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美女一区_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缅北_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不卡 - 九一看片.

首頁網

西北工業大學

介紹:

西北工業大學

首頁www.nwpu.edu.cn

教育網站,陜西高校。高校大學。

翱翔門戶。學生,西北工業大學。

學校領導/西北工業大學

現任領導
陳小筑黨委書記,主持學校黨委全面工作
汪勁松校長,主持學校行政全面工作
趙瑞君黨委委員、黨委常委、常務副書記
陳建有黨委常委、副書記
劉麗華黨委常委、紀委書記,主持紀委全面工作,負責監察、審計、宣傳文化和網絡信息化工作。分管紀委辦公室、監察處、審計處、宣傳部、信息中心,聯系航天學院、人文與經法學院
鄭永安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兼工會主席,負責組織、黨建、離退休和工會工作。分管組織部(黨校)、機關黨委、離退休工作處、工會,聯系航海學院、管理學院
宋保維黨委常委、副校長
何國強黨委委員、黨委常委、副校長
張衛紅副校長
胥效文黨委常委、副校長,負責基建、后勤保障、校園綜合治理和扶貧工作。分管基建處、后勤產業集團、校醫院,聯系計算機學院、軟件與微電子學院
魏炳波黨委常委、副校長,負責本科教學、研究生培養、學科建設、繼續和網絡教育工作。分管教務處(教育實驗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實踐訓練中心,聯系明德學院、繼續(網絡)教育學院
張 駿黨委常委、副校長,負責學生、共青團、保衛、人民武裝和體育工作。分管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處、人武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管理辦公室)、團委、公安處、體育部,聯系動力與能源學院
萬小朋校長助理,協助分管教學工作
黃新波校長助理(掛職)協助萬小朋副校長負責本科教學、體育、繼續教育、網絡教育工作
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
姓名職務在職時間
李書田國立西北工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1938~1939
賴璉國立西北工學院院長1939~1944
潘承孝國立西北工學院院長1944~1949
蔣崇景西北工學院院務委員主任1949~1950
田鴻濱西北工學院院長1950~1956
范緒箕華東航空學院籌備組負責人1952~1953
西安航空學院院務委員會主任1956
壽松濤華東航空學院院長1953~1956
西安航空學院院長1956~1957
劉海濱西北工學院院長1956~1957
王維棋西北工業大學校長1958~1966
壽松濤西北工業大學校長1958~1967
王恒西北工業大學校長1978~1982
季文美西北工業大學校長1982~1984
傅恒志西北工業大學校長1984~1992
戴冠中西北工業大學校長1992~2001
姜澄宇西北工業大學校長2001~2012
汪勁松西北工業大學校長2013至2013年
歷任黨委書記
姓名職務在職時間
壽松濤華東航空學院院黨委書記1953~1956
西安航空學院院黨委書記1956~1957
鄧旭初華東航空學院院黨總支書記1953~1954
王維棋西北工學院黨委書記1954~1956
劉海濱西北工學院黨委書記1956~1957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書記1958~1967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書記1973~1982
林星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1982~1984
周延海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1984~1988
李保義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1988~2001
葉金福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2001~2010
陳小筑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2010~今

