等在內的多層次辦學體系。我院是河南省教育廳命名的“河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和“河南省中小學校長培訓基地”。2005年被平頂山市人事局批準為“平頂山市國家公務員教育培訓基地”。目前,各類成人教育在校生6000多人,專業達36個。成人教育已成為學校辦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注重按照成人教育的特點和規律,組織和實施教學,并實行嚴格的監督、檢查與評估制度,以保證教育教學的質量。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為提高平頂山地區基礎教育師資水平,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21世紀是知識競爭、人才競爭的時代,平頂山學院成人高等教育,按照科技興國的戰略,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在繼續辦好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的同時,大力開展學歷后的繼續教育及各類非學歷培訓,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軟件學院
2004年4月經省教育廳批準,我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軟件學院,并于2005年10月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分離成為學校的二級學院,為軟件學院更進一步向正規化、科學化軌道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作為新興的IT職業類教育,軟件學院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長。
學生人數從04年的78人,發展到目前在校生規模達到1600多人;從04年的兩個專業,發展到目前開設有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和影視動畫制作5個專科專業,并與2007年成功申辦軟件工程本科專業,專業涵蓋數據庫技術、網絡工程和網絡應用、多媒體應用三大方向,可進行9個IT崗位的技能型及高級軟件應用兩個層次人才的培養。
在專業建設的同時,軟件學院十分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特別是針對職業教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62人,其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34人,具有中、高級職稱教師24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各2人,平頂山市優秀青年科技專家4人,具有微軟、IBM、銳捷網絡、Adobe等知名廠商認證講師資格教師34人。幾年來,軟件學院教師先后完成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1項,省教育廳項目15項,平頂山市科技攻關項目21項,其中,獲得市科技獎12項,省科技獎8項。發表各級專業學術論文54篇,其中核心期刊35篇。參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1部。初步形成了學歷層次高、職稱結構合理、科研能力強,具有實際項目經驗的專業教師隊伍。
為滿足軟件學院實驗、實訓教學的需求,學校先后投入900余萬元進行學院實驗教學網絡環境的建設工作。先后建成軟件實訓實驗室8個、網絡管理實訓實驗室2個、網絡技術實訓實驗室1個、影視制作實驗室1個,動漫制作實驗室1個。高性能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品牌計算機等800余臺。建立了可同時滿足130人訓練的綜合實訓教學平臺,可使學生在校就能進行崗位技能的訓練。
在硬件建設的基礎上,軟件學院確立了以專業教學為核心、以崗位技能和職業素質教育為兩翼的三線培養模式。在專業建設方面,一是通過課程置換方式引進微軟、IBM、銳捷網絡、Adobe、大洋等知名IT公司的優秀教育資源和認證證書,保證學習技術的先進性,實施“雙證”培養模式。二是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強化實驗、實訓環節的專業教學,利用課程實訓、專業實訓和畢業實訓提高學生的技術綜合應用能力。三是采用案例式教學方法,將理論和實踐無縫結合。在崗位技能培養方面,通過組織“1-7”課題小組方式,在實驗、實訓教學中引進崗位管理流程并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熟悉的崗位技能的需求。
在此基礎上建立并組織實施“虛擬職場環境”進行學生在校創業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在具有一定專業基本知識的基礎之上,掌握一、兩種較為突出的、符合IT行業要求的專業技能和崗位技能,同時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溝通能力及團隊精神。學院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組織、參加各類社團活動、興趣小組和各種比賽。并定期、不定期的組織各種學術報告和學術講座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IT技術的發展。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是我院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現有教師27名。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6名,中級職稱10名,初級職稱11名,外籍教師3名。高級職稱占教工總人數的25%。同時我院有兼職客座教授3名。教師中出國訪問學者1名,國內名校訪問學者8名,外國語學院有2名教師被定為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被定為學術帶頭人。現有在讀博士1名,碩士研究生24名,全院目前共有教學班34個,在校生1100余人。我院擁有現代化多媒體語言實驗室5座,英語廣播發射臺2座,儀器設備價值138.42萬元。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培養現代化英語人才,提高我院學生的專業素質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我院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嚴格管理,不斷開拓進取。全體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敬業奉獻,碩果累累。外國語學院曾多次被評為學校"先進院室",院黨總支也多次被評為"優秀黨總支",04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教師總共獲省級"高校教書育人獎"1人次;省優質課教學一等獎1人次、二等獎1人次;市"優秀教育工作者"8人次,教學成果獎7人次;校級青年教師課堂優秀獎多次。在全國師范英語專業水平測試中,我院獲得全省師專單項*、總分第二的好成績。學生在省"園丁杯"及"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英語演講比賽中分別獲二等獎1人次、三等獎2人次;獲全國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河南賽區優勝獎2名;在省"教師技能大賽"中分別獲一等獎1名、三等獎1名;在學生軍訓和管理中多次獲得好成績。全方面的鍛煉使學生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率基本達到90%。