辦學條件/西北工業大學

院系專業截至2014年2月,學校下設16個專業學院,在62個本科專業招生。
門類學院名稱
工科航空學院航天學院航海學院
材料學院機電學院力學與土木建筑學院
動力與能源學院電子信息學院自動化學院
計算機學院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教育實驗學院
理科理學院生命學院
文科人文與經法學院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其它工程訓練實踐中心體育部繼續教育學院
網絡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保密學院
獨立學院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師資力量截止2014年2月,學校有教職工3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1700余人,博士生導師538人,*科學院、*工程院院士19人(含雙聘),“千人計劃”入選者10人,“長江學者”成就獎、特聘教授、講座教授2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突出貢獻專家7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8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新世紀優秀人才”98人。學校還擁有7個*教學團隊,7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8個國防創新團隊和1個國防優秀創新團隊。
兩院院士(含雙聘,黑體系全職)
陳士櫓馬遠良徐德民周堯和張立同傅恒志魏炳波
王興治楊士莪周 廉陳一堅朱位秋樂嘉陵馮培德
沈緒榜崔俊芝于起峰唐長紅譚建榮
千人計劃入選者
安立楠劉鐵軍陳景東胡永才Susanto Rahardja
汪德亮趙 涵魏秉慶Zied MoumniArtem Oganov
長江學者
魏炳波汪勁松介萬奇張衛紅高正紅李玉龍宋筆鋒岳珠峰劉 峰
周 洲黃衛東楊 合成來飛苑偉政蔡晉生張秋禹鄧子辰安立楠
*教學團隊
魚雷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團隊宋保維2007
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葛文杰2008
飛機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團隊趙美英2008
力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岳珠峰2009
電工學課程教學團隊史儀凱2009
電子系列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段哲民2010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趙雪愛2010
學科建設截至2014年2月,學校擁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1個博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31個碩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在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二級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
材料學
材料加工工程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航空宇航器制造工程人機與環境工程航空發動機學
機械電子工程固體力學電路與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水聲工程
博士后流動站
兵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材料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
一級學科碩博點
序號門類(9個)一級學科
0102經濟學0201 理論經濟學
0202 應用經濟學★
0203法學0301 法學★
0302 政治學
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
0304教育學0401 教育學
0403 體育學
0405文學0502 外國語言文學★
0507理學0701 數學▲
0702 物理學▲
0703 化學▲
0710 生物學★
0711 系統科學
0608工學0801 力學▲
0802 機械工程▲
0803 光學工程▲
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0808 電氣工程▲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
0608工學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3 建筑學★
0814土木工程★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0824 船舶與海洋工程▲
0825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0826 兵器科學與技術▲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1 生物醫學工程▲
0835軟件工程▲
0710醫學1007 藥學
0812管理學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2 工商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0913藝術學1301藝術學理論
1305設計學★
(注:▲ 表示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表示為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表示為自主設置二級學科 。教學建設2006年至2014年,學校獲*和省級教學成果獎34項,其*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學校建有4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項目獲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13個*特色專業,9個國防重點建設專業,4個國防特色緊缺專業,8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27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58本教材專著被列入國家和工信部教材專著建設規劃。
  •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力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航空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材料實驗教學中心
陜西省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力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程實踐訓練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自動化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航空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材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航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航海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際化工程型軟件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航空科技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
  • *特色專業
復合材料與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自動化
微電子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對抗技術軟件工程(含3個方向)
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通信工程
  • 精品課程
截止2014年,學校已建成“國家精品課程”27門,“陜西省精品課程”72門。
*精品課程
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魚雷技術基礎電路基礎理論力學
工程制圖材料科學基礎計算機網絡基礎材料的力學性能現代通訊系統原理
材料力學飛行器結構設計航天器控制原理機床數控原理及應用導彈總體結構設計
大學英語導彈飛行力學自動控制原理電工學水雷兵器原理
航空發動機燃燒學數學建模飛行器結構動力學聲納原理操作系統
對外合作截至2013年,西北工業大學已與亞洲、歐洲、美洲的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所高等院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先后加入“*-芬蘭大學聯盟”、“*-西班牙大學聯盟”、“*-白俄羅斯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 學校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中法博士生學院項目” 建設院校、是“*政府專項獎學金––高校研究生”自主招收院校;學校是2項歐盟Erasmus Mundus項目的成員單位,與法國INSA-Lyon在本碩貫通培養層面開展了合作辦學項目,有2個“國家高等院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和1個“國家軟件人才國際培訓基地”、并建立了26個中外聯合研究機構,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哈羅德.克羅托(Prof. Harold Kroto)先生在內的130多位國際著名專家、學者、教授為學校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

知名校友/西北工業大學

黨政精英
吳儀前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治局委員。
譚紹文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
劉勝*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中將。
劉曉江*人民解放軍海軍政委,海軍上將。
張慶偉河北省省長,十六、十七、十八屆中央委員,原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
郝鵬青海省省長。
白恩培原云南省委書記、青海省委書記,現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趙地原全國婦聯副主席。
姜志剛北京市委組織部長、常委。
黃強甘肅省副省長。
徐濟超河南省副省長。
李群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
王秦平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司德鵬原國防科工委機關黨委書記。
馬中平陜西省政協主席。
孫同川原四川省政協主席,重慶市委書記。
陶晞晦原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朱振義原陜西省政協副主席。
劉應力原深圳副市長。
陳光山東省省長助理。
陳堅貴州科技廳長。
唐川平成都市政協主席。
桂維民陜西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鄭德義陜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鄭硯農*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鄧小剛*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總師,少將
劉長秀負責“神舟”飛船逃逸飛行器的氣動特性和噴流影響研究,少將
申良啟空軍裝備部技術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空軍少將
劉興堂空軍工程大學教授,少將
顧文錦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教授,少將
熊笑非空軍研究院研究員,少將
鄭錦富總裝備部研究員,少將
趙協和總裝備部空氣動力試驗中心高速所研究員,少將
蕭泰順總裝備部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副總工程師,少將
溫清澄空軍*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少將
賀先覺解放軍96351部隊總工程師,少將
賀德馨國防科工委空氣動力研究試驗中心總工程師,少將
陳錦彪天津警備區政委,少將
米東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院長,少將
兩院院士
吳自良*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師昌緒*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國家較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宋文驄*工程院院士,殲10總設計師。
高景德*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校長。
史紹熙*科學院院士,原天津大學校長。
李恒德*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楊衛*科學院院士,原浙江大學校長,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趙振業*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
崔俊芝*工程院院士,*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朱位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
尹澤勇*工程院院士,中航工業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總設計師。
姚穆*工程院院士,紡織材料學家和紡織教育家。
于起峰*科學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唐長紅*工程院院士,中航工業*飛機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運20總設計師。
樊會濤*工程院院士,*空空導彈研究院總工程師
張沛霖*科學院院士,物理冶金學家。
高為炳*科學院院士,控制理論專家。
雷廷權*工程院院士,材料學專家。
陳秉聰*工程院院士,農業工程專家。
三航英才
金壯龍*商飛董事長,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薛熾壽*航空一集團成飛原董事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科技委主任。
周自全殲10試飛總師吳偉仁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李玉海*航空工業集團副總經理錢建平*船舶重工集團副總經理
孟 光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楊海成*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機械工業協會副理事長
郭博智*商飛上海飛機設計所所長譚永華航天六院院長
趙霞沈飛副總工程師桑建華成飛副所長,梟龍總設計師
侯曉航天四院總工程師張海南*通信廣播衛星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歐陽紹修空警-200預警機總設計師白松柏陜西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沙長安*試飛研究院院長華 俊*航空研究院副院長
葛 森*飛機強度研究所所長楊 鷹*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
周為民*航天四院院長劉選民*飛行試驗研究院院長
劉行偉空軍裝備論證研究所總工程師羅乖林空軍裝備研究院航空裝備研究所總工程師
李先哲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總設計師吳方輝原洪都航空董事長,現中航飛機監事會主席
朱劍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校長聶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程崇慶南京大學副校長
杰出青年
張慶偉河北省省長,1999年*十大杰出青年
黃強原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2001年*十大杰出青年
雷凡培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神舟四號火箭發動機系統主要負責人,2002年*十大杰出青年。
榮毅超原*空空導彈研究院院長,2003年*十大杰出青年。
劉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秘書長,2004年*十大杰出青年。
李鴻空軍*人民解放軍某部副部隊長,2004年*十大杰出青年。
楊偉原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所長,殲十雙座型總設計師,殲20總設計師,獲*青年五四獎章、航空報國特等金獎。
任全彬*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所長,獲*青年五四獎章。
馬佳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總指揮、總設計師,獲*青年五四獎章
樊會濤*空空導彈研究院副院長、總設計師,獲航空報國特等金獎
宋慶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副院長,獲*青年五四獎章
何勝強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 ,獲航空報國特等金獎
江和甫*燃氣渦輪研究院總設計師,航空動力專家,獲航空報國特等金獎
企業領袖
吳亞軍龍湖地產(00960)董事長,大陸女首富吳長江雷士照明(02222)總裁、董事長
陳志列研祥集團(02308)董事局主席王湛生百度創始人之一,生前任百度CFO
鄧斌云南星耀高科公司董事長詹純新中聯重科(000157)董事長
張長虹大智慧(601519)董事長王英明海南航空董事長
黃迪南上海市委委員、上海電氣(601727)總裁陳國平康恩貝集團(600572)總裁
唐軍中航飛機(000768)總經理宋承志洪都航空(600316)董事長
趙忠堯TCL集團(000100)高級副總裁張積耀延長石油總經理
余承東華為終端公司董事長張鋒漳澤電力(000767)董事長
孟巖威海廣泰(002111)總經理王應民美菱電器(000521)副總裁、首席科學家
王相明金風科技(002202)副總裁朱水興江鈴汽車(000550)副總裁
郭盟權彩虹集團副總經理,彩虹電子(00483)董事長曾 川海特高新(002023)副總裁
王勇松禾資本副總經理,著名風險投資人劉詩君松禾資本副總經理,著名風險投資人
趙廣杰*鐵建(601186)獨立董事馬金泉*西電(601179)獨立董事