我院教師以科研促教學,已完成省級科研項目3項,市級項目4項,校級項目16項;公開發表論文140余篇,主編或參編教材20余部;榮獲河南省教育院統科研獎勵著作類一等獎1人次;市級社會科學優秀論文及著作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1人次,三等獎3人次;中南七省區外語教學優秀論文三等獎2人次;省級科研先進工作者3人次。
嚴格的管理帶來了良好的院風、班風和學風。全院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團結一致、奮發向上,高標準、嚴要求,為把平頂山學院外國語學院建設成為高水平、高素質英語人才的培養基地而努力奮斗。
外國語學院師生正乘著學校第三次創業的東風、同心同德、銳意進取、廣納賢才,力爭取得更大的成就和長足的發展,齊心協力鑄就更加絢麗的輝煌。
政法學院
政法學院成立于1992年,前身是政史系,現設法學、行政管理(電子政務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歷史教育四個本、專科專業。
法學本科專業主要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實務操作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及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專門人才。
行政管理本科專業(電子政務方向)主要面向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事業單位、社會管理等部門培養既懂得現代管理理論,又掌握先進信息技術,從事電子公務和電子政務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事政務工作,適應21世紀國際化、現代化管理需要的高級應用型、復合型政務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和歷史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初中政治、歷史教師和市、縣文化系統工作人員以及少量其他行業人員。多年來,政法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目標,不斷加強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政法學院師資隊伍較強、發展潛力巨大。現有專兼職教職工4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有博士、碩士學位(含在讀)的12人。教師隊伍專業基礎扎實,教學能力強,職業道德高尚,并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較高的科研水平,先后參加原國家教委高教司、中南五省、河南省教委以及其他單位組織編寫的教材二十余部,獨著、參編專著30多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四百篇,完成省地級科研項目20多個。曾獲中華全國總工會、曾憲梓教育基金以及省、市各級獎勵十余人次。
平頂山學院高度重視政法學院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平頂山市檢察院簽定聯合辦學協議,先后在平頂山市人民檢察院和縣(市)區檢察院建立“平頂山學院法學教學科研基地”、“平頂山學院法學教育實習基地”,組織開展法學科研項目研究和學術交流,有計劃安排政法學院法學專業學生進行實習、實踐活動,既活躍了學術氣氛,又加強了我政法學院與法學界的聯系。
政法學院學生勤奮好學,勇于爭先,逐漸形成了“講紀律、講學習、講團結、講奉獻”的良好學風,學生管理工作成績突出,常走在全校前列,有15個班級先后獲得“河南省先進班集體”和36名學生先后獲得“河南省三好學生”、“河南省優秀學生干部”、河南省暑期“大學生三下鄉”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平頂山學院政法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常年堅持開展青年志愿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經過10多年來努力,政法學院不僅在教學、科研和學生管理各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同時也為社會輸送了大批人才。今后政法學院師生定會繼續努力,不斷創新,力爭取得更大的成就,開創一個更新的局面。
環境與地理科學系
環境與地理科學系(原地理系)始建于1985年。現設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和"旅游管理"三個專業,分別培養地理科學的教學和研究人員;為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培養從事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和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應用型人才;為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培養從事旅游開發、管理及導游的中高級適用人才。建系以來,為社會輸送人才1000多人,畢業生中多人獲碩士學位,一人獲博士學位。
師資力量:全系教師26人,其中副教授12人。研究生15人,在讀博士1人,10人先后到重點大學作國內訪問學者。外聘客座教授2名,其中一名為中科院院士劉嘉祺先生。經常邀請專家院士作學術報告,舉辦或參加省內外學術會議,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
辦學特色:狠抓質量、勇于改革、注重實踐,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的進程中,環境與地理科學系教師積極轉變教育觀念,狠抓專業課程方案建設,積極參與國家、省市、校等多項教研改革項目,形成了理論性課程和實踐性課程相結合,必修課和選修課相互輻射的課程方案。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地球概論、地圖與遙感、地質學基礎、土壤與生物、氣象氣候學基礎、水文地貌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鄉土地理、旅游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全球變化、地理學研究方法、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從2000年起,為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該系與政史系互開設輔修專業,合理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學生拓寬了就業渠道。
注重實踐教學:探索教育見習、實習、當代地理教育、教學改革和教研的新模式,提高學生從師的教學素養。各門課程的野外實習各具特色,已建立了嵩山地質實習基地、石人山綜合地理野外實習基地以及舞鋼市、南街村等區域地理實習基地,石人山平頂山學院旅游管理教學實習基地,葉縣縣衙導游實習基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擁有較先進的教學儀器和設備,建有地質地貌、天文氣象、地圖遙感、地理信息系統、餐飲、客房等實驗室。經過多年來全系師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多名學生獲省級社會實踐先進個人,1人獲省第二屆大學生師范技能大賽一等獎。堅實的理論基礎與較為過硬的教學基本功,使該系畢業生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表現出明顯優勢。多個重點高中領導慕名而來,以優厚條件聘用本系畢業生。