學術研究/西北工業大學

科研機構截止2014年2月,學校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中心2個,國防科技工業研究應用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3個和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另設有1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
西北工業大學科研機構一覽
級別名稱依托單位
*實驗室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學院
翼型、葉柵空氣動力學重點實驗室航空學院動力與能源學院
水下信息與控制重點實驗室航海學院
燃燒、熱結構與內流場重點實驗室航天學院
無人機特種技術重點實驗室365所
超高溫結構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材料學院
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重點實驗室航天學院
省部級實驗室現代設計與集成制造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機電學院
空間應用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理學院
空天信息感知與光電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子信息學院
空天微納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機電學院
新概念噴氣推進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動力與能源學院
飛行器結構力學與強度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航空學院力學與土木建筑學院
空間生物實驗模擬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生命科學院
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電子信息學院
陜西省語音與圖像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計算機學院
陜西省空間材料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理學院
陜西省摩擦焊接技術重點實驗室材料學院
陜西省信息獲取與處理重點實驗室電子信息學院
陜西省凝聚態結構與性質重點實驗室理學院
陜西省光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理學院
陜西省嵌入式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計算機學院
陜西省微/納米系統重點實驗室機電學院
陜西省高分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理學院
陜西省飛行控制與仿真技術重點實驗室自動化學院
陜西省微特電機及驅動技術重點實驗室自動化學院
陜西省微小衛星工程實驗室航天學院
陜西省物聯網工程實驗室電子信息學院
陜西省機電傳動與控制工程實驗室機電學院
陜西省交通安全監控網絡工程實驗室自動化學院
航空火力與指揮控制系統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電子信息學院
航空微電子中心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計算機學院
航空氣動力數值模擬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航空學院
無人機先進氣動布局與控制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365所
空間材料科學與技術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理學院
聲學工程與檢測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航海學院
動力學與強度國家專業實驗室航空學院力學與土木建筑學院
熱工程信息處理國家專業實驗室動力與能源學院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國家專業實驗室機電學院
*工程研究中心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工業大學
陶瓷基復合材料制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工業大學
國防科技工業難變形材料鍛造技術研究應用中心材料學院
先進金屬材料精確熱成型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學院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嵌入式系統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空航天電機系統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風機泵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旋轉機械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碳/碳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摩擦焊接工程技術中心陜西省稀土永磁電機及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陜西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中心陜西省先進材料及凝固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數字化特種制造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陶瓷基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制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陜西省電動伺服系統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高可靠無線通信技術研究工程中心陜西省傳感網與智能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云計算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空間攻防對抗技術研究中心信息對抗飛行器技術研究中心微/納米系統研究中心航空宇航動力技術研究中心對地觀測研究中心戰略預警信息融合技術與仿真研究中心交通運輸工程研究中心西部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研究中心未來飛行器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概況
  • 科研情況
2006年至2013年,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0000余項,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武器裝備型號項目、國防基礎科研計劃、預研計劃、863計劃、973計劃、自然基金、以及各類行業基金在內的國家各類縱向計劃。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學校在大飛機、核高基、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10個重大專項不同程度的參與了前期論證及科研攻關。
  • 研究經費
學校科研經費連年遞增,從2006年的9.15億元到2012年的19.76億元,居全國高校前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行業基金大幅增長,學校2012年國家自然基金獲批150項(含1項創新群體、3項優青),獲批經費9018萬元。其中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的資助率為21.4%(全國平均19.24%),青年項目的資助率達到27.1%(全國平均23.45%)。
  • 科研成果
2006年至2013年,學校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技獎259項,其*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7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國防科技獎149項,陜西省科技獎83項,授權發明專利1236件。2011年度學校國內論文發表總數3676篇,居全國高校第9位;SCI論文818篇,居全國高校第32名;EI1624篇,居全國高校第15位;科技會議錄引文索引 (CPCI-S)論文510篇,居全國高校第9名;SCI收錄*材料科學領域科技論文數量,西北工業大學在機構排名中位居第5位。 2012年,學校ESI論文5073篇。2007年獲得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授予的“重大貢獻獎,是全國*受此嘉獎的高校。2009年10月1日,在60年國慶大閱兵中,首次亮相的無人機方隊全部3個型號均由學校研制生產;兩項科研成果分別入選2004、2006年度“*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學校為國防科技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8月底,圖書館累計館藏量達320余萬冊,特藏有姜長英航空史料約5000冊,歷屆學位論文2.2萬余冊。 共有各類數據庫89種,子庫246個,其中外文數據庫60種、中文數據庫29種。包括中外文電子圖書127萬余冊,中外文電子期刊2.8萬種,國內外學位論文389萬余篇,國內外會議論文13萬種,科技報告100萬篇、技術標準11萬篇。
  • 學術期刊
《西北工業大學學報》:中文核心期刊、CA 化學文摘、EI 工程索引、CSCD *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機械科學與技術》:中文核心期刊、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2013)、CSCD *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國際設備工程與管理》:本刊系國家科委批準的學術性英文期刊(ISSN1007-4546),由西北工業大學主辦并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航空工程進展》:本刊是*知網、萬方數據系統、*學術期刊(光盤版)、*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高等數學研究》:本刊是國家科技部批準,由西北工業大學、陜西省數學會聯合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數學期刊;1997年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0年獲陜西省優秀期刊一等獎。學術交流2011、2012兩年間,學校成功舉辦了50場國際學術會議,51場全國性學術會議、年會。2012年舉辦的信號處理應用國際會議、第12屆軟件質量國際會議、第4屆噴氣推進與動力工程國際會議及第11屆*項目管理大會、第4屆*無人機大會、2012*浮空氣大會等,促進了學科建設與發展,推進了學術研究領域的國際國內學者的交流與合作。學校的教授主題沙龍、太白教授沙龍,圍繞學術領域,廣泛的沙龍主題覆蓋了航空航天航海等重大戰略發展的科技問題,涉及了管理、經濟、文化及環境發展等方面關乎學校、*與世界發展的學術問題。沙龍使教授們在科學信息、思想、觀點上得到溝通和交流。2013年,學校學術交流立足發展前沿、圍繞戰略問題,協同國際國內有影響的學術團體,搭建并規范了高水平學術交流發展平臺。2013年,主辦并承辦的IEEE TENCON大會、第32屆*控制大會、2013首屆國際航空維修技術與管理學術論壇等在7至11月間舉辦。西北工業大學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將落腳在新學術思想和學術創新上,為各學科領域的學者教授指出激勵和啟迪。

文化傳統/西北工業大學

校徽校訓校徽標志為圓形,中間三角代表飛行器,示意西工大“航空”特色;中間浪花代表海洋,示意西工大“航海”特色;中間點狀圓環代表大氣層,示意西工大“航天”特色。標志中“1938”字樣表明學校的建校時間,同時標志中還有學校的中英文標準字及標準譯文。校徽望予以莊重、大方之感,又有沖破陳規約束、大膽創新、永攀高峰、銳意進取的思想。校訓公、誠、勇、毅校歌校風
  • 校歌
  • 《西北工業大學校歌》
作詞:厲汝尚作曲:閻紹華西岳軒昂,北斗輝煌,澤被萬方,化育先翔。巍哉學府,輩出棟梁 ,重德厚生,國乃盛強。千仞之墻,百煉之鋼,鏤木鑠金,飛天巡洋。公誠勇毅,永矢毋忘,中華燦爛,工大無疆。
  • 校風
基礎扎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開拓創新。

辦學歷史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由西北工學院和原西安航空學院于1957年10月在西安合并成立;1970年*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系整體并入西北工業大學 ,脈源三支:
  • 西北工學院
1938年,國立北洋工學院(今天津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今*礦業大學)、北平大學工學院和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今東北大學)在漢中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遷至咸陽,抗戰勝利后,北洋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焦作工學院相繼遷出復校,北平大學工學院和其它三校未遷出的師生繼續留在國立西北工學院。1950年,更名為西北工學院。
  • 華東航空學院(西安航空學院)
1952年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組建華東航空學院。華東航空學院教學大樓(1956年)1956年,華東航空學院遷至西安,更名為西安航空學院。
  • *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系
1952年,*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系在哈爾濱組建。1966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1970年哈爾濱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整體并入西北工業大學。哈軍工空軍工程系教學樓(1966年)西北工業大學1986年學校試辦研究生院,1996年正式建院,是首批設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1997年,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2001年4月,進入“985工程”隊列。2003年被確定為由高校自主確定復試分數線的34個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試點單位之一。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

隨機官網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頁網 ALL Rights Reserved