學術成果豐碩:設立于該系的"平頂山學院經濟研究中心"承擔了多項市、校級科研項目,直接承擔了"平頂山市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的部分編制任務,為平頂山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設立于該系的"平頂山市地理學會"正在以嶄新的姿態,聯系和團結全市廣大地理工作者,為促進平頂山市地理教育事業和地理科技的繁榮與發展、地理科教人才的培養與提高作貢獻。環境與地理科學系教師發表論文1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0篇,編著教材8部,參研課題項目40多項。獲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1項,其中世界銀行貸款資助項目"地理圖解化教學研究"獲省教委改革課題優秀成果二等獎。1人獲"河南省高校百名師德標兵"稱號。5人分別獲平頂山市第二、三、四屆"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稱號。
學生社團:該系現有“天文愛好者協會”、“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根與芽小組”、“旅游協會”等學生社團。
音樂系
音樂系創建于1997年,現設有四年制音樂學本科,三年制音樂教育專科兩個全日制學歷教育層次。有專職教師20余人,高級職稱5人,客座教授3人。中級職稱11人,碩士研究生9人,先后有多人次赴國內名牌音樂學院進修深造,為音樂系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立以來,提出了把音樂教學目標定位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教學能力,專業主課圍繞音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育人特色,確立了本系的學科定位,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道德與團隊合作精神,重視基礎訓練,突出創作實踐,關注就業需求,鼓勵個性發展。往屆畢業生以扎實的專業基礎,較完善的知識結構,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好評,教學能力與實踐成果已初見成效。
音樂系現有專用教學大樓一幢。內設音樂教室、琴房、多媒體教室、數碼鋼琴教室、小型演奏廳、舞蹈房等。全體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在科研、音樂創作和藝術表演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各類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主持省市科研項目9項,6人次在國家、省、市級各類聲樂比賽中獲獎。
音樂系全體師生將全面落實“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導向”的方針,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決心以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勤奮、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團結拼搏,努力工作,為發展平頂山學院音樂學科貢獻力量。
美術系
美術系成立于1992年,現設有廣告學和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1200余人,現有專職教師25人,其中副教授3人,客座教授2人,講師12人,助教10人,其中擁有研究生學歷者7人,并有多人赴全國美院學習深造,建系以來,為社會培養大批合格的專業人才。
我系教師在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創作和科研活動。公開發表論文80多篇,完成省市科研項目20余項,多人在全國以及省市書畫展中獲獎。并積極指導學生參加河南省大學生藝術節,共有100余幅學生作品獲獎,獲獎獎次和人數在全省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
自建系以來,嚴格教學管理,注重學科建設,全體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改革,圍繞培養目標,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組織學生野外寫生和藝術考察,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優化課程結構,根據教學計劃,組織學生作品展覽,展示教學成果,為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十多年的風雨歷程,美術系逐漸發展壯大,現已成為平頂山學院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我們相信,隨著學院的發展,美術系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平頂山學院廣播電臺
平頂山學院廣播電臺始建于1985年,是院黨委宣傳部下屬的宣傳機構之一,也是學校的重要輿論宣傳陣地。自建立以來,廣播電臺始終堅持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配合上級及學校的中心工作,開辦豐富多彩的節目,努力發揮宣傳政策、傳播信息、陶冶情操、倡導新風、架設學校與師生聯系的橋梁作用。
在黨委宣傳部的正確領導下,廣播電臺在積極宣傳學院建設與發展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臺還開展了大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思想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電臺每天以各種欄目形式向師生介紹校內和校外各類重大新聞和時事報道;還有文學、體育、音樂、電腦等文化現象和時尚休閑的欄目,極大的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午間及周末特別節目為廣大學子提供互動點歌服務。
廣播電臺同時也是培養播音員和寫作人才的基地,是學生鍛煉能力、增強交流的重要陣地。從我臺走出的播音員和記者編輯們都得到了很扎實的基本功鍛煉,有很多播音員在畢業以后也走上了專業播音的道路。
院廣播電臺現有廣播功率1200瓦,為適應學校的發展,將逐步改善提高各種軟、硬件條件,努力為全院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在院黨委的親切關懷下,在黨委宣傳部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院師生的熱情支持下,在全體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下,廣播電臺正沿著一條健康向上的道路走下去。創新是我們的追求,精彩是我們的原則,熱情是我們的動力,效率是我們的特色。您的關心,我的信心,你我同心,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有聲世界,無限風光!這就是平頂山學院廣播電臺!
校歌作詞:鄭黎陽
作曲:張新民
歌詞清清湛河水
巍巍平頂山
新興的中原名城
鑲嵌一座美麗的校園
桃李春光明媚
楊柳秋色爛漫
這里有科學的殿堂
這里是教師的搖籃
啊,學高為師 德高為范
科教興國 任重道遠
用太陽點燃我們的青春
照耀祖國燦爛的明天
照耀祖國燦爛的明天
清清湛河水
巍巍平頂山
悠久的中原文化
滋潤一座年輕的校園
園丁盡心培養
學子發奮鉆研
這里有創新的階梯
這里是奮進的起點
啊,學高為師 德高為范
追求真理 不怕艱險
用太陽點燃我們的青春
照耀祖國燦爛的明天照耀
祖國燦爛的明天照耀祖國燦爛的明天
平頂山學院本部
平頂山學院(英文名:Pingdingshan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的一所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該校創建于1977年,現任院長是王文鵬。學校占地面積131.3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7.17萬平方米,資產總值6.51億元,形成了功能完善的教學科研區、體育活動區、學生和教師生活區。學校儀器設備總值6000余萬元,圖書館現有藏書130余萬冊,中外文期刊1500余種。學校網絡中心是河南省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平頂山市網絡接點中心。
平頂山學院地處中原文化發源地的平頂山市,是春秋時期應國都城,這里有聞名遐邇的紫云書院、三蘇墳,有千年古剎風穴寺,有巍峨峻秀的堯山又名(石人山),還有碧波蕩漾的平西湖,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景觀和深邃的人文景觀陶冶世代勤勞智慧的平頂山人民,平頂山市先后被文化部和中國曲藝家家協會命名為中原名城、中國曲藝城。
作為平頂山市建立較早的普通高等學校---平頂山學院,在牢固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為河南省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合格人才這一基本方向不動搖的同時,積*力于現代教師教育,著眼于學校的綜合性、國際化的長遠發展,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深化改革,不斷凝聚發展力量,增強發展動力,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學校辦學實力顯著增強,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2013年起,平頂山學院與鄭州大學將在生態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區域經濟學、環境科學等專業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平頂山學院平頂山學院為繼承與創新華夏傳統音樂文明,已建立了“中國傳統音樂研究所”,在與臺灣南華大學就中國古代宮廷音樂研究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早在2009年就開始著手籌建平頂山學院雅樂團。2013年5月10日平頂山學院雅樂團成立新聞發布會暨專場演出在平頂山市文化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行。這是國內高校成立的*雅樂團。為此,國家文化部藝術司專門發來賀電表示祝賀。
雅樂團由樂隊、歌隊、舞隊組成,表演人員100余人,均為該校專業教師和學生。雅樂團秉承“禮樂相和”的精神,融“歌”“舞”“樂”于一體,重點排演具有中原古韻風格的宮廷雅樂。雅樂團采用中國傳統樂器展現千年雅樂風貌,其中包括復仿制的葉縣出土的許公寧編鐘和建鼓、瑟、古琴、骨笛、塤等古樂器。
平頂山學院醫學院(北校區)
2013年7月,平頂山學院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基本完成了平頂山衛生學校整體劃轉并入平頂山學院工作,正式成立了平頂山學院醫學院。該院位于平頂山市新城區崇文路,毗鄰風景秀麗的平西湖畔,占地面積339.7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其中,實驗實訓室面積2.15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6.5萬平方米,多功能體育館面積0.56萬平方米,圖書館面積1.4萬平方米。館藏圖書28萬冊。建有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實驗實訓室93個,實驗設備總值2000萬元。擁有完備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機室、電子閱覽室以及現代化校園網絡,設有國家醫學執業資格人機對話考試中心。